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新闻界》2014,(17):43-48
网络谣言的传播速度快,影响力大,其社会危害性也相应增大。本文从社会层面、传播技术、个体差异、专业新闻报道等角度分析网络谣言兴盛的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减少网络谣言的策略,即:迅捷主动,让谣言止于公开;减少事件的模糊性,让谣言止于真相;提高媒介素养,让谣言止于智者;增强公信力,让谣言止于专业媒体;完善法律,让谣言止于法治。  相似文献   

2.
本文着重分析谣言短信形成的途径、具有的特点和它对社会舆论造成的影响,并提出谣言止于公开、谣言止于智者、谣言止于法律等防控思路。  相似文献   

3.
胡佩 《新闻世界》2014,(4):82-83
谣言自古有之,社会危害巨大。新闻媒体作为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在新形势下如何应对谣言,引导舆论?基于谣言止于智者、谣言止于真相、谣言止于责任的社会认知,本文提出了新闻媒体要为党和人民扮演好“信息检测器”“谣言粉碎机”“舆论导航仪”三大角色。  相似文献   

4.
张倩 《军事记者》2010,(6):43-44
谣言是社会上一种普遍的舆论现象。一般说来,谣言通常是利用口语传播的方式进行扩散,但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的匿名性更加便利了谣言的传播,扩大了其影响能力。尤其是近几年来媒体一直非常重视危机传播的效果,因此,及时在传播过程当中将谣言终止,就十分有利于危机事件中的正面传播顺利进行。本文基于传播效果考虑,旨在梳理特殊传播环境中如何将谣言止于智者,将话语的主动权回归到真相中。  相似文献   

5.
消息如何变成谣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们常说,谣言止于智者。仔细揣摩这句话,以为也不尽然。窃以为自己算是智者,却也常常受谣言之苦,并感到谣言防不胜防。有两件事印象深刻。 前年安徽某地发生了一起“群体性事件”,地方动用了法律手段解决问题,几个农民被判了刑。在二审时,我受同事之邀,旁听审判。  相似文献   

6.
今年9月份发生的“奶粉事件“和2003年发生的“非典“,尽管两件事情的性质截然不同,一个“天灾“一个“人祸“,但是它们都危及到人们的健康与生命,都容易造成社会公众的恐慌。古语云:“谣言止于智者。“应用于今天,当稍作修改:只有知晓情况才能  相似文献   

7.
作为拥有主流影响力的互联网平台和网络媒体,必须想办法从战略高度加深底蕴和积淀,从机制上强化治理,再辅以智能化的审核和监控系统,正本清源,把海量的内容一网打尽,还互联网一片净土。俗话说,谣言止于智者,这句话放在互联网时代,已经远远不够了,这个"智"本身,就必须包括"网友智慧"和"人工智能化"等等,除此之外,我们必须还有"治"和"制"。  相似文献   

8.
大道不畅,才使百姓对实情的关注和议论只能以流言的方式传播。平息传言的最有效的办法,是权威部门通过权威媒体的权威发布,以正视听。套用老话就是所谓“谣言止于权威”  相似文献   

9.
新闻的底线是用核实进行约束。核实靠三道防线保障:记者的角色意识、媒体的微观管理制度、社会的宏观传播制度,这三道防线在网上都失效。因而,Web2.0与新闻不相容。新媒体谣言传染率高、自净力差,任何谣言止于信息公开、谣言止于社会开放的断言都简单化了。到Web2.0,网媒与纸媒愈来愈不是直接代替关系,传统媒体要帮新媒体清理门户,开辟报网竞争的新战场,以专业运作打响报纸阻击网络谣言的阵地战。  相似文献   

10.
《新闻实践》2012,(5):77-77
近年来,微博用户数量呈爆炸式增长,让每个人都拥有了“麦克风”。一条不过140字的消息,可以将各类信息瞬间传遍大江南北。传播专家认为,微博时代对待突发事件的唯一的办法是:第一时间公布真相,让谣言止于真相。  相似文献   

