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介绍了信息能力的涵义,论证了提升政府信息能力的必要性,分析了地方政府在信息能力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做好舆情工作对提升政府执政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很大程度上会对政府形象以及政府决策产生影响。构建网络舆情应对机制、打破地方政府部门和区域之间的信息壁垒,对于提升地方网络舆情应对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许旦儿 《传媒》2015,(3):79-80
地方政府英文网站是地方政府对外宣传与交流的重要平台,政府英文网站的建设为在华外籍人士和海外人士提供了包括财经、旅游、生活、娱乐等各方面的信息.尽管目前一些地方政府的英文网站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依然存在许多问题.本文结合各地方政府英文网站建设现状,探讨对其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4.
网络环境下政府信息资源共享机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政府信息资源共享是电子政务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由于缺乏有效的机制和制度保障,造成了政府信息资源建设的低水平重复,影响了电子政务公共服务水平,必须加强政府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建设。论文从导论、网络环境下政府信息资源共享机制的基本问题、制约政府信息资源共享的因素、网络环境下政府信息资源共享的运行机制和保障机制、启示等六个方面进行了专门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初探政府信息公开与地方文献工作的整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信息公开是公共图书馆新职能,地方文献是公共图书馆的重要资源,两者在本质属性、价值服务等方面有着许多的共同点,加强两者整合研究,对进一步加速政府信息公开进程,提升地方文献工作建设水平,促进公共图书馆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本文从理论基础、实践基础、社会作用,以及两者整合中需要加强的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作为推进政务信息网络化,打造"阳光政府",完善新闻发布机制的重要举措,各级地方政府在网上建立新闻发布平台成为新气象。本文选取10个有代表性的省级政府新闻办公室网站进行实证研究,从栏目设置、信息呈现方式、互动方式、信息更新、服务意识等方面,对地方政府新闻发布网络平台建设现状及问题进行综合分析,提出从丰富网站内容,及时发布更新信息,拓展公众参与渠道,增强互动效果,提高信息服务水平等方面,促进新闻发布网络平台建设,适应网络时代地方政府新闻发布制度建设的新需要。  相似文献   

7.
地方广播电视台作为重要的信息传播途径,是地方党委政府与人民群众联系的重要桥梁,随着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地方广播电视台进行融媒体建设势在必行。本文主要从新媒体传播生态下地方广播电视台开展融媒体建设的必要性出发,深入分析目前地方广播电视台融媒体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针对问题提出具体策略,充分发挥融媒体的作用,促进地方广播电视台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8.
在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的速度和广度得到提高,受众能够自主发表自己的意见。同时,负面网络舆论容易在新媒体环境中被放大,这也无形中增加了政府的潜在危机。因此,提升政府危机事件的处理能力已成为新媒体时代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文章以"青岛大虾"事件为个案,分析了事件中政府危机公关的表现与问题,并针对新媒体环境下的政府危机公关策略提出了四点建议:建立严格的问责制度和奖惩制度;政府应及时发布信息和做好网络舆论引导工作;完善新媒体环境下我国政府的危机公关管理体制;加强新媒体环境下政府工作人员的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9.
新世纪以来,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在促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提高政府服务能力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全国各地政府网络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应用系统建设不断完善,提高了政府工作效率和科学决策水平。但随着信息化进程的加快,电子政务信息系统工程项目在建设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日益增多,部分项目失败或未能实现预期目标,导致资源的大量浪费。  相似文献   

10.
网络舆情在服务型政府建设中的影响与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曾润喜  陈强  赵峰 《图书情报工作》2010,54(13):115-119
网络舆情适应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需要,并对其具有积极影响,具体表现为网络舆情能够提高公民参与积极性,促进服务型行政文化的形成,提高政府的行政回应性,促进政府信息公开,推动行政问责制的完善以及强化政府公共性等方面。在服务型政府建设过程中,要积极发挥网络舆情的作用,科学制定网络舆情管理的顶层设计,增强政府合理利用网络舆情的能力,建立面向公众的网络舆情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1.
我国电子政务应用状况1.取得的成绩我国政府于1999年起动了“政府上网工程”。许多部委和地方政府机构对网络的运用已经进入了深层操作领域,在提供电子政务深层应用等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果。2001年,中国电子政务的中心集中在政府专网建设、政府信息收集、交换和发布的改革等方面,纵向网和跨部门网络建设继续呈快速发展之势,业务数字化、网络化建设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随着新一轮省市政府机构改革的结束,省市一级政府的内部网系统和业务系统建设明显快于2000年,东部地区、部分中部省区和少数西部省区的省内连接地市甚至县市的政府网络初具…  相似文献   

