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哈尼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玉溪市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等地区。哈尼族民间故事是哈尼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从哈尼族民间故事中可以进一步了解和认识神秘的哈尼人。然而当下哈尼族民间故事的传承现状已经岌岌可危,有失传的危险。传承和保护少数民族文化是促进文化繁荣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将对哈尼族民间故事的传播面临的困境进行分析,并结合当下实际保护措施,希望哈尼族民间故事在全球化的传播环境下得以很好地传承和保护。  相似文献   

2.
民间故事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新媒介环境下民间故事传承与传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本文对民间故事传承传播现状进行考察,认为新媒介环境下民间故事的传承传播需要紧紧拥抱新技术,通过基于虚拟现实(VR)技术的沉浸式展示、基于互联网大数据驱动的知识图谱构建、基于文化绘图的民间故事存储实现全方位的传承保护,通过基于网络文艺的多媒介叙事、基于短视频带来的流量红利进行传播利用,使民间故事在新媒介环境下焕发出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3.
全球化浪潮对各民族国家的文化要素作出了调整与重组,传统文化因此受到解构与冲击,人们对本民族的文化符号、价值认同趋于弱化.民族微电影作为一种新兴的艺术传播类型,在保护族群记忆、传统文化认同上起到重要作用.探求价值嬗变过程中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路径,以及叙事困境,是"非遗"微电影生产、传播的重要维度.  相似文献   

4.
彭佳 《东南传播》2015,(8):46-48
川剧,作为四川文化和四川旅游产业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传承与发展值得人们关注。新媒体环境下的川剧,既是川剧运用新媒体优势的传播,也是川剧的与时俱进。在实践中丰富川剧,从真正意义上贯彻"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的思想,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以民族文化"软实力"走向世界。本文以新媒体时代下川剧的传播为研究对象,在了解新媒体涵义、川剧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从"内容为王"的数字化再生产、"碎片化"的网络传播、"个性化"的应用型传播、多媒联动四个方面分析,为新媒体时代下川剧如何更好进行传统文化普及,推动川剧良性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思路,具有研究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非遗”档案数字化与图书馆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革 《图书馆学刊》2011,33(3):21-22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是文化艺术档案资源建设的组成部分,对完善文化艺术的功能、拓展服务领域具有重要作用。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建设有利于教育研究和传播民族传统文化,有利于彰显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有利于图书馆创新服务模式,有利于实现文化积累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6.
杨俊平 《中国广播》2012,(10):65-67
为传播草原文化,广播要找准与草原文化的契合点,丰富节目形态和内容,注重文化的民族性、地域性、开放性和多元性,延伸传播触角,拓展传播形式,让草原文化的核心价值得以继续传承。  相似文献   

7.
本文重点从北方草原走廊地区各民族文化在当代的传播形式入手,对各少数民族的物质文化内容与精神文化层面进行研究,从而总结、归纳出北方草原走廊民族文化传播机制的构成基点,以期对后继研究给予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何国军 《出版广角》2016,(22):29-31
方言文化对于传统文化而言具有重要的传承和传播价值,利用APP平台进行方言文化的推广和传播,有利于发挥APP平台的趣味性、新颖性和互动性特点,可引发新兴人群对方言文化学习和应用的兴趣,使方言文化这种民族文化形式与新时代技术发展充分结合,最终将方言文化的传承和推广与数字化传播的新方向相结合.  相似文献   

