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段时间以来,媒体集中报道了社会中的许多道德失范现象,其中涉及企业道德、职业道德、公民道德等诸方面.以“小悦悦事件”为焦点,媒体就社会道德失范问题的报道似乎达到了一个顶峰,也由此引发了社会各方的高度关注.然而,在媒体铺天盖地进行道德追问的时候,我们也隐约发现了报道的情绪性、片面性乃至游离于既有法律之外的“道德审判”等问题.笔者认为,在此时刻,再次审视道德与法律的关系,发掘媒体新闻报道中将二者混同的问题,并提出实践中可以采取的具体解决方法,对在道德与法律之间纠结的媒体报道来说,定会有益无害.  相似文献   

2.
辛娜 《今传媒》2016,(1):59-61
道德与法律的关系是法哲学中一个亘古常新的问题,任何时代的思想家在研究法的问题,如果想要上升到哲学的高度,无一例外涉及到法与人性的关系问题.所以,人性便理所当然地成为古今中外的法学家法学研究的逻辑起点,而众所周知,人之异于其他物种的根本特性在于道德性,法律就是为了维护和增强人的行为的道德性所创制的一种社会机制.法律与道德相互渗透,相互补充,法律的道德性与道德法律化在中西方法律思想演变中多有体现,研究二者的补充关系对我国当前法治建设仍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3.
杜聿 《大观周刊》2012,(45):98-98
见义勇为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今天,已经从道德范畴上升到了法律范畴。它不再只是道德就能解决的问题,它的行为后果涉及到了法律问题。本文将对见义勇为进行法律分析,提出见义勇为立法保障应注意的问题和原则等。这样立法不仅能够使见义勇为者的权益得到保障,而且能够提高社会道德水平,从而更加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4.
论冲突中的信息道德与信息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同作为信息经济调控工具,信息道德与信息法有着功能的一致性。但是,由于性质的不同,信息道德与信息法律一旦同时存在,就经常处于冲突之中。本文首先论述了信息道德与信息法社会调控的功能;随后阐述了信息道德和信息法律冲突的必要性;最后提出了解决信息道德和信息法冲突的设想;适度之度和谐发展,目的是在两者适度的冲突中促进信息经济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5.
孙利 《中国图书评论》2010,(10):100-103
哈特强调指出:道德规范的法律强制是一种蓄意强制,道德冷漠是一种道德保守主义。在道德的法律强制与道德冷漠之外,还有第三种选择,即通过讨论、建议、主张,在某些极端情况下甚至通过"告诫"同样可以维持社会的道德。  相似文献   

6.
论冲突中的信息道德与信息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本文论述了信息道德与信息法社会调控的功能及信息道德和信息法律冲突的必要性 ,并提出了解决信息道德和信息法冲突的设想 :适度之度与和谐发展 ,目的是在两者适度的冲突中促进信息经济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7.
道德与法的博弈——论人肉搜索第一案中的隐私权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人肉搜索"从产生之时就带有道德批判色彩,它同个体隐私权保护之间存在着道德与法治的双重困境。《侵权责任法》的出台第一次在法律上明确了隐私权的地位,为网络侵权行为的法律规制开启了新的一页,但是从规范的具体化到实施的有效性都尚存一些问题。本文以人肉搜索第一案为样本,对中国式人肉搜索进行道德根源分析,指出网络环境中隐私权保护所面临的现实困境,并进一步提出规范"人肉搜索"的法治化路径。  相似文献   

8.
法律所反映的道德是最低水平的道德·尤其在文化产业中仅仅强调法律更是远远不够的;但我们同样也要看到,市场经济也是法律经济,在市场经济治理中最怡当的做法恐怕就是让道德的归道德,法律的归法律。  相似文献   

9.
向倩芸 《新闻世界》2014,(6):315-316
本文借鉴卡罗尔的企业社会责任金字塔概念,以此勾画出媒体的社会责任框架与内涵。研究发现,从广义上来说,媒体的社会责任包括法律、行政、道德和慈善责任;从狭义上来说,媒体的社会责任仅仅包括法律、行政、道德责任。其中,媒体的法律、行政和道德责任是基础,慈善责任是自愿责任,是为媒体加分的选项。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法律的发展是伴随着法律与道德的融合与分化进行的,整个发展的主体脉络就是“礼法”的有选择地互融而形成的“礼法文化”.中国法律的发展方向上应该再一次塑造符合时代和民族的新的“礼法文化”.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代法律的发展是伴随着法律与道德的融合与分化进行的,整个发展的主体脉络就是"礼法"的有选择地互融而形成的"礼法文化"。中国法律的发展方向上应该再一次塑造符合时代和民族的新的"礼法文化"。  相似文献   

