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社会化媒体的持续发展开启了全民公益的时代,越来越多的人通过各种方式关注或参与公益活动。通过对"免费午餐"、"老兵回家"等典型公益项目的观察发现,在公益行动中社会化媒体不仅在社会动员和凝聚共识方面作用日益凸显,而且促进了公益行动中行动者主体性的生成。公益实践活动中多元的行动主体通过行动关联和共同参与,逐渐形成了具有规范性和秩序性的共有意义。这种共有意义是公益行动行为主体展开行动的合法性依据,也是促进我国公益实践和改革创新的社会动力。  相似文献   

2.
朱江丽 《新闻大学》2022,(1):105-118
本文从实践的角度为媒体融合研究提供了一个多重制度逻辑的分析框架.以某省级广电集团为例,探索2014-2019年国家媒体融合战略通过"国家-集团-员工"三层行动者网络逐层转译的战略执行过程以及多重制度逻辑的内在作用,提出中国媒体融合行动者网络的"散射效应".在"散射效应"下,行动者网络随着多重制度逻辑的进入而扩大行动的多...  相似文献   

3.
当下我国网络舆论空间处在剧烈变动期,各方行动者在网络空间中的冲突尤显剧烈,各自持有不同的舆论经营和行动策略.本文从我国近年"舆论场"研究的主要面向入手,借鉴法国社会学家布尔迪尔的场域理论,尝试建构网络舆论空间的理论模型,对转型期的中国舆论场冲突现象作分析解读,以寻找复杂多元舆论场域之间的整合之道.  相似文献   

4.
社会化阅读发展兴盛而复杂,刷屏是其典型表征,情绪表现备受关注.刷屏背后除了网络技术推动外,行动者实践更值得关注.文章从具身理论出发,研究社会化阅读刷屏现象.基于从上头条到求转发的内容生产逻辑转变,技术和情绪共同成为刷屏扩散的动力机制.刷屏现象是具身技术与具身情绪共同作用的表征,最终形成刷屏行动具身实践.文章超越现象,分析得出技术与情绪主体都是刷屏实践背后的行动者,共同构成行动网络上的重要节点.行动者网络视角颠覆了社会化阅读的技术立场,将技术和情绪嵌入整个社会之网,从社会联结互动中,形成网络逻辑下整合的社会化阅读观,刷屏是人和非人作用的共同结果.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大量记者投入社交媒体,成为新兴的在线行动者.这是在哪些结构性力量的作用下展开的?他们的实践又因此呈现出怎样的特征?本文认为,在中国的微博场域中,权力控制、组织利益、个人诱惑呈现出新和旧的交织.职业新闻人群体在这些复杂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得以成为行动者.在记者实践和中国场景的互动中,“职业抗争”成为了极有效的话语策略,帮助记者跨越职业伦理约束,从记录者转变成行动者.  相似文献   

6.
在出版学和跨学科视野下对网络文学出版的基本概念、分析框架、研究范畴进行探讨,认为网络文学出版是由核心层、延伸层、关系层构成的结构系统;基于场域理论剖析了其内外部结构,提出由个体生产者、机构生产者、读者、政府等行动者构成的网络文学出版场分析框架;通过对行动者权力和资本结构关系的分析,揭示网络文学出版的生产机制、经营机制、消费机制和管理机制,提供了研究网络文学出版的基本面向和新视角、新路径。  相似文献   

7.
梁敏  熊建军 《新闻传播》2024,(3):30-33+37
公共卫生事件期间,病毒传播与互联网信息传播共同影响公众。研究以新冠肺炎疫情为背景,以社会化媒体为对象,以网络田野观察作为方法。研究发现,在疫情期间,社会化媒体呈现出观点更为极化、线上线下行动相互促进、管理权力与技术赋权相互博弈的网络图景。这一现实导致了群体认知冲突激烈、公众行动延宕迟缓,并呈现出有用信息窒息的网络现场。政府要改变这一现状,在公共卫生事件中起主导作用,快速建设社会化媒体内平台以弥合冲突、建立协作管理工作机制以促成行动、完善信息管理的法律框架以释放真实信息是可供选择的路径。  相似文献   

8.
《新闻界》2016,(18):45-52
在社交媒体时代,风险信息传播的传播过程发生了极大改变,社交媒体的使用对公众风险感知的影响愈发强烈。本研究以2015年11月震惊全球的巴黎恐怖袭击事件为例,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结合风险的社会放大框架对该社会网络中各种关系进行全面、精确的量化分析,研究事件发生后信息传播的动态网络结构。最终结果表明,事件中的风险感知网络是基于关键行动者的动态网络结构,关键行动者掌握重要信息源,中介行动者在风险信息扩散过程中充当意见领袖,使得风险信息在传播中被放大,能更快的传播至普通行动者。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现代化历程,是阅读的物质基础由贫瘠走向丰厚的历程。近20年来,全民阅读事业的发展鼓励和吸引了更多的行动者进入阅读推广场域。阅读推广场域物的极大丰富,蕴藏着多元行动者的主动权,被动化、程序化、橱窗化是阅读推广场域近年来所出现的值得深思的现象,这督促我们以阅读推广专业化为关键点,重建人与物在阅读关系中的平衡,重新找回人类在阅读场域中的主动权。  相似文献   

10.
随着网络技术和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的发展,社会化媒体的使用越来越普及,其形式与功能也越来越多样化。从早期的论坛、QQ,到后来的博客、播客、淘宝、优酷、校内、豆瓣、空间,再到微博、微信、美团、聚划算等等,其功能经历了即时通信、观点交流、信息传播、购物消费、商业营销等过程,其传播的符号经历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变化,最让人惊叹的是社会化媒体的这些变化不是相互取代的关系,而是相互融合,且每个平台都有自己独特的显著优势。不管社会化媒体的形式和功能怎么样发生变化,它都是基于用户社会关系的内容生产与交换平台。①它给予用户以极大的参与空间,具有参与、公开、交流、对话、社区化、连通性等特征。社会化媒体的这些特征和功能给网络行动主义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也使得网络行动主义呈现出新的特征。  相似文献   

