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知识工程为知识时代的档案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了新思路与新技术,而既有档案服务平台为档案知识服务的开展提供了物质基础。本研究以二者间关系及融合机制为基础,探索知识工程视角下档案知识服务的模式与机理。首先,本文采用对比研究方法,在概述档案知识工程研究体系的基础上,选取“理论支持”“政策依据”“技术基础”等十二个项目对档案知识工程、数字档案馆、智慧档案馆及档案知识库的属性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其次,借助理论建模方法梳理了融合视角下档案知识服务的模式及机制,从档案数据治理与共享、软硬件优势互补、资源与服务整合三个方面阐述了档案知识工程与档案服务平台间的融合机制。  相似文献   

2.
文章通过用户访谈法,在SOR理论的框架下,构建了基于SOR理论的学术型档案用户利用意愿模型。其中S指影响学术型档案用户利用意愿的外界刺激,包括“档案服务”“档案资源”“社会环境”三个一级标签;O为学术型档案用户特质和用户行为中介效应,其中用户特质包括“学术背景”“用户需求”“档案认知”“档案利用能力”四个一级标签,用户行为中介效应包括“情感中介”“认知中介”两个一级标签;R为利用行为,包括“积极行为”“中立行为”“消极行为”。本研究期望能为档案馆了解档案用户利用意愿和档案利用行为发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方便人民群众的档案利用体系”是中国特色档案利用服务体系建设的内在本质、行动纲领和“政治承诺”,经过多年建设,已初步形成。它由档案利用服务资源体系、组织体系、政策体系、平台体系、规则体系构成,呈现出政治意识强、范围全覆盖、服务均等化、利用便捷性等总体特征,并以政策推进、多方参与、内外联动、国家保障为其内在运行机制,多方面体现出“中国特色”。“十四五”期间,档案利用服务体系需要进一步建设完善,不断提升档案利用服务效能,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相似文献   

4.
知识聚合是数智时代文献资源开发利用的模式转向和创新路径。本文通过实地调研发现,新四军苏浙军区红色文献资源呈现分层、分块的多模态繁荣格局,而主体多元、标准不一、关联融合不充分、线上与线下交互不足等问题则制约其整体记忆价值与文化价值的实现。为此,本文结合红色文献以“时间—空间—事件或人物”为主的资源结构,从资源采集与加工、本体建构、关联聚合、知识挖掘四个层次设计基于语义关联的多模态红色文献资源知识聚合模式,并以粟裕将军及其事迹为例,进行元数据设计、本体模型构建、生平事迹GIS可视化等实证研究,以期为数智时代多模态红色文献资源面向知识发现与服务的深度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应对档案信息化建设由“信息管理范式”向“知识管理范式”迁移的挑战,为档案数据化工程技术规范的制定提供基础逻辑支持是当前我国档案学研究的迫切任务。本文在梳理档案数据化工程运行机理的基础上,提出“档案数据基因系统”的概念,从逻辑框架、数据模板、数据规则和技术体系四个方面解析了其原理并对实践应用提出若干建议。“档案数据基因系统”是致力于实现大规模多源异构档案数据跨系统融合共享的逻辑框架、数据模板、数据规则和技术体系的总称,对于提升档案数据化工作的规范化程度,建设可信社会记忆基础设施,提供智能化档案信息服务具有重要理论与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融合参与式和新媒体交互服务理念,从参与主体、参与资源、参与平台、参与保障四个维度对疫情档案信息服务的需求特征进行梳理,构建“资源联合开发”“公私联动服务”“信息链接推送”三种模式,并以疫情电子纪念馆、抗疫纪录片、疫情相关推文为典型案例进行实例分析。所构建的参与式疫情档案信息服务模式能够在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和持续隔离影响下有效地提供“云服务”,为档案部门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和危机治理能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档案知识聚合作为档案领域构建多维度、跨媒体知识体系的新方法,为多模态名人档案资源的知识挖掘与利用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通过分析名人档案资源特征,从总体方法论角度设计基于语义的档案知识聚合模式,模式设计整体分为资源采集模块、本体构建模块、关联聚合模块和知识服务模块四部分,从确定资源内容、本体模型构建到知识服务类型对如何实现底层多模态档案资源的知识性聚合展开方法过程探究.最后以吴宝康名人档案资源为例进行实证性研究,证明模式设计的科学性与实用性,进而为档案知识聚合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与发展路向.  相似文献   

8.
档案资源智慧化转型,是实现“十四五”时期档案工作全面转型的题中要义。具有知识属性、遗产属性、记忆属性的田野考古档案资源是展现中华文明起源、发展脉络,承载社会记忆,建构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本文在分析田野考古档案资源基本特征和属性的基础上,建构田野考古档案资源经由数字化、数据化、语义化、智慧化阶段,实现多元融合的转变过程,以期实现田野考古档案资源多元主体协同共建,开发成果智慧共享,推动档案服务向知识服务、文化服务转型升级。同时也为保护好、传承好历史文化遗产,创新考古资源利用方式,传播文物蕴含的文化精髓和时代价值,塑造全民族历史认知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9.
“互联网+档案”应是当前档案服务发展的目标。应在了解档案部门实际状况与档案用户痛点问题的基础上,以“四重境界”精益迭代模式推进“互联网+档案”建设,并应用霍尔三维模型生成“互联网+档案”建设策略体系。  相似文献   

