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社会性别视角以及社会性别理论在传播学中的应用,性别与传播交叉研究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不过,基于不同的认识论与方法论,该研究领域已然分化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研究范式,分别是以社会性别理论为主体的"性别传播研究",和以传播学理论为主体的"性别与传播研究"。本文将阐释这两个基本范畴和研究范式之间的差别,并分析各自的特征与挑战。  相似文献   

2.
媒体与司法关系研究,是新闻传播学一个重要的微观研究领域。本文通过对400多篇相关论文的分析发现,经过十余年发展,该领域内一种微观研究范式正在形成。它以媒体监督司法具有合法性为理论前提,以权利-权力制衡理论为解释框架,以改善媒体与司法紧张关系为学术理想,与传播学人本主义范式呈现出相互对应的关系。本文将之命名为权利-权力制衡理论范式。  相似文献   

3.
在传播学领域,由于对范式概念的理解和认识不统一,产生了多种传播学范式的划分标准,对传播学范式格局及其发展趋势也有不同的判断.因此,要解决传播学的"范式之惑",有必要对范式概念本身进行澄清,察明该概念自身所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及其从自然科学语境转移到社会科学语境之后所可能引起的后果.本文认为,范式概念自身存在的主要缺陷包括:未阐明范式与其构成理论之间的关系、协变谬误导致的僵化、不可通约导致的非理性主义.范式概念从自然科学应用到传播学这样的社会科学领域产生的主要问题包括:不可通约性的多维歧义、在规范与想象之间的两难定位、范式共识达成之难.  相似文献   

4.
托德·吉特林的《媒介社会学:主导范式》一文是代表20世纪70年代以来,传播学实证研究学派与批判学派开展研究范式之争的经典文献。本文尝试将其置于范式争论和传播学学科发展困境的历史背景中,解读该文对于大众媒介研究的主要价值。文章梳理了以媒介效果为代表的实证研究,自1940年代起,成为美国传播学研究主导范式的因果脉络;并从吉特林的学术旨趣和写作背景出发,揭示其学理逻辑和批判价值——如何评价媒介效果研究在成为主导范式后,对媒介社会学造成的影响。文章认为,《媒介社会学:主导范式》一文的核心价值在于揭示了传播学科的发展缺失独立性的根本原因——应用性研究领域的主导范式不可避免受权力宰制;而实证研究的不足和缺陷使其难以担当媒介社会学研究应有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态势良好,然而我国的传媒经济学的学术之路上还存在着对于理论认知和范式的困惑.传媒经济本质上到底属于经济学范畴还是传播学范畴?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外传媒经济学研究的路径,并结合传播学、经济学以及管理学的相关理论,梳理出我国传媒经济学的研究模式和理论范式.  相似文献   

6.
档案管理范式研究引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范式理论因其对推动管理转型和管理革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被广泛运用。本文主要对范式理论的内涵、范式理论在相关领域的发展状况、档案管理范式及其变迁、范式理论内化到档案管理领域的时代意义以及今后的研究目标等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机器行为在传播学中特指人工智能技术参与的信息传播活动。基于人类中心主义建立的传播学研究范式在研究对象、理论与方法三个方面都受到了机器行为的挑战,以至于无法充分解释人机混合传播时代出现的新现象和新问题。根据周晓虹的社会学理论范式划分方法,在“微观—宏观”“自然主义—人文主义”基础上新增“人—机器”维度,拓展出“宏观—自然主义—机器”“宏观—人文主义—机器”“微观—自然主义—机器”“微观—人文主义—机器”四种传播学研究的机器行为范式;同时结合机器行为学提出的机器行为“产生机制、发展、功能、进化”四种问题类型,推导出传播学研究的新问题和新路径。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范式概念的辨析,将目前学界公认的三种传播研究范式———社会科学研究、诠释研究以及批判研究———进行梳理;并结合中国的社会历史语境,探讨这三种研究范式在我国的发展状况;最后针对传播学多元范式并存的现状,提出要正确理解范式之间的张力,避免其负面影响,以促进我国传播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发展传播学在二战结束后逐渐受到了西方学界的重视,并由欧美国家扩散到世界各地。亚洲地区为发展传播学的学术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本文梳理了近年来有关亚洲发展传播学的文献资料,从研究国别、研究议题、理论范式概括了亚洲发展传播研究的学术动态。从研究国别来看,南亚和东南亚地区的成果较为丰硕。从研究话题来看,经济发展的“软要素”、健康传播与公共卫生、性别平等与家庭生活、农业与农村发展、媒介技术与边缘化社区和传播的权力问题等议题是近年来学者们关注的主要对象。从理论范式来看,包括社会营销、娱乐教育、健康促进、参与式传播等主流理论范式仍然占据主导地位。亚洲地区既提供了丰富的发展传播实践案例,也在方法模型层面实现了创新,但在理论范式层面缺乏具有挑战“西方中心主义”的“亚洲中心的”理论群。  相似文献   

