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佤族歌谣折射出绚丽多彩的民俗事象,它从物质民俗、精神民俗、社会民俗等方面立体地展现出佤族人民独特的生活世界。这里我们探讨了佤族歌谣蕴含的精神民俗与社会民俗事象,包括木鼓崇拜、猎头祭谷、剽牛献祭等佤族宗教信仰及婚恋习俗与丧葬习俗。佤族民俗与佤族歌谣相伴而生,相互印证。佤族歌谣是佤族民俗独特的传承方式,是传递佤族历史文化信息的"活化石"。  相似文献   

2.
地方士绅所著的风俗类作品记述了传统乡土社会中幽微曲折的历史"真实",为历史民俗学、地方社会史的研究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史料。《乡园忆旧录》是清代淄川地方士绅王培荀回忆记录家乡风俗的随笔之作,书中记述了大量有关淄川乃至山东地区的传说、建筑、物产、人物掌故、地方史实等事象,具有一定的地方民俗志色彩,是了解清晚期淄川乡土真实风貌的重要地方史料文献。从著作者王培荀的个人生活世界切入,通过对《乡园忆旧录》的解读,可以发现王氏在看似朴实客观的叙述中呈现出自己的书写策略与民俗观念,即鉴赏雅玩的著述观、眼光向下的取材观、寄情于俗的书写观以及辨风正俗的教化观。  相似文献   

3.
"行通济",是佛山一项影响深远、而又独具特色的传统民俗。其核心的仪式是"过桥",内涵是求行运、生子、发财。佛山人"行通济"特意绕行一些关键节点,反映了人们对于古镇的安全、命运、福祉的一种深度关注,实际上整合了桥亭铺区的神圣与世俗空间,以象征性仪式表达了佛山人在剧烈变化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中确保地方神圣和世俗秩序的愿望。佛山人选择正月十六日"行通济",是在实际日常生活的基础上结合佛山作为工商巨镇的地方特性而形成的独特的社会文化实践。"行通济"民俗,实质上是将个人对于丁财、安全、福祉、秩序的要求,与地方的空间布局、信仰系统、地方历史人物和事件巧妙地交织在一起,以此建构人们的文化记忆。通过对"行通济"民俗仪式的解读,我们认为,民俗本质上是一种地方化的文化记忆,其意义在于加强地方认同。  相似文献   

4.
《格萨尔王史诗》就是藏族同胞精神世界与现实生活完美和谐的写照,人们通过各种形式表达对祖先的认可和崇拜。《格萨尔王史诗》以叙事诗歌方式,表现了英雄格萨尔的传奇,以英雄特有的方式,影响和推动藏族人民对传统体育的热爱。  相似文献   

5.
高琦 《兰台世界》2013,(10):111-112
《格萨尔王史诗》就是藏族同胞精神世界与现实生活完美和谐的写照,人们通过各种形式表达对祖先的认可和崇拜.《格萨尔王史诗》以叙事诗歌方式,表现了英雄格萨尔的传奇,以英雄特有的方式,影响和推动藏族人民对传统体育的热爱.  相似文献   

6.
大禹祭祀在浙江省绍兴地区历史悠久,但因为政治、社会的原因,曾经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衰退、消失。现在,大禹祭祀在地方经济文化的建设中,特别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背景下得到再生和发展;而这种再生和发展无疑伴随着"传统"、"民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再创造过程。围绕着"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禹祭典"的"传统"、"民俗"的创造,孕育了国家整合、地方开发、宗族变化之间的互酬互惠的关系;同时,也经历了由民间文化、地方文化到表象民族、国家的中华文化的升华。  相似文献   

7.
民俗博物馆作为我国博物馆类型中较为特殊的一类,其展陈方式的得当与否直接影响着民俗文物价值的发挥,本文以西北地区重要的两座民俗博物馆为例分析民俗类博物馆展陈的主要特点及其存在地方特色不突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较薄弱的问题,并给出应在地缘关系较近的地区"于大同中求小异"的展陈建议,使民俗博物馆更充分的体现地方民俗文化,为人民群众服务。  相似文献   

