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闻界》2014,(17):43-48
网络谣言的传播速度快,影响力大,其社会危害性也相应增大。本文从社会层面、传播技术、个体差异、专业新闻报道等角度分析网络谣言兴盛的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减少网络谣言的策略,即:迅捷主动,让谣言止于公开;减少事件的模糊性,让谣言止于真相;提高媒介素养,让谣言止于智者;增强公信力,让谣言止于专业媒体;完善法律,让谣言止于法治。  相似文献   

2.
胡佩 《新闻世界》2014,(4):82-83
谣言自古有之,社会危害巨大。新闻媒体作为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在新形势下如何应对谣言,引导舆论?基于谣言止于智者、谣言止于真相、谣言止于责任的社会认知,本文提出了新闻媒体要为党和人民扮演好“信息检测器”“谣言粉碎机”“舆论导航仪”三大角色。  相似文献   

3.
手机的大量普及与应用在给人们带来通讯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谣言短信泛滥的社会新问题。本文依据拉斯韦尔线性传播模式分析手机谣言短信的成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应对谣言传播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消息如何变成谣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们常说,谣言止于智者。仔细揣摩这句话,以为也不尽然。窃以为自己算是智者,却也常常受谣言之苦,并感到谣言防不胜防。有两件事印象深刻。 前年安徽某地发生了一起“群体性事件”,地方动用了法律手段解决问题,几个农民被判了刑。在二审时,我受同事之邀,旁听审判。  相似文献   

5.
微博语境下突发事件中的谣言传播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突发事件过后,常有谣言肆虐;在微博语境中,无论是传谣还是辟谣,微博都起着重要作用。谣言源于对信息的渴求,谣言止于信息的公开透明。近年来,微博的异军突起为信息传播开辟了一个新局面,也为突发事件后的舆论引导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6.
张倩 《军事记者》2010,(6):43-44
谣言是社会上一种普遍的舆论现象。一般说来,谣言通常是利用口语传播的方式进行扩散,但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的匿名性更加便利了谣言的传播,扩大了其影响能力。尤其是近几年来媒体一直非常重视危机传播的效果,因此,及时在传播过程当中将谣言终止,就十分有利于危机事件中的正面传播顺利进行。本文基于传播效果考虑,旨在梳理特殊传播环境中如何将谣言止于智者,将话语的主动权回归到真相中。  相似文献   

7.
在当今社会,如果发生社会危机事件,一旦政府、媒体失语,谣言就会出现并迅速增殖,绑架公众,破坏社会稳定。然而谣言止于公开。政府、媒体有责任为危机事件辟谣,在事件传播中要及时公开告知公众事实,更要与公众制造共识。  相似文献   

8.
在界定网络谣言概念和特点的基础上从网络谣言自身、网民群体和大众传播媒介三个方面具体探讨网络谣言扩散的动力,包括网络谣言价值的易逝性、建构话语权的渴望、安全的需要、群体认同的需要、大众传播媒介的介入。同时,并指出要通过瓦解网络谣言的价值性功能、培养网民群体的理性精神和社会知识以及避免大众传播媒介成为注意力的附庸来消解网络谣言扩散的动力。  相似文献   

9.
发生在2007年4月份以来不断有传闻说海南省的香蕉会致癌,后政府部门出面才使事情得以澄清,可又有人利用手机短信的方式向社会散布谣言说,香蕉含有病毒,舆论哗然。造  相似文献   

10.
内容层面——让谣言止于微博 不少学者认为,尽管微博为谣言的传播扩散提供了便利,但其自身的一些传播特性又使其成为辟谣的极佳平台—一它赋予了每个用户以相对平等的发言机会,这就决定了在任何事件中,人们都不可能只听到一种声音.特别是在重大突发危机事件中,现场往往不止一个目击者,彼此发布的内容可相互佐证,从而使不实信息失去生存空间,即所谓的“自清”功能.  相似文献   

