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作为作家的叶圣陶似乎要比作为编辑的叶圣陶拥有更高的知名度,其实在他五六十年的文学生涯里,始终未曾脱离编辑工作.用叶老的话说:“我的职业,第一是编辑.”的确,叶老一生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为他人改稿子、看稿子、编书、校字中度过,是一位颇有声望的优秀编辑.还在苏州乡立中学读书时,叶老就与人合办油印小报《学艺日刊》,当时叶老只有15岁.1928年,叶老在商务印书馆担任专职编辑,后来开办开明书店,当编辑直到全国解放.新中国成立后,叶老担任出版署署长,主管科教书编辑工作.后任教育部副部长、仍兼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之职.地位变了,工作忙了,但并没有改变他一丝不苟的编辑作风.后来,由于年老缘故,叶老的视力衰退了,甚至难辨笔画,但仍坚持让别人念说改一些短稿,继续从事他热爱的编辑工作.  相似文献   

2.
正2014年是叶圣陶先生诞辰120周年,中国编辑杂志社拟于2014年开辟全年专栏《编辑风采》隆重纪念他。本专栏对叶老的纪念,或可期待通过对叶老编辑历史的追忆,对编辑文化精神的找回,拟可解答编辑现实中的一些疑惑,从而振奋编辑精神,凝聚编辑力量,实现编辑理想,最终为建设  相似文献   

3.
正2014年是叶圣陶先生诞辰120周年,中国编辑杂志社拟于2014年开辟全年专栏《编辑风采》隆重纪念他。本专栏对叶老的纪念,或可期待通过对叶老编辑历史的追忆,对编辑文化精神的找回,拟可解答编辑现实中的一些疑虑,从而振奋编辑精神,凝聚编辑力量,实现编辑理想,最终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编辑的文化贡献。  相似文献   

4.
正2014年是叶圣陶先生诞辰120周年,中国编辑杂志社拟于2014年开辟全年专栏《编辑风采》隆重纪念他。本专栏对叶老的纪念,或可期待通过对叶老编辑历史的追忆,对编辑文化精神的找回,拟可解答编辑现实中的一些疑虑,从而振奋编辑精神,凝聚编辑力量.实现编辑理想,最终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编辑的文化贡献。为了扩大这次活动的影响力,中国编辑杂志社将在开辟专栏的同时,联合相关出版社,  相似文献   

5.
正2014年是叶圣陶先生诞辰120周年,中国编辑杂志社于2014年开辟全年专栏《编辑风采》隆重纪念他。本专栏对叶老的纪念,或可期待通过对叶老编辑历史的追忆,对编辑文化精神的找回,拟可解答编辑现实中的一些疑虑,从而振奋编辑精神,凝聚编辑力量,实现编辑理想,最终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编辑的文化贡献。为了扩大这次活动的影响力,中国编辑杂志社将在开辟专栏的同时,联合相关出版社,在专栏活动的基础上,拟策划、编辑出版纪念文集,现诚邀广大编辑同仁以及景仰、热爱叶圣陶先生,支持叶圣陶学术研究的团体和个人,参加专栏写作活动。活动具体要求如下:  相似文献   

6.
读《我是编辑》有一种异乎寻常的亲切感,即如亲聆心仪已久的叶至善先生的谆谆教诲。叶老将近二十年来撰写的与编辑工作密切相关的百篇文章结集出版,诚如有人著文所说,是为我国编辑学的发展作出了新的重要的贡献。叶老在集子中论及编辑与编辑工作的方方面面,诸如编辑的本质与功能,编辑的地位与职责,编辑的素质与才干,编辑对稿件和资料的处理,编辑的选题、组织、审读、加工、编排、插图与封面设计,甚至还论述到图书的广告和发行。由于叶老长期从事少年儿童刊物的编辑工作和创作科普作品,因此在《我是编辑》中较多论述如何编辑少儿刊…  相似文献   

7.
叶圣陶在长达65年的编辑实践中凝练出内容丰富的编辑理念,其虽言简意赅,但都切中要害。文章就学术期刊出版的主要流程,从提升学术期刊编辑工作含金量的前提、基础、关键所在、基本保障四个方面阐述了学术期刊编辑应遵循的叶老的编辑理念,并论述了其在编辑工作中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8.
我热烈祝贺叶至善同志——叶老的文集《我是编辑》出版。这是有益于中国编辑队伍建设的一本好书。今年还是叶老的八十大寿。我衷心祝愿叶老健康长寿,继续推动中  相似文献   

9.
最近,收到叶老寄来的他新出版的《我与四川》一书,读之未竟,就把我这个在四川度过抗战年华的人带网到了雾都雨庆,沉睡了几十年的往事被唤醒了。叶老是编辑的典范。作为一名后学者,几十年来,亲身受到他许多教诲和熏陶。现在把我所崇敬的叶老的的箴言佳行记述出来,作为编辑朋友共同学习的榜样。  相似文献   

10.
最近,收到叶老寄来的他新出版的《我与四川》一书,读之未竟,就把我这个在四川度过抗战年华的人带回到了雾都重庆,沉睡了几十年的往事被唤醒了。叶老是编辑的典范。作为一名后学者,几十年来,亲身受到他许多教诲和熏陶。现在把我所崇敬的叶老的箴言佳行记述出来,作为编辑朋友共同学习的榜样。  相似文献   

