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图书馆学学科形象不仅依靠学界的自我塑造,而且需要社会的普遍认同。通过梳理《人民日报》等38家主流媒体自2000年至2020年关于图书馆学的报道,基于质性文本研究方法,构建了图书馆学学科形象表现维度体系。主流媒体语境中图书馆学学科形象由直观印象、学科体系、学术建制、专业教育、社会实践、学人影响等六大维度组成,展现了图书馆学学科发展的成就与不足。图书馆学界需要继续主动发声、突显学科价值、注意话语转化,推动图书馆学学科形象的持续改良,促进图书馆学学科建设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2.
《大学图书馆学报》2021,39(6):93-103
从机构视角爬梳并构建"图书馆"本土化话语体系,是实现"中国的图书馆学"建设的重要途径。古代时期,昭显秘藏性质、突显图书对象、彰显多元特征的机构话语是"图书馆"话语形态的具体表现。近代时期,中国与西方全方位的竞合导致了图书馆、藏书楼等彼此纠葛的话语格局,最终"图书馆"术语成为机构话语的主流。现代时期,信息社会、公共文化事业、社会多元力量等形成的合力,促进了图书馆话语的转变、创新与交融。图书馆要实现面向未来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明确话语文本的嬗变趋向、把握话语权力的代际转移、推进话语体系的特色建构。  相似文献   

3.
构建理论体系与研究现实问题足图书馆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两个维度.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图书馆学研究范式更多地遵循着"体系建构"的逻辑,这一研究取向极大地促进了图书馆学科的发展,但也逐渐凸现出较大的局限性,研究范式的转换成为进一步推动学科建设的迫切需要,走"问题研究"的研究范式,是发展和完善我国图书馆学研究的基本途径和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4.
实然的超越和应然的解说:图书馆学如何提高学科地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图书馆实践的狭隘认识以及对图书馆学研究中科学理性方法的过度迷恋,导致图书馆学研究只能在实然的层面上讨论图书馆之所"是".完整的图书馆学研究必须体现实然和应然的双重自觉:既要建构一个旨在直接回应文献收集、整理、保存和利用等具体操作的实然的学科知识体系,又要通过对文献背后文化的思考,追问人类文化的可能性及其限度,形成关于文化的超越性认识和无限性洞见.图书馆学的发展历程表明,只有从感性经验的实然事实层面延展到本体反思的应然价值层面,图书馆学才能建构一个具有内在逻辑统一性的学术领域,提供能够为其他学科所共享的自主性成果,从而真正提升自身的学科地位.  相似文献   

5.
[目的/意义]以学科内生知识体系生长逻辑及与图书馆事业发展关系应用逻辑为视角,研究图书馆学学科结构的嬗变逻辑,既能揭示学科发展规律,也能阐释新时代图书馆事业高质量发展与图书馆学一流学科建设关系逻辑生成过程。[方法/过程]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图书馆学学科逻辑演变路径为:受图书馆事业发展应用逻辑主导的学科建设阶段、遵循学科知识逻辑的图书馆学发展阶段、学科逻辑与应用逻辑同构共生的图书馆学发展阶段、图书馆学学科建设与图书馆事业发展高质量耦合融合阶段。[结果/结论]新时代图书馆学学科建设与图书馆事业发展关系重构,必须转变学科建设逻辑哲学,重塑高质量的学科建设与事业发展松散耦合关系,以学科内涵建设深化服务事业发展的高质量供给,以新时代图书馆事业新使命增强图书馆学学科建设外部适切性,以新技术、新业态、新环境增强图书馆学学科建设内部适切性。  相似文献   

6.
中华传统文化孕育了旨在"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校雠学,其实质就是以治书治学为学术核心、以释道明道为价值取向、以教化育人为社会功用的古代图书馆学.学术传承与西学东渐的综合作用震荡着校雠学的学科根基,开启了中西兼收、稽古振今的近代图书馆学发展路向,最终确定了中国图书馆学的全新范式,即以"求知"为根本的学科遵循,以"机构"为核心的学科体系,以"致用"为旨归的价值取向,以"育人"为目标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7.
制度图书馆学:概念、内容、特点与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制度图书馆学,就是研究图书馆制度对图书馆发展的影响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制度图书馆学旨在建立一种新的范式--制度范式."图书馆制度"是制度图书馆学研究的核心范畴.制度图书馆学的研究内容可分为"作为社会制度安排意义上的图书馆制度研究"和"作为职业规范意义上的图书馆制度研究"这两大方面.制度图书馆学研究横跨理论图书馆学和应用图书馆学两个领域.制度图书馆学采取现实主义价值取向和权利政治话语取向.制度图书馆学研究的意义在于:有利于认清图书馆的制度属性,有利于明确政府在发展图书馆事业中的责任,能够为图书馆制度创新提供理论与方法支撑.  相似文献   