12.
《新闻实践》2010,(5):7-7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发布了“2010年第一季度地方应对网络舆情能力排行榜”,对2010年第一季度地方党政机关应对舆情热点事件的得失进行考评。四川巴中"全裸"乡政府因为在信息透明度、政府公信力等指标上一枝独秀,进入总体较为得体的蓝色区域,而贵州安顺警察枪击致死案、山西问题疫苗事件则被判定为应对严重失当,被亮起“红色警报”,值得反思。  相似文献   

13.
正网络舆情爆发的快速性和不可控性,使得公共突发事件频频发生,对各级政府的危机处理能力提出挑战。许多政府部门因为缺少网络舆情危机处置经验,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应对能力不足,在网络突发事件面前表现出失声或者失言的现象。面对突发危机事件或者敏感问题时,地方政府的缺席和失语是不能缓和事态和化解矛盾的。这就要求地方政府在掌握舆情特点的同时,还要辩证地认识到网络舆情不是"洪水猛兽",而是网络民意的表达。地方政府  相似文献   

14.
2006年10月15日是中国科技信息事业创立暨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创建50周年的纪念日。50年来.我国科技信息事业从无到有.由小到大,从中央到地方,逐步发展完善,已经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系统的科技信息工作体系,全国部委、行业,省、自治区以及地市县等各级政府预算支持的科技信息机构近400个,从业人员近5万人;50年来,科技信息机构不断加强科技文献服务与保障能力建设,积极参与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工作.完善科技信息服务网络,拓展和延伸服务领域,积极推进社会信息化和网络建设.为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科技政策制定和科学决策提供了全方位的咨询服务.为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提供了强有力的信息支撑.为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5.
对我国政府网站信息资源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自1999年1月我国政府上网工程启动以来,经过几年的发展,政府网站建设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总体上还处在起步发展阶段。与国外成熟的政府网站相比,我国的政府网站建设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其中信息资源建设的问题尤为突出。一、政府信息资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1.缺乏统一的建设指南,无论中央政府还是地方政府,都没有对政府信息资源建设进行全面规划,政府信息资源建设存在着体制、运行机制上的问题。国家的政府信息部门并没有真正发挥作用,对信息资源建设缺乏行之有效的组织方式和管理办法,在全国还没形成将政府信息充分有效地…  相似文献   

16.
在"传媒聚光灯"和"大众麦克风"时代,地方政府如何应对网络舆情,创造和谐的网络环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经成为考验地方政府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课题。文章分析了网络舆情的含义与特征,揭示了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困境,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7.
现行信息政策法规在网络信息资源建设与配置过程中发挥着诸多积极作用,但其自身仍然存在着某些不足,从而导致效率低下问题。文章在借鉴美国信息资源管理政策法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对我国《电子签名法》、《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等政策法规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从而提出相应对策,以提高网络信息资源建设与配置中的政策法规实施效率。  相似文献   

18.
左阳  崔旭 《图书馆学研究》2012,(10):16-19,24
以陕西省地方政府信息法规建设现状为例,阐述其在促进信息化建设中产生的影响和发挥的作用,对地方政府信息法规建设的未来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校地共建共享图书馆指由高校和地方政府共同出资建设,为高校师生和地方社会读者提供文献信息服务。这种新型的图书馆建设模式在加强高校文献建设、繁荣地方文化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但在管理和使用中存在着责权模糊、读者权限不平等等问题。在未来发展中共建双方应制定长效的管理机制,切实做到"共建共享"。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我国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政府部门借助网络进行的政务管理也越来越广泛。由此也产生了很多问题,比如政府网站信息的表现形式过于单一、用户权限分配不明、政务资料繁多不易管理等问题。本文将通过对多媒体信息资源的深度剖析入手,在电子政务未来发展建设过程中,进一步探索政府网站多媒体信息资源的建设模式。通过对多媒体信息资源管理发展优势的研究,为政府门户网站在信息发布与管理建设中,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