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文章通过用户访谈法,在SOR理论的框架下,构建了基于SOR理论的学术型档案用户利用意愿模型。其中S指影响学术型档案用户利用意愿的外界刺激,包括“档案服务”“档案资源”“社会环境”三个一级标签;O为学术型档案用户特质和用户行为中介效应,其中用户特质包括“学术背景”“用户需求”“档案认知”“档案利用能力”四个一级标签,用户行为中介效应包括“情感中介”“认知中介”两个一级标签;R为利用行为,包括“积极行为”“中立行为”“消极行为”。本研究期望能为档案馆了解档案用户利用意愿和档案利用行为发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在顾客满意理论基础上,本文提出“期望—满意指数”测评体系,包括“期望—满意指数”概念,数学模型的构建,以及档案网站互动式信息服务效果量化规则,并利用所构建的数学模型,采用文本挖掘方法,从陕西档案网和浙江档案网的用户留言、档案馆回复信息中抓取相关数据对两个档案网站互动式信息服务效果进行了测评。本研究为档案网站互动服务定量测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和研究思路,并为提高档案网站在线互动信息服务效果提供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3.
知识工程为知识时代的档案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了新思路与新技术,而既有档案服务平台为档案知识服务的开展提供了物质基础。本研究以二者间关系及融合机制为基础,探索知识工程视角下档案知识服务的模式与机理。首先,本文采用对比研究方法,在概述档案知识工程研究体系的基础上,选取“理论支持”“政策依据”“技术基础”等十二个项目对档案知识工程、数字档案馆、智慧档案馆及档案知识库的属性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其次,借助理论建模方法梳理了融合视角下档案知识服务的模式及机制,从档案数据治理与共享、软硬件优势互补、资源与服务整合三个方面阐述了档案知识工程与档案服务平台间的融合机制。  相似文献   

4.
“方便人民群众的档案利用体系”是中国特色档案利用服务体系建设的内在本质、行动纲领和“政治承诺”,经过多年建设,已初步形成。它由档案利用服务资源体系、组织体系、政策体系、平台体系、规则体系构成,呈现出政治意识强、范围全覆盖、服务均等化、利用便捷性等总体特征,并以政策推进、多方参与、内外联动、国家保障为其内在运行机制,多方面体现出“中国特色”。“十四五”期间,档案利用服务体系需要进一步建设完善,不断提升档案利用服务效能,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相似文献   

5.
边媛 《档案学研究》2021,35(3):90-96
“档案数字化”和“数字化档案”等观念的提出,意味着档案学者对数字技术到来的认可,其结果是档案数字化将促成档案从知识策略到记忆策略转换的转变。这种转变的最大意义在于档案资源不仅限于文本的数字化,还包括物体、场景以及行为的数字化,使面向数字人文的档案资源整合成为大趋势。在文化遗产数字化建档保护过程中,各主体参与数字化采集、保存和利用,化档案归档移交为参与式数字化建档。本文在分析文化遗产数字化建档的趋势和面临挑战的基础上,分析其理论基础和建档模式,并提出具体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6.
档案一直扮演着凭证工具、管理工具乃至资源配置工具的角色,以“工具”的视角来看待档案,是档案价值实现的重要基础。当前档案价值在社会多个范围内被广泛发掘、认知之后必然吸引、激发更多的主体尤其是市场主体以更为丰富、多元的方式参与档案信息资源产品或服务中来,以“产品”的眼光来检验其价值,是档案价值认知以及实现的重要转型。基于市场化和信息化趋势,融入“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基础”的市场经济业态之中,以“产业”的胸怀来发展档案信息产业,是档案价值实现的全面跨越。  相似文献   

7.
运用“遥读”和“细读”相结合的方法,对2021年《档案学研究》和《档案学通讯》所刊发的220篇学术论文进行研究力量布局与研究主题分布分析,发现高等院校仍是档案学研究的主体力量,但国家档案局的研究力量突显。2021年中国档案学研究主要关注“档案治理”“档案学基础理论”“电子文件管理”“中国古文书学”“档案与数字人文”“档案资源服务”“档案教育”等主题,并呈现出较强的本土性和跨学科性。未来中国档案学研究仍应加强本土化研究,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档案学理论体系;要关注“人”的需求,体现档案学研究的人文主义;需关注跨学科问题,实现档案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理论与方法的双向互动。  相似文献   

8.
“互联网+档案”应是当前档案服务发展的目标。应在了解档案部门实际状况与档案用户痛点问题的基础上,以“四重境界”精益迭代模式推进“互联网+档案”建设,并应用霍尔三维模型生成“互联网+档案”建设策略体系。  相似文献   

9.
推进知识服务是档案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新趋势,而知识聚合与可视化则是实现知识服务的重要途径。本文基于抗战档案资源知识服务的动因分析,构建了抗战档案资源的知识聚合框架,并选取“南昌起义”为实例对抗战档案资源的知识聚合和可视化进行展示,以期为抗战档案资源的传播利用提供可行方法与借鉴思路。  相似文献   

