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从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来看,乡村档案治理共同体的形成是社会结构因素(规则与资源)、个体行动因素以及两者相互作用的结果。此外,乡村档案治理共同体还具有情感、责任与行动三种价值取向。因此,乡村档案治理共同体的结构化建设要从结构和行动两个维度切入,以有序化结构、高效化行动实现乡村档案治理的“善治”目标。  相似文献   

2.
乔运鸿  龚志文 《编辑之友》2017,(9):42-48,85
数量充足、结构合理、质量上乘的学术期刊供给是保证乡村治理研究持续繁荣,实现乡土社会善治的必要条件.文章通过对36种设置“乡村治理”栏目的期刊进行分析发现:当前“乡村治理”研究期刊的供给总量不足,期刊潜力尚未充分发掘,承载的信息量尚不能满足现实需求.为此,一方面要强调乡村治理的重要性,凝聚乡村治理研究的共识;另一方面要推动乡村治理期刊创新栏目设置,适度有序扩容,以优化期刊的供给.  相似文献   

3.
“文化治理”一词作为“舶来品”已在中文术语中获得了长足发展。然而,对于治理理论的极度推崇,却使我们不可避免地忽略了治理本身的“失灵问题”。中国乡村公共文化治理实践在经历了计划经济时期的强政治面向、市场经济时期的强经济面向后,目前正处于文化强国建设时期兼顾“政治—经济—文化”三重面向的新阶段,更加注重发挥乡村公共文化的复合治理功能,并且以实现乡风文明为价值取向。这不仅要求政府要有明确的职责定位,而且应当具备平衡社会利益博弈的能力,维持好三种治理面向的“开合”,避免社会阶层利益冲突对治理造成损害,建构完善的乡村公共文化治理体制与规则。  相似文献   

4.
李娜 《东南传播》2021,(7):46-49
乡村文化是乡村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做好乡村文化传承工作,发挥好乡村文化的社会治理功能,有利于促进乡村文化振兴和基层社会治理创新.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歪寨进一步强化政府引导,发动各界助力、村民参与,通过对藤甲文化历史意蕴的建构和媒介呈现的扶持,打造"古村落民族文化、非物质文化保护传承、农村治理体系村级样板"等多元融合的乡村振兴示范点.力求推动歪寨在凸显地域文化特色、利用社交媒体激活文化记忆、增强可持续性传承能力方面实现乡村能力再造,以期为打造乡村治理体系村级样板提供文化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5.
基于社会转型,全球化和地方化,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以及政府的职能转变等四个方面的原因来考察西方治理理论.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层面来把握治理这个概念.西方治理理论不是标准,不是模式,它既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也有一些不适用于我国现实的地方.我国公共治理实践的目标就是平衡利益,维持稳定与和谐的社会秩序,使公共利益或公共价值最大化.由此我们需要采取如下几个方面的策略:即公民参与,授权,信息公开,对话与共识,以及国家与市场、社会之间的联合行动.  相似文献   

6.
李红艳 《新闻大学》2024,(2):1-13+117
随着乡村数字建设的实践不断深入,针对不同村落以何种方式建构各自的村落治理框架,特别值得关注。研究以晋东南一个传统山村为案例,通过对该村道德银行运行过程的分析,基于评选好人、发现好人、好人在线三个维度,提出再造好人的乡村治理框架。这种乡村治理框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乡村社会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治理理念在现实层面的融合。最后,对该治理框架所关涉的乡村秩序、行政治理与技术治理等问题做了进一步讨论。  相似文献   

7.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文化治理是推动乡村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及路径。发达国家乡村文化治理起始时间早,治理模式较为完善,与其相比,我国乡村文化治理模式还不成熟。文章通过分析美国、英国、法国、日本和韩国等典型发达国家的乡村文化治理模式,力图汲取其优秀经验并进行本土化实践:以法律为支撑,坚持系统发展观念以促进城乡双向流动;合理开发乡村文化,发挥乡村文化治理村民的主体地位;运用科技手段实现乡村文化治理模式现代化,进而推动乡村建设现代化。  相似文献   

8.
罗薇 《视听》2024,(4):11-14
边境县级融媒体中心是边境人民与政府联系的重要路径,同时承担着外宣与内宣的重要职能。作为最贴近乡村的主流舆论阵地和综合服务平台,县级融媒体中心是乡村基层治理与产业发展的主要阵地。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边境县级融媒体中心基于媒介深度融合,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模式,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服务,有助于实现社会长治久安,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9.
乡村社会治理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随着乡村社会进化的深入导致乡村社会系统变得越来越复杂,顺势补位的县级融媒体能否作为乡村治理的主体之一,以及如何助推乡村治理是当前县级融媒体建设中亟须回答的两个问题.基于此,通过追溯乡村传播的历史实践和县级融媒体建设的技术逻辑来论证其在乡村治理中的可能性,县级融媒体作为一种全新的基层媒介组织不仅是社会信息沟通的主要平台,也是乡村社会治理的重要主体之一.并在此基础上从众包与背书的内容生产模式、政务与服务的组织功能设计、聚合与互动的治理空间构建提出具体治理路径.  相似文献   