8.
传统图书馆学研究在注重理论化、科学性的同时,出现了"人学的空场",即不断出现的一些新理论或新观念没有充分关注现实的图书馆人及其知识再生产劳动。这一现象的出现将不利于图书馆学的健康发展。基于实践唯物主义的图书馆哲学体系建构是概念化的图书馆本体论走出迷惘的合适途径。  相似文献   

9.
迄今成熟的学科体系都是公理体系。因此,构筑公理化图书馆学体系值得尝试。以这样的视角重新诠释图书馆学五定律表明其就是个公理体系。以此为启示构筑公理化图书馆学体系:以"文献信息是为了用的"为公理,得到推论一"人人享有利用文献信息的平等权利"和推论二"在文献信息的采集、组织、保存、传播与利用活动中追求低成本与高效率"。整个图书馆学体系可以此为逻辑框架。图书馆学不仅应当成为图书馆人的职业指南,而且应当成为他们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10.
从制度视角研究图书馆事业是近几年来图书馆理论研究热点之一,主要包括公共图书馆制度研究、“精神-价值-使命”研究、图书馆法律法规体系研究等几个方面,这些成果构成构建制度图书馆学学科体系的学术起点。但研究制度图书馆学不意味着只是概念的辨析和逻辑的推演,而是要以图书馆实践为指向,使制度研究不仅着眼于解释制度,而且着眼于改造制度,以冲破影响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体制性和制度性障碍,实现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尹鑫 《档案学研究》2022,36(6):32-39
中国特色档案学学科建设经历了艰辛而光荣的发展历程,具有良好的建设机遇和广阔的发展前途。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特色档案学学科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传承、社会服务、国际交流合作、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了较为显著的建设成果。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建设背景下,中国特色档案学学科建设不仅是构建学术体系的坚实基础,也是构建话语体系的基本内核。新时代中国特色档案学学科的未来发展,需要面向新时代党的建设和国家发展重大需求突出档案学学科在密切配合党和国家中心工作、真实记录与持续传承中国历史文明、切实服务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学科优势,直面中国档案学学科建设中出现的新老问题,补齐档案学学科短板,按照“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学科建设标准完善档案学学科建设,面向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学科交叉融合发展新趋势拓展档案学学科领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意义]信息时代的到来对图书馆学专业教育提出新的发展要求。分析新环境下图书馆、企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对图书馆学专业人才的需求,思考如何完善我国图书馆学教育。[方法/过程]通过网络调查我国图书馆、企事业单位和国家公务员的招聘信息,分析其岗位需求、学历要求、招聘人数等数据,结合目前我国图书馆学教育现状,就图书馆学教育之发展完善提出相关建议。[结果/结论]图书馆学教育应该密切关注社会人才需求的变化,从优化课程体系,改善教学方式,开展多层次教育,重视职业规划教育等方面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13.
论中国图书馆学历史传统的传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图书馆学有优良的学术传统和丰富的历史资源,它们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图书馆学的重要精神财富。文章分析了如何发掘和利用中国古代的图书馆学术资源,提出要弘扬中国图书馆学经世济民的价值取向、调查研究的方法取向、应用研究为主的研究取向和系统、整体的思维取向等优良学术传统。并在此基础上融合西方图书馆学的成果。使当代中国的图书馆学研究既符合世界潮流,又具有中国的“魂”和“体”。  相似文献   

14.
唐启 《档案学研究》2021,35(1):12-17
基于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总体布局,揭示了话语体系的核心内涵,并将档案学术话语体系进行了揭示。从自在与自为的视角,对当前档案学术研究中存在的“‘西方中心主义’下‘中国’话语的逆差”“‘信息技术革命’下‘档案’定位的迷失”及“‘三大支柱理论’下‘学术’厚度的不足”三大矛盾进行了总结及分析,阐释了中国档案学术话语体系建构的必要性。最后,从“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三个角度提出档案学术话语体系建构中坚持马克思主义及习近平新思想的指导;实现中国传统文化及现代中国档案实践的统一及吸收外来话语及回归汉语表达兼顾的原则。  相似文献   

