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司马迁有言,“《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史记·太史公自序》)。倘若如此,《诗》必定立意深远、极高明而道中庸。可是。后来的朱熹却说:“吾闻之,凡《诗》之所谓‘风’者,多出于里巷歌谣之作,所谓男女相与咏歌,各言其情者也。”(朱熹,《诗集传·序》)倘若如此,至少《诗》中的《风》就谈不上立意深远、极高明而道中庸,不仅如此,历代经师的诗说反倒阻碍了我们欣赏清新淳朴的民歌。朱熹的《诗集传》作为宋儒解《诗》的集大成之作,统治后世七八百年,为什么这位宋代大儒会主张《国风》出于民间说?为什么《诗经》乃至五经,在宋代的地位与解释路向,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年前,见《诗集传》出了新的点校本,这些问题霎时又变得新鲜起来。  相似文献   

2.
从《离骚》入手,通过对屈原诗作的杰出成就、诗人虽九死其未悔的坚定意志,以及他的因思想超前而造成的“孤独”等方面,剖析其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3.
《离骚集传》为宋代楚辞学的一部重要著作。关于它的作者,鲍廷博《知不足斋丛书》仅有“宋本重雕,晋陵钱果之集传”这一简单的信息。本文作者在辑佚乐清钱氏家族文献的过程中,发现钱文子佚文《离骚集传序》,得知本书是宋代乐清人钱杲之在叔父永嘉学派后期代表人物钱文子的指导下撰写的,其撰写与刊刻的时间都在南宋庆元年间。本文利用谱谍与有关地方文献,对《离骚集传》作者的里籍家世及学术背景做了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4.
日本金泽文库藏唐写本(佚名)《文选集注》残卷,其中骚类残卷包括卷六十三“骚一”,为《离骚》从“小序”至“理弱而媒拙兮,恐导言之不固”部分;卷六十六“骚四”为《招魂》、《招隐士》两篇。骚类残卷文字上的校勘价值有被学者誉为“一字千金”者,不仅为选学界所推重,  相似文献   

5.
黄光 《档案》2008,(2):21-23
郑玄(127~200年),字康成,北海高密(今山东高密西南)人,东汉儒家学者,中国著名经学家之一。郑玄先学今文经学,后习古文经学,网罗众家,通融为一,成为汉代最大的“通儒”,是两汉经学之集大成者。其经学成就及由其学术而形成的学派,后世称之为“郑学”、“通学”或“综合学派”。著书甚多,完整流传至今的有《毛诗笺》《周礼》《仪礼》《礼记》的注,其它都已失传。  相似文献   

6.
李飞宏 《大观周刊》2012,(43):30-30
鲁迅最早对屈原作品作出评价是通过他和好友许寿裳聊天时表达出来的。据许寿裳回忆,在日本留学期间鲁迅曾送过他一本线装《离骚》,并对他说:“《离骚》是一篇自叙和托讽之作,《天问》是中国神话和传说的渊薮。”自此以后,鲁迅在他的一些作品中更加全面、深刻的对屈原及其作品作出了评价。  相似文献   

7.
《礼记·学记》说:“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郑玄注:“严,尊敬也。尊师重道焉。”从那以后,“尊师重道”这句话,就广泛流行于神州大地。这也确实反映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一个方面,不只是停留在字面上。 先师陈寅恪先生在《王观堂先生輓词·序》中说:“吾中国文化之定义,具于《白虎通》三纲、六纪说,其意义为抽象理想最高之境,犹希腊柏拉图所谓idla者。”“六纪”中之一  相似文献   

8.
论赋起源于民间说话艺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谈到赋,自古及今为之探源辨流者代不乏其人。东汉班固说:“赋者,古诗之流也。”(《两都赋序》)他认为赋是《诗经》的一个支派;梁代刘勰同意班固的说法,但又对其不完善的地方进行了补充:“赋也者,受命于诗人,拓字于楚辞也。”(《文心雕龙·诠赋》)这是说,除了《诗经》之外,楚辞也是它的一个源头。以后明代徐师曾、清代刘熙载、章学诚等都大抵承袭班固、刘勰的说法,并且使之更具体化。他们声称:“言情之赋本于《风》,陈情之赋本于《雅》,述德之赋本于《颂》”,“骚为赋之祖”。(刘熙载《艺概·赋概》)“古之赋家者流,原…  相似文献   

9.
王竞 《图书馆建设》2001,(1):105-106
纪晓岚先生,是清代乾嘉时期的一位才智型文人。他性情坦率通达,而且官运亨通,一直做到尚书、协学大学士高位。 他才学淹贯,传世著述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四库全书简明目录》《阅微草堂笔记》,和其孙树馨刊本的《纪文达公遗集》文十六卷诗十六卷。 1955年夏,我初到哈市图书馆,有一段时间跟随卢乃绪先生整理中国线装旧籍,他告诉我,有时间读一读《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说:“中国目录学的精要是辩章学术,考镜源流,而《提要》正是这一方面的典范。”又说:“凡学,不考其源流,莫能通古今之变;不别其得失,无以获从入之途。…  相似文献   

10.
现今仍有许多学者对《隋书·经籍志》总集多有收录某些作者的个人作品集存有争议,如“毛伯成诗一卷”、“江淹拟古诗一卷”等;清朝的大学者姚振宗在其《隋书·经籍志考证》中也对“毛伯成诗一卷”、“百国诗四十三卷”等作品集何以被编入总集存有疑问。对此,文章将《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总集序与《隋书·经籍志》总集之小序所述进行比较,并对《隋书·经籍志》总集中的多个作品集进行分析,最后提出《隋书·经籍志》总集的概念与《四库全书总日提要》总集的概念,与我们现在所理解之总集的概念有所不同;后两者的“总集”是单纯的总而集之,而《隋书·经籍志》总集是“选而集之,而后总为一类成为总集”的观点。  相似文献   