11.
内容层面——让谣言止于微博 不少学者认为,尽管微博为谣言的传播扩散提供了便利,但其自身的一些传播特性又使其成为辟谣的极佳平台—一它赋予了每个用户以相对平等的发言机会,这就决定了在任何事件中,人们都不可能只听到一种声音.特别是在重大突发危机事件中,现场往往不止一个目击者,彼此发布的内容可相互佐证,从而使不实信息失去生存空间,即所谓的“自清”功能.  相似文献   

12.
在当今社会,如果发生社会危机事件,一旦政府、媒体失语,谣言就会出现并迅速增殖,绑架公众,破坏社会稳定。然而谣言止于公开。政府、媒体有责任为危机事件辟谣,在事件传播中要及时公开告知公众事实,更要与公众制造共识。  相似文献   

13.
微博语境下突发事件中的谣言传播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突发事件过后,常有谣言肆虐;在微博语境中,无论是传谣还是辟谣,微博都起着重要作用。谣言源于对信息的渴求,谣言止于信息的公开透明。近年来,微博的异军突起为信息传播开辟了一个新局面,也为突发事件后的舆论引导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4.
当突如其来的事故、灾难造成人身伤害或重大财产损失时,显然需要启动危机传播预案,千万不可试图掩盖或是期待不被别人知道;不仅如此,反应速度还要快、判断要果断.  相似文献   

15.
SNS对人际传播中行动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詹恂  彭涛 《新闻界》2008,(6):37-40
本文以“社会行动”的视角,从SNS这样一种社交网络在人际传播中的行动、对信息传播行动的影响、促使人际传播的目的理性化、影响了受众对媒介选择的行动和促生了新的公共空间等几个方面来分析了SNS对人际传播中行动过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蔡馥谣 《新闻传播》2023,(15):85-87
随着传媒产业快速转型发展需求及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媒体融合背景下人才培养的模式探索已经成为高校新闻传播院系的自觉行动,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作为国家战略需求,为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创新培养模式带来巨大历史性机遇与挑战。高校需重视创新能力培养下的融合新闻传播人才教育改革创新实践策略,推进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不断加强和改进新闻传播专业建设。  相似文献   

17.
陈嘉栋 《新闻战线》2012,(10):61-63
英国思想家培根说:"智者在于创造,而不是等待。"我们的出路是,在新闻传播的形式上积极以变应变,在专业标准的内容上坚持以不变应万变。  相似文献   

18.
"筑牢政府、媒体、NGO、企业、公众'五位一体'的行动框架,让气候传播真正成为社会共识全民行动",这是中国气候传播项目中心主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郑保卫教授在18日闭幕的"绿色发展与气候传播"研讨会上表达的观点.他说,自在"2013年气候传播国际会议"上我们提出要"让气候传播真正形成气候"以来,如今气候传播在我国已逐渐形成气候,今后我们将朝着新的更高的目标努力.  相似文献   

19.
李晓蔚 《新闻世界》2012,(8):290-291
谣言,即所谓广泛流传的、未经证实的事实或诠释,人们对此通常的理解是谣言“起于无知”并且“止于公开”,认为真相一出谣言就会崩溃,而本文称为“以假为真”的新式谣言与传统的“信以为真”的谣言有很大的差异,它是“起于智者”、“传于智者”的,并且不会随着真相的出现而失去其传播效力。  相似文献   

20.
村民借助移动互联网从私人领域走向网络公共空间,就共同关注的问题展开商讨和行动,实现从“村民”到“网民”再到“公民”的转化.村民通过网络公共生活复兴,使分散在不同时空中的个体再聚合,密切社会交往,重构社会连接,实现“网络共在”.村民通过网络公共参与重建乡土舆论,重构乡约民规,重兴乡土精神,达成“舆论共识”.村民通过网络动员、组织共同参与乡村公共事务,促进“共同行动”.网络公共空间建构了新型村民参与公共事务的平台和机制,经由传播实现了村民从“共”到“公”的转化,在讨论和行动中拓展了“公”的边界,再生产了乡土公共性.传播构成了网络公共交往,传播生成了网络公共舆论,传播促成了网络公共行动,因此传播生成公共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