11.
新闻编辑工作是一项综合工作,拙文探讨文学修养对新闻编辑的重要性,管窥蠡测,以期对新闻编辑提高自身素质有所帮助。一、新闻与文学的联系要求编者必须具备较高的文学修养新闻与文学的联系,就是指新闻与文学的相互吸收与借鉴,目的是为了使各自的认识生活和表现生活的能力得到加强和丰富,使新闻  相似文献   

12.
茅盾的编辑思想对中国现代编辑学的影响极为深远,他的编辑思想在主编《小说月报》期间就颇具雏形。他所坚持的编创结合,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译介西方文学,注重作者队伍建设,突出的读者意识等编辑思想,为现代期刊编辑活动和编辑学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1949年创刊的《人民文学》被誉为新中国的"国刊",担负着"主流话语"下引导全国文学创作的示范性职能。《人民文学》的编辑们既要严格贯彻构建"主流叙事"形态的编辑理念,又要兼顾文学作品的"思想性"与"艺术性",力求在作家、读者与主流意识形态之间达到一种平衡,于是,各种编辑策略层出不穷。《人民文学》、《人民文学》的编辑、《人民文学》的作家作品的命运形象地为我们勾勒出"十七年"期间作品、编辑与意识形态之间的复杂纠葛。  相似文献   

14.
赵桂娟 《视听纵横》2009,(5):112-113
电视编辑运用的手段比图书编辑、期刊编辑、报纸编辑、广播编辑丰富,要运用摄像、文学、音乐等综合手段进行创作,因此需要在文学、音乐、美术等方面有良好的艺术修养,以提高作品的表现力、感染力,确保作品的艺术水准。  相似文献   

15.
【摘要】丁玲是作家,也是编辑大家,编辑生涯跨越半个世纪。其“扶植新秀,海纳百川;以笔作枪,为文学而文学;团结作者,为人民服务”的编辑思想更是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相似文献   

16.
谢六逸是我国现代知名的文学家、教育家、新闻学者。他一生酷爱编辑工作。纵观他短促的一生,编辑工作自始至终贯穿其中。 自1921年4月,谢六逸接编文学研究会的机关刊物《文学周报》以来,他先后陆续主编过《言林》、《国民》、《儿童文学》、《趣味》、《文讯》等多种期刊。此外,还为黎明书局、光华书局、文通书局编过一些书籍。抗日战争爆发后,被推选为上海编辑人协会主席。他虽不同于分分秒秒维系于编辑事业的赵家璧等人,将一生中很大部分的精力贡献于我国早期的新闻学研究及新闻教育事业的创建工作。但他以其独特的新闻学者的眼光,审视着编辑工作,执着于编辑工作。 1921年1月中旬至2月间,仍在日本求学的谢六逸,积极地参加了当时在文坛上颇有影响力的文学机构——文学研究会,为第24号会员,与沈雁冰、郑振铎、许地山、孙伏园、王统照等同为该会读书会小说组成员。并且与热衷于编辑工作的沈雁冰、郑振铎等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在相互的交往中,谢六逸开始投身于编辑工作,并乐此不疲。他东渡回国,踏入社会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在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担任编辑职务。1922年12月1日,“依了上海文学研究会会员的决议,特请谢六逸先生为主任编辑。”(郑振铎语)谢六逸开始单独主编文学研究会的机关刊物《文学周  相似文献   

17.
不薄名人爱新人——试论秦兆阳的编辑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了著名的编辑家秦兆阳先生重视新人作品,培养和力推文学新人的编辑实践,指出秦兆阳先生重视新人新作的原因是为了实现其编辑主张和办刊宗旨。探讨了秦兆阳先生的办刊编辑思想是以一定的文学主张为宗旨,以优秀的作品为支撑,形成了文学主张、文学编辑、文学作品和谐统一的模式。  相似文献   

18.
要办好深受人们喜爱的文学杂志刊物并非易事,需要有准确的办刊方向以及编辑人员较强的文学素质。编辑作为读者和作者之间的重要桥梁,肩负着重要的使命,不仅仅要为读者提供高品质的精神食粮,还要为作者孕育成果展出园地。编辑文学素养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期刊质量的好坏,同时也会影响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播。文学编辑一定要熟悉所处的文化环境、文学现状,同时具备一定高度的理论学术素养才可以在约稿、审稿和编辑加工稿件的时候凸显出刊物的品质,下面做具体的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9.
作者韦君宜是老编辑、女作家,现任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青年时代,投身解放区的编辑队伍;建国后,作过青年杂志和文学书刊编辑工作,尤其对文学书刊的编审有丰富经验和感受。本书辑入她在编审工作上,关于怎样为人民当一名德才兼备的编辑、选稿标准、作者的培养、读书心得与评论,审稿  相似文献   

20.
养成好习惯戒除坏习惯●遇衍滨近读《叶圣陶研究论文集》,颇受教育和启发。叶老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他认为,养成良习,终身得益,社会受益,养成恶习,终身受累,还要殃及他人,贻害社会。以大众为服务对象的编辑,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