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 毫秒
1.
非常高兴能够代表中国图书馆界在中国数字出版年会上作一个简短的发言。我发言的题目是:“图书馆:从数字出版到数字享用的重要桥梁”。这个题目,说明了图书馆界对图书馆在数字出版产业链中地位和作用的认识与理解。图书馆界的这种认识和理解道理很简单:数字出版的根本目的,是数字资源的利用,没有“利用”这个需求的牵引,数字出版就失去了发展的动力之源,就是一个疲软的产业。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中国知网数据库为数据源,运用文献计量法和CiteSpace可视化分析软件,对我国图书馆数字出版研究相关文献的时间分布、研究机构分布、研究热点分布等进行分析,结合核心文献研读,对图书馆与数字出版的关系、图书馆数字出版模式、国外图书馆数字出版实践、图书馆数字出版策略等主题文献内容进行综述,进而展望该领域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数字出版:距离成熟还有长路要走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传统出版业与数字出版的距离,从面临的来自数字出版的威胁看,距离数字出版不远;从介入数字出版的深度和积极性看,距离数字出版还很远.数字出版距离成熟的数字出版产业链还有较长的发展路程.  相似文献   

4.
未来的图书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引用了大量的数字和实际的事例,将图书馆的未来置于纷繁绚丽的数字媒体世界之中。重点阐述了数字图书馆产生的必然性、与传统图书馆及整个出版产业链的关系,以及未来发展的美好前景等。  相似文献   

5.
数字终端的图书被视为是出版产业的未来趋势,尽管多数出版社不认为传统印刷出版会消失。然而,随着阅读终端功能性的改进,数字化阅读的舒适性已经越来越接近印刷物阅读。数字出版涉及的制作技术、编辑方法、版权分成与行销通路等,已经与传统出版有了很大的差别。第三方服务商的加入颠覆了过去的线性产业链模式,包括电信公司、IT业者、网络书店、电子书发布平台甚至是图书馆等等,建构了数字时代图书出版新的产业链。本文在总结数字时代冲击下出版赢利模式变化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图书数字出版的特征,提出了传统图书出版社在下阶段转型需要关注的几个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6.
从产业链的四个维度来看,数字出版和传统出版产业链存在较大的差异,数字出版产业链对传统出版产业链的冲击主要表现在非出版环节,但提供阅读内容的出版商应当始终是产业链的核心价值创造者。  相似文献   

7.
在数字出版产业链中,传统出版社扮演着内容提供商的角色,处于被动地位.产业链分成不合理造成传统出版社数字出版积极性不高.不过,近年来,在数字出版高速发展以及国家政策支持下,传统出版社在数字出版领域已经有了很大突破,但仍需要持续创新和发展,才能迎来数字出版的春天.  相似文献   

8.
分析数字出版产品与服务提供商、数字出版技术开发商与平台提供商、数字出版产品与服务分销商这三类主要的数字出版产业链主体,重点探讨了各自的功能定位,并指出各产业链主体的分工协作是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9.
沙沙 《出版参考》2023,(5):5-10
中小学数字教材的项目式出版近年来陷入了发展瓶颈。常态化出版模式下,中小学数字教材要在出版形式上转化为网络载体的电子出版物。基于大规模出版要求和外部效应影响,中小学数字教材会形成较为复杂的常态化出版产业链结构,并需要围绕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相互关系、纸质教科书与数字教材的相互影响进行产业链的再平衡。常态化出版的传输模型,指出了中小学数字教材在审核与监管平台建设、出版服务平台与智慧教育平台系统对接、版权管理和融合应用等方面存在需要突破改进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数字出版是出版产业的新业态.我国当前的数字出版产业存在着利益失衡的状况,突出表现为数字出版领域多种多样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数字出版产业链及其上、中、下游各利益主体的失衡状况进行剖析,提出了从产业链全局的视角和高度对数字出版产业的利益分配进行综合调控的治理新思路,以期实现该领域多个问题的有效化解,重塑数字出版产业新业态.  相似文献   

11.
学术出版物价格的攀升和学术传播电子化发展趋势促使美国大学出版社与图书馆开展合作,共同促进学术传播。双方合作方式灵活多样,主要涉及:图书馆帮助出版社进行印刷版图书的电子化;合作建立电子出版平台或合作出版学术期刊;图书馆帮助出版社建设有关图书、编辑等的论坛;共同举办学术活动;出版社帮助图书馆销售电子产品或与图书馆共同出版学术著作等。  相似文献   

