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论网络参政与公民意识的觉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劼 《今传媒》2011,(6):103-104
公民网络参政是网络背景下我国公民社会发展的新生力量。我国公民意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政社分离趋势的加强以及民主制度的日益完善而觉醒,这正是公民网络参政的内在动力;另一方面,公民网络参政作为公民非制度性诉求的一种新兴路径,是彰显我国公民意识发展的一个重要平台。因此,推动政府重视公民网络参政,积极引导公民这种非制度性参与,并逐渐将其纳入制度化轨道,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一个重要而深远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王雨燕 《新闻世界》2011,(5):250-251
2011年全国两会召开期间,公民通过网络与国家领导人共商国是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伴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突破和公民思想的不断解放,网络参政在我国呈方兴未艾之势。本文在阐述公民网络参政基本理论和重要意义的基础上,指出目前我国网络参政存在的各类问题,并从政府和公民两个层面提出解决对策,期盼网络参政走向规范和有序。  相似文献   

3.
武香利 《新闻战线》2015,(2):187-188
新媒体对公民意识培育的影响新媒体对公民意识培育的积极影响,首先,新媒体的发展增强了公民的参与意识。新媒体为公众了解更多政务信息提供了便利,增加了其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机会。在此过程中,公民的参政意识不断提高,而且信息获取的便利使公民掌握更多的信息,参政水平也有所提高。其次,公众的监督意识增强。在传统的社会监督中,公民往往无法直接发挥自己的监督权,而需要通过一定的渠道中介,加之信息  相似文献   

4.
李娜  李游 《传媒》2010,(10):68-69
网络政治参与是互联网影响政治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近年来,我国互联网发展迅速,网络推进了诸多重大公共决策.互联网正逐渐成为传递原生态民意的重要渠道.人们通过网络了解国内外的重大事件,进行信息交流和发表政治见解.网络政治参与已逐渐趋于常态化.网络正成为公民参政、议政的重要载体和工具.  相似文献   

5.
自世纪之交至今,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走向了一个历史性的新阶段.在此阶段,网络日益深入到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领域,形成了一种不容忽视的重要力量.众多公民通过网络介入、评论、干预社会生活和政策决策,使网络参政成为公民参政的一种方式.  相似文献   

6.
吴昌华  唐雄 《大观周刊》2012,(51):17-19
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体现,是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不竭动力,是加强执政党能力建设的重要基础,是实现公民各项权利的重要保障。但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公民政治参与面临诸多困境。因此,扩大公民的政治参与需要群策群力,多管齐下;需要推进体制改革,畅通表达渠道:加强法制建设,强化依法治国;加强民主教育,提高参政水平;夯实经济基础,坚定稳定大局。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升网络环境下公民政治参与行为的有效性和有序性,建立了由技术、制度和文化三个层面构成的公民网络政治参与平台,并描述了这一平台在公民政治参与系统中的作用与运行机理.公民网络政治参与平台是公民政治参与系统中最关键的序参量,它起到类似于“三极管”放大器的作用,对公民的意见流和行为流进行放大与整流,为公民有效、有序的政治参与创造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8.
熊铮铮 《现代传播》2016,(4):167-168
腐败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现代政治和社会发展中的一颗毒瘤,仅仅依靠有限的司法和行政力量不足以完全胜任反腐败的艰巨任务。互联网技术在社会生活中的广泛普及和应用为公民反腐败提供了官方机制之外的一个重要平台,从而形成了网络反腐新形态。本文将对以下内容展开探讨:(1)公民参与的基本内涵;(2)网络反腐中公民参与的形态;(3)公民参与视阈下网络反腐机制构建及其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网络作为一种新媒体,因其良好的互动性、传播的无边界性、受众的广泛性,日益成为公民参政、议政、舆论监督的重要载体,一定程度上也推进了新闻言论自由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中国政治生活中最显著的现象之一就是网络民意的勃兴。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以各具特色的形式,大大激发了公民的参与意识,提高了公民的参与能力,加速了中国政治现代化的进程。当前,网络民意方兴未艾,对建设公民社会既有推动作用也有不利影响,而公民社会的推进反过来也对网络民意进行了引导和规范。  相似文献   

