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潘雪  张海生  果磊 《编辑学报》2022,(4):378-383
科技期刊出版流程智能化已是大势所趋,科技期刊要把握机遇与挑战。以区块链、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运用为背景,结合科技期刊智能出版审校平台智能化、产品形态多元化和传播推送精准化的发展前景,分析科技期刊智能出版面临的现实困境,包括迫切需求与技术资源匮乏的冲突,创作传播与版权风险的冲突,以及精准推送与算法歧视的冲突。未来科技期刊智能出版需要将公平、安全、高效、精准等价值嵌入科技期刊智能化出版过程,从提升编辑素养、保护知识产权、参与算法优化等方面协同推进,从而为科技期刊的高质量发展赋予新动能。  相似文献   

2.
科技期刊在传统的出版模式下发展遇到困境,面对网络冲击纷纷转型谋求发展,构建科技期刊的云出版服务平台成为科技期刊转型发展的有益方向。本文对比分析国内外的科技期刊云出版平台,在此基础上,从发展市场机制、完善平台经营、提供优质全面服务三个方面,对科技期刊云出版平台的发展与经营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科技期刊是国家科技实力创新性的体现之一,是我国出版产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文章主要分析国内科技期刊的发展现状以及"走出去"战略实施的大背景下面临的现实困境,并在此基础上立足集约化视角,从内容出版管理、人力资源建设、国际品牌打造、数字化出版、经营销售模式等方面提出对策和转变观念,适应"走出去"的需要,促进国内科技期刊的国际化发展。  相似文献   

4.
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组织编写的《科技期刊编辑与出版问答》于2014年11月由清华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在京东、亚马逊、当当等网店进行销售。该书基于国内外科技期刊网络出版的新形势和我国期刊出版单位管理体制改革的新情况,介绍以网络出版为中心的科技期刊生产流程,力求涵盖时下科技期刊编辑出版的主要方面,反映现代编辑出版理念和国内外相关研究最新成果。该书可作  相似文献   

5.
在新的环境下,只有那些能够快速适应角色变化、对挑战应付裕如之外,还能坚守编辑原则的人,才能堪当优秀编辑之名。随着出版行业的市场化进程,市场化已经成为许多刊物既定的事实,科技期刊同样面临这样的问题。大多数科技期刊在高校或者研究机构的羽翼下办刊,既有取之不竭的科技资源,又有  相似文献   

6.
林强 《编辑学报》2018,30(2):129-133
中文科技期刊在近年来取得了一定进步,但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也越来越多,生存和发展遇到了困境.文章分析了制约中文科技期刊发展的主要因素,包括评价体系、政策导向的影响,以及期刊自身存在的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文科技期刊未来发展的策略,主要包括明确定位、吸引优质稿源、建立品牌特色、与英文期刊协同发展和创新出版形式等方面.通过这些思考与分析,希望能为我国中文科技期刊走出困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美国大学出版定位学术出版,不求大,不以盈利为目的,严格把关学术质量。面对经营状况不佳、从业人员收入偏低的困境与数字出版的挑战,美国大学出版在坚守学术使命的前提下,积极谋求转型。这种坚守中的转型为中国大学出版带来诸多启示,中国大学出版应积极提升学术出版水平;借力商业出版,弘扬学术出版;积极发展数字出版。  相似文献   

8.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科技期刊的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介绍了新媒体技术在科技期刊中的应用现状,客观分析目前科技期刊所面临的融合化程度较低、人才短缺、办刊人员不够重视等发展困境,提出了从转变传播与出版方式、与读者和作者建立互动关系、集约化经营、打造期刊品牌、增强学术影响力、提高编辑素养等方面,综合运用新媒体技术加快科技期刊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互联网时代下传统行业性科技期刊生存与发展所面临的困境;指出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融合发展是行业性科技期刊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介绍了《中国建筑防水》作为小行业内专业技术杂志的代表近年在发展新媒体、增强刊社生存能力方面的经验;并提出了行业性科技期刊更新思路、结合行业特点与需求、主动作为、实现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赵丽莹  张宏  王小唯 《编辑学报》2011,23(6):494-495
分析影响高校科技期刊出版时滞的主要因素,通过实例计算探讨缩短出版时滞的最佳方案。建议:高校科技期刊灵活调控存稿量,当存稿量较大时,要快速调整到理想的存稿量和出版时滞,可在增加发稿量的同时减少录用量;当实现预期目标以后,确定一个临界录用率,维持相对稳定的出版时滞。  相似文献   

