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本书是安徽博物院“吾心安处——古琴文化空间”展览的配套图书,分为“琴之序曲”“一方雅室琴以正心”“庭园风华琴同道合”“山水苍茫琴我归一”四部分,共收录80余件古琴主题文物的照片、尺寸、解析等信息,并以文物为注脚,讲述古琴的起源、形制、音色、减字谱、流派等基础知识和孔子学琴、一弦琴、无弦琴、伯牙子期知音情等历史典故,以及琴与士人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如抚琴修身、听琴、雅集、携琴访友等内容。此外,附录部分还收录了5篇学术文章,帮助读者深化对古琴文化的认知。  相似文献   

2.
宋代是古琴音乐文化一个重要发展时期。无论是古琴的音乐演奏、文化的建构或者是琴学思想的传播在宋代都得到了空前发展。本文对宋代古琴音乐的发展之路、古琴和皇室以及士大夫的关系以及北宋方外琴人进行了分析,并对《琴史》作出了简单论述。  相似文献   

3.
鲁国大长公主祥哥剌吉服膺汉文化,喜爱文艺,广受儒生尊重。至治三年(1323),她在天庆寺组织了超族群的大规模文艺雅集。文本对于天庆寺雅集的文化特质、原因、意义加以探析,展现出蒙元贵族的文化素质与元代多族士人间的友好互动。  相似文献   

4.
赶雅集     
去图书馆阅览、借书,犹如赶集。自然,赶的不是街道拥挤、人声喧哗的市集,而是秩序井然、满室安宁的雅集。屈指算来,我赶雅集有20余年了,赶了两三处,在哪处读了些什么书大都忘了,倒是记住了一些图书馆人。  相似文献   

5.
夏娱 《兰台世界》2016,(5):125-127
古琴文化源远流长,在古琴漫长的嬗递史中,尤其是文化史中,琴不仅只是一个音乐乐器,经数千年历史衍变,它被赋予了厚重的文化内涵和丰富的文化意象,尤其受到上层文人贵族的喜爱.它是教化工具、精神伴侣、文化象征等.古琴与历朝历代的政治思潮变革紧密交织,尤其在宋代受到前所未有的追捧.宋代琴文化的辉煌并非一蹴而就,它是在历朝基础上传承并创新的结果,也是与本朝政治思想运动交织的结果,因此古琴的发展与文人阶层相互交织,本文从琴文化与宋代思想政治的关系以及琴文学尤其是琴诗入手,关注琴文化在两宋的风貌.  相似文献   

6.
唐龙 《新闻爱好者》2011,(1):137-138
古琴是中华民族最早的弹拨乐器.是中国传统文化之瑰宝。古琴艺术体现着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体现着丰富的美学思想。古往今来,在文人墨客的心中。“诗、书、礼、易”为安身立命之本,“琴、棋、书、画”乃修身养性之源。而从上古到商周时期,古琴的审美价值取向却与现代不同.本文从文化历史背景更替的角度略论这一时期古琴文化功能和审美角度的演变。  相似文献   

7.
岭南古琴文化是中国传统艺术文化遗产中具有重要特色和历史、文化价值的宝贵遗产。在高度都市化的珠三角地区,岭南古琴文化空间具有与当代社会生活异质而又并置存在的独特性,体现出当代古琴传承人和爱好者们个人和团体的经济能力、政治地位、社会号召力,是当代都市的"异质空间",体现了岭南琴人的行为、经验、心理状况、集体记忆。这种作为文化记忆场所的"异质空间"具有特定的生成条件。根据古琴文化与文化生态条件的相关程度进行区分,具有密切关系的文化生态条件的整合即构成了古琴的"文化生态壁龛",它超越了实体空间的范畴,具有多方面的审美心理内涵:岭南琴人关于艺术与人生的洞见;士人的审美品位、风度与道德情操;相关的古琴文化知识。对古琴文化进行活态传承保护的空间基础就是建设岭南古琴文化生态壁龛,使文化形态、审美内涵、空间整合、社会生活条件和群体关系等文化要素得以有机地组织起来,这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古琴艺术在当代保护、传承的生态依据,是传统文化在当代获得生存、发展生命力的源泉。  相似文献   

8.
去图书馆阅览或借书,犹如赶集。自然,赶的不是街道拥挤、人声喧哗的俗集,而是秩序井然、满室安宁的雅集。屈指算来,我赶雅集的历史有十五六年了,赶了两三处,具体在哪处读了什么书报刊大都忘记了,倒是记住了一些图书馆人。  相似文献   