11.
古人很重视劝学.读书之乐在古人诗中涉及不少。诸如《朱柏庐治家格言》(即《朱子家训》)、岳飞的《满江红》、文天祥的《正气歌》、屈原的《离骚》和《楚辞》等等,还有从幼童的蒙学《三字经》到《四书》《五经》以至《二十四史》,诸子百家,无不充满谆谆劝学之意。而其中元人翁森以春夏秋冬为题,歌咏读书乐趣和情调的《四时读书乐》,更是一首优美的情致高尚的劝学诗。  相似文献   

12.
章学诚(1738—1801),中国清代史学家、目录学家,字实斋,号少岩,浙江会稽(今绍兴)人。其著作《校雠通义》是目录学理论专著。在章学诚的成长过程中,对其影响最深者有三人:一是其父章镳,乾隆七年进士,曾任湖北应城知县,为官清廉,性嗜史学。学诚“自少读书,不甘为章句之学”,惟对史学情有独钟,十五、六岁即“取《左》、《国》诸书,分为纪表志传,作《东周书》几及百卷”,这显然与家学渊源相关,是其父导之入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书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以下简称《丛刊》)第114册中收录了“据明成化十一年郑、郑琥刻本景印”的《麟溪集》,集前署名为“明郑太和辑郑玺续辑”。查阅《北京图书馆古籍善本书目》和《中国古籍善本书目》,两书在著录《麟溪集》时也一律作“明郑太和辑”。其实,此集最初应为元代的郑文融(一名大和)所辑。《丛刊》本集首为元人程益所作的《麟溪集序》,序曰:“《麟溪集》者,郑君大和之所类也。大和之家,九世同,海左无有之者。朝廷有旨以旌别之。台阁暨公侯及山林文学之士或发于诗,或形于颂赞,或见于…  相似文献   

14.
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是中华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其蕴涵闪光的史家精神和高超的写作技巧历来为世人所称颂。顾炎武在《日知录》卷二十六中说:“古人作  相似文献   

15.
文渊阁《四库全书总目》关于《愚庵小集》,“提要”说: 至其与钱谦益同郡,方谦益笺注杜诗时,尝馆于其家,乃集中无一语推重之。所作《书元裕之集后》一篇……盖隐刺谦益而发,尤可谓能知大义者矣。  相似文献   

16.
《汉书·艺文志》“考镜源流”义例申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乾嘉时代的学者章学诚著《文史通义》,开篇即云:“六经皆史也。”此说后屡为五四学人所征引,以支持其“非经”之业。胡适说:“此语百馀年来,虽偶有人崇奉,而实无人深懂其所涵之意义……其实先生的本意只是说‘一切著作,都是史料’。”“史料”云者,非同于“史实”。五四学人先降经为史,继而以“疑古”之科学精神非史为“伪史”,遂使经史俱亡,其“祸几于秦皇焚书矣”(章太炎语)。  相似文献   

17.
屈原的《橘颂》是家喻户晓的《楚辞》名篇,历代注家对它的意旨与词藻,已尽有高论疏考。但对于《橘颂》所颂之物──橘和橘树,则无有质疑。笔者却认为,屈原在《橘颂》中所颂之物,不是橘而是柚,即又称香栾、文旦和长青果的芸香科植物柚树的成熟果实及柚树。屈原在《橘颂》中对所颂之物——“橘”和“橘树”,从种植生长的地区到树干、树叶;从果实的形状到皮色和内色,都有具体的描写:‘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深固难移”、“绿叶素荣”、“曾枝刻棘”、“精色内白”、“梗其有理”……在诸多的描写当中,除了受地理气候的影响,其种…  相似文献   

18.
孙中山先生早年即对地图予以较多的关注,认为欲发奋报国,应“舍科第之辞章,而讲治平之实学”,而“实学之要,首存通晓舆图(即地图).尤首在通晓本国之舆图”。1912年6月25日,孙中山在上海对《民立报》记者谈到:“仆之不敏,见识浅薄,然二十年来每有所至,即收其舆图,虽用意颇杂,  相似文献   

19.
前人在论诗文时,通常把其成就归功于作家的才情和山川的钟秀。如刘勰论《离骚》,就盛赞过“楚人(指屈原)之多才”和它的得力于“江山之助”(《文心雕龙》中《辨骚》、《物色》篇)。但宋人王铚在论晏几道词时,却说了一句与众不同的话:“叔原(晏几道字)妙在得于妇人。”(《默记》卷下)此话虽属戏言,却又“歪打正着”地说中了一个道理:晏几道以及其他相当一些唐宋词人的歌词创作,就在很大程度上是有赖和得益于妇人的,而这“妇人”,明眼人又一看即知是指歌妓。所以本文就想来探讨歌妓对词所产生的作用这一颇有兴味的问题。 首先请让我们来看歌妓在词的生成和传播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说文解字》简称《说文》,东汉许慎编著。共30卷,收19353篆字(小篆为主),是我国最早解释字义的字典。慎字叔重,博通经籍,被称“五经无双许叔重”。《说文》创怍于和帝永元十二年(100年),成稿于安帝建光元年(121年),历时二十二年,为许慎生平心血之作。但经过数百年辗转传写,叉经唐李阳冰篡改,以至错误遗脱,违反本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