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孔薇 《编辑学报》2020,32(6):611-614
全媒体战略构想正朝着更广范围和更深层面加速推进,为科技期刊大众传播带来了机遇与挑战。本文从内容建设、用户体系、平台搭建和人才资源4个层面构建了全媒体背景下科技期刊大众传播体系,并从不同维度对科技期刊大众传播进行理性审视。融媒体时代的科技期刊应在专业化定位的基础上,通过聚集和整合内容资源,在专业传播与大众传播之间寻求发展策略的平衡,不断提升科技信息传播的广度和深度。  相似文献   

2.
陈航行 《青年记者》2016,(30):97-98
问题:融媒体人才培养面临的困境 随着融媒体时代的到来,媒体需要能够掌握文字、图片、视频等采写方式和运用数字网络技术传输信息的全能型记者编辑或日融媒体人才.对于高校新闻传播专业教育来说,培养融媒体人才离不开以实践为导向的教育教学活动. 当前,一些高校新闻传播专业教师对于培养全能型的融媒体人才存在畏难心理.有些高校的新闻传播教育理念还比较落后,以灌输知识为主,课程设置还停留在传统的报纸、广播、电视等专业分割的局面.  相似文献   

3.
刘钊 《出版科学》2015,23(2):34-37
融媒体文化的出现,重构着传媒业的传播特质和编辑思维.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后呈现贴近受众、微传播、用户生产内容、碎片化、平台化等发展趋势.编辑在融媒体传播视域下,应建立跨媒体、以受众为本和出版人的传播意识,深入挖掘新媒体大数据,实现媒体融合的划时代传播.  相似文献   

4.
刘嘉 《传媒》2017,(24):42-44
一直以来,科普节目以电视媒介为传播载体,承担着向社会大众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理念等重任.随着当前媒介市场竞争激烈,媒体技术不断发展,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进一步深入,顺应融媒体时代发展趋势和社会大众媒体使用习惯的变化,在节目内容和传播机制等方面做出创新性变革,从而有效地提升电视媒体科学传播的效果成为当前我国电视科普节目创作者的必然选择.基于此,笔者通过梳理我国科普节目的发展情况,以融媒体环境为背景,结合科学传播理念,分析当前时代我国电视科普节目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创新发展策略,以期为我国电视科普节目的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5.
融媒体书是在一种媒体的基础上,融入数种其他媒体形式的知识产品,是图书出版传播的新兴样态.在内容上,融媒体书拓展了传统图书内容的载体维度,重构了内容生产机制,增加了内容美学价值.在形式上,融媒体书具有动态性、交互性和多元性特征,比传统图书更具形式张力.在传播机制方面,融媒体书实现了矩阵化开发、社交化裂变和场景化传播,顺应了移动互联网的时代发展潮流.为了进一步促进融媒体书的出版传播,出版机构应树立打造精品内容的意识,依托新技术不断优化出版模式,将精准导流作为传播抓手.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县级融媒体发展迅速,县级融媒体建设已在全国展开,但普遍存在内容原创性不足的问题。文章在分析县级融媒体内容传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析当前县级融媒体本土化传播策略,以期为县级融媒体内容传播提供新思维、新路径。  相似文献   

7.
穆刚 《出版广角》2015,(4):72-74
融媒体视角下研究科技期刊,是指以各种媒体的传播特征为基础,挖掘各种媒体的共性与互补性,提高科技期刊运转效率,降低运转成本。科技期刊应以理念更新为先导,平台建设为依托,终端建成为目标,坚持“内容为王”,提高信息服务质量,同时,把握科技发展方向与读者的阅读习惯,以市场细分为手段实现精确营销,最终做大做强。  相似文献   

8.
张晓源 《采.写.编》2023,(12):117-119
本文从媒体深度融合的视域出发,研究高校融媒体建设中的困境与发展路径。首先文章指出高校融媒体建设是时代所需,是现实所需。在此基础上,我国高校融媒体建设现状存在传播内容同质化、传播链不完整、舆论监管能力差、尚未形成专业的融媒体人才培养模式问题。文章指出高校融媒体建设的三条合理路径,一是构建院、校、社会三级联动,打造“新闻+服务”平台,二是加强舆论信息的把关,打造高校融媒体舆论责任制,三是打造专业的、闭环式、开放的融媒体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9.
陈建华 《编辑学报》2020,32(2):150-154
针对媒体融合环境下我国科技期刊发展的困境,对比分析传统纸质期刊的优势和在融媒时代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应对策略:我国科技期刊应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积极转变观念,树立媒体融合发展思维;充分利用新兴媒体技术优势,推进期刊出版流程再造,以创新媒体融合发展为驱动力,丰富内容,强化科技信息报道的广度和深度;调动各方互动参与,提升用户的体验感,并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集群化发展,提升期刊运营水平,打造专业化、特色化的一流科技期刊品牌,以适应融媒时代科技期刊的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10.
在融媒体快速发展的今天,微信、微博、抖音、快手等平台推动了新的传播格局的形成.融媒体的不断发展,也营造出了新的传播生态.新时期,在融媒体视域下我国媒体传播生态格局存在以下几点问题:传播主体导向出现偏差、传播内容出现异化、传播媒体生态失衡等,而在这种背景下,对融媒体视域下的传播生态格局提出再思考,以用户为导向,实现融媒体的发展,并以免费资讯为基础,构建良好付费体系,最后,以监管全程为准则,规避社会各种责任风险.  相似文献   

