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约在十六七年前,我写过一篇短文,认为应该对结构助词"的""地""得"三字,实行精兵简政,凡需要用结构助词"的""地""得"的地处,全都用"的"字,停止"地""得"二字作为结构助词的使用职能.然而没有发出,后来就丢失了.想法依旧存在,而且不时叠动,这里旧话重提.  相似文献   

2.
3.
上海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获2010年世博会主办权后,上海的发展备受世人瞩目.上海已经以自己取得的经济发展与文明建设的成就赢得了世界的尊敬,尤其是今年战胜"非典"的胜利,说明上海市经历了重大的考验,上海城市文明已经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平台,进入世界级城市的行列之中.  相似文献   

4.
5.
“爱”是教育青年的感情基础。毛泽东主席说过“官兵关系搞不好,不是方法问题,而是根本态度问题。”我认为,这个根本态度中所包含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感情问题。从思想政治工作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这样认为:爱、爱心、爱护是教育青年职工的感情基础。一个人从小首先得到的是父母的爱。孩子在父母的关怀教育下成长,因此,父母的教育指导和自身行为是他们的第一影响源。进入学校以后,孩子们渴望得到老师的爱。当他们参加工作以后,各级领导尤其是他们的直接领导,就成为他们的重要影响者。这时的青年职工虽然已开始进入成年,走上社会,但他们毕竟还…  相似文献   

6.
随着Internet的发展,网络异构问题(不同硬件平台、不同的操作系统、不同的数据库系统之间的协调性问题)日益突出,一方面,中间件的出现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另外中间件的出现,也提高了软件开发效率,据国外权威机构估计,使用中间件软件可以使软件开发周期缩短24%~50%,运行成本减少50%。  相似文献   

7.
8.
"笈"不同"籍"     
<三湘都市报>2006年3月10日A10版<传奇天门山>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鬼谷子还在天门山创立了闻名天下的‘鬼谷神功',并著有武林秘笈<天门三十六量天尺>."连小学生也会发现,句中的"笈"应是"籍".  相似文献   

9.
10.
2016年,我在内部印了《师友飞鸿》书信集,设法送了一部给其信也被收录的陆本瑞同志,没有想到竟然很快就收到他的回音,他还特地赠我他的大作《出版往事》.更令我想不到的是,其中还夹有我20多年前给他的一封短信的复印件!以他这样一位位高权重的老同志,能够一直保留我的信,着实让我激动了好一阵子,并且一下子拉近了我和他的距离.  相似文献   

11.
12.
在报刊上,使用“其他” 是当然,而“其它”也常用。这个“其它”合不合理、该不该舍弃呢?  相似文献   

13.
14.
目前,一些搞笑类广播节目迅速走红,收听率居高不下。如沈阳都市广播的《娱乐二人转》、辽宁乡村广播的《农村乐子笑掉牙》、长春交通广播的《头号大喇叭》等都在当地的收听市场中鹤立鸡群。这类节目大都是模仿和借鉴"二人转"艺术,用东北方言、俗语说笑话、讲故事,注重即  相似文献   

15.
编辑工作中 ,常常遇到“苏联”之前加不加“前”字的问题。自 1991年苏联解体 ,这个问题就存在了。或许 ,人们习惯在称呼刚过去不久的朝代时加一个“前”字 ,如清代初年说“前明” ,民国初年说“前清”。在一个时期内 ,这个“前”字可以起到某种提示作用 ,避免读者思维惯性导致  相似文献   

16.
"作嫁"与"作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辑者,"作嫁"也,就是"为他人作嫁衣裳"的人.人们以此称誉编辑,不少编辑也以此自况."为人作嫁何时休,见伊风光酸溜溜."内心如此感喟的编辑倘若有,想必也极少.多数编辑还是以"为人作嫁"为职志,奉之为荣业的.  相似文献   

17.
评论员文章从立意的来源来看,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可以称之为程序性文章,主要是配合中央和省委的一些重要会议、领导人讲话等刊发的,以宣传和贯彻落实中央与省委的会议精神、学习领会领导人讲话为目的,这类文章内部一般称为“规定动作”。  相似文献   

18.
《中国青年报》2000年8月11日第8版刊登了一篇题为《农妇缉凶 警察何在》的评论文章,其中有这么一句:“7凶杀人恐怕在当地让群众听来已是耸人听闻,难道还有很多比这更恶劣的案件吗?”笔者认为,句中的“耸人听闻”当为“骇人听闻”之误。  相似文献   

19.
提到“服务”两个字,IT 业内人士一定会马上联想起IBM 的“蓝色快车”,NEC 的“服务先锋”。在 PC 行业,产品的不断升级,推陈出新当然是厂商生存的基础;但服务的价值也慢慢被大家所认同:一个深入人心的服务品牌是  相似文献   

20.
时下坚持以人为本,与时俱进,构建和谐社会,是国人谈论最多的话题之一。对于“和谐”、“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等流行词语的内涵和实质,学者们多有阐发,但对其源流却鲜有考释。“和”、“谐”二字最早见于金文,其义相近相通,都有调和谐顺之义。《广雅·释诂》云:“和,谐也。”《尔雅·广言》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