9.
唐龙 《新闻爱好者》2011,(2):137-138
古琴是中华民族最早的弹拨乐器,是中国传统文化之瑰宝。古琴艺术体现着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体现着丰富的美学思想。古往今来,在文人墨客的心中,"诗、书、礼、易"为安身立命之本,"琴、棋、书、画"乃修身养性之源。而从上古到商周时  相似文献   

10.
古琴曲《渔樵问答》不但曲调优美,表现了渔樵悠然自得的情态,同时具有深刻的隐逸文化内涵。研究《渔樵问答》的隐逸文化内涵,对于指导现代音乐的创作,促使新的经典音乐的诞生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近代的大颠覆和大离乱,险些置古琴于死地。50年代,全国会弹古琴的人不过百,水平高者不过十。 今年10月是古琴大师吴景略诞辰100周年的正日子,随着古琴进校园等活动的开展,眼下又一批年轻人走进琴馆。  相似文献   

12.
张永刚  单辉 《兰台世界》2016,(1):124-125
梅庵琴派兴起民国,经历代传人设帐授琴,逐渐广布大江南北,成为国内颇具影响力的古琴流派。镇江梦溪琴社成立于20世纪80年代,为梅庵琴派分社,历近30年,成为弘扬镇江文化的一张名片。2010年3月,镇江古琴艺术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证书,其传承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13.
古琴乐师朱权,是中国历史上生命的沦落与艺术的创作呈鲜明对照的特殊人物,他将古琴艺术与戏曲理论相结合,建立了曲品式批判体系。通过追溯朱权,折射了中国明初戏曲从资料记录阶段向理论描述阶段的迈进。  相似文献   

14.
在漫长的封建时代,古琴音乐形成了相对稳定、具有自我保护的独立发展机制,在节奏、记谱、旋律方面也有自己的方式。在南北朝时期各民族入主中原以及后来的蒙古人建立元朝这样的大背景下,古琴音乐和汉字一样,仍然保持着自己的主体性和独特性。  相似文献   

15.
陆潜 《编辑学刊》2001,(1):61-62
世纪末的一个下午,在上海音乐学院的小礼堂隆重举行"迎接新世纪古琴雅集"的音乐会,这亦是为了纪念当代古琴大师张子谦先生百年华诞.音乐会是由上海文联,上海民族乐团、上海音院和今虞琴社共同举行的.音乐会的压轴是聆听当代著名作曲家朱践耳先生,以古诗<江雪>为主题,由古琴领奏为主乐器的大型交响乐<江雪>新作.  相似文献   

16.
《视听界》2002,(Z1)
各位听众朋友,您好。我是江文,欢迎您收听这一辑“国际明星调频”节目。在这次节目中,我要向您介绍古琴、长笛和女高音组曲《中国梦》。这个作品是中西音乐家之间一次精彩合作的结晶,让我们一起来倾听古琴和长笛的对话,倾听音乐家们诚挚的心声。  相似文献   

17.
孙伟 《兰台世界》2014,(5):96-97
古琴乐师朱权,是中国历史上生命的沦落与艺术的创作呈鲜明对照的特殊人物,他将古琴艺术与戏曲理论相结合,建立了曲品式批判体系。通过追溯朱权,折射了中国明初戏曲从资料记录阶段向理论描述阶段的迈进。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一部以纪录动态事件、介绍文化人物为主的微纪录片,《2018雅集兰亭》通过全面反映中国绍兴第三十四届兰亭书法节的活动盛况,弘扬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书法文化,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坚持文化自信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本文通过对这部作品创作特色三个层面的分析,提出了微纪录片是融媒体语境下传承和传播民族优秀文化的最佳载体等观点。  相似文献   

19.
郝方 《兰台世界》2014,(7):102-103
苏轼,北宋时期杰出的文学家、画家、诗人,他和音乐之间的关系,则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流失,为探究其音乐活动的事迹,遍览相关文献,得见其与古琴结下了不解之缘,为其文学之路、音乐之路开拓了活动空间。  相似文献   

20.
琴是中国古代流传最广泛的乐器之一,有非常悠久的发展历史,但直至魏晋南北朝才真正进入高度发展阶段,存世的古琴图像和古琴实物资料可以为证。就目前所知,相关图像分别见于孙吴朱然墓漆盘、佛爷庙湾西晋墓彩画砖、南昌东晋墓彩画漆器、顾恺之《斫琴图》、邓县学庄彩画砖、南京西善桥刘宋墓模印砖画、丹阳萧齐三陵模印砖画、大同北魏宋绍祖墓石椁内壁彩绘画、巩县北魏石窟寺造像、杨子华《校书图》等;实物则有日本正仓院藏金银平文琴等,均具很高的参考价值;另有一些存疑图像、伪作之器及学界误释者,亦有助于澄清史实,推进古琴历史之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