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网络和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新兴媒体已经成为大众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以互联网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新闻网站和微信、微博、客户端、手机报等移动媒体已经成为新闻舆论工作的主阵地.与此同时,自媒体也蓬勃发展,社会热点问题增多,舆情把握和社会舆论引导难度增大.在新媒体时代,准确把握社会舆论,适应分众传播的渠道特点,以切中现实热点的议题和贴近用户心理的话语、准确传播新闻信息,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引导社会舆论,巩固和壮大主流思想舆论阵地,是主流新闻媒体的神圣职责和使命.  相似文献   

2.
王秀丽 《传媒》2016,(2):90-92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得大众越来越追求传播模式的多元化和个性化,越来越渴求信息传播的公开、平等、透明.基于数字虚拟技术和移动通讯技术的新媒体开创的双向、立体的传播模式恰好满足了大众的这一需求.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带来了社会问题新闻传播方式的嬗变.面对新的形势,主流大众传媒必须采取主动的措施积极应对这种新变化,加强信息传播过程中的舆论引导和监督.  相似文献   

3.
林凌 《当代传播》2012,(5):27-29,38
移动互联网集传播工具属性、媒体属性和社交属性于一体,使网络舆论在网络"熟人社会"中呈现出病毒式传播,给网络舆论引导工作提出了崭新的研究课题。移动网络舆论具有随机性、碎片化和聚众传播特点,传播机制发生了巨大变化:信息不对称问题更加严重;破坏事实真相的完整性;隐形舆论的隐蔽性更强。因此,难以用引导PC网络舆论的方法有效引导移动网络舆论。必须加强移动网络舆情监测,及早引导移动网络舆论;用全面信息消除碎片化信息的负面影响;同时采用多种传播渠道引导移动网络舆论,提高其引导效果。  相似文献   

4.
新媒体舆论特点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媒体舆论,广义上泛指一切在新媒体中传播的社会舆论.由于新媒体大多以网络信息传播技术为基本构成要素,媒体形态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信息接收终端的不同呈现方式上,因此,狭义的新媒体舆论即指网络舆论,即社会公众以网络为传播平台,对其所关注的某一现实问题所发表的一致性意见,是公众意见经由网络传播的结果.新媒体所具有的开放、互动、即时传播等特性使新媒体舆论呈现出迥异于传统舆论的一些特征.  相似文献   

5.
传统媒体的新闻生产和传播是以机构为中心的,把关机制健全.而新媒体的新闻信息生产和传播缺少大众传媒时代的把关机制,信息生产和传播的主体更加多元化,渠道更加立体化,内容更加碎片化,这导致近些年来新媒体平台成为舆论的发源地,对社会的稳定和安全构成了新的挑战.在新媒体时代,如何引导舆论走向正轨,是当前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重点.由常松、胡靖主编,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5月出版的《新媒体传播与舆论引导》一书,充分结合时代背景,对新媒体的发展与舆论传播方式的演变,以及新媒体事件中的舆论引导策略进行了分析,为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6.
齐曼丹 《今传媒》2016,(7):15-17
目前国内学者对新媒体舆论的研究局限在狭义上的网络舆论方面,但移动端的快速发展使舆论的形成和传播模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本文通过研究新媒体时代舆论的传播特点,得出新媒体舆论波的三种运动规律:一是在议题自然消解后舆论波止;二是新的刺激因子出现,舆论再现新波峰;三是相关议题的出现,舆论波呈发散式运动.掌握新媒体舆论波的运动规律,在突发性事件发生和发展时才能正确地引导和控制舆论.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手机、电脑和数字电视也日益走进农村,走进农民的生活,通过网络获取知识和信息成为农民新的选择,也成为一种新的娱乐消费方式.毋庸置疑,新媒体的出现拓展了农村文化建设的新途径、新动力,有利于加快农村社会文化信息的传播,扩大农民交往空间,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同时,也必然带来新的挑战.如何加强新媒体语境下农村舆论引导和农村文化建设,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当前,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信息传播主渠道。以微信、微博、抖音、B站、小红书等为代表的互联网平台,拥有庞大的用户群体和高度的用户黏性,是各类网络舆论和社会思潮生成、交互的主阵地。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传统电视媒体要保持良好的竞争力,就要适应移动互联网新环境,创新公共传播话语体系。善于利用移动小屏的传播优势做文章,反哺大屏,持续提高电视新闻舆论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  相似文献   

9.
李菁菁  刘征 《新闻前哨》2014,(6):64-64,71
传媒生态可谓风起云涌,继传统媒体报刊、广播、电视之后,网络快速崛起,成为第四媒体.在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两波信息技术浪潮中,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微博微信手机客户端等次第出现,成为新的信息传播渠道,与网络一起被称作新媒体.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12月底,中国网民增加到6.18亿人,手机网民5亿人,其中微博用户2.81亿人,微信活跃用户月均2.7亿人.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2012年新媒体的技术发展与应用做了宏观的阐释.是年新媒体的发展使得传播方式与途径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基于个人兴趣与标签的个性化信息进一步聚合;用户体验成为新媒体新的关注点;新媒体对位置信息的开发成为方向.新的传播模式带来了各种社交的方便,但也造成矛盾或多种悖论.  相似文献   