10.
上世纪70年代中期,现象学和社会批判理论的引入促使了发展传播学向以参与式传播为中心的多元范式转型。随着资助主体及其关注重心的改变,发展传播学的研究焦点逐渐从个体变革转向社会变革,从信息扩散转向公民参与,从国家、国际转到社区,权力问题突显并日益中心化,发展传播的理论和实践呈现出多元策略聚合的态势。在此背景下,行动研究应成为当下中国发展传播学的研究和实践取向。  相似文献   

11.
戴海波  杨惠 《编辑之友》2015,(10):72-75
在传播学发展史上,关于构建“传播中心理论”的争论曾引起诸多著名传播学者的关注,也影响了对传播学认识论和方法论的认知.所谓“传播中心理论”是指统摄传播的所有过程,将传播现象进行普遍意义上归纳和揭示的传播理论.文章对其产生的历史进行溯源,指出构建“传播中心理论”的难处即范式的不同,在分析传播理论缺乏的基础上,提出构建“传播中心理论”存在的问题,认为这是传播领域研究逐渐地“内眷化”和“窄化”的表现.  相似文献   

12.
金鑫  王锡苓 《新闻界》2023,(6):83-96
计算扎根理论是基于社会科学研究第四范式——计算社会科学,所提出的一种创新性研究方法。它以建构主义、现实主义为视角,打破了原本围绕制度化范式对解释主义和实证主义进行严格区分所构建的学术体系,为更加严谨、科学地应对当今传播学日益凸显的新问题提供了科学路径。基于此,本研究试对计算扎根理论的起源、主旨、特征意义和实践操作进行探究,为其作为创新性研究方法立论,为其促进传统传播学研究转型发展立基。  相似文献   

13.
从范式转换视域出发,在简述范式和范式转换内涵的基础上,提出出版学研究范式历经了三个发展阶段,即寄生于古典文献学时期的出版研究、融入营销学时期的出版学和依附于传播学时期的出版学,并提出未来出版学研究应当通过批判性继承与创新、内部横向整合和外部融合拓展等路径构建多元的出版学研究范式。  相似文献   

14.
库恩的范式理论对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的发展都产生了巨大影响,从20世纪80年代起,档案学领域也一直在关注范式的研究。特里·库克认为存在证据、记忆、认同、社会(社区)四个档案学范式。我国学者从范式演进规律和学科属性等角度出发对档案学范式作了大量研究。但目前档案学范式的概念亟待厘清。文章通过分析档案学范式转换形式和范式发展规律,提出档案学范式整合发展的可行性及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5.
早在1988年,林瑞基博士就在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发表了《组织传播及其效果》一文,在中国大陆开启了组织传播学的先河,中国大陆第一次出现"组织传播学"这一学科概念。如今二十多年过去,我国在组织传播学科方面的研究和发展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目前国内多数学者对于组织传播学的理论探讨主要集中在其学术领域的界定、研究模式与意义的探究以及研究范式的创新等方面,对于组织传播学的理论探讨尚有较大的上升  相似文献   

16.
黄安平 《东南传播》2021,(10):111-116
学位论文能充分反映各学科的研究热点、方向和理论前沿.本文使用内容分析法,试图探究2000-2019年中国新闻传播学硕博学位论文的研究情况.研究发现,大众传播和内容研究是新闻传播学硕博学位论文的研究焦点,传播类型和研究对象存在显著相关性;近35%的学位论文未使用任何研究方法,50%以上的学位论文不包括任何理论和理论使用,不到5%的学位论文涉及理论贡献;实证研究范式是理论贡献的主要研究发展方式.  相似文献   

17.
议程设置、框架理论和铺垫理论是三个经常被共同讨论的理论模式。从传播学史看,它们都为研究媒介内容与公众意见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其中,铺垫理论借鉴了心理学概念,从微观角度探讨了议程设置如何发生的过程。然而,这一理论在从心理学借用到传播学领域的过程中,由于缺乏方法和成熟的范式、以及研究对象的不同,其原初意义和应用环境都发生了迁移,这也使得传播学者对铺垫效果的关注相对有限。  相似文献   

18.
一个学科或研究领域的发展形态可以用范式理论进行高度概括,范式理论是特定科学共同体所具有的研究视角、理论参照系和研究方法的总和.因此,在图书馆学研究领域中,应该正确把握图书馆学研究对象的客观性同主观入文因素的交互性.在面向现实问题的基础之上,图书馆学研究者应该运用科学规范的研究方法研究现实问题,倡导研究主体的创新意识和学派意识的自觉.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国外传播理论教材的译介作为视角,考察了欧美传播理论话语在中国的诠释和变异,研究了西方客观经验主义的大众传播理论如何被潜移默化地等同于传播学的过程,同时以《传播理论导引:分析与应用》为例,对我国目前传播学的教学与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应该进一步开阔视野、注重研究范式、重新思考传播理论的教学与应用。  相似文献   

20.
图书馆学范式研究的理论基础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范式理论来源于库恩对自然科学发展历史的研究.文章阐述了范式概念的模糊性和范式之间的不可通约性是范式理论的两大特征.当范式理论被引入社会科学领域之后,这两大特征的作用与意义则有所转变.图书馆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引入范式理论时,同样也需要考虑到这种转变.基于研究对象的现状,图书馆学范式研究应该放弃大而全的宏观范式研究,代之以多维并存的多重范式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