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本文对公共图书馆如何开展馆员书评工作,如何宣传与推荐图书,书评在促进阅读推广工作中的作用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花香 《图书馆界》2014,(6):91-94
公共图书馆通过书评达到推广中文图书阅读量的做法已经小有成就,但通过书评促进外文图书利用率的工作仍做得不够。外文图书有其特殊性,建立图书馆馆员外文书评系统对推广外文阅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4.
首先,文章总结了高校图书馆学生馆员撰写书评的工作,认为其具有推广图书阅读、增加图书阅读价值、提高图书馆服务质量等三方面的意义。其次,文章以广西科技大学图书馆的该项工作为例进行探索与实践,认为此类书评具有广泛的学科内容、共同的文化心理、自由的表现形式、真实的阅读情感。最后,文章还对书评工作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6.
7.
8.
9.
微书评探析     
微书评是网络时代基于微博平台的书评文体形式,是传统书评的重要补充.文章通过大量实例,参阅相关资料文献,分析微书评相较于传统书评的独特优势,以及微书评在引领大众阅读、缩短文化产品受方与供方距离等方面发挥的有益作用.  相似文献   

10.
美国的书评宣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1.
生态图书馆研究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生态图书馆的内涵与特征、理论基础及建设等方面综述近10年的研究成果,指出今后的研究方向。参考文献15。  相似文献   

12.
《海源阁藏书研究》从海源阁形成及主人生平思想的研究入手,注重藏书版本的鉴定、编目刻书抄书实践,在充分调查基础上运用数据图表、比较等方法,对海源阁藏书的收集、保藏、抄刻、利用、亡佚情况作了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基本摸清了杨氏藏书的真实底蕴,是中国私家藏书研究的典范之作。参考文献1。  相似文献   

13.
《去图书馆约会》是一位文化类杂志编辑写的图书馆文化普及读物.论文总结了该书的写作特色,归纳出三点可读价值,认为值得一读.  相似文献   

14.
近10年来我国书目出版述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0年来,我国出版事业蒸蒸日上。1986年,我国出版图书51789种,1992年达到92148种,1994年达到103836种[1],而到1997年达到了120888种[2]。面对如此浩大的“书海”,如何迅速快捷地获取所需图书资料已成为处在信息社会中...  相似文献   

15.
论文对图书馆业务外包研究的开创之作——陈新洁著《图书馆业务外包》一书的特色与不足进行了客观的评析。《图书馆业务外包》是一部全面阐述图书馆业务外包理论与实践的力作,它创新性地提出了图书馆信息技术外包、流通业务外包理论框架。此书体系完备、观点前沿、论证充分,对推动图书馆业务外包的研究和实践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美国学者David Luenberger的《信息科学》一书是21世纪初一部重要的信息科学著作。全书共5大部分22章,装帧考究、内容丰富、结构严谨。全书的总体框架与结构基于信息的5个"E":Entropy(熵)、Economics(经济学)、Encryption(加密)、Extraction(抽取)、Emission(发射)。这5个"E"不仅是本书5大部分的标题,而且在各自属下的章节中得到发挥和展开。本书存在对信息检索论述过于简单,对信息用户的关注不足等缺点。  相似文献   

17.
微书评服务是高校图书馆正在兴起的一种新的服务方式。文章就读者阅读方式和读者阅读习惯的变化,分析了高校图书馆微书评的形式和特点,指出了微书评在信息服务中的作用和开展微书评服务的策略,以及做好微书评工作要注意的问题。参考文献7。  相似文献   

18.
图书采访是高校图书馆开展各环节工作的基础,是高校教学科研工作顺利开展的后台保障。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图书采访面临高校读者需求的无限扩展与图书采访传统途径狭窄,传统服务容量有限之间的矛盾,文章论述了微书评应对目前矛盾的优势以及微书评在高校图书采访中的应用途径。  相似文献   

19.
文章通过阐述微书评应用于高校图书馆的优势,微书评在高校图书馆应用的意义,高校图书馆开展微书评工作的途径,点明微书评在高校图书馆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论文是笔者阅读程亚男老师《流动的风景—图书馆之旅》一书的所思所想所感。这本书为我们图书馆工作者了解国外图书馆工作现状开启了一扇窗。论文主要谈了中西方在全民对图书馆事业的关注程度、读者使用图书馆的意识和图书馆工作者自身的认知等三方面的差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