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齐海伦 《传媒》2012,(5):73-74
近年来,社交媒体的发展带来电子商务营销的变革,电子商务营销的迅速发展受到业界关注。该文在分析社交媒体特点的基础上,阐述社交媒体对促进电子商务企业优化营销策略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并对电子商务企业怎样利用社交媒体改善营销策略作出了论述。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交媒体的快速崛起,越来越多的社交工具进入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当中,以社交媒体为载体的各种营销模式也油然而生,使其逐渐成为商家企业重要的新型营销平台.与此同时,消费者的需求也在新环境下呈现出了多样性、碎片化的特点,各品牌、企业如何高效的利用社交媒体去分析和了解受众的需求,如何在新的传播环境下选择正确的营销战略从而达到既定的目标,在新环境下对各品牌的营销提出了新的要求,而社交媒体下的精准营销已成为营销中不可或缺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3.
移动社交短视频平台上图书、杂志等出版物的传播、营销正在兴起。这种新趋势反映了移动社交媒体带给出版物的新影响。将微博、微信与微视、秒拍等社交媒体平台整合起来,可产生整合营销传播的立体效果,使出版物在社交媒体圈中更容易形成复合、多层次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博物馆社交媒体应用的相关研究,发现国外研究主要聚焦于社交媒体对博物馆权威影响的探讨、博物馆社交媒体应用情况的综合分析、社交媒体促进博物馆教育的策略应用、社交媒体对博物馆管理的影响、行业社交媒体应用指南的发布,这些主题从分析社交媒体应用的可行性到观察应用效果,再到思考应用影响、提出初步的应用规范。而国内研究主题明显分为三个时段,即以借鉴启示为主的萌芽阶段、以传播营销为主的实践阶段、博物馆核心职能实践与探讨阶段,整体上更关注社交媒体应用的正面效应。相对而言,国内博物馆社交媒体应用研究主要集中于传播和营销,特别关注现象级博物馆社交平台运营策略;在国内各类博物馆社交媒体应用的定量研究中,研究对象类型比较单一;少部分研究关注社交媒体与博物馆教育等核心功能及相关管理机制的影响,但极少关注如何规范社交媒体的运营以确保博物馆的权威性和可信度。  相似文献   

5.
赵曙光 《传媒》2016,(2):87-89
基于社会化媒体的公益营销的发展才刚刚起步,但是,在公益营销渠道和参与形式上与传统媒体的公益营销相比出现了明显的创新.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APP)开发、404网页显示、广告位及链接、大数据平台、人脸识别技术等推动了公益营销渠道的创新.第三方支付平台、电子商务应用、社交游戏等则有效的促进了公众参与创新,使得社会化媒体的公益营销从信息告知型向深度应用型转变.  相似文献   

6.
海报、预告片、电视广告,一直以来被视为传统电影营销的“三驾马车”。随着社交网络的兴起,越来越多的电影人将目光投向人人网、QQ空间、新浪微博等社交媒体,并试水即时交流意味更浓的“弹幕电影”,借助其超高的人气与超强的影响力掀起了一阵又一阵营销热潮。2014年暑期档的国产电影,包括《分手大师》、《小时代3》等,之所以能够成为票房赢家,与其借力社交媒体的营销活动不无关系。实践表明,从电影拍摄阶段热点话题的炒作,到官方平台上权威信息的发布,再到社交平台上观影感受的实时分享,社交媒体正以其独有的传播优势介入电影营销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7.
微博等社交网络使得自媒体大量出现成为可能,在这种平台上,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媒体,每个人都可以对其他人产生影响力,每个人的微博都具有潜在的商业和营销价值.微博营销价值开始显现首先,微博作为自媒体的典型样本,媒体功能开始显现,已经开始对传统媒体进行瓦解和重构.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微博成为媒体继官方网站、社交网站等之后的一种新兴的传播方式和营销手段,其优势和效果日益凸显。本文从局限性的视角来分析媒体进行微博营销的具体体现,探讨媒体微博营销有效规避局限性的解决路径。  相似文献   

9.
娄凯 《传媒》2017,(22):46-47
新媒体技术的突飞猛进,为用户提供了一个多重体验的平台。技术的进步让多样化的用户需求成为可能,社交媒体也进入了精细化的发展阶段。包括汽车、金融、饮食、健康、美容、旅游、住宿、女性等在内的行业社交媒体的传播力一直是影响行业营销效果的关键性因素。为了实现行业社交媒体传播力和影响力的最大化,垂直化的传播模式成为行业社交媒体的首选发展路径。所谓垂直化指的是,行业社交媒体根据自己的目标受众的个性化需求,  相似文献   

10.
微信是当前社交媒体中首屈一指的新型营销平台,受到业界的广泛重视.本文从市场营销的角度,分析了交互性营销、精准营销、口碑营销、二维码应用、微信CRM、移动支付等几种出版业进行微信营销的路径,探讨出版业在移动媒体时代的进一步发展与转型.  相似文献   

