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尚的道德情操是驾驭节目的前提 广播节目主持人的道德水平,包括敬业精神、奉献精神、求实作风、真诚心、平和心和道德感等各种美德.节目主持人的特征是人格化传播和对象化传播,主持人的一言-行都影响着观众,只有具备美的人格,优良的道德作风,才能被观众认可.  相似文献   

2.
高尚的道德情操是驾驭节目的前提 广播节目主持人的道德水平,包括敬业精神、奉献精神、求实作风,真诚心、平和心和道德感等各种美德.节目主持人的特征是人格化传播和对象化传播,主持人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观众,只有具备美的人格,优良的道德作风,才能被观众认可.  相似文献   

3.
惟真惟实:新闻故事类栏目的生命力所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鹏 《视听界》2010,(3):97-98
新闻故事类栏目脱胎于早期的新闻评论或新闻专题栏目,多以百姓为主角,讲述他们的日常生活,符合观众的口味。然而,此类栏目大量涌现,也很快暴露出了问题:选题来源匮乏,低俗化倾向,同质化竞争,都给它的发展带来阻碍。一些栏目为了吸引观众,故意设置冲突、悬念,甚至不顾新闻的真实性,  相似文献   

4.
宋连昌 《传媒》2001,(8):29-31
目前,我国有各级各类电视台2000多家,除地市级小台,光是中央、直辖市和各省的上星台就有30多个.生活在各大城市的居民一般每天都能收到四五十个频道.不多说,按每台每天20个节目计算,观众就能收到1000左右个节目,供选择的余地不可谓不大.然而却经常听到观众"没有节目可看"的抱怨,他们手中的遥控器使用率越来越高,扫来扫去就是很难锁定在某一个频道上.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有人说是现在的观众要求太高、太挑剔了,众口难调.这也许是其中的一个原因,但最根本的还在于电视节目本身质量高的太少,或者说有些节目电视编导者自我感觉良好却不符合观众的胃口,所以才会出现大家看看这个觉得"没劲",瞧瞧那个感到"意思不大"的现象.也就是说,在"传"与"受"中,还是应该更多地解剖一下前者的问题为好.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爱心题材的报道逐渐增多,一个个爱心节目背后的情感力量深深地触动了观众,而央视推出的"道德模范评选",更使人看到了久违的道德力量之美.  相似文献   

6.
2013年春节期间,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频道《道德观察》栏目推出以"戏"说"法"的大型特别节目《戏·法·大过年》.节目在形式上大胆突破,运用新、奇、特的多元化节目手段打造出区别于日播形态的特别节目,以"戏"说"法",做到"戏中有法,法中看戏". 《戏·法·大过年》的节目内容包罗社会百态,以电影、电视剧、小品片段为素材,汇集众多国内著名影星、笑星、名嘴,既有道德话题和新闻事件,又有明星脱口秀、魔术表演以及歌舞等娱乐元素,通过戏里戏外话题的相互勾连,为观众呈现出一道兼具道德性和娱乐性的轻松愉快的新春视听大餐,以优异的收视表现赢得了观众的肯定,探索出一条专业性频道栏目建设的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我国报业发展迅速,报业竞争日益激烈,报社得以更快地发展,读者也获益。但是,剧烈的竞争也发生一些问题。最大的问题是竞争不规范。其主要表现: 一、制造假新闻。某些报社为了吸引读者的注意,大搞"独家报道",对一些新闻故意拔高,甚至子虚乌有,凭空捏造,制造"轰动效应"。2001年十大假新闻,南方某报竟占据3席。二、故意大炒作。面对激烈竞争,有的报纸为提高知名度,借助所谓的新闻策划故意进行新闻炒作,把本来意义不大的事件放  相似文献   

8.
"我们要的是绿色收视率". "高收视率不等于节目健康". "观众看好不等于节目导向正确". 这类对相亲类电视节目的批评,不时出现在媒体上.从大意看并无错处,抵制"三俗"也是大家的心声,但如果换位成观众,以上语意也可以理解为:"收视率中有不环保的成分,观众中有欣赏不健康节目的人群,有把握不了文化导向的人".对观众电视文化的鉴赏力,我们是不是少了点尊重?  相似文献   

9.
正根据《学术出版规范期刊学术不端行为界定》(CY/T 174-2019),审稿专家学术不端主要包括以下七种行为。1.违背学术道德的评审:在论文评审中姑息学术不端的行为,或者依据非学术因素评审等。2.干扰评审程序:故意拖延评审过程,或者以不正当方式影响发表决定。3.违反利益冲突规定:不公开或隐瞒与所评审论文的作者的利益关系,或者故意推荐与特定稿件存在利益关系的其他审稿专家等。  相似文献   

10.
谣言,是一种没有事实根据的传闻,它多是别有用心者为了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故意捏造出来蛊惑人心的假消息.从本质上讲,它是一种非道德畸形舆论,影响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相似文献   