11.
突发事件网络传播下的媒体应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国内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各种风险和矛盾也不断涌现,而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凭借先天技术优势,往往成为突发事件的"发酵桶"和"助推器".突发事件的网络传播向传统媒体的舆论缺失、话语权真空乃至公信力提出挑战.  相似文献   

12.
顾海杰 《今传媒》2010,18(10):106-107
新媒体是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具有传播主体的多元化,传播内容的多样性,传播行为的主动性、交互性、异步性等传播学意义上的特性。新媒体舆论对抗,以舆论信息为武器,运用信息数字技术,依托互联网、移动终端等信息载体,通过舆论宣传、信息传播激励己方,削弱对方意志,争取第三方同情支持,从而争取主动和胜利。  相似文献   

13.
王佳 《今传媒》2016,(11):51-52
社会化媒体已经成为今天的一个热词,作为公众收发信息最常见的传播平台,很多社会舆情都引爆并发酵于社会化媒体,它扩大了舆论传播主体、重构了受众身份、拓展了舆论传播载体、丰富了舆论议题内容,对传统的舆论调控机制形成冲击,也引起了网络舆论环境的变迁.面对新的情况,要想有效地提升网络舆论引导力,就要首先厘清网络舆论环境的新情况.  相似文献   

14.
陈楠 《传媒》2021,(12):53-55
在新媒体时代,网络舆论、民间话语等成为社会舆论传播的重要内容,给社会舆情治理带来许多新挑战.政务新媒体是开展社会舆情治理的重要载体,发挥着网络议题设置、网络舆论引导、网络舆情疏导等功能.本文认为,应以《关于推进政务新媒体健康有序发展的意见》为指导,提升政务新媒体内容质量,创新政务新媒体服务方式,加强政务新媒体社群建设,发挥政务新媒体的社会舆情治理功能.  相似文献   

15.
柯赟 《传媒》2015,(24):71-73
基于移动互联网应用的社交网络飞速发展,成为舆论传播、沟通交流的重要渠道和场所,其传播和演化过程具有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本文在分析移动互联网传播特点的基础上,对移动互联网环境下信息传播机制、舆论演化模式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利用大数据平台提供的数据,挖掘移动互联网的舆论传播与演化机制规律,通过案例分析说明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人都可以成为信息传播的中心,越来越多的网民利用新媒体对社会时事热点发表意见,数量上的不断积累,最终会导致舆论“龙卷风”的出现.本文以“颐和酒店事件”为例,分析网络舆论形成的关键因素及传播的重要特征,思考如何正确引导网络舆论.  相似文献   

17.
张欢 《新闻传播》2023,(2):108-110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使网络信息传播途径更多,传播效率更高,同时也使网络舆论信息传播方式发生巨大改变。在此期间,政府部门需要加大引导和管控力度,及时应对新媒体对网络舆情信息工作所带来的影响,针对性地制定舆论信息传播规则。本文主要结合网络舆情的现状,分析新媒体技术发展对网络舆情信息工作的影响,并提出新时期网络舆情信息工作方法,在有效控制网络信息基础上使网络传播模式朝着更积极、向上的方向发展,确保舆情变化可控,并有序、正确的引导网络舆情,在社会范围内传播和谐声音。  相似文献   

18.
苏婷 《大观周刊》2012,(49):38-38
大众传播已经进入新媒体时代,互联网逐渐成为人类传播信息和表达意见的平台。而微博作为顺应网络移动化发展大势而兴起的新媒体,它在带来信息传播方式变革的同时,也引发了诸多社会矛盾与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微博中公众意见表达的特征及形态,讨论了公共话语空间在微博的建构,及其治理与规范。  相似文献   

19.
孙玮 《今传媒》2013,(5):14-15
突发公共事件中网络舆论生成经历四个过程与阶段,在新媒体背景下突发公共事件中网络舆论表达体现出了微博发展迅猛影响力日益扩大、移动互联快速成为网络舆论传播新通道等5个方面新特征。  相似文献   

20.
"十三五"期间,中国新媒体在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四个方面实现了从突围到跨越:短视频和直播电商成为提升新媒体传播力的新标配、政策导引+舆论引导实现了新媒体引导力的双向提升、全媒体传播格局助力主流媒体影响力提升、技术赋能下国家数字化治理质效倒逼新媒体公信力提升.然而,面对"四力"突围中媒介技术、短视频、媒体融合、主流意识形态和网络空间社会治理等领域的问题,"十四五"时期应着力于构建情感与信息传播的共同体、丰富短视频的内容生态、实现优质内容与用户的深度连接、媒体融合注重存量和质化改革、加快建构网络空间社会思潮的内容风控和预警机制、推动网络治理向数字网络治理转型,为"十四五"时期新媒体"四力"的跨越提供合理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