11.
网络政治参与的现实意义分析——以"E两会"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E两会"网民政治参与的多种形式,探讨了网络政治参与在扩大我国公民政治参与渠道、形成有效的网络民主监督、提升我国公民的民主意识等方面的现实意义,并提出了进一步推动网络政治参与有序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文化因素对网络舆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洪涛 《新闻世界》2010,(7):226-227
网络舆情传播是文化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虽然一定程度上开拓了广大公民参政、议政的民意表达渠道,推动了社会民主化进程,但也造成了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特别是它给维护国家安全、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带来了新的威胁和挑战。如何看待文化因素对网络舆情的影响?本文对此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13.
公民参与有利于推进社会民主政治 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参与是一种广泛的参与,包括公共的文化生活、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等。传统的投票、竞选、结社、集会、游行、宣传等,是公民参与的常用方式。在信息技术发达的今天,一些新的公民参与形式如网络论坛、政府网站、官员博客、手机短信等,正日益成为公民参与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进入web2.0时代后,微博等网络社交媒体相继出现,以准入门槛低、传播效果强等媒介优势,使大众有了参与公共讨论、管理公共事务的可能,因而被认为在信息时代重新建构了哈贝马斯提出的“公共领域”。但公共领域理论的提出和发展均以西方发达资本主义社会演进为蓝本,且中国本土政治、文化传媒等领域存在的问题让微博在构建公共领域的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困境。基于此,本文从新浪微博和腾讯微博中选取样本进行分析比较,分别总结了微博在构建公共领域中面临的两种困境:私人领域入侵公共领域,草根话语权缺失。由此,从公民社会的角度分析了困境原因,得出中国当下公民社会缺失、公民参政意识薄弱是微博构建公共领域的问题原因。  相似文献   

15.
杜哲 《新闻世界》2013,(6):170-171
信息技术的革新,带来了公民网络参与的繁荣。形式诸多的网络应用中都渗透了公民的态度与观点,这些言论似乎成为了现阶段民主的一种有力表达形式。那么公民网络参与对于中国民主进程的推进究竟影响如何?是推动力还是阻力?本文就此作出讨论。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公共治理理念为基础,结合公共治理在网络化时代的转型,指出网络媒体在公共治理中的政治考量,主要表现在网络媒体的公共价值目标取向、网络媒体技术引发公共治理的数字化革命以及网络媒体对公民政治选择的影响力,并由此探讨公共治理创新中推进公民网络参与的路径,提出主要的策略建议即培育成熟的网络参与主体、建立防止网络参与"数字鸿沟"的机制、加强公民网络参与的法制化建设等。  相似文献   

17.
公民参与有利于推进社会民主政治 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参与是一种广泛的参与,包括公共的文化生活、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等.传统的投票、竞选、结社、集会、游行、宣传等,是公民参与的常用方式.在信息技术发达的今天,一些新的公民参与形式如网络论坛、政府网站、官员博客,手机短信等,正日益成为公民参与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论新媒体背景下的公民共享新闻学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随着摄像手机、DV、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公民参与意识的日渐增强,公民共享新闻在全球方兴未艾。本文紧贴这一国际新闻学的最新发展态势,从对比分析的角度,对以公民参与、公民报道、公民传播为特征的公民共享新闻的概念、理论基础、发展现状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公民共享新闻对国内媒介生态建设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文章论述了政务信息化对民主政治的正面和负面影响。作者认为,政务信息化能催化政治权力分散,为民主政治奠定基础;能培养人们的民主意识,为民主政治提供动力;能改善公民参政渠道,为民主政治提供保障;会引发一些新的问题,给民主政治带来挑战。  相似文献   

20.
苏玉 《大观周刊》2012,(47):67-68
作为政治参与的一种新形式,网络政治参与由于具有广泛性、开放性、平等性、便捷性等独特优势,已经成为公民参与公共生活的重要途径。然而在网络政治参与中,网民群体的活动经常呈现集体非理性的特点,导致原本简单的矛盾复杂化、平常的问题负面化,群体心理在其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本文拟从群体心理视角,分析我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