8.
刘振宇 《大观周刊》2012,(50):326-327
江西省境内宗教盛行,风俗繁多,复杂的自然地理环境和宗教宗族因素铸就了特有的社会文化,并形成了丰富的民间民俗传统体育资源。近年来,受社会的变迁和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影响,江西省许多优秀的民俗体育项目出现参与人员身份变异、宗族崇拜功能弱化、活动指向功利化等问题。使其维持和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危机,民俗体育亟需正确的理论指导来冲破这些发展的瓶颈和制约因素.促进催生我省民俗体育发展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9.
民俗器物从"生活日用品"到"民俗文物"的角色变化,依附于"民俗"这一观念的产生和发展。在不同的社会语境中,民俗器物先后经历了标本化、工美化、文物化以及展示上的模式化、情境化等发展路径。无论是学术性的搜集,艺术性的拣选,还是文化遗产的认定,民俗器物被镶嵌到不同时期(国家)公共文化的结构里,体现了对传统日常生活差异性的文化转译。说到底,并不是民物与相应的日常生活关联的直接意指经常发生变化,而是对待"民俗"的社会观念发生了变化,才导致民俗器物以不同的方式得到"阅读"。从这个角度看,民俗文物的诠释和展示,不是简单的习俗史意义上的知识重建,而是博物馆关于日常生活的文化生产。  相似文献   

10.
火是北方民间广泛崇拜的对象,历史上,生活在这里的汉族和信奉萨满教的满族、达斡尔、鄂伦春、鄂温克、赫哲、锡伯、蒙古等民族。以及日本、朝鲜、俄罗斯境内即东北亚地区的民族,都有许多敬火的习俗和火祭仪式。在人类文化史上,火崇拜是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现象,但在北方却有一些突出特点,它延续的历史悠长,流传的范围广泛,它渗透在民俗活动、民俗心理中,而且在传承过程中,火的作用与功能也愈益繁多,在整体上,则表现了一种原始文化特征。 1.火神是自然崇拜的重要神祗  相似文献   

11.
地方文献的收藏与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越美 《陕西档案》2007,(2):31-32,30
地方文献,作为反映特定区域内一切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以及群体活动方式的记录,它不仅记录了地方的自然环境、社会政治、经济、生产等方面的实践活动,也记载民俗、艺术、文教事业等地方文化的方方面面,其内容涵盖范围极广,是具有重要价值的文献资源。  相似文献   

12.
“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此为毛泽东主席在1958年所作《送瘟神》中的诗句,表达了他在得知江西余江血吸虫病被消灭之后的喜悦心情。“烧王船”是闽南一带较为悠久的民俗,2006年被列为福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旧时,每届农历十月二十,闽南地区百姓都要在早上7点举办烧王船活动,活动分为三个部分,即造王船、迎王船和烧王船,其间,伴有舞龙、舞狮、杂技、地方芗戏表演等。这些传统节日逐瘟驱疫的民俗旨在送走瘟神,祈求风调雨顺,也包含了百姓对于平安幸福生活的向往。  相似文献   

13.
彝族支系俐侎人居住于西南边陲的山地环境之中,形成了独特的自然崇拜体系。其主要表现特征是系列庙文化中体现的无生命崇拜、以松树崇拜为代表的植物崇拜、以狗崇拜为代表的动物崇拜。这些崇拜既体现在岁时节庆、神话和民俗之中,也体现在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之中,反映了俐侎人所经历的文化与社会变迁。  相似文献   

14.
夏循祥 《文化遗产》2017,(5):95-102
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食狗肉的历史,并形成了相关的民俗。然而,随着西方动物保护主义和动物权利思想的传入以及宠物文化的兴起,国人的食狗肉民俗正受到来自于"文明"的指责。"荔枝狗肉节"事件中,食狗肉人士与爱狗人士在价值观和行为上的冲突,反映了地方民俗在全球化进程中发生的双重变化——在被消费资本主义催化为节日的同时,也被动物保护的价值观所强烈拒斥。作为工具的狗,作为食物的狗,以及作为宠物的狗在人类社会的长期共存,反映了人类在日常生活中的复杂连接与分野。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传统农耕社会,土地与人的密切关系衍生出民俗文化内涵丰富的土地神崇拜习俗。土地崇拜源于对土地纯物质形式的崇拜,在历史演变中逐渐发展为具有特殊意义的人格神。粤港澳大湾区的土地崇拜系统,都源于"社"文化底蕴的支撑和文化归属意识的培育,具有共通的文化符号表征系统。高要春社、澳门土地信俗和香港土地庙三地的土地崇拜形式不一,但民众心理有共通性。粤港澳大湾区土地崇拜,可以跨越地域和制度,诠释粤港澳社群共通的文化心理符号,发挥土地民俗信仰的凝聚力与文化归属效应,最大公约数地整合大湾区社群力量,建构粤港澳大湾区整体文化。  相似文献   