11.
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伴随着紧急性和未知性,面对该类事件公众具有强烈的信息获知需求。大众媒体对公共卫生事件的解读缺乏专业权威性,学术期刊的社会职责与公众的信息需求是医学学术期刊发挥媒体议程的基础。医学学术期刊公信力高,具备丰富的医学专业内容资源和客观理性的媒介调性,在公共卫生事件的媒体议程设置中能发挥优势。医学学术期刊通过科普传播的路径参与议题设置,以社交媒体矩阵建立、推动媒体间共振是大众传播基础,以医学知识服务和科学专业内容传播定位实现对公众的长效引导。提升学术期刊的大众化传播能力,从而影响社会议题,通过回应社会关切、快速出版等方式实现公众舆论导向。  相似文献   

12.
郑泉 《编辑学报》2020,32(2):188-190
媒体融合时代,智能技术为科技期刊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然而文献的爆炸式增长也给科技期刊的精准传播带来了很大的挑战。文章从扩展学术搜索的路径、构建个性化的精准推送平台和多元化的传播模式、向用户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方面探索在媒体融合形势下如何提升科技期刊的精准传播能力。  相似文献   

13.
辛亮  黄雅意  黄锋 《编辑学报》2019,31(2):156-158
随着移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快速发展,传统媒体的影响力不断减弱,媒体融合已成为科技期刊的必然选择。科技期刊媒体融合的最大障碍在于思维的转型。为此,笔者提出了科技期刊思维转型的3个重点:传播思维,在互动与分享中维系关系;服务思维,在满足与奉献中拉近距离;时效思维,在更新与改进中扩大影响。  相似文献   

14.
吴彬  徐天士  丁敏娇 《编辑学报》2019,31(5):556-559
在新媒体时代,公众阅读兴趣与习惯发生变化,科技期刊若要进一步发展,则可以从增强科普功能的角度来探索有效路径。本文通过分析科技期刊增强科普功能的意义与优势,阐述当前科技期刊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通过分析科技期刊在科普功能建设方面的不足,提出了相应的建设思路:突发事件时进行应急科普;对专业论著进行科普化解读;开设科普专栏;发行科普增刊;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的功能;采用视觉化的科普方式;获取国家政策支持——以此实现科技期刊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相似文献   

15.
媒体融合背景下科技期刊学术传播方阵的构建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勇  郭伟 《编辑学报》2019,31(2):138-140
科技期刊担负着记录、传播创新科技成果和引领、推动科技进步的使命。纸本时代的传统学术传播已无法很好地适应当前媒体融合时代的受众需求,为革除纸本期刊学术传播的弊端,在当前媒体融合的大背景下,科技期刊理应在学术传播方面进行大胆探索和创新。本文以《中国机械工程》近年的融合办刊实践为基础,构建了该刊的学术传播方阵,并在办刊实践中形成了动态调整和完善的机制。通过自主传播和依托传播2种方式对纸媒进行数字化拓展和延伸,并以开放科学计划和超星数字化专题为例,分析了2种传播方式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媒体融合发展已成为期刊出版必然趋势,媒体融合时代我国科技期刊的繁荣发展和国际竞争关键取决于编辑的素养。系统阐述媒体融合发展趋势下科技期刊编辑应当具有的素养,包括科学素养、业务素养、全媒体素养以及人文、信息素养等,努力做不忘初心的学者、精益求精的工匠、与时俱进的潮人以及博学多才的杂家,确保由媒体融合平台推送科技成果信息的科学性、规范性、适应性和实用性;科技期刊编辑应树立终生学习实践的信念,并通过积极交流、融入科研、善于总结等提升素养,充分利用现代技术,不断促进科技成果更快更有效地传播以及服务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7.
席志武  徐有军 《编辑学报》2021,33(4):434-438
在融媒体时代,科普期刊作为科学传播和科普教育的核心力量,亟需利用新媒体技术实现转型升级.本文以2020年度50种"中国优秀科普期刊"为主要研究对象,具体分析了当前科普期刊的新媒体运营状况,并立足于用户思维、品牌意识、平台矩阵3个方面,探讨了融媒体时代科普期刊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8.
科技期刊在履行学术交流这一重要责任方面存在着较大不足。在媒体融合发展的背景下,有必要探索一种更加方便快捷地获取知识、提高传播效率的学术交流方式。《沉积学报》近年来通过新媒体社交平台,召开多期在线学术研讨会,不仅带动了期刊学术水平的不断提升,更加推动了期刊学术品牌的建设。在线学术研讨会是一种以期刊为主导的新型知识服务产品模式,也是一种科技期刊的增值服务内容,对推动学科建设、提升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等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在线学术研讨会作为新媒体环境下进行学术交流的新方式,其传播效果、选题内容、模式规范等方面仍需要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19.
朱海玲  张品纯 《编辑学报》2019,31(3):339-342
在我国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大背景下,科技期刊编辑需要具备极高的职业素养、专业素养、沟通策划能力和应用新技术新媒体的能力,才能胜任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历史重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