11.
对不实传言.笔者主张“让谣言止于常识”,意在通过普及和更新常识来避免谣言的伤害(见本刊2009年1期)。然而.面对较为复杂的信息、一些精心制造的新闻.仅仅靠常识恐怕还不能识别它的真伪.还需要进一步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章韵洁 《视听》2016,(12):99-100
当今世界是信息时代,计算机互联网已经成为广大网民发表意见和观点的重要平台,但计算机互联网也带来了许多问题,网络谣言就是其中之一。网络谣言种类多,涉及面广,涵盖政治、经济、社会等各个领域。近年来,涉警网络谣言更是大幅度增加,不仅损害了公安队伍的形象,影响警民关系,而且危害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因此,了解涉警网络谣言的传播及其特点,加强涉警网络谣言的综合治理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随着微博"热"的不断升温,过去一年微博谣言滋生连连,微博独特的信息传播特点,使其成为了谣言泛滥的温床。本文紧跟时代热点,以2012年下半年120条微博谣言为研究样本,进行微博谣言的内容分类,并随机对各类谣言样本进行影响传播效果的指标分析。期望从探究影响微博谣言传播的关键指标中找到有效遏制谣言的方式,也为法律规范和管制微博谣言的传播提供借鉴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网络谣言传播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网络的兴起和快速的发展,网络谣言逐渐充斥在人们的生活中.网络谣言的存在对整个社会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本文以汶川地震期间的网络谣言为样本,对网络谣言的传播特性、传播效果等作了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15.
大数据时代,拼凑裁剪的片面事实、虚假新闻让网络空间治理的难度加大。2019年4月1日,阿里巴巴发布AI"谣言粉碎机",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有效遏制社交媒体和网络新闻中谣言的传播,为网络谣言治理提供了新思路。本文从网络谣言传播现状出发,结合AI"谣言粉碎机"的原理和效能,探究其对网络谣言传播路径的影响,分析痛点并提出对策,助力网络社会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6.
朱贺 《新闻世界》2023,(1):20-23
网络谣言的传播在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的同时,还严重威胁着社会和谐以及民生安定,成为了一项必须给予足够重视的社会问题。5G、光宽带等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自媒体网络分享形式的兴起。在自媒体用户爆炸式增长的背景下,网络谣言的传播形式和危害方式体现出新的特征,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本研究基于社交平台自媒体用户发布的谣言信息,运用数据分析法、文献研究法,从信息呈现方式、信息内容类别以及谣言发布源头的角度分析自媒体网络谣言传播的新特征,揭示其对政治秩序、社会运行成本、群体矛盾等各方面造成的深层次的危害,提出了自媒体背景下的政府、个人、媒体以及社交平台相互联动的网络谣言协同治理的新方案,以期对谣言传播的遏制以及治理提供可供参考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裴扬 《新闻世界》2013,(7):156-157
【摘要】《第31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微博用户规模为3.09亿。在各大门户网站中以新浪微博发展最迅猛,对社会影响最大。微博为公众提供更为广阔的“意见自由市场”的同时也产生了很多谣言。本文以新浪微博为例对微博谣言产生的原因及应对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金波 《中国记者》2012,(5):39-40
果断快速行动止谣 俗话说,谣言止于智者.但在以互联网传播为特征的现代舆论格局中,仅仅做个不信不传的“智者”是不够的;鉴于谣言网络传播的严重负面后果,必须果断快速处置,让谣言止于行动.  相似文献   

19.
欧英男 《今传媒》2011,(7):50-51
谣言,一种缺乏理性的社会活动形式,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谣言的传播扩散具有一定的生命周期,从谣言进入传播渠道开始,便经历了滋生期、蔓延期、消弭期三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对传者以及受者有着不同的心理映射。谣言是社会舆论的背后推手,是对政府公信力的挑衅,如何疏散谣言,疏散规避不利信息的传播,是一个需要不断持续研究的新课题。本文将以抢盐风潮为例,分析谣言传播扩散的生命周期,以期掌握规律提出应对谣言传播的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20.
谣言传播是古已有之的现象,互联网不仅为谣言提供新的传播平台和管道,也构成了谣言传播新的生存环境.网络谣言可以分为现实参与型谣言和原发型网络谣言.文字介质和接受人群的多元化使网络谣言传播相对理性,但这种理性特征更多是一种潜能.防范谣言传播负面影响,关键在于两方面:充分发挥传统主流媒体的影响和培养网民的理性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