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公共精神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有效支撑,也是实现民主的必要条件。图书馆不仅是文化的产物,而且是民主的产物,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共享、人权、交流、教育等内在属性“内生”了公共精神培育功能。当前社会公共精神现状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需求不相匹配,而图书馆则以多样化的公共精神培育实践回应该需求。实践类型主要包括教育导向型、传播导向型、治理导向型、社区导向型,但实践的丰富度、科学性存在不足。面对时代赋予的责任,图书馆应推动以公共精神培育为价值追求的服务创新,将公民纳入图书馆治理体系,构建嵌入性的公共生活空间;图书馆学则应加强图书馆公共精神培育功能理论研究,致力于构建中国特色图书馆学话语体系。图1。参考文献64。  相似文献   

2.
在全球化背景下,公共图书馆作为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政府的重视,事业发展迅速。但中国图书馆事业蓬勃发展的背后,一些问题也正在显露,影响着公共图书馆的健康发展,比如图书馆精神的抑制、衰退和异化。本文以图书馆从业人员的角度观察与探索剖析图书馆精神,找出图书馆精神异化的根源,并试图探索今后中国公共图书馆精神的培育与发展。文章从分析图书馆精神的内核和载体入手,依次探讨了生成图书馆精神的要素和抑制中国公共图书馆精神延续、发展的瓶颈及其产生根源并提出了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3.
在简明阐释中国式现代化深刻内涵的基础上,从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逻辑、人类文明形态的演进以及中国图书馆事业的历史变革实践中,梳理概括出我国当代图书馆在中国式现代化历史进程中表现出的协同创新发展的5个主要特征,即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中的图书馆协同创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现代化中的图书馆协同创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现代化中的图书馆协同创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中的图书馆协同创新、走和平发展道路现代化中的图书馆协同创新。  相似文献   

4.
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内在要求,有助于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文化生活的向往,有助于推动实现全体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从理论逻辑和实践进路中精准把握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特征、历史方位和发展趋势,是中国式现代化语境下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破题之举。中国式现代化需要从公共文化服务的使命担当、发展特质以及其在文化强国中的角色定位中认识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关联,从转型起步发展、跨越式发展、高质量发展的“三步走”中系统把握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历史进程,从回应“人本”需求、“效能”要求、“时代”诉求三大着力点中彰显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要义,从“空间-人-资源”三位一体的总体逻辑中邃密空间再造、供需匹配与资源融合逻辑。  相似文献   

5.
[目的/意义]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国图书馆事业新发展的命题,并以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为思考切入点来分析论述该命题。[研究设计/方法]从中国式现代化与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中国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的若干特征、以人口规模巨大擘画图书馆现代化的新发展、以人口规模巨大实现图书馆更高质量的新提升四个维度作为逻辑点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论述。[结论/发现]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文化追求和新时代新征程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中国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具有城市化、人口老龄化、网民数和手机网民规模最大、流动人口巨量等特征,这些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国图书馆事业新发展提供了机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国图书馆事业新发展将改写全球图书馆现代化发展的版图并藉以丰富世界图书馆的文明新形态,为世界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贡献东方中国增长极的新增力量。[创新/价值]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国图书馆事业新发展的新思路和新举措:注重大中小并举的图书馆发展战略、注重全龄友好的空间布局与内容提供、注重物理空间网络空间和社会空间的多向奔赴;着力建设惠及全体读者的智慧图书馆体系、...  相似文献   

6.
郭海明 《图书情报工作》2009,53(19):126-129
分析图书馆公共精神在中国的发展历程,论述中国化的“知识公共、信息公平、服务平等、利益全民”图书馆公共精神的内涵,阐述图书馆公共精神中国化的实践原则与服务要求。  相似文献   

7.
提高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水平,是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之精神文明建设题中之义,因此,作为我国精神文明建设重要支柱及阅读重要阵地的图书馆,理应通过创新阅读推广模式和路径,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发挥“阅读疗愈”在促进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水平提升方面的重要作用,承担起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任,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图书馆智慧和力量。  相似文献   

8.
高校图书馆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必须坚定发展自信心、汲取科学方法论、增强创新自觉性,积极构建中国式高校图书馆现代化新格局。  相似文献   

9.
微博服务平台的出现和普及,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图书馆公共服务功能逐步完善。本文从公共文化视阈下对图书馆微博平台建设进行分析和研究,力求为推动相关领域的实践发展作出有益的理论尝试。  相似文献   

10.
当代中国正在探索并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罗荣渠教授是改革开放后较早的、也是系统地研究现代化理论、世界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学者和思想家。在当代背景下,回顾和总结罗荣渠先生的思想遗产,对理解和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与实践意义。罗先生也曾对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有过独到的思考,对于我们探讨图书馆的现代化这个问题,也有不容忽视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为进一步丰富广大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培育全馆干部职工积极向上的文化精神,增强主人翁责任感,激发广大干部职工爱岗创业精神,促进馆内各项业务建设,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和水平,进一步发挥省级图书馆在我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江西省图书馆开展了以“情系图书馆”为主题的首届“我的温馨家园——江西省图书馆”摄影、征文比赛活动,全馆干部职工积极投稿参与活动。  相似文献   

