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被误读的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帕提曼 《图书情报工作》2010,54(19):133-136
图书馆工作的开放与服务,有质的区别。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的表述,取向单一,外延太窄,容易产生误读。将高校图书馆为社会服务的活动和工作表述为“高校图书馆为社会服务”,可以涵盖高校图书馆为社会服务的所有形式和内容。信息服务、专业指导、方法培训、人才培养、技术支持、方案策划、项目合作、学术示范、科研引领等智力输出应该成为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的主要取向,这种取向既反映了高校图书馆为社会服务这项工作的本质要求,又代表着此项工作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论平民教育思想与高校图书馆平民化服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高校图书馆平民化服务进行深入的探讨,分析平民教育思想对高校图书馆产生的影响,明确“社会化”与“平民化”服务之本质区别、高校馆与公共馆相比开展“平民化”服务的诸多优势条件,同时指出平民化服务是高校图书馆的重要社会职责,并提出高校图书馆开展平民化服务应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3.
高校图书馆教育职能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田磊 《图书情报工作》2010,54(13):95-134
认为高校图书馆具有“信息服务职能”与“教育职能” 双重职能,其中教育职能是高校图书馆与生俱来的功能属性。论述高校图书馆教育职能的内涵,提出高校图书馆向教育职能转变的措施,为在新形势下当代高校图书馆凸显教育职能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徐旭对民众图书馆建设的贡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徐旭先生对中国近代民众图书馆的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创建“江苏省立教育学院江阴巷实验民众图书馆”,大兴实地调查之风,以社会小书报摊为对象,对其调查分析、研究,提出具有指导意义的建议。他践行“读者第一”,站在民众图书馆理论与实践的前列,创新服务内容,大力向馆外服务拓展,提出具有超前意义的“学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的问题。通过以学院图书馆为基地,以实验民众图书馆为扩展,以巡回图书馆为延伸,形成一个环环相扣的服务网络,诠释了徐旭先生的服务理念和实践。  相似文献   

5.
[目的/意义] 随着开放政府数据实践在全球范围的兴起,对其开展的评估项目也不断出现。对这些评估项目进行比较分析和框架构建,以期为我国乃至全球开展的开放政府数据评估项目提供有益借鉴,推动开放政府数据实践。[方法/过程] 通过对具代表性的11个国内外评估项目进行梳理和整理,分析其评估框架、指标和方法,初步构建起系统全面的评估框架。[结果/结论] 研究发现,目前开放政府数据评估项目的指标体系主要包含“基础”“平台”“数据”“使用”和“效果”5个维度。大多数现有评估项目主要围绕“数据”和“基础”两个层面进行评估,强调数据的格式标准和质量,并注重对政府部门推动数据开放的组织管理能力和相关法制建设进行评估。对于“平台”“使用”“效果”3个层面的评估,则随着开放政府数据项目发展阶段的不同而有所侧重。现有的评估项目大都是定性和定量方法相结合,通过问卷调查、数据抓取、访谈和专家评估等方法采集主客观数据。  相似文献   

6.
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的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周澜 《图书情报工作》2008,52(7):144-144
针对高校图书馆是否该向社会开放以及以何种方式开放的问题,从高校图书馆对社会开放的必要性、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的优势(以黑龙江省为例)以及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需要解决的问题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并对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的实施细节提出一些建议,以期引起各界对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的重视和思考。  相似文献   

7.
高校图书馆青年馆员归属感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调查分析表明,工作的挑战性、成就感、个人与组织目标的一致性、进修深造机会等是导致高校图书馆青年馆员归属感缺失的重要因素。高校图书馆应当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通过构建“和谐与共享”的组织文化体系、“针对与实效”的培训体系、“创新与发展”的工作体系、“科学与规范”的制度体系,从而提升青年馆员的归属感。  相似文献   

8.
运用关键词词频统计及共现的可视化技术等方法,分别分析2000-2009年发表在国内学术期刊上有关“高校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研究论文的关键词,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近十年来国内“高校图书馆”及“公共图书馆”的研究热点及发展动态。  相似文献   

9.
地方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服务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服务的可行性、高校图书馆开展社会服务的措施、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的三个服务项目对地方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服务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0.
北京地区有28所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通过分析可知: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应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有益补充,高校图书馆应根据情况确定开放的方式,所在地区拥有公共图书馆数量较少的高校图书馆应考虑向社会开放,位于远郊区县的图书馆应考虑向社会开放,具有馆藏特色的专业院校图书馆应考虑向社会开放。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我国高校图书馆与发达国家高校图书馆,在社会化服务方面的差异。论述了我国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的必要性与存在的问题,指出了现阶段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实行有限开放的合理性,探讨了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有限开放模式。  相似文献   

