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图书的信息传播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图书以文字、符号、图形、图像为基本要素,记录和描述了人类的知识及信息,并以纸张等物质为媒体将这些信息进行大批量复制,在广泛范围发行和传播,起到了保存和传播知识和信息的作用。因此,从传播学的观点来看,图书也是一种传播媒体,它和报纸、杂志一起构成现代传播的重要媒体——印刷媒体。然而,作为一种独特的视觉媒体,图书从其信息的产生、信息的内容特征、载体特征、传播主体、受众到传播接受过程都有其特殊性。研究图书这一出版物的信息传播特征有助于人们对它的信息传播特点、功能的认识。一、图书的传播类型归属从人类传播体系来看,传…  相似文献   

2.
浅谈数字出版中的版权保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显然,数字出版是未来出版业的大势所趋.所谓数字出版绝非简单地理解为图书内容资源的数字化,它是指各种出版物在网络上(包括无线网络)直接创作、编辑、生产制作及传播,其最大的特点是把文字、声音、图像融为一体,打破图书、报纸、期刊等纸质媒体,电影、电视等形象媒体,广播、数码音乐等音频媒体之间的壁垒,消融了媒体的物理介质之间,地域、行政之间甚至传播者与接受者(读者)之间的界限,从而彻底改变出版业的终极形态,催生出一个比传统出版业面更广、规模更大的产业--数字创意产业.[1]  相似文献   

3.
一、单项选择题(共题,每题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个最符合题意)1.出版物的种类,除了图书、期刊之外,还有()。A.音像制品、印刷制品、电子出版物、互联网出版物B.音像制品、报纸、定期出版物、电子出版物C.报纸、电子出版物、不定期出版物、音像制品D.报纸、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互联网出版物2.报纸与图书的区别之一是()。A.政治性、理论性强B.由编辑劳动和复制劳动结合而成C.既是精神劳动产品,又是物质劳动产品D.以一定的周期一期期连续出版3.电子出版物与音像制品的主要区别之一是()。A.记录信息的方式数量不同B.物质载体形式不同C…  相似文献   

4.
出版专业基础知识(中级)试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编辑》2006,(3):89-96
一、单项选择题(共3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1.出版物的种类,除了图书、期刊之外,还有()。A.音像制品、印刷制品、电子出版物、互联网出版物B.音像制品、报纸、定期出版物、电子出版物C.报纸、电子出版物、不定期出版物、音像制品D.报纸、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互联网出版物2.报纸与图书的区别之一是()。A.政治性、理论性强B.由编辑劳动和复制劳动结合而成C.既是精神劳动产品,又是物质劳动产品D.以一定的周期一期期连续出版3.电子出版物与音像制品的主要区别之一是()。A.记录信息的方式数量不同B.物质载体形式…  相似文献   

5.
正在林林总总的出版物之中,期刊是以其独特的个性生存并发展着。人们的普遍看法是,它介于图书与报纸之间,其显著的特征是比图书的出版周期短,比报纸的信息挖掘深。是否如此乃属仁智之见,也并不影响期刊自身的发展走向。但至少有一点比较容易形成共识,那就是出版领域中,期刊的内容和形式往往居于风气之先,距离时尚更近。回顾互联网迅猛发展的这十几年,我认为,新  相似文献   

6.
中国近代科技期刊出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期刊(也称杂志)作为一种连续出版物,对信息、知识传播、舆论宣传以及人才培养教育发挥着重要作用。科技期刊是科技出版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政治类刊物不同,纯粹的科学技术期刊主要是传播科学理论、知识和技术方法,其直接的作用表现在推动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生产  相似文献   