16.
佛教禅宗六祖慧能在地方社会中被视为一位灵验的民间神祇。本文以慧能的出生与圆寂地广东新兴县为例,结合地方史料、民间资料及访谈材料综合分析,认为慧能从寺院祖师演变成民间神祇,经历了神灵崇拜的正统性、灵验性及民间化的文化建构过程。地方官绅对慧能的关注,建构了信仰的合法性基础。与此同时,六祖慧能逐渐由禅宗祖师演变为地方"灵验"神祇,与地方社会产生诸多的契合关系,表现为维护地方利益的灵验事件之中。地方民众为获得供奉六祖慧能的合法权,做出了诸多努力。在地方民众、寺庙及士绅之间,六祖慧能成为不同阶层与人群所认同的"象征符号",成为凝聚地方认同与建构地方社会的文化表征。  相似文献   

17.
何屹 《档案时空》2012,(4):25-27
在非遗和社会记忆工程的推动下,各地为传承和保护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逐步对优秀健康的民俗文化进行了挖掘整理及数字化处理,形成了系列的民俗文化资料,其中有的已经申遗成功或正在申遗,这些珍贵的民俗档案资料是随民俗而传承下来的物态文化,是了解地方历史、风土人情的重要资料。地方综合档案馆一直在采取多种形式把散存在社会上的民俗和民间文化艺术珍贵档案资料征集进馆,形成特色档案。但由于各  相似文献   

18.
任正霞 《兰台世界》2015,(6):108-109
黔北仡佬族聚居地处武陵山区,特殊的地理环境使其形成独特的民俗宗教与文化——"冲傩戏",分析其内涵发现黔北仡佬傩属于湘中梅山文化圈,它们有着共同的宗教信仰、神祗崇拜,在傩仪中都展演"和梅山"仪式,为信人祈福纳吉。  相似文献   

19.
李宁 《文化遗产》2017,(2):129-136
中川忠英编著的《清俗纪闻》成书于1799年,是对当时我国东南沿海一带民间风俗、传统习惯、社会情况等的一本调查记录,是了解我国清代民俗的珍贵文献。该书记录的主要是哪些地方的民俗?书中的汉语词句反映了什么地方的方言?编者在书末所列的"清国"八人是接受调查的清朝商人还是绘制插图的画工?在这些问题上学界的认识并不清楚。本文从语言学的角度切入对《清俗纪闻》进行研究,通过梳理该书汉语词句在语音、词汇和语法(主要是语音)上的特点,指出该书所记录的清代汉语是一种具有浓厚吴语色彩的南方官话,而绝少闽语的特征。在此基础上,结合该书关于民俗的地域性特征的记录,认为该书记载的主要是江浙一带的民俗,而不是福建的民俗。本文还指出书末"清国"八人即是实际接受调查的清朝商人,而非画工。  相似文献   

20.
<正>农历春节是中国人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人们总以充满希望和期盼的心情迎接新春的到来,从而形成了许多丰富多彩的民俗,贴门神便是最具年味的传统民俗之一。门神系道教因袭汉族民俗所奉的司门之神。汉族民间信奉门神,由来已久。《礼记·祭法》云:王为群姓立七祀,诸侯为国立五祀,大夫立三祀,适士立二祀,皆有"门"、"庶士、庶人立一祀,或立户,或立灶。"可见自先秦以来,上自天子,下至庶人,皆崇拜门神。据《山海经》记载:在苍茫大海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