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数字图书馆评价客体解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数字图书馆评价客体分为不同层面。在概念层面,定义元素扩展与转移以及分面式通用定义构建构成评价客体解析基础。对于数字图书馆的分类以及系统元素研究形成宏观与微观评价要素。数字馆藏作为系统构件的核心内容,可以分为四个方面:馆藏、数字对象、元数据和项目。作者分别对各要素评价问题及标准展开讨论。数字图书馆评价客体处于不断变化和发展过程中。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数字图书馆建设与使用的不平衡性、数字图书馆的知晓率、在线数据库使用率低是业界所共同关注的话题,而其所涉及的领域又延展到了著作权、网络安全、数据库统一检索、数字资源提供商利益等多个层面。文章试图分析数字图书馆在线数据库可见度低的原因,同时通过成都图书馆多年来的数字图书馆建设过程,尤其是数字资源远程免费开放的实践,探讨提高数字图书馆资源可见度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利用实验研究方法,探讨用户个体差异对数字图书馆可用性评价的影响.该实验在美国罗格斯,新泽西州立大学传播与信息学院的人机交互实验室开展.35位实验参加人员分别在三个数字图书馆中完成了两项实验任务.结果表明,用户个体差异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对数字图书馆可用性评估,尤其是对浏览功能 (browsing) 的评价.在考察的几种个体差异中,用户的教育背景、性别、浏览技能、搜索技能和浏览经验不同程度地影响了用户对三个数字图书馆可用性评价的不同方面.本研究有助于改善数字图书馆的个性化设计.  相似文献   

4.
张启平 《新闻世界》2009,(6):106-107
跨文化传播日趋密切,交流、融合和相互依存已成为一种新的趋势。跨文化的有效传播是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因此应该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了解不同的民族文化习俗,提高跨文化交流能力。同时也要倡导文化多样性原则,建立各民族文化问和谐共处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数字图书馆建设中的若干知识产仅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指出知识产权的保护贯穿于数字图书馆建设、组织、管理、传播、使用的各个环节中,认为在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整个过程中,只有解决好不同类型信息的分类保护,建立版权的期权激励机制,采用许可证制度开展数字资源的转让与贸易活动,运用技术手段保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等问题,才能解决好知识产权问题。  相似文献   

6.
[目的/意义]通过分析数字图书馆导航结构与认知负荷对老年读者数字阅读情感体验和可用性的影响,提出设计优化建议。[方法/过程]针对国家数字图书馆常用功能,采用严格的控制实验法,邀请老年读者在认知负荷大或小两种条件下依次在不同导航结构中完成任务,分别验证导航结构和认知负荷对老年读者阅读体验的影响。[结果/结论]数字图书馆导航结构对老年读者的情感体验、感知的可用性和任务绩效均有显著影响,且认知负荷与导航结构具有交互作用,当两种条件共同作用时,会对读者的情感体验、数字图书馆的阅读绩效施加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冯霞 《新闻界》2008,(2):79-80
本文认为,北京奥运文化传播作为一种文化传播、媒介变迁与文明演进的共时性过程,它实质上是一种透过传播认知体育文化、认知社会发展和人自身的过程,具有跨文化传播和数字媒介传播等性质。北京奥运文化传播对提升中国文化影响力,塑造和平崛起的中国国家形象产生着重要而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数字资源建设质量控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核心是数字资源建设.在数字资源的建设过程中,应注重数字资源质量的度量,加强质量控制,保证建设过程中数字资源质量的改进和持续提高,使读者在图书馆及提供使用的活动和过程中收到更大的效益和效率.  相似文献   

9.
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为中华古籍传播和利用提供了重要平台.加快古籍数字资源建设,是充分发挥平台作用的重要内容之一.要加强古籍数字资源建设,必须解决长期以来古籍数字化发展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通过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合作共建实现古籍数字资源的全面共享.同时在资源发布、人员培训等多方面加强与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的协作.  相似文献   

10.
从学术前沿回到学理基础——跨文化传播研究对象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中国国际化程度的加强,中外跨文化交流呈现出愈加繁盛的景象,推动着学界对跨文化传播理论的思考走向深入。就传播学重要分支领域的跨文化传播理论来说,学术的前沿从目前来看似乎体现为相对学理化的学科体系的构建,需要回顾中整理,概括中提升。本文从"新闻学与传播学学科体系建设"的角度,对跨文化传播的研究对象作了初步的梳理、概括和思考。提出,跨文化传播学是以内涵文化和传播双焦点的文化他者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文化研究和传播学领域的思想成果,研究文化在人、组织、机构、国家等层面的传播过程和规律,同时研究这样的文化传播过程中大众传播媒介的基础性和调解性作用,进行新的文化主体的生产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新的知识生产,探讨如何实现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合作、共存、共荣的可能与机制的一门交叉学科。并期待以此为起点,逐步建构跨文化传播学的研究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