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6 毫秒
1.
张书恒 《军事记者》2004,(12):49-51
“小报告学”,是《解放军报》长征副刊的一个主要栏目.也是整个长征副刊上篇幅最长,影响最大,最受读喜爱的一个栏目。它的鲜活性、故事性,以及贴近基层、贴近读、贴近生活的特点,构成了长征副刊的主要形态特征,同时它也为部队的众多学爱好提供了一个发挥自己学才能的平台。不少至今仍活跃在报告学创作领域的名作家都是在这里发表处女作并由此起步,  相似文献   

2.
《新青年》杂志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最早的公共论坛,在1918年后演变为同人杂志,而上海《时事新报》副刊《学灯》在新文化运动的深入拓展阶段,以平等、开放的办刊理念,广纳稿源。打造名牌栏目,在江南为新文化界构建了一个重要的公共论坛。  相似文献   

3.
《我和哈尔滨》专栏,是哈尔滨日报《太阳岛》副刊的一个栏目。两年多来,全国各地知名人士近130人关心、支持这个专栏的工作,并为之撰写稿件,使这个具有地方特色和史料价值的栏目,越办越有生气,受到哈尔滨人民的热烈欢迎。哈尔滨是个美丽的城市,有八百多年的历  相似文献   

4.
在当前报刊如林、质量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一张教育专业性的四开周报副刊上的一个栏目,能受到全国各地众多读者的喜爱和赞扬,实属不易。这个专栏就是《自学考试报》的“激扬文字”专栏。 《自学考试报》是为自学成才  相似文献   

5.
邵薇 《军事记者》2004,(11):19-19
去年非典肆虐期间,报章评论多集中于呼吁透明的公告制度、抨击不良的卫生习惯、讴歌英勇的医护工作等,而刊于《解放军报》5月22日副刊《长征论坛》栏目的《“神医”哪儿去了?》,无疑不属于这类“典型”的评论。它的“非典型”思路虽然冷僻,却曲径通幽,揭示了同样“典型”的道理;伪科学终会在科学面前现出原形,人类要战胜病魔、挫折,所依靠的只能是科学、制度和自身的精神。  相似文献   

6.
《人民日报》副刊杂文创办于20世纪50年代初,“文革”时期被迫中断,粉碎“四人帮”后恢复.当年,杂文被视为《人民日报》副刊的灵魂,发挥了一定的风向标作用,得到许多知名作家和学者的热心支持,同时也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杂文作者.1990年创办的副刊杂文栏目“金台随感”,事实上成了全国报纸副刊的一个名牌栏目,刊发了不少精品力作,有力推动了杂文创作.我自1975年大学毕业起,30多年在文艺副刊编杂文、写杂文,亲历和推动了《人民日报》副刊杂文的繁盛.在30多年编辑生涯里,我经历了许多不平凡的故事.  相似文献   

7.
刘璇 《军事记者》2006,(8):10-12
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之际,我们迎来了《解放军报》“长征”副刊出版2500期。在这两个数字不同寻常地重叠的日子,军报于7月18日举行了纪念“长征”副刊出版2500期座谈会。中宣部、总政治部、中国文联、中国记协、中国作协等有关部门的负责人,军内外部分著名作家、评论家,在“长征”副刊工作过的老同志以及作者代表等百余人欢聚一堂,庆贺“长征”副刊出版2500期。与会者对“长征”副刊长期以来坚持高品位,弘扬主旋律,注重思想性、艺术性并举的办刊方向给予了积极评价,对“长征”副刊以文学形式反映火热的部队生活、讴歌广大官兵献身国防…  相似文献   

8.
报纸副刊,是常见于各种报纸区别于新闻的版面和栏目。著名副刊作家、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梁衡说过,"新闻是报纸的红花,而副刊就是绿叶;新闻是主体建筑,副刊就是亭榭回廊,两者相得益彰"。纵观全国报纸副刊,比较著名的如《人民日报》的《大地》、《光明日报》的《文萃》、《北京晚报》的《五色土》、《北京青年报》的《天天副刊》、《羊城晚报》的《花地》、《南方都市报》的《城市笔记》等,种类繁多,各有特色。  相似文献   

9.
人民日报1956年7月改版时,继承我国报纸的传统,在第八版开辟了一个具有文学色彩的综合性副刊。这个副刊,在十年动乱时,被中断了,直到1980年才正式恢复,今年起又定名为《大地》。作为副刊编辑,我们经常在考虑一个问题:读者究竟是否喜欢看副刊?他们比较喜爱哪些栏目,哪些稿件?不喜欢的,又是哪一些?他们希望副刊怎么办?我们细心编出的各种稿  相似文献   

10.
至今,《杭州日报·西湖副刊》在全国地方性党报副刊相对式微的形势下,依然保持一周10个版的刊发量;旗下栏目近几年有两个获浙江新闻名专栏称号,相关作品多次荣获浙江新闻奖一等奖和全国报纸副刊年赛金奖,两次荣获中国新闻奖. 这样一个传统文化副刊,在电子阅读越来越广泛的趋势下,一样面临向新媒体转型的焦虑.西湖副刊一直在摸索,也获得了一些成长性经验.  相似文献   