15.
论文采用理论思辨法与文献研究法,探讨了图书馆学话语体系建构与理论创新的动因;考察了图书馆学科话语体系建构成绩不足、理论创新能力薄弱的现状;提出为有效应对这一问题,图书馆学界应遵循立足本土、扩展视界与继往开来的原则,结合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对图书馆的影响,重新定义或审视图书馆的性质与其服务内容及对象,以图书学、阅读推广活动、数字人文、后现代图书馆学等作为新的理论生长点,思考图书馆数字化的所长与所短。  相似文献   

16.
为更好服务国家战略和上海城市发展,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在充分调研上海市"十三五"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学科发展基础上,对国内外学科前沿和学术热点进行归纳分析,结合实践进展和专家意见,形成上海市"十四五"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学科发展规划。文章围绕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要求,根据上海市"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学科发展现状与学科特色,探究"十四五"学科发展的目标与路径,探索重点研究领域,推动学科创新发展,增强学科生态位、话语权和社会影响力。  相似文献   

17.
分析中山大学图书馆学本科生毕业去向的数据和在校本科生就业意向的问卷调查结果,归纳出影响专业教育的因素包括图书馆员职业的社会地位、职业相关的制度和市场经济、价值观等外因,以及招生与学生认同感、专业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教学模式与方法等内因,并建议将图书馆、图书馆学教育和社会的整体发展紧密结合,重视职业竞争"软"、"硬"实力的培养,加强与毕业生联系,及时评估并调整课程设置。  相似文献   

18.
To some extent, written academic discourse represents the knowledge and practices of the academic community. Studies investigating writing styles in various disciplines have flourished, but fewer studies have leveraged multi-perspective linguistic indices to analyze academic writings, especially in the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library science (IS-LS) domain. This study attempts to provide an overview of how writing styles have evolved over the past 30 years across various subfields in IS-LS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that is, lexical complexity, cohesion, syntactic complexity, and readability. Based on a large set of abstracts of academic papers published in IS-LS, the empirical findings showed that the readability, cohesion, and lexical sophistication of abstracts in the IS-LS domain have increased over time, indicating that abstracts tend to contain more information but become less accessible. The gradual improvement in cohesion suggests that academic writing logic has increased, and the rigor of knowledge construction of scientific papers has improved. Furthermore, considerable linguistic variations emerged between subfields in the IS-LS domain, particularly at the lexical level. This study suggested that different subfields had various writing styles due to their research topics, methodologies, orientations, etc. The study also found that papers published in top quartile journals and those that gained higher citations typically had larger lexical density, lexical sophistication, cohesion, and readability. This suggests that influential papers tend to carry more information, address more complex scientific issues, and exercise caution in knowledge construction and presentation.  相似文献   

19.
从我国图书馆自动化建设重硬轻软、软硬件脱节的现状谈起,强调要注重图书馆应用,加强软件建设,论文中与先进图书馆的软件作了简单对比,以证明国内图书馆软件应用落后的事实。并得出结论,加强图书馆现代化建设要软件、硬件并重,更应加强软件建设。  相似文献   

20.
[目的/意义] 理论与实践脱节是应用性学科需要面对的一个普遍问题,分析图书馆学理论与实践脱节的历史渊源和制度逻辑,探索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新路径。[方法/过程] 对理论与实践脱节问题进行了学术史回顾,并采用问卷调查法研究同行对专业期刊的感知差异。[结果/结论] 民国时期的图书馆学研究强调实践相关性,形成了图书馆学的经验主义传统;改革开放后的图书馆学研究追求科学严谨性,形成了本质主义范式的图书馆学研究。本质主义范式的兴起导致了图书馆学研究理论与实践脱节问题的逐步显现,图书馆学界内部也分化为实践派和学院派两大阵营,不同阵营倚赖不同的期刊。理论与实践脱节的根源在于学术生产的体制化,学术界和实践界形成了各自不同的运行规则。科学严谨性和实践相关性并非完全对立,通过在图书馆学界推广“巴斯德象限”类型的研究可以有效解决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