11.
科技期刊加大专刊出版力度的可行性与现实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书令 《编辑学报》2014,26(6):593-595
针对目前科技期刊对专刊出版重视程度不足的问题,从客观需求、特殊机遇、人才储备3个方面探讨了加大专刊出版力度的可行性,并深入分析了专刊对期刊拓展稿源、培育核心编委、创造经济效益的积极作用。指出借鉴国外经验,加强专刊策划与出版,充分挖掘其学术价值和传播价值,对国内科技期刊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2.
韩志伟 《编辑学报》2015,27(5):461-463
提出科技学术期刊稿件档案化管理的3条原则,使档案化管理有了统摄的主线;给出一稿一档并以稿件所遭遇的路径来分类的管理方法,并具体给出稿件档案应具有的内容列项.论述稿件档案化管理的意义:稿件档案是期刊的信息资源,而且是增量资源,是可溯源式利用的资源,其价值取决于对此资源的发掘利用程度.  相似文献   

13.
高校科技期刊办刊模式专业化与产业化的战略思索   总被引:22,自引:7,他引:15  
朱明  顾玉娥  周佩琴 《编辑学报》2003,15(3):204-206
分析目前我国高等院校科技期刊的办刊模式,讨论在知识经济时代和中国加入WTO后科技期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介绍国内外优秀科技期刊的一些成功经验。认为专业化与产业化是改革传统办刊模式的关键,给出了实施专业化与产业化的总体设想。  相似文献   

14.
科技期刊全媒体出版的互联网思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飞 《编辑学报》2015,27(1):13-15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对科技期刊传统的服务模式造成了较大的冲击,运用互联网思维方式提高期刊的显示度和影响力,使期刊内容传播及影响最大化,是期刊全媒体出版的重要课题.基于互联网思维的特征,探讨科技期刊在全媒体出版时应采取的措施,提出基于互联网思维的期刊运营新模式,即对期刊内容重新定位,坚持“内容为王”;重新塑造传播模式,变“权威发布者”为“信息提供者”;重新构建服务模式,通过推送服务、定制服务等方式,满足读者新的个性化的需求.  相似文献   

15.
王旌  游苏宁 《编辑学报》2010,22(4):331-333
随着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作为文化体制改革重要组成部分的科技期刊出版单位,其转企改制工作已经提上日程,公司化和集团化成为发展趋势.文章通过介绍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的管理现状,分析医学期刊转企改制过程中存在的难点问题,提出一些应对策略与建议.  相似文献   

16.
杨蒿 《编辑学报》2012,24(3):294-296
在分析我国科技期刊数字出版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指出数字时代科技期刊编辑角色定位的重要性,探讨科技期刊编辑应如何实现出版意识的强化与转变,以适应乃至促进科技期刊的数字化出版。  相似文献   

17.
蓝艳华  张楚民 《编辑学报》2017,29(5):409-411
针对沟通很常见且很重要这一问题,概述沟通力及沟通原则,探讨沟通原则和技巧在科技期刊编辑出版工作中的应用,进而提出运用以下3条原则的建议,即:根据把人和事分开、对事不对人的沟通原则妥善处理人情稿和关系稿;根据为共同目标(利益)创造选择方案的沟通原则掌握版权谈判的主动性和防止一稿多投;根据坚持使用客观标准的沟通原则进行约稿.认为科技期刊编辑要加强学习并总结“因人而异”的沟通技巧,采用不同的沟通策略应对不同的人,以更好地开展科技期刊编辑出版工作,使科技期刊可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曹亚君 《编辑学报》2013,25(4):321-324
从科技期刊出版不同阶段的项目特点切入,研究项目管理(PM)如何在科技期刊出版活动中有效应用。从成本管理、进度管理、质量管理3个方面,结合科技期刊出版活动的实际情况,引入PM中常见的应用方法,为PM在科技期刊出版以及类似出版活动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分析现阶段我国科技期刊数字出版概念。发现存在的问题是,数字化水平低、进展参差不齐,数字出版标准的盲目和滞后,盈利模式不清、产业链模糊,行业标准及国家标准有待完善。参照国外著名出版集团的成功经验,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科技期刊加强自身网站建设,努力建成科技期刊战略联盟,积极加入已成型的论文数据库网站,与国际著名的大型出版集团合作;加快科技期刊数字出版技术标准和国家标准建设的步伐;创新盈利模式,形成健康、完整的产业链;多途径扩充人才队伍。  相似文献   

20.
我国科技期刊数字出版的SWOT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吴月红 《编辑学报》2010,22(3):202-204
我国科技期刊数字出版虽然有较快发展,但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仍处于落后状态.通过采用SWOT分析的方法,从优势、劣势、机遇、威胁4个方面对我国科技期刊数字出版所具有的内、外部条件等方面的情况进行全面概括和综合分析,以期为发展我国科技期刊的数字出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