11.
《传媒》2021,(18):6-7
中国电影家协会:吴亦凡的行为严重破坏行业风气,引发恶劣的社会影响.遵守法律法规,遵循公序良俗,是一个人最基本的道德底线.明星作为社会公众人物,承担着引领社会风尚的责任,更应对法律法规和道德伦理心存敬畏,行有所止,在倡导良好道德风范上做出积极表率.明星的光环绝不是遮羞布和保护伞,无论是谁,一旦触碰法律和道德底线,都必将受到法律的制裁和社会的惩戒.德不配位的明星如同空中泡沫,飞得再高,膨胀再大,也终会破灭.我们郑重呼吁广大电影工作者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爱国、为民、崇德、尚艺"的文艺界核心价值观,自觉守规矩立德行,坚守艺术初心,遵守法律法规,追求德艺双馨,树立良好社会形象,弘扬正能量,给社会以积极向上的鼓舞和力量,用优秀的电影作品回馈观众,用高尚的品格修养引领风尚,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12.
张陆 《新闻实践》2002,(8):104-105
我省拥有不少相当优秀的播音员、主持人,受到广大听众观众的喜爱;但是,也确实存在着部分播音员、主持人基本功比较差,从而导致节目质量、格调、品位都不高的问题,这主要反映在"说话"时"吐字发声不规范"、"重音、断句不准确"、"表达做作、不真实"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何江 《今传媒》2012,(5):65-67
"艺术真实"是美学上的概念,其核心思想在于通过艺术手段和技巧,准确而形象地把艺术作品的意象呈现在观众面前,而作品能否达到"准确且形象"的标准在于是否引起观众的共鸣。电视相亲节目是目前电视节目中的热播类型,为广大观众所接受,并且其节目也得到了观众的认同。从美学概念上分析,艺术真实的概念是观众对节目认同的关键。媒体应该坚持在完成节目的商业价值的同时,完成其本身的社会责任、道德价值,合理利用艺术真实,并给予负面元素正确的价值观评价。  相似文献   

14.
冯小刚以《私人订制》重归喜剧类型,但他一贯擅长的喜剧却遭到了观众前所未有的批评。文章基于叙事学理论、接受美学理论,尝试从观众参与、观众批评以及意识形态的隔阂方面来分析影片遭遇批判的原因,着重讨论观众对电影的接受机制以及创作者和观众认识上的差异问题,证明了"理想观众"的虚幻性以及本片不被观众喜欢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5.
一、示弱的阿丘 友:为什么选择阿丘? 李:这不是最重要的问题,当时最重要的是做不一样.没有规矩、程式、套路、架势,阿丘当年可以抵销掉对媒体的"不良印象",抵消掉可怕的"熟悉"感,抵消掉观众对题材习惯的,先入为主的思路猜测和价值预判.  相似文献   

16.
常俊 《记者摇篮》2012,(5):10-11
传统的道德模范人物报道,往往给人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的印象,很难让观众产生收视期待,传播效力也相应地减弱。《中国好人》栏目一改对道德模范人物传统形式的歌颂和赞扬,将"大爱"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展现出来,真正实现人们情感深处的触动和感动。  相似文献   

17.
国民阅读率下降,责任既在社会,在读者与不读者,也在出版者,总之是责有攸归.有道是:"剧院培养观众,观众选择剧团",同理可证:"出版业培养读者,读者选择图书".  相似文献   

18.
1985年,上海东方电视台开播的《法律与道德》是全国最早的法制专栏节目,至此法制节目迅速兴起,以央视《焦点访谈》、《今日说法》为代表的法制节目深受观众喜爱。一方面得益于我国实施"依法治国"的大环境,另一方面庞大的受众市场也是法制节目发展壮大的巨大动力。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有近200个法制栏目,有11家法制专业频道,法制节目的兴盛在带来增"量"的同时,其竞  相似文献   

19.
一、提高职业素质,熟悉馆藏内容 档案讲解是对档案展览内容进行解释说明的一种综合性口语表达方式.展览要想最大限度地吸引观众,讲解工作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否则,客观上易造成人们对展览印象不深,产生一种"到此一游"、"走马观花"的效果.长此下去观众将会对档案展览失去兴趣,档案馆的社会教育功能也难以持久有效地发挥.因此,讲解人员应首先认识到自己肩负的重任,提高业务素质,热爱讲解工作,遵守着干准则,保持高度的工作积极性,这是讲解工作的基础.其次,举办任何一种展览,展示的内容都是纲领性的,不可能面面俱到地把大小事情依次推出排开.它描述的只是事物的"点".讲解工作就是要将背景材料补充完整,将"点"连接起来串成线,织成面,完整地讲授给观众.花大力气熟悉和理解与展览内容有关的知识,明白每件展品和事件的来龙去脉,才能在讲解中灵活运用所掌握的材料,而不至于被禁锢于讲解词的范围内,遇有观众提出问题时才能对答如流,避免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尴尬局面.  相似文献   

20.
伪书的土壤: 编辑道德失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图书市场浊流暗涌.东拼西凑的"伪书",选题简单重复的"克隆书","擦边球"图书甚至格调低下、内容粗俗的图书得以正式出版并堂而皇之流通于图书市场.究其原因,编辑道德失范是其根本原因.只有认清编辑道德失范的现状和危害、失范的成因,才能真正引起我们对编辑道德失范问题的重视,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