12.
Advancements in digital technology are making waves in the publishing industry and e-publishing is starting to make its mark in the market. Although publishers view e-publishing as an opportunity to exploit products and new distribution channels, some of them are seeing this development as a risk rather than an opportunity, and thus are not willing to participate in these changes.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determine the readiness of e-publishing among Malaysian book publishers based on the E-Publishing Readiness Assessment Model. The results found that publishers in Malaysia are prepared in terms of infrastructure and human resources. However, only a small percentage of them are willing to practice e-publishing by publishing at least one e-book, while the majority is taking a wait and see approach before they start issuing e-books. Interviews with two companies displaying high levels of e-readiness and low e-readiness, showed a willingness depend on the decision of the company’s top management. In addition, external factors such as market demand, technological pressure, competition, consumer habits and police and government policies also affect the results of the top management to run e-publishing in their respective companies. Through these findings, the government and agencies involved in the publishing industry may be able to help find a solution when designing a strategy for improving e-publishing practices in Malaysia.  相似文献   

13.
图书馆产业化的界定及其结构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信息社会时代特点的分析,得出图书馆产业化已是必然发展趋势的结论,但对图书馆产业范畴要综合化的界定,不能把图书馆业务一概蒙上产业的面纱,抹煞图书馆永恒而祟高的服务职能,也不能一成不变地死守公益性,而停止不前,应有针对性地运行图书馆产业机制,合理构建产业结构模式,使其发挥最优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产业技术创新需求下高校图书馆专利信息服务策略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目的/意义]针对当前高校图书馆面向产业技术创新提供的专利信息服务内容单一、缺乏系统性等问题,提出高校图书馆专利信息服务策略,推动高校图书馆进一步开展专利信息服务,支撑产业技术创新。[方法/过程]利用供需平衡思想,基于产业技术创新主体(企业)类型维、技术创新流程维、专利信息服务需求维等3个维度,设计出产业用户对高校图书馆专利信息服务的需求体系框架,从需求内容、服务平台、供给主体和支撑体系等方面揭示产业技术创新对高校图书馆专利信息服务的需求。[结果/结论]从完善服务业务体系、搭建线上线下服务平台、加强合作、建立保障机制、形成服务品牌等5个方面提出专利信息服务策略,为高校图书馆对接产业技术创新需求开展专利信息服务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16.
数字出版产业的崛起在一定程度上撼动了科研图书馆的传统竞争优势。为促进科研图书馆与数字出版商协同发展,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打造了"全产业链"式融合共生策略:在产业链上游,开展面向数字资源长期保存协议与专题特色数字资源库的内容合作;在产业链中游,开展面向参与OA出版与数字出版生产性服务外包的技术合作;在产业链下游,开展面向提供数字出版增值服务的市场合作。以其为范本,我国科研图书馆可通过数字资源共建共享,加快建设统一的数字资源开发与利用规范,建立旨在保障数字版权利益相关者权益的数字资源市场化交易模式,实现科研图书馆与数字出版商的包容联动式发展。  相似文献   

17.
纺织高校作为特殊行业院校,其图书馆拥有丰富的纺织行业信息资源。文章对纺织高校图书馆服务行业经济的优势、可行性和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存在的问题和局限,提出从树立危机意识和服务意识、开发特色行业知识库、推进行业内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优化馆员队伍等四个方面改进其服务行业经济工作。  相似文献   

18.
黄红 《晋图学刊》2008,(1):39-41,72
目前,由大学图书馆建立工业设计信息资源数据库还不多,一面是读者急需查找有参考价值的工业设计文献,一面是工业设计文献的版权保护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加上适合我国国情的工业设计数据库的标引也是个棘手问题。为此,本文通过中日两国工业设计信息资源数据库的比较与分析,吸取日本工业设计信息资源数据库解决棘手问题的成功经验,提出建立学习研究型的工业产品设计数据库的设计新方案。  相似文献   

19.
从法律和经济的角度分析DRM,讨论其存在的价值;指出DRM与合理使用、权利穷竭原则及隐私权保护之间的冲突;认为DRM中的利益失衡与DRM技术所采用的授权—许可模式、原始控制模式、非对称控制模式、非完整的控制模式有关;最后对基于DRM技术的数字出版业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topic of electronic books (e-books) and the effect that these digital devices and other new technologies has on the publishing industry. Contemporary society often claims that the publishing industry is dying and that the innovation of the e-book will eventually sentence the printed book to death. But this study will show that such is not the case. While it is true that the world is undergoing a digital revolution, publishers today have not been left in the dust, because these firms have embraced electronic publishing (e-publishing). The invention of e-books opens a world of opportunities and since the e-book market is still in its growth stage, there is much work left to be done. As with any new venture, the industry faces certain challenges, such as piracy, but with tools like encryption, digital asset management (DAM), 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 (DRM), and digital object identifiers (DOI), publishers are well on the way to a solution. While it is safe to say that the digital revolution has forever changed the face of publishing, e-books could actually revitalize the industry. No one knows what the future of e-publishing will hold, but developments affect publishing houses, authors, and consumers alike. And while the ultimate fate of the printed book is yet unknown, for now, it is here to sta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