12.
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新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开发智力资源、开展学术交流是高校图书馆工作的重点内容,为教学、科研服务是高校图书馆工作的重点任务。但高校图书馆毕竟是作为一种基本的文化机构,具有广泛的社会教育职能,向社会所有成员开放,是高校图书馆追求的社会价值目标。参考文献3。  相似文献   

13.
依据和谐社会对高校图书馆承担社会服务的要求,着力探讨图书馆的内涵,梳理高校图书馆不和谐的主要因素和表现,以此可能带来的社会负面影响,转而陈述构建高校和谐图书馆的现实意义,并就如何构建和谐高校图书馆从人、物、机制等6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参考文献4.  相似文献   

14.
高校图书馆作为全国图书馆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无论其人员配备、软件还是硬件设施与其他类型图书馆相比都具有明显优势,其对社会开放已经成为社会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高校图书馆应立足于本馆的实际情况,在满足本校师生需求的前提下,凭借其资源、人员、技术优势,采取有效的途径为所在地区的读者服务。文章主要阐述了现阶段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可以实施的更新观念;建立与完善法律、制度保障体系;有限制地开放;收取适当的费用;学校、地方、企事业单位共建及开拓远程服务模式六种策略。  相似文献   

15.
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的利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国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的利与弊进行了综合分析.认为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利大于弊。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是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提出了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6.
高校图书馆是开展政府信息服务的法定主体之一。但这一点往往被人们忽略,导致高校图书馆在政府信息服务中存在一些缺失,如地位的缺失、社会效用的忽视、立法保障的缺失。高校图书馆应该克服困难,开展政府信息服务,实现其社会价值,即巩固自身的信息中心地位、实现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以及为社会开展知识服务。  相似文献   

17.
我国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的冷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是一个时期以来的热门话题,并已在业界取得共识,但现实状况却与美好的愿望形成强烈的反差。文章论述了高校图书馆为社会服务的现状,理性地分析了高校馆向社会开放的主要障碍,多角度地探讨解决这一难题的策略,并从三个层面阐明高校馆向社会开放应注意的问题,以期高校图书馆资源向社会开放的实效最大化。  相似文献   

18.
图书馆学话语体系构建的主要脉搏和走向体现出两类价值取向:学科逻辑与社会逻辑。比较两者得知,前者旨在保证所构建的图书馆学话语体系的合法性,但不能作为最大价值取向。在当今学术命运共同体时代,后者旨在探寻实践归宿,具有实践意义,相关问题研究成为图书馆学界着力研究的新课题。近年,有许多公信力强的图书馆学研究成果在以《新华文摘》《光明日报》为代表的学术主流媒体上"出场",成为基于社会逻辑的图书馆学话语体系构建的标识性学术产物。考察这些"榜样"的"出场史",深入探索其与时俱进的逻辑,我们得到基于社会逻辑价值取向的图书馆学话语体系建构应发扬光大的实现路径:注重固有"基因"的新时代表述;注重关键词的提炼和标示性符号的构建。分析不足后得到启示,基于社会逻辑的图书馆学话语体系建构的可行与强化路径为,加强主体意识,倾听社会有关图书馆事业的声音,努力把学术话语转化成政策话语。  相似文献   

19.
我国学界对图书馆史研究意义的认知,主要集中在社会和图书馆自身两个方面的价值。其中,社会价值方面,最为重要的是体现在文化方面,其他则为政治、经济等功能。至于对图书馆自身的价值和意义,主要是解惑、探知未来和推动图书馆可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清末至民国图书馆事业的勃兴与繁荣(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龚蛟腾 《图书馆》2011,(2):8-11,34
清末民国时期,中国正处于前所未有的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的社会大变革之中。无论是维新派还是革命派,也无论是政府部门还是社会力量,都在苦苦探索民族独立与国家富强之路,并积极创办了一系列"倡新学"、"启民智"、"育人才"、"开风气"、"兴民权"的新式图书馆。在中华源远流长的古代藏书文化和西方向社会开放的图书馆观念的双重影响下,中国近现代意义上的图书馆与图书馆事业迅速崛起:建立类型丰富的图书馆体系,掀起图书馆管理革命,兴办图书馆学专业教育,开启图书馆学学术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