11.
简敏 《新闻前哨》2007,(1):43-45
中国报纸分设副刊可以上溯到1875年上海《申报》在新闻版面之后公开征求“骚人韵士”的“短什长篇”,刊登“天下各名区竹枝词及长歌纪事之类”。1911年,《申报》设《自由谈》,并将之作为一个长期的栏目固定下来,由此,副刊正式定型。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发展一开始就是与报纸副刊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新文化运动中的四大副刊——北京的《晨报副镌》、《京报副刊》;上海《时事新报》的副刊《学灯》、《民国日报》副刊《觉悟》——名家荟萃,佳作不断,共同形成了中国文艺副刊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潮。这时副刊摆  相似文献   

12.
林仙久 《新闻记者》2005,(10):56-57
福建《湄洲日报》有一个专栏叫《纪实快餐》,自1994年创办以来,已经走过了11个年头。在全国报纸副刊每年一次的好专栏评选活动中,与全国各大报“同台竞艺”,连续九次(届)获得全国报纸副刊年度好专栏奖。曾有评论者说:好专栏自己会说话。一个地市日报的副刊专栏,能坚守十多年不衰,印证了这个简洁的判断,也说明了她具备好专栏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中国青年报的《星期天》是一个知识性的综合副刊。出版这个副刊是编委会为提高报纸质量、发展报纸特点听采取的措施之一。列宁说:“只有用人类创造的全部知识财富来丰富自己的头脑,才能成为共产主义者。”青年正处于长知识的时期,知识教育是青年报刊向青年进行共产主义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星期天》副刊就是要通过多方面的知识,去发扬青年的革命朝气,启发青年探求知识的欲望,使我们青年的头脑能够更聪明一些,更复杂一些。为要使副刊能包括多方面的知识,我们设立了许多小栏目。像在《一周谈》上,我们通过讲解《察  相似文献   

14.
我的杂文《关于举办“庆祝嫦娥奔月两万零一年”活动的通知》,在第十二届中国报纸副刊作品复评暨2001年全国报纸副刊作品年赛中获得了金奖,这既感到有些意外又觉得在情理之中,意外的是我能获大奖有些偶然,情理之中是因为在杭州日报《西湖副刊》上写了两年多的专栏《实验文体》终于得到了同行的认可。《实验文体》栏目始于1999年底,主要是想在写作形式上有所创新。为这个专栏写文章,真是既艰辛又快乐。我每年要在全国及省内报纸、杂志发杂文随笔百余篇,但《实验文体》花的心血最多。这里的心血主要是指  相似文献   

15.
路晓  肖冉 《新闻世界》2014,(7):22-24
《北京晚报·五色土》副刊,作为典型的文艺性综合副刊,一直以来秉承其雅俗共赏,平民化与高品位兼容的办刊理念,吸引了一大批忠实而热情的读者,是《北京晚报》传承至今的传统栏目和特色副刊。本文从办刊思想、栏目设置、内容特色、语言魅力四个方面对《五色土》副刊进行了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16.
《泾渭副刊》是法制周报的文艺性专版,其内容每每耐人寻味,发人深省。这个副刊充分体现了周报的特点和副刊编者所崇尚的文化品位,为该报增添了魅力,可谓“小家”中的“大家”风范。这里仅就《法制周报》1998年第823期至867期共45期的内容,浅谈《经清副刊》的几个特色。一、内容丰富,版面活泼。副刊有小小说、杂文、小品、散文、中长篇小说连载、漫画或诗配画以及“他山五”等栏目,内容较为广泛,人情世故都有展示。如回一6月份的“漫画”栏目,配诗文的馒画先后就有讽刺“监守自资”的《家贼须防》,有批评父母玩乐不顾上学孩子生活…  相似文献   

17.
我国的报纸书评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曾经兴盛一时。1935年7月萧乾接手《大公报》副刊,特辟书评专栏,得到当时众多书评家的支持,这成为《大公报》副刊的特色栏目,也成为书评栏目中的“翘楚”。新中国成立后,书评常常是报纸副刊上偶尔设置的一个栏目,很少能够“一以贯之”;而且,在很长的时间内,书评只是政治的传声筒、意识:形态斗争的工具。当代,《南方周末》的《阅读》、《汇报》的《书缘》、《新京报》的《书评周刊》等都拥有了定期的专栏,总结其经验、探讨其不足,对于繁荣书评,营造“书香”社会有着至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副刊栏目是行业期刊的延伸和有益补充,应在坚持正确价值导向的基础上,努力做出特色、做成品牌。《中国审计》杂志的副刊栏目,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特色,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深入分析了《中国审计》杂志2021-2022年副刊栏目文章总体情况,并探讨了其现存的问题、成因及解决方案,以期实现栏目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南京日报副刊每周一期的《年轻人》专栏,办得真有年轻人的特色。该报根据青年人的特点,专栏内设有《青年论坛》、《青年呼声》、《来信征(应)答》、《美的闪光》、《知识角》、《我的生活》、《谈心会》、《你了解家乡吗?》等20多个大小栏目。报纸  相似文献   

20.
新华日报文艺副刊改名为《新潮》后,出现了一个引人注目的新栏目,名曰《画戏·话戏》。这个新栏目很受读者欢迎。其所以受到读者的喜爱,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是文图并茂。短小精悍的文字配上栩栩如生的图画,真是相得益彰。如《访鼠测字》,不仅图画维妙维肖,而且文字风趣幽默。使人在忍俊不禁之中得到文学美的享受。二是借学喻今。如《状元钻狗洞》和《挑滑车》。前者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