11.
侯远 《新闻世界》2014,(12):122-124
以微博的逐渐流行为标志,自媒体进一步演化为社交媒体。今年8月份,新浪微博“冰桶挑战”公益活动的高参与度和广影响力,既显示出微博这一代表性的社交媒体强大的传播力,也为公益营销带来新的创意和技巧。通过分析微博在“冰桶挑战”公益活动中的平台作用,可以总结出社交媒体为公益营销带来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2.
邵帅 《新闻世界》2013,(11):138-140
本文通过对社交媒体特性及受众人口统计学特征的差异等分析,提出如何正确地选择营销平台,即正确研读各个平台的属性,对不同社交网站的营销效果做出预估,最终达成五个关键目标——被倾听、形成互动、活跃受众、获得支持和成为拥趸。  相似文献   

13.
张屹 《青年记者》2016,(2):92-93
“Social Media”,在国内有“社交媒体”“社会化媒体”“社会性媒体”等不同的翻译方法.“微信”“微博”“陌陌”“易信”,这些媒体的演变历程和特征,的确是具备中文语义中“社交”和“媒体”两方面基因的.将这类媒体翻译为“社交媒体”,虽概括得有点宽泛,但是贴合中文语义,符合其本质属性.①因此,本文采用社交媒体这一说法,重在分析情绪在社交媒体营销中的价值与功能.  相似文献   

14.
移动互联网带来了智能手机的迅速普及,而智能手机又将即时通讯带入人们的生活。以微信为代表的社交媒体以既保留原始即时通讯功能,又强化社交为中心的“面对面”人际传播功效而备受青睐。随着社交媒体的兴起,其用户软件使用过程中的服务感受过程也受到重视。对以微信为代表的社交媒体如何做好服务营销,使用户满意,弥合服务双向传递中的差距成为微信服务营销思考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陈滢 《现代视听》2012,(1):61-63
社交网络、微博等社会化媒体在网络的快速崛起为个人营销提供了新的路径,本文针对个人的社会化媒体营销的特点,对其在网络环境中所引发的问题进行梳理与分析,进一步探讨了该类问题的应对措施与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6.
李晓芳  封采 《新闻世界》2014,(7):233-234
在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今天,社交媒体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微博和微信作为我国社交媒体的两个代表存在着许多差异。自媒体是依托社会化媒体应运而生的,自媒体在利用微博和微信这两种社会化媒体进行营销时存在很多不同之处。本文以自媒体《罗辑思维》为例,着重研究微博与微信两种社会化媒体在营销方式上的不同。  相似文献   

17.
微博等社交媒介的迅猛发展引发了全新的社会商业变革,成为企业营销传播的重点关注阵地。国内外相关研究较多地以社交媒介所带来的挑战和新机遇为视角,为企业营销模式创新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南。然而,我们注意到在需求与媒介样态关系日益加深的今天,企业利用社交媒介进行营销传播的新模式,正在对社交媒介的延伸发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企业营销与社交媒介之间存在着相互推动的微妙关系。本文通过分析社会化媒体与企业营销的相互关系,结合微博平台上企业营销典型案例,为理解社交媒介的未来走势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杜娟 《出版广角》2015,(9):98-99
社交媒体改变了人们的沟通方式和消费行为,给现代营销注入了无限生机与活力,辐射到图书营销领域也引发诸多变革,开启了图书营销的新视界.社交媒体让"圈子营销"无所不在,微店售书实现"我的消费,我做主",微店连锁将创建图书销售的全渠道格局.  相似文献   

19.
新型的移动端电子商务形态——"手机微店",其营销模式不同于传统电子商务。卖家开店不需要任何费用,只要将店铺信息一键分享到社交媒体平台来促成交易即可。但并不是所有的社交媒体都适合作为发布营销信息的平台,"哈爸大V店"的成功证明汇集"弱联系"的社交媒体平台才适合。此外,还需要将"弱联系"加以稳固才能使其产生营销价值。  相似文献   

20.
社交媒体的广泛应用促使组织和企业调整其营销政策,积极利用社交媒体开展品牌营销活动。同时社交媒体给人们创造了意见表达的机会,个人在传播中既是信息的接收者,也是信息的制造者和传播者,这种媒介赋权使得组织在信息传播中逐渐失去控制权,非常容易受到网络负面宣传的困扰并危及品牌形象。本文从消费者、员工和组织自身三个方面来分析社交媒体对品牌形象的威胁。研究发现不同的来源,产生威胁的方式也不同,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组织要重视与消费者的沟通,保持与消费者之间的平等对话,在深入研究不同社交平台特性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社交媒体战略布局;要重视对员工的训练,制定合理的社交媒体政策;要加强社交媒体团队建设,及时发现网络上发表消极意见的消费者,与之建立联系进行沟通;要勇于承担责任并采取挽救措施,通过适当的引导消除威胁隐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