10.
彭焕萍  陈瑶 《传媒》2024,(4):90-92
乡村空间治理是实现乡村振兴,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伴随城镇化、信息化推进,乡村空间呈现出形态变迁、价值消解,关系断裂及组织失序等现象。作为乡村空间治理的重要主体,县级融媒体经由要素聚合、角色重构、功能转型,重塑了乡村物质空间生产实践、文化空间表征及社会空间关系结构。面对乡村空间变迁过程中的多重挑战,实现场景化公共服务适配,建设乡村文化治理综合体,推动基层组织体系制度化等成为县级融媒体赋能乡村空间治理的实践向度。  相似文献   

11.
当前媒体融合已进入融合媒体发展阶段,新兴媒体凭借一定的传播优势成为推动乡村治理的中坚力量。也正是伴随融合进程的加速,媒体的演变推动乡村社会环境不断发生变化,乡村治理逐渐由一元治理转变为一元多核的局面。但乡村发展中仍存在认知、人才、技术、自治的短板。本文基于融合媒体视域来探析研究乡村治理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以传统文化为核心、以“自然”“自治”“自适”为基本特征的乡村传统文化治理体系曾经在传承与发展乡村文化、维护乡村社会秩序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在现代化进程中,乡村传统文化治理体系的社会基础、客观条件、价值取向发生了根本性改变,亟待完成现代性构建。文章结合“安康新民风建设引领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创新发展”制度设计,从现代乡村文化场域构建、乡村文化“内生性重构”和乡村文化价值体系重塑3个维度探讨乡村传统文化治理体系的现代性构建问题,认为要在充分尊重乡村文化底色和“自然”“自治”“自适”传统的基础上,融入面向未来、持续发展的时代意识,推动乡村文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13.
我们免不了要追问,"刺猬"是我们的农民挣脱封建伦理迈向现代社会所要的结果吗?很显然不是。乡村社会的现代转型,本应造就的乃是现代人。不解决这个问题,乡村社会中的道德、信仰问题便不能得到解决。桥村有道:转型乡村的道德权力与社会结构谭同学,三联书店,2010夏村社会:中国江南农村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结构萧楼,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代社会是一个农业人口比重较大的社会。意味着统治者们若要维持统治秩序,就必须采取适宜的措施对乡村进行治理。否则统治便不可能长久。本文以为从法律控制的角度看,其乃宗族法、村落习惯法及国家法共同管控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自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创新社会治理"以来,"社会治理"引发了学术界的大探讨。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培林教授创作的《社会改革与社会治理》应运而生,该书于2014年7月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它是对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关于"社会治理"的重要阐释,是学术界关于"社会治理理论"的重要代表作之一。改革开放30多年,我国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社会面貌焕然一新。  相似文献   

16.
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后,央视记者问他:"在宣布获奖结果的夜晚,你不在北京或瑞典现场,而是选择回到山东高密老家,是在躲媒体吗?"莫言答道:"不是。每年秋收的季节,我都会回老家写稿,与父老乡亲生活,感受有激烈变化的乡村生活和农民心态。"莫言善于从生活中汲取艺术灵感,可以说,他对老百姓和乡村生活的熟悉,成就了他众多的魔幻现实主义作品。反观我们有的年轻军事记者,学历不可谓不高,文字也不能说不好,可就是写不出东西,即使写出来了,也与官兵贴得不紧,隔靴搔痒,不受读者欢迎。究其原因,  相似文献   

17.
乡村最重要的、也最迫切需要的制度变革,就是一种宪政层面上的观念与制度变革——乡村在国家结构中享有应有的主体位置。乡村治理的各项制度变革不应由外部强加,而应由乡村社会自己来决定  相似文献   

18.
李珮  张璐璐 《中国编辑》2022,(2):23-26,31
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作为打通媒体融合的"最后一公里",直接面向广大乡村,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基于乡村振兴视角推进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可以从"沟通"与"治理"两条路径着手,通过县域信息沟通、乡村文化传承、村民身份连接与政策宣传调适等策略,服务乡村的社会治理工作,最终实现乡村振兴事业的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19.
档案工作服务农村基层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能够缓解生态环境治理问题、培育村民环保意识、宣传美丽乡村嬗变之路。湖州形成了“纳入式”服务基层生态环境治理专项行动、建立垃圾分类信用档案引导村民环保行为、形成专题性档案支撑生态环境治理工作、融入乡村资源建设凸显美丽乡村建设成效等经验。档案部门可从围绕中心大局主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部署、源头推进农村基层生态环境档案规范化管理、设立基层生态环境治理专题档案库、活化乡村文化记忆资源讲好乡村故事等方面做出尝试。  相似文献   

20.
基于对西北农村文化大院的田野调查,本文试图回答:以文化大院为载体的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在国家文化治理的框架下具有怎样的特定意义?本文提出,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充分体现国家在发展乡村文化方面开始从文化管理转变为文化治理,即联动个体、社会、政府等多方主体,生成能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社会机制.对于国家文化秩序,民间社会并非被动的接受,而是一种能动的获取与再生产的过程,表现出"在地性"与"灵活性",从而持续形塑新一轮的国家文化秩序建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