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建华 《文化遗产》2017,(1):111-115
在维吾尔族和汉族的民间故事中,异类婚故事资源都极为丰富且影响深远。但我们关于异类婚型民间故事的"概念"大多是建立在汉民族汉文化异类婚故事的基础上,并由此形成一些有关异类婚故事的"刻板印象",而维吾尔族异类婚故事在很多方面却恰恰颠覆了我们对异类婚的"常识性"认识,在婚恋行为本身,婚恋对象、婚恋结局等多方面都与汉民族有很大差异,而这些差异又折射出民族文化特质方面的差异。通过对其进行比较研究,有助于我们从更深层面上认识和发掘两种文化的内蕴及其特质。  相似文献   

2.
新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使人们处于新媒体语境影响之中,有关大学生婚恋现状的调查佐证了新媒体语境对大学生婚恋观念及行为的影响。在新媒体语境氛围中,大学生婚恋呈现普遍化、多样化、开放化等特征。高校应该通过构建大学生婚恋信息平台、设置意见领袖、提高媒介素养及强化婚恋道德教育等措施,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婚恋观,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3.
闪婚、闪离、试婚、网婚、不婚……80后的婚姻,在专家眼里成了“易碎品”。80后站在历史的关口,承受着毁誉参半的评说。他们将婚恋引向一个新的方向,也逃脱不了时代印记的困惑与迷茫。  相似文献   

4.
韩亚辉  郭智敏 《新闻知识》2023,(6):20-26+93-94
社交媒体场域中的代际冲突成为家庭传播研究中日益重要的面向。基于个体化理论,通过深度访谈发现,微信催婚源于亲代对子代“逆社会时钟”的焦虑,子代会通过协商、争吵等冲突性话语,以及“数字隐身”和线上“CP表演”等媒介行为进行反催婚抵抗。数字化的代际冲突让离乡青年在婚恋问题和家庭关系中实现了“为自己而活”的个体化生存,但也面临着家庭孝慈关系瓦解和“近乡情怯”的个体化风险。  相似文献   

5.
漫漫相亲路     
《中国新闻周刊》2004,(15):54-55
原始社会:婚恋史上的原始社会时期仿佛亚当和夏娃的伊旬园。处在母系氏族社会的华夏族人.尚无宗法理制来约束男女情事,穹庐做帐,草木为床.原始的激情于旷野上奔腾。今天,生活在泸沽湖畔的摩梭人还保持着走婚的风俗.一年一度的三月对歌节是阿哥阿妹们的集体相亲礼。  相似文献   

6.
邵贵媛 《青年记者》2012,(35):53-54
电视与生活息息相关,电视剧更是生活的缩影。近年来有关80后婚恋题材的电视剧屡屡掀起收视热潮,成为观众茶余饭后的热门话题。80后在改革开放中成长,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发生了很大变迁,他们受教育的程度提高,形成了80后鲜明而独特的个性。社会上80后闪婚、离婚率高、难婚等种种  相似文献   

7.
杜鹃 《青年记者》2016,(23):32-33
当前,网络、手机、数字电视等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极大地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婚恋观念.国内学者张厚粲指出:“女大学生的婚恋观将严重影响未来人口的质量和整个社会的和谐与稳定.”①因此,关注新媒体环境之下当代女大学生婚恋观存在的问题,分析其成因,并提出行之有效的教育引导策略,对于当前开展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促进女大学生身心健康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简单回顾中国电视婚恋节目的发展历程,并对当前开播的电视婚恋节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当前的电视婚恋节目已经背离了它的传统宗旨和目的,而新一轮的电视婚恋节目热潮其实也是对当下中国媒介环境的折射。  相似文献   

9.
鲁琳 《兰台世界》2014,(12):41-42
收继婚是我国古代一种独特的婚姻方式。从收继婚的渊源和发展入手,了解收继婚形成的社会背景,分析明代法律对收继婚风俗发展的影响,能够更好地认识法律框架下的收继婚风俗。  相似文献   

10.
正当网络等新媒体对电视发起咄咄逼人的攻势时,电视正在试图接管芸芸众生的终生大事——让众多父母整日唠叨、让剩男剩女身心焦虑、让社会学家颇感担忧、事关人类繁衍社会和谐的男女婚恋大事。电视相亲节目在沉寂多年之后峰回路转异军突起,不仅抢了众多婚介所的生意,也抢了同时段娱乐类甚至新闻类节目的不少收视份额,搅起电视业界的几多口水几多硝烟,  相似文献   