12.
刘海鹏 《大观周刊》2012,(17):49-49
近年来在我国发生的一系列见危不救、见死不救和救人者反被勒索的事件一次次的拷问着我们的道德水准和法律制度。有的学者建议将原本属于道德调整的见危不救纳入法律的调整范围,规定"见危不救罪",本文将就见危不救所涉及的法律问题和道德问题进行简要论述,以期捋顺其所涉及的种种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3.
刘海鹏 《大观周刊》2012,(21):42-43
近年来在我国发生的一系列见危不救、见死不救和救人者反被勒索的事件一次次的拷问着我们的道德水准和法律制度。有的学者建议将原本属于道德调整的见危不救纳入法律的调整范围,规定“见危不救罪”,本文将就见危不救所涉及的法律问题和道德问题进行简要论述,以期捋顺其所涉及的种种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4.
由于暗访目的的隐蔽性,记者主观上的欺骗性,使得暗访过程,面临一些职业道德的拷问。暗访活动还因为可能会与相关法律相冲突,从而带来法律问题。因此,暗访的手段与记者职业道德如何平衡,如何认识暗访的法律界线,作为暗访的直接参与者和组织者,新闻从业者应当从法律和道德层面上进行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15.
一旦所有道德基础都崩塌,人们为什么要相信法律?如果法律被信仰正是因为它是建立于道德的内核之上,一部没有道德内核的法律又怎么可能得到真正运行面对道德,当代中国人难免给人一种态度暧昧的印象。一方面他们极力贬低道德作用,一方面又明白无误地宣称中国正在面临一场道德危机。一个自称有着千年文明的礼仪之邦,有着无数道德君子的国家,为什么面临道德危机?中国人失去道德能力了吗?不得不承认的是,道德一词在这个国家已经变得声名狼藉。就国家而言,政府一讲道德,民众就会发笑——"请先治理好贪腐问题再说吧!"社会上也有人谈道德,但情况通常不妙,他们常常会  相似文献   

16.
图书馆与读者权利义务关系的调整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图书馆与读者的权利义务关系是图书馆存在发展的基础,它的调整方式既有道德方式,也有法律方式.图书馆法在调整图书馆与读者权利义务方面有重要作用,道德调整方式和法律调整方式应共同服务于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相似文献   

17.
H.L.A.Hart,Law Laberty and Morality,(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April 1972)哈特著,《法律、自由与道德》,斯坦福大学出版社,1972.4法律人大多喜欢谈法律与道德的关系问题。一方面,法律人喜欢把“公平”、“正义”这些道德意味浓重的词语挂在嘴边,法律条文当中也时不时出现“诚实”、“信赖”、“善意”、“恶意”等字眼,而当法律制定得不好时,我们也会说这是一部“恶”法;但另一方面,法律人又不总是这样做,法官审判案件时  相似文献   

18.
道德是规范信息行为的重要手段。图书馆要通过道德教育、赏善罚恶、道德评价和道德修养等建立一个调控机制。同时,道德调控还要与法律、技术手段相结合。参考文献5。  相似文献   

19.
近段时间以来,媒体集中报道了社会中的许多道德失范现象,其中涉及企业道德、职业道德、公民道德等诸方面。以“小悦悦事件”为焦点,媒体就社会道德失范问题的报道似乎达到了一个顶峰,也由此引发了社会各方的高度关注。然而,在媒体铺天盖地进行道德追问的时候,我们也隐约发现了报道的情绪性、片面性乃至游离于既有法律之外的“道德审判”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读者来信     
法律应当比道德更宽容 10月1日起,兰州方面规定:变性人只要被公安局确认身份,可以登记结婚。 一份资料清楚地显示:目前全国大约有40万人要求进行变性手术,已有1千余人做了变性手术,变性人成了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群体。而现在,这则新闻向我们传递了一个信号:法律应当比道德更“宽容”。 从道德层面上讲,宽容体现了一种人文化的、符合文明进步定义的精神:在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