9.
少数民族民间文学是民族文化的呈现与演绎,其搜集、编撰和翻译有利于民族文学价值的挖掘和传播.布依族长篇叙事诗《王玉连》的出版正是对布依族口头活态文学搜集、编译的成果,是对布依族民间广为流传的玉连的故事进行文本化与国际化的努力,展现了布依族人民独特的民族文化和民族想象,三语书写更是让这个古老的布依族民间故事走出乡野,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0.
卓么措 《兰台世界》2012,(35):95-96
民族文化与现代信息技术的结合正成为民族文化现代传播和未来传承的主要推动力量。文章基于民族文化数字化保护的理论基础、技术支持的梳理,进一步探析了民族文化数字化保护的利弊与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1.
发展少数民族新闻事业不仅是我国新闻传播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媒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重要使命。本文以新疆伊犁河谷民族新闻事业、民族文化现状为例,对民族新闻事业和民族传统文化保护进行了思考。旨在为当前民族文化保护以及少数民族地区新闻事业、媒介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李云  曹金 《传媒》2021,(11)
伴随"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中国传统文化迎来了发展契机,在世界文化之林中绽放光彩.中国声乐艺术印刻了传统文化的标记,体现了民族艺术创作者的非凡智慧,具有不可比拟的文化价值与艺术价值.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我国需要继续加强文化建设,助力声乐艺术的民族化发展与海外传播.由张帅所著的《中国声乐艺术的民族化发展与传播》一书探讨了中国声乐艺术发展的全球化背景,阐释了民族声乐艺术的内涵,预测了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趋势,分析了民族声乐艺术的传播现状,提供了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路径.该书重点突出、结构完整、理论性较强,对中国声乐艺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吕姣姣 《出版广角》2021,(19):84-86
传统文化是国家和民族源起的见证,也是根植于华夏儿女心中的精神力量.在纷繁复杂的媒介环境和社会现实中,传统文化不仅需要保持本原不褪色,还需要焕发新的生机,保证自身的延续性.河南卫视自2021年春节晚会"出圈"以来,借助本土传统文化优势乘势而上,在端午、七夕、中秋等传统节日精心策划了口碑和传播效果俱佳的中国传统节日晚会.本文以传统文化的传播价值为起点,通过分析河南卫视系列晚会在传播传统文化过程中的成功实践,探索传统文化的传播策略,以期激发传统文化的活力,提高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凝聚力.  相似文献   

14.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中,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凭借其独有的传承性与地域性特征得到了持续的延伸与发展,并促使我国在世界文明史中留下了光辉的足迹.在高校中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进行传播,不仅能够推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深化,同时能够在提升大学生文化素养的基础上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做出良好的继承与弘扬.而在此过程中,体育宣传片可以凭借自身的独特优势成为高校中传播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15.
陈欣 《新闻前哨》2023,(13):29-30
数字化背景下,湖北省基础教育如何运用数字技术赋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传播,运用文化数字资源进行数字化传播模式探索,创新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荆楚文化进课堂进校园的数字化传播路径,是新时代优秀荆楚文化传承与弘扬必须直面的新课题。荆楚文化进校园应以中小学生道德规范、文化自信和家国情怀的培育为目标,从文化传播内容、模式、评价三个方面创新优秀荆楚文化进中小学校园的数字化路径。  相似文献   

16.
在"全球化"浪潮汹涌而至的今天,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和便捷。作为民族文化重要载体的传统节日,也处在多元文化相互交融与碰撞之中。近年来,一些西方节日,如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万圣节等在中国日趋流行,得到相当多国人特别是年轻人的追捧,而以春节为代表的中国传统节日则备受冷落,节日仪式的纪念意义和文化传承缺失,端午节变成了"粽子节",中秋节变成了"月饼节"。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如何理解和运用传播仪式观来保护和传承传统节日文化,对于提升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本文首先从传播仪式观的阐释入手,了解传统节日文化传播与传播的仪式观具有共同的核心理念,然后通过介绍俄罗斯圣彼得堡红帆节这一案例,分析其传统节日文化传播的特点,探讨俄罗斯对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播经验及其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传播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刘佳 《传媒》2021,(10):73-76
在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巨大的转化势能和可待激活的"引爆点",以创意赋能、短视频助力传统文化传播普及、"云动力"推进中华传统文化数字化转型为路径,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实现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彰显文化自信、深化传统文化全球传播.  相似文献   

18.
文化是民族精神的内核,是国家形象的彰显,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提升文化自信,展现中华文化魅力具有重要意义。央视《中国诗词大会》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宗旨,通过精选节目内容、创新比赛机制、拓宽传播渠道等方式,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意蕴,彰显了中国诗词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19.
从周边传播理论视角看,“做好文化周边传播,是做好‘一带一路’周边传播的主要内容”。①中国传统节庆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表现形式,是民族身份的表征,做好“一带一路”国家传统节庆文化的周边传播不仅是文化传播的重要内容,也是唤起丝路文化记忆、展示中国文化内涵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国际间的文化交流传播活动日益频繁,形式日趋多样,内容不断丰富,沟通不断深入。但在文化融合、科技进步、新媒介涌现的背后,也正对我国民族文化的对外传播的内容与方式提出了新的挑战。在探讨了当今民族文化对外传播活动形式的基础上,我们强调了"介质"在传播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并据此构建了民族文化对外传播活动的模式,以求从传播学的角度更直观地反映民族文化对外传播的过程与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