11.
收继婚是我国古代一种独特的婚姻方式。从收继婚的渊源和发展入手,了解收继婚形成的社会背景,分析明代法律对收继婚风俗发展的影响,能够更好地认识法律框架下的收继婚风俗。  相似文献   

12.
中国人的婚恋观念随着社会各类因素的影响不断地变化发展,所以各类婚恋节目的变化发展既受到人们情感观念的影响,也是各类媒介科技创新发展的产物。婚恋类节目从最开始的征婚者自荐到谈话式速配相亲,到选秀式相亲,再到现在的恋爱观察节目,不同的阶段都有其各自的情感表现和传播方式。本文旨在研究融媒体环境下,婚恋类节目的时代特征和其在传播方式上的改变。  相似文献   

13.
张蓓 《今传媒》2013,(5):45-47
本文选取2003年以来国内有关电视婚恋节目的研究论文进行内容分析,发现国内学者对于电视婚恋节目的研究话题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电视婚恋节目兴盛的社会因素与媒介环境、电视婚恋节目的美学特征与叙事风格、电视婚恋节目的问题及其发展策略、电视婚恋节目与媒介伦理失衡、电视婚恋节目与青年择偶观等等.分析发现:研究者对于电视婚恋节目的研究,不同学科探讨的分布比例不尽合理,缺乏多学科的综合探讨、研究论文数量丰富,但信息重复,缺乏深刻的学理性研究、侧重于理论研究与个案分析,实证调查与量化研究明显不足、研究集中于国内电视节目,没有拓展到国际领域,更缺乏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4.
本文梳理了婚恋类节目的发展历程,通过分析《非诚勿扰》的出众之处,给婚恋类节目提供了可供参考的发展思路。只有不断从形式和内容上拓展新亮点、更好地反映生活,婚恋类节目的生命力才会更长久。  相似文献   

15.
婚恋交友类节目一直是生活服务类节目中受众接受度、欢迎度较高的一类。东方卫视于2016年推出的婚恋交友节目《中国式相亲》,以其人物、规则设置的颠覆性创新,获得了观众认可,成为国内婚恋交友类节目中的一颗新星。本文通过对该节目进行模式剖析,探讨本土市场内优秀婚恋交友类节目的策划要素。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互联网用户的快速发展和成熟,网上征婚已成为目前很多年轻人征婚的新途径.自1998年5月珍爱网的前身96333.com成立,特别经过2005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婚恋网站队伍在不断壮大.但是,巨大的市场需求并没有让我国婚恋网站尝到多大甜头,除嫁我网自称其已有赢利,绝大多数婚恋网站,包括世纪佳缘、珍爱网、绝对100这样一些大型婚恋网站目前仍处在"烧钱"阶段.我国婚恋网站正走在发展的十字路口.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在反映婚恋问题上较具有典型性与代表性的婚恋剧的分析,指出当代婚恋剧文本是现代人"情感困惑与危机"的表现场域,其以"陌生化"的表现手法营造的婚恋镜像引发受众阅读文本的"快感",并提出婚恋剧在反应与建构人们的生存困境,表达深层次的心理需求的同时,还必须承担起文化传承与价值导向的重任,发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力量,以成为现代人情感慰藉的良药。  相似文献   

18.
余璐 《东南传播》2013,(7):97-99
近些年来家庭婚恋电视剧盛行,这些婚恋剧从现实生活中取材,以现实主义手法,深刻地剖析了婚姻生活中的一些问题。令人感兴趣的是,目前大量的婚恋剧对尚未有过婚姻经验的高校女生来说有何影响。因此,本研究以上海交通大学的在校女学生为样本,进行调查分析,集中探讨了高校女生的对于婚姻问题的认知与婚恋剧的接触情况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成千上万的农民离开世代依存的土地,涌入城市打工。当城市规模和经济快速发展的时候,农民工的婚恋情感生活却在走着“下坡路”。在城市打工的农民,找个心仪的恋人不容易:谈了恋爱也难以走入婚姻殿堂:结了婚的难以过上正常的夫妻生活。婚恋对于农民工而言,俨然成了一种“奢侈品”。农民工的婚恋困局,归根到底是城乡二元结构制度作用的结果:长期存在的二元体制,使得城乡之间的鸿沟难以逾越,农民工的“婚恋困局”正是这种障碍的产物。  相似文献   

20.
婚恋网站中的"使用与满足"——以"世纪佳缘"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婚恋网站的出现,导致了婚恋介绍市场的重新洗牌,这种现象,可以用传播学的"使用与满足"理论进行解读. 目标用户"使用"婚恋网站的背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