11.
罗艺 《东南传播》2021,(11):22-25
媒体融合时代国内主流媒体纷纷入驻新媒体平台,主流媒体关注关系在网络场域中重新产生,今日头条成为这一关注关系网络形成的重要平台.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研究方法,以今日头条平台中的主流媒体为研究对象,以主流媒体关注关系构建社会网络,对这一网络的基本结构、中心性和凝聚子群等指标进行测量,探究网络中的结构特征和现实属性,研究发现主流媒体关注关系网络具有强连通和弱凝聚的基本特征,国家级主流媒体与区域性主流媒体形成了主导与协同的关注关系特征,主流媒体存在关注关系同质化的现象.  相似文献   

12.
当代中国(大陆)大众媒介系统正在发生着深刻而复杂的变化,电视新闻作为政治场域在大众传播领域"制造同意"的主要信息工具,这种变化意义重大。本文的目的在于,以场域理论中内部行动者的资本构成为分析框架,对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电视新闻人的惯习图景做宏观的特征描述,以管窥变局之一斑。  相似文献   

13.
吴世文 《现代传播》2014,(4):132-136
历史—社会转型期中国爆发的新媒体事件集中体现了当下的社会问题,研究者们使用不同的命名模式和研究框架来探讨之。本研究主张使用"新媒体事件"的理论命名,进而在"新媒体与社会""新媒体与行动者"的宏阔背景中考察中国场域中的新媒体事件,聚焦事件行动者的行为、事件关系、新媒体的角色作用及其与传统媒体的关系、事件的社会影响等议题,开展事件的扩散机制、影响机制与动力学机制研究,并连接起中国社会转型的实践与理论,致力于发展基于中国语境和新媒体特定使用情境的新媒体事件理论。  相似文献   

14.
本文着重探究中国网络事件在过去10年间的行动剧目变迁,并反思其背后的国家一社会关系调整。通过对2001~2012年182个重要网络事件的量化统计,我们发现,互联网技术虽然深刻影响了民众的行动与表达,尤其催生了大量有鲜明特征的线上行动剧目,但并未明显促进“逾越界限”的剧目。无论是线上行动或是线下行动,民众都倾向于选择低政治风险的剧目,或者说采用“有节制的剧目”。政治合法性是理解“行动剧目”变迁最为重要的维度。  相似文献   

15.
宣田恬 《声屏世界》2022,(2):99-101
社交媒体、移动和互联三重革命正在影响中国的网络空间,庞大的信息数据使得用户的媒介接受习惯正在变迁.近年来,微博升堂现象在社交平台上泛滥成灾,用户信任被消费,平台吸取"毒流量"现象明显.文章基于该现象,对微博舆论场域构建提出了策略.文章表明,微博舆论场域构建与客户端、媒体、用户离不开关系,微博平台的转型将推动舆论场域的良...  相似文献   

16.
【目的】短视频平台逐渐成为舆论的“策源地”与“发酵池”,面对中国传统节庆的媒介化存在与短视频传播,短视频已经成为主流媒体引导舆论的重要载体。【方法】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文章基于社会行动理论,以抖音平台上的7家主流媒体春节短视频为案例。【结果】从场域、行动、功能三个方面,对主流媒体节庆短视频的舆论表达进行分析。【结论】场域方面,主流媒体通过短视频镜头拼贴、后现代话语应用、他塑叙事,构建舆论表达的公共性场域。行动方面,多样化的视觉框架丰富节庆内涵;时空关系的直接呈现强化了节庆结构;数字化符号初建赛博化节日盛典,实现节庆文化的再生产。功能方面,实现了引导传统节日现代化转型的文化整合;“亲亲”与家国情怀互嵌互构的情感整合,增强了社会稳定性、维护社会和谐的价值整合。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当下我国社会化媒体热点事件进行话语分析,以此揭示造成中国社会舆论场结构性变迁的技术和社会层面的根本原因,从而深入理解我国社会化媒体的发展与传播逻辑,为舆论环境的治理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运用场域理论分析教育出版的数字场域构建方式和特征,包括场域边界的资源与技术建设、场域内的资产剥离与并购运动、场域分化中的教育关系变化、出版惯习的全资源体系发展方向。在此基础上,文章指出教育出版数字场域的构建逻辑是以内容为基础的跨媒体横向整合、打破行业与地域隔阂、实行主业到非出版业的资本扩张以及完善服务导向型关系网络。这一转型逻辑对于教育出版乃至出版融合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9.
媒介融合中提升主流媒体舆论引导能力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四个舆论场叠加构成的传播场域中,主流媒体应在传播深层结构上起作用,为社会文化传播提供框架:发挥主流媒体专业优势,建设好重点新闻网站;以主流媒体职业道德和编辑模式规范网络新闻传播活动;把网络信息纳入主流媒体报道框架之内;通过做新媒介的内容和观点供应商占领网络舆论阵地,为网络舆论提供框架。  相似文献   

20.
随着移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发展,在技术赋权和公民新闻双重利好的支撑下,社会化媒体成为当前新闻生态中的重要行动者。本文从公共价值角度,通过相关案例,将社会化媒体叙事总结为发酵阶段、引爆阶段、爆发阶段和政府治理四个阶段;同时从报道主体、报道动机、报道方式、叙事方式等角度对社会化媒体叙事风格展开分析;最后,从议程设置、公共讨论和知识传播角度分析社会化媒体的社会公共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