7.
图书是社会的产物。图书反映着社会,同时又影响着社会。图书具有促进社会发展的强大力量。出版,是通过一定的物质载体,将著作制成各种形式的出版物,以传播科学文化、信息和进行思想交流的一种活动。出版物凝结着人类的思想和智慧,集聚了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和实践活动的经验与成果,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各个侧面。世界上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经济发展状况,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发展水平,以及人们生活面貌和精神状态,在出版物上都有所记述。人们利用图书出版物,进行教育,传播信息,交流思想,了解历史和现状,学习知识,并欣赏艺术。因此,出版对于社会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起着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张亮 《出版参考》2013,(28):29-30
在知识经济尤其是网络经济条件下,出版的内涵和外延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代网络出版的媒体形式从传统的纸质出版物转向电子网络媒体,它综合运用文字、图像、声音和动画等多媒体形式,从而模糊了传统的图书、期刊、报纸甚至广播电视的界限,图书、期刊、报纸、电视、广播正在通过  相似文献   

9.
根据知识产品的独特性质,联系当今全媒体时代精神性成果的代际承继模式,我们发现,尽管知识的电子数据化改变了知识存储的介质,但这种变化只是暂时性的。因为:信息的数据化并没有改变纸质出版物作为人类知识传递的首选表现样式;纸质出版物仍然是人们阅读的常选便捷模式;纸质出版物仍然是出版效益的主要承载者;电子数据的传播面临着诸多技术和管理层面的严峻挑战。研究全媒体时代纸质出版物的发展前景,目的是在做好出版数据电子化改造的同时,维持传统纸质出版物出版效益和传播效益的双赢局面。  相似文献   

10.
写下这个题目,是为了表达我一段时间以来内心真实的感受,这感受正应了一句流行歌词:不是我不明白,这个世界变化快。为写这篇随想,我特地找出新闻出版署十余年前颁布实施的《期刊管理暂行规定》(1988年)和《报纸管理暂行规定》(1990年),现将有关报纸、期刊的定义摘录如下:报纸是指有固定名称、刊期、开版,以新闻报道为主要内容,每周至少出版一期的散页连续出版物。期刊是指有固定名称,用卷、期或年、月顺序编号,成册的连续出版物。报纸要以新闻报道为主要内容,看来不太符合实际,现在许多专业报特别  相似文献   

11.
1988年11月24日新闻出版总署发布的《期刊管理暂行规定》给期刊下的定义是:期刊是指有固定名称、用卷、期或年、月顺序编号,成册的连续出版物。其特点是定期出版、前后连续、出版周期短、报道及时、信息传递快、内容新颖广泛,并能及时反映当代社会和科技的发展水平及动向。据统计,期刊包括了文献情报信息总量的70%—80%,位居十大文献信息源(图书、期刊、政府出版物、科技报告、专利文献、技术标准、产品资料、会议文献、学位论文、技术档案)之首。  相似文献   

12.
出版自由     
《现代出版》2013,(3):40-40
根据中国学界对出版自由的理解,出版自由是指公民(包括政府机构)既可以依法设立和管理出版社,也可以通过公开发行的出版物,包括报纸、期刊、图书、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等,自由地表达自己对国家事务、经济和文化事业、社会事务的见解和看法。出版自由一般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著作自由,即公民有权自由地在出版物上发表作品;二是遵循国家宪法和法律的规定而设立与管理媒体机构,即报社、期刊社、图书出版社、音像出版社和电子出版社的设立与管理。  相似文献   

13.
自媒体时代,纸质媒体既重视信息传播,更重视观点传播:既重视信息采集,更重视信息的加工和解读。从中央媒体到许多省市报纸纷纷开设时评版,就正是适应了这种趋势。党报评论话题的严肃性与时评话题的广泛性之间,  相似文献   

14.
有一位英国出版家说过:“我认为作为出版主要是传递信息,而这些信息就是商品。”确实,图书的出版与生产,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岁月。纸张的发明,活字印刷的发明,在出版史上起到过伟大的作用,直到今天出版的图书、画册等等,绝大多数还是以纸张作为出版印刷的原材料。但时代在发展,科学技术在不断更新,社会上的信息也更加丰富,这就要求出版物快速度、高质量地传递这些信息,如现在的磁带、录像、光盘等出版物,都是出版社在新形势下,采用新的信息载体。信息既是商品,图书则是为读者提供精神食粮,使人们获得丰富的知识,因此图书被  相似文献   