10.
运用“遥读”和“细读”相结合的方法,对2021年《档案学研究》和《档案学通讯》所刊发的220篇学术论文进行研究力量布局与研究主题分布分析,发现高等院校仍是档案学研究的主体力量,但国家档案局的研究力量突显。2021年中国档案学研究主要关注“档案治理”“档案学基础理论”“电子文件管理”“中国古文书学”“档案与数字人文”“档案资源服务”“档案教育”等主题,并呈现出较强的本土性和跨学科性。未来中国档案学研究仍应加强本土化研究,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档案学理论体系;要关注“人”的需求,体现档案学研究的人文主义;需关注跨学科问题,实现档案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理论与方法的双向互动。  相似文献   

11.
档案信息服务工程之可视服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研究和探讨可视化服务相关理论及其在档案管理系统中应用研究的基础上,针对档案信息服务的特点,提出了信息可视化服务的三个层次并对档案系统界面可视、档案管理媒体可视和档案信息内容可视的方法和技术进行了分析.最后,在档案可视化收集、业务可视化管理、内容可视化组织、知识可视化挖掘和信息可视化利用等五个层面,提出了档案信息可视服务系统构建的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12.
档案是社会发展的记忆,是各种事实、经验知识的重要载体。开展提高高校档案利用效率和水平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更准确地找到档案资源,满足用户的基本需求;为用户提供主动服务,更加生动地向用户展现学校真实的历史面貌;对于可公开的档案资源,可以使他们很好地融入其他信息资源,提高档案资源的利用率,发挥档案资源的生产力作用。  相似文献   

13.
杨文  王强 《档案学研究》2022,36(3):76-83
国有企业档案是国有企业研发、生产、经营、管理不可缺少的重要依据和基础。在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企业档案资源价值和作用的日益凸显,企业发展对档案服务需求的日渐强烈,法规政策对档案开发利用的积极引导,信息技术对档案开发利用的创新驱动,迫切要求优化国有企业档案资源开发利用体系。从实践来看,国有企业档案资源开发利用在价值认知、开发理念、开发方法、利用手段、保障机制等方面,仍然与数字时代的发展趋势和发展需要不适应。因此,亟须强化主动服务意识、重视档案证据价值、树立档案资产意识,从技术层、能力层、业务层、知识层、文化层优化国有企业档案资源开发利用,完善国有企业档案资源开发利用保障体系,实现档案赋能国有企业发展。  相似文献   

14.
数字人文研究革新知识生产方式与生产模式,驱动档案知识服务模式转型创新。通过分析8种典型历史档案数据库实践案例,归纳出面向数字人文的档案知识服务呈现特征主要体现为档案数据的计算化、融合化与共享化,平台功能的关联化、可视化与沉浸化及参与形式的个性化、协作化与交互化三个方面。以数字人文研究需求为牵引,提出面向数字人文的档案知识服务模式主要包括基础层、保障层、应用层及交互层四个维度,以推动档案数据资源内容知识化、档案知识服务技术完善化、档案知识服务功能多样化与档案知识服务互动深度化,实现档案知识服务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5.
201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后,组建自然资源部,开始集中管理不动产登记档案。在这一背景下,一方面,机构职能聚合推动不动产登记档案归集管理,"放管服"政务改革为不动产登记档案工作赋能,"ABCD"智能技术促进不动产登记档案价值的发掘;另一方面,适应新形势的不动产登记档案管理体制尚未建立,存量不动产登记档案的收集与整合,增量不动产登记档案的管理和共享也成为摆在自然资源管理部门面前的难题。未来不动产登记档案工作的创新方向是:以不动产权籍档案馆助推不动产登记档案管理体制转型,以业务一体化系统推进档案动态接收与归集,以业务协同驱动跨部门档案数据的共享联通,以GIS技术为依托推进自然资源档案整合与利用,以社会公众利用需求为导向开发不动产档案数据产品。  相似文献   

16.
从筑牢档案工作"四个意识"(管理意识、服务意识、安全意识、宣传意识)入手,分析探讨了做好高校档案服务利用工作的具体路径选择,提出了高校档案管理部门通过维护档案信息完整与安全、开展档案宣传、提供优质高效的档案利用服务,实现高校档案服务利用管理水平的提升,档案管理、服务、安全、宣传四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共同服务于学校"双一流"建设和改革发展实践。  相似文献   

17.
随着数字人文在档案学领域的不断深入,传统的档案资源开发利用方式与路径已经无法适应数字人文研究的需要。本文从主客体入手,梳理出在数字人文视角下档案资源开发主体呈现多元化的变革趋势,而档案资源开发客体则显示出数字化的变革态势。在上述主客体双重变革的影响下,探究出面向数字人文的档案资源利用新路径,即用户研究分析、反馈协作体系、档案资源查询利用服务平台与档案可视化及虚拟现实服务,为数字时代档案资源开发利用工作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文章借鉴馆藏资源聚合的研究成果,尝试在大数据环境下对企业知识管理进行聚合研究,提出元数据聚合、本体聚合、引证关系聚合三种聚合模式。同时对聚合结果可视化进行了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架构了企业知识管理聚合系统模型,将聚合过程分为数据层、知识采集层、本体构建层、资源聚合层和应用可视化层等五层。研究表明,知识管理聚合研究能对企业的知识传播和创新提供很好的指导作用,为企业知识管理系统的升级和改造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