12.
本文的目的是跳出现行体制下传统行政视阈的束缚,探讨公共管理视阈下政府文件工作的效率问题。本文由五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探讨了与本文相关的基本概念,并指出必须从目标定位、效率的客体和主体来综合考察政府文件工作的效率问题,第二部分着重阐述了在公共管理视阈下政府文件工作目标定位的变化;第三、四两个部分剖析了公共管理视阈下政府文件工作效率的客体和主体;第五部分则就提高政府文件工作效率的问题提供了相关的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13.
本文探讨了公共图书馆的职业精神,并从公共治理理论角度提出了以政府为主导加强图书馆顶层设计,通过健全激励机制发挥馆员积极性,强调公民参与完善绩效考评机制,弘扬志愿精神培育图书馆员职业精神。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从图书馆价值观、职能、自我完善,从图书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以及图书馆建筑、服务及阅读等诸多视角论述了人文关怀对于中国图书馆现代化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栾娟  熊伟 《图书馆论坛》2018,(1):62-67,85
在全球化背景下,代表全民外交趋势的新公共外交成为很多国家全球战略布局的重要一环。作为公共文化空间和公共知识交流体系的当代图书馆具有培育独特公共文化外交功能的理论依据,为各国新公共外交提供了新型长效载体。当代图书馆新公共文化外交功能培育的基本路径包括创建"大开放"传播平台、开展"请进来"活动和实施"走出去"项目。各类图书馆可从实际出发,稳妥选择实施内联量力推进、外联合力推进和创新巧力推进等工作策略。  相似文献   

16.
图书馆是现代大学校园的重要公共空间,公共空间在大学图书馆生态系统中占据重要位置,体现了大学图书馆的社会价值与效用。从传承功能、守护功能、培育功能、再造功能等四个方面系统分析大学图书馆公共空间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7.
邱巍 《浙江档案》2023,(3):8-10
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起点是从新中国成立开始的,但其历史逻辑要从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特别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追溯。新民主主义革命为现代化和民族复兴提供了社会条件。新中国成立后的三个历史时期,在探索中国式现代化和实现民族复兴上是层层递进、迭次推进的关系。分别为中国式现代化和民族复兴奠定了政治前提和实践基础,提供了体制保证和物质条件,提供了更坚实的制度、物质、精神条件。新时代的创新突破使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深度理论自觉和深入推进实践的历史新阶段。  相似文献   

18.
转型发展是当代国内外公共图书馆界探讨的热点问题,也是关乎能否顺利应对信息技术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更是公共图书馆中国式现代化要回答的时代命题。文章旨在通过研究广州图书馆的实践案例,探讨公共图书馆转型发展的可行模式,探索公共图书馆中国式现代化路径。文章对广州图书馆新馆开放10年来系统开展文化服务、拓展公共交流功能、强化阅读推广服务、推动功能平台化和知识服务、强化管理支撑和管理变革的实践历程进行梳理,对“第三空间”、社会交流与信息交流等理论基础进行分析,从创造交流价值、提升综合服务效能、促进传统服务、强化传播与阅读推广、展现平台价值等5个方面对转型发展的成效进行评估。研究发现:广州图书馆的转型发展实践形成了一个可行模式:方向是文化服务及更广义的交流服务;主要的理论基础是“第三空间”或公共空间理论;路径是充分利用新馆建筑设计,实施自由、平等、开放、包容的服务政策,通过服务拓展,强化交流功能;服务模式是通过引入文化交流、公共交流活动,丰富服务内容,提升公众的图书馆意识,促进图书馆传统服务,提升综合服务效能,使图书馆日益成为城市的公共文化中心和城市窗口。文章从构建以人为中心的...  相似文献   

19.
高校图书馆是公共文化资源的重要提供者,这决定了其性质的公共性和目标的公益性。按照高校图书馆在社会系统中的位置,可从“服务—教育—文化”三个维度分析其公共性。服务公共性,体现为服务对象的广泛性、服务过程的平等性和服务方式的开放性;教育公共性,体现为教育资源的可及性、个人的终身教育和群体的全民教育;文化公共性,体现为构建公共文化空间、彰显公共文化价值和培育公共文化精神。三个维度的公共性分析,将为高校图书馆治理能力的提升提供理论思考。  相似文献   

20.
图书馆智慧服务的迅猛发展催生了许多重要变化,如空间的虚实共存、业务的人机互动、资源的纸电一体等,这些剧变也使得现有制度法规难以对其有效覆盖。因此,智慧图书馆的技术创新、服务创新必然要求制度变革的支持:一是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与智慧图书馆相关的技术需要从制度法规上加以约束;二是图书馆、用户及服务商之间需要重塑权利、义务等根本性关系;三是图书馆需要重构立足空间、业务、资源的运营模式,形成新的因果关系和社会地位。智慧图书馆制度变革是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以及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环节之一,是一种与技术创新、服务创新相适应的迭代过程。在复杂的互联网环境下,图书馆智慧服务嵌入风险防控、数据保障、网络安全等制度机制,能够推进智慧图书馆行业规范、行业秩序的转型升级,实现完善我国公共文化制度体系、提高公共文化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目标。参考文献4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