10.
应对档案信息化建设由“信息管理范式”向“知识管理范式”迁移的挑战,为档案数据化工程技术规范的制定提供基础逻辑支持是当前我国档案学研究的迫切任务。本文在梳理档案数据化工程运行机理的基础上,提出“档案数据基因系统”的概念,从逻辑框架、数据模板、数据规则和技术体系四个方面解析了其原理并对实践应用提出若干建议。“档案数据基因系统”是致力于实现大规模多源异构档案数据跨系统融合共享的逻辑框架、数据模板、数据规则和技术体系的总称,对于提升档案数据化工作的规范化程度,建设可信社会记忆基础设施,提供智能化档案信息服务具有重要理论与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1.
周久凤 《晋图学刊》2004,(6):1-3,40
对"知识服务不能作为图书馆核心能力"的论点进行质疑,认为知识服务是知识社会对图书情报机构提出的新要求,知识服务能力是现代图书情报机构的核心能力。同时认为,馆员素质是制约知识服务能力的关键要素。  相似文献   

12.
档案文化以开放的姿态融入信息社会,才能真正实现自身的价值。文章以社会公共文化作为信息时代档案文化发展的新定位,以大众文化为新的表现形态,共同推动档案文化从“组织文化”向“社会文化”的转变,并结合实践中的具体案例从空间、主体和成果三个维度描述信息时代档案文化所呈现的微观样态,将档案文化空间样态解构为网状实体空间与赛博空间;阐释了档案文化主体样态呈现出的多元化和协作化趋势;档案文化创意产品和档案文化服务活动共同构成了面向大众的档案文化成果样态。  相似文献   

13.
图书馆云信息服务等级协议(ISLA)通过量化参数以客观地测量服务的质量。综合云QoS参数管理的形式及典型的SLA参数,结合DigiQUAL+TM的研究方法,参考QoS的4个审视角度,以环境质量、交互质量与感知质量维度为研究对象,构建图书馆云服务质量概念模型,并通过实证来检验与修正概念模型。研究结果发现,服务透明度、资源安全、响应速度、服务时间、共享性、合作性、责任管理和保障管理是ISLA的关键参数指标;图书馆云服务中资源的安全性、服务的保障性对图书馆云用户使用图书馆云服务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数字资源逐渐成为大学图书馆资源建设的重点,这就意味着数字资源的利用状况也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在明确数字资源营销等基本概念和理论的基础上,并以广泛深入的调查数据为依据,结合4P'S营销组合提出了促进大学图书馆数字资源利用的数字营销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亟待开展的互联网档案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勇 《图书情报工作》2006,50(11):117-120
针对互联网已成为人类社会信息及知识的最重要载体和传播媒介,保存互联网信息对于记录与保护这些数字遗产具有相当的重要性这一事实,简述互联网档案将成为人类社会的一项重要信息资源,开展互联网档案学研究将对互联网的发展和知识管理发挥重要作用;指出互联网档案学将成为信息资源管理框架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融合图书馆学、情报学和档案学并与现代信息技术空前结合的交叉学科。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用内容分析的方法,通过搜集ALA-Joblist中有关"参考咨询"的招聘信息,经过对数据的整理与分析,提出了参考咨询馆员所应具备的能力:服务能力、公关交际能力、技术能力、管理能力、资源管理能力。并据此探讨其对我国图书馆学专业本科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从图书馆建设新型农村公共文化信息服务体系的角度出发,从构建文化信息服务网络、建设文化信息资源、创新文化信息服务方式、简化信息资源获取途径、拓展信息服务内涵等方面,对面向农村开展文化信息服务工作的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生物医学期刊众多,综合实力较强,如何在“十四五”期间实现高质量发展值得探讨。文章从期刊基本信息、整体发展水平、发展优势和存在的不足四个方面剖析了上海生物医学期刊的发展现状,并提出了“顶层设计、扩容数量”“培养人才、留住人才”“创新模式、引领发展”“差异发展、提高服务”“使命担当、自强不息”等发展建议,以期为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建设作出应有贡献。  相似文献   

19.
网络环境下电子阅览室信息服务模式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从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发展趋势入手,分析了图书馆的读行为、信息服务内容及信息服务形式的变化,从而联系实际探讨了电子阅览室信息服务模式,特别在“强化信息导航”、“淡化空间概念”、“注重培训功能”等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20.
隐性知识:图书馆服务优势的核心变量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19  
认为图书馆作为非赢利性组织,虽然不存在竞争,但存在相对服务优势;在论述图书馆服务优势的外生论和内生论的基础上,提出图书馆的服务优势源于图书馆的知识,特别是隐性知识;在此基础上提出确立服务优势的具体实施策略,包括建立图书馆知识平台,让图书馆成为学习型组织,让知识参与分配以及构建图书馆知识管理体系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