15.
50年来,新中国期刊事业从无到有,经过了艰难曲折的发展过程,现在已经是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可以说是90年代中国人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一部分。期刊是介乎报纸和图书之间的出版物,这就规定了它既有传播信息功能,又有积累文化功能的特质。所以,衡量一本期刊...  相似文献   

16.
我国图书市场日渐成熟,图书品种越来越丰富,读者的选择机会也越来越多.但作为双重属性的出版物,怎样才能为读者实现个性化服务呢?从物质商品属性来看,它不可能像彩电、冰箱等那样出了问题可以派人去修理,或更换一个什么零件后仍可照常使用.出版物的价值就在于读者从中获得的精神享受,出版物内容上的任何瑕疵是不可能派人在"原书"上修理即可"照常使用"的,因为读者更注重的是一种心灵感受,所以有人说,出版是一项充满缺憾的工作,主要表现在:(1)受篇幅限制,许多知识仅点到而止,更多的素材只好忍痛割爱,更别说向纵深展开了;(2)受介质及成本的限制,知识类图书中尽管不乏精美的图片,但图片的大小、数量等,以及印制的色彩、纸张等难尽如人意,而许多声像、视频、动画等资料也无法在图书上表现;(3)知识在不断更新,往往在图书出版后,又有了新发现、新知识,有时还会发现图书上的理论和事实的错误,因此不少图书在后记会添上一笔"留待再版时订正",而再版又是多么遥遥无期;4)出版物是以传承文化、传播知识为目标的,读者在学习的过程中,无疑会有问题和不解的地方,"独学而无友,孤陋而寡闻",读者是多么需要答疑和交流.而因特网完全可以解决这些问题,为图书建立网站,为读者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使得编辑不再遗憾,读者不再孤独.  相似文献   

17.
传统出版、电子出版与网络出版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王澄 《图书馆杂志》2000,19(8):23-24
现代科技的日新月异,大大加快了出版业创新的步伐。随着电子技术和网络技术向出版领域的全面渗透,出版物的概念已经远远超出我们以前所理解的范畴,图书出版将进人多媒体时代,形成多媒体出版格局。传统出版物的范围一般是以纸制品为媒介的,通过大批量印刷并广泛传播的合法出版物,包括图书、报纸、期刊杂志等。目前,传统出版物在我们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电子出版物则是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而派生出来的产品,  相似文献   

18.
杜媛媛 《出版参考》2017,(10):73-74
近年来,图书质量持续下滑,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对图书的审查力度也逐年加大.2014年被确定为“出版物质量专项年”;2015年继续加大了图书质量检查力度,将该年度确定为“出版物质量提升年”;2016年,总局又发出关于开展出版物“质量管理2016”专项工作的通知.图书质量关系到出版事业的发展,更关系到文化传播和传承的百年大业,不容丝毫忽视.本文围绕关系图书质量的定稿进行论述,旨在为出版同行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2006年12月4日《金融时报》发布,我国新闻行业最高监管部门表示,在率先上市的北青传媒去年曝出腐败丑闻后,我国政府已经禁止当地报纸公开募股上市。但同时表示,政府仍“鼓励”图书出版公司在中国内地和香港股市上市。我国政府决定禁止报纸上市,但放行出版和发行企业,反映出官方既不希望失去对媒体的政治控制,又想平衡好媒体行业的商业发展。  相似文献   

20.
在林林总总的出版物之中,期刊以其独特的个性生存并发展着。人们的普遍看法是,它介于图书与报纸之间——比图书的出版周期短,比报纸的信息挖掘深。是否如此,乃属公婆之见,并不影响期刊未来的生存与发展。但至少有一点比较容易形成共识,在出版领域中,它往往居风气之先,距"时尚"较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