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新时代的编辑和出版技术正在不断创新,有助于提高出版物的质量并满足人们的精神和文化需求。但是,在实际的编辑和出版工作中,存在着技术观念落后,技术手段使用率低,虽然技术手段多种多样,但编辑结果却不能反映技术手段优势的现象。为了应对这种情况,本文分析了现代编辑出版技术的内容及其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有效提高编辑出版专业化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在经济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由出版企业化发展带来的出版质量下降、跟风出版严重等出版领域一系列问题引发了我们对出版物价值取向的思考。出版物是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兼备的特殊商品,且其双重价值既有同一性,也存在其难以避免的矛盾性。作为出版人,我们应该合理权衡两者关系,在始终把出版物的文化价值放在第一位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化解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之间的冲突和矛盾,实现两者的和谐共存和双赢。  相似文献   

3.
塔娜  陈丹  周志颖 《出版广角》2017,(24):10-13
在国家和行业主管部门的政策推动下,增强现实(AR)技术在出版业的应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从教育出版、专业出版到大众出版,纷纷推出AR图书占领传统出版市场,“AR+出版”已然成为融合出版中的新浪潮.但是,AR技术在出版业应用过程中还存在或多或少问题,为了提高AR出版物的质量,保障AR出版的安全性,带给用户更好的体验,亟须制定AR出版物标准,以更好地实现科技与出版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4.
1997年,我国出版产业空前繁荣的一年已经告别我们而去,迎来了继续前进的1998年。在新的一年里,面临着出版物买方市场的形成和出版产业改革的新形势,我们北大出版社要认真贯彻落实十五大精神,扎实工作,稳中求进,在前进中开拓,在开拓中发展,向着新的目标迈进。出版产业发展到今天,出版物市场已经从卖方市场转向了买方市场。广大读者面对着千万种图书,选择余地大,可选择的品种多,他们对出版物的内在质量和外在包装要求越来越高。在这样的条件下,如何扩大本社出版物在市场上的份额,吸引读者,提高本社出版物的市场占有率,这是对…  相似文献   

5.
在这个网络信息发达的时代,营销是一家企业发展壮大必不可少的因素之一。对于传统出版物来说,随着近年来出版行业市场的不景气以及网络新媒体等势力的快速崛起,如何利用好互联网进行网络营销已经成为出版行业不得不面对并且认真思考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基于此,本文首先指出了传统出版物在网络营销传播方面存在的问题,其次着重探讨了传统出版物网络营销传播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四大确定了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方向。我国出版物市场是整个社会主义大市场的一个组成部分,出版界能否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这是关系到我国出版业在新形势下能否继续繁荣和发展的大问题。市场经济的一大特点是竞争,优胜劣汰。图书的市场竞争力,最根本的是质量,出版整体质量高的图书,是出版社在市场经济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保证,是出版工作永恒的主题。图书的整体质量,是作者的原稿质量、编辑质量、印校质量和发行效益等的综合,是作者和出版社各个部门工作质量的总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编辑对图书整体质量的作用和责任,较之计划经济体制下要求更高了,以  相似文献   

7.
任何一个出版社的出版物,都不会是仅仅给编辑们看的,它要通过商品交换的渠道,服务于社会。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所带来的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随着我国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日益丰富,必然会给出版物带来一个广阔的市场。随着图书市场的日益扩大,出版工作和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的矛盾,会显得更加突出。因此,出版界从来没有象现在这样,认真地注视图书市场的变化,对于图书市场进行调查和预测,成了出版工作决策的前提和基础,关系到出版工作的兴衰。现在的问题,已不仅仅是如何更多更迅速  相似文献   

8.
主题出版已成为我国出版工作的新常态.如何使主题出版物破圈走向更广泛读者,如何实现主题出版的大众化,是主题出版工作面临的艰巨挑战.本文将在分析主题出版大众化的现状和问题基础上,就主题出版大众化实现路径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9.
文章首先定义了增强现实(AR)技术的概念和特征,并将其与虚拟现实(VR)技术予以区分。接着对增强现实技术的发展历程进行回顾。重点对增强现实出版物的基本范式及应用模式进行案例分析,特别关注增强现实出版物的创新价值。最后,基于分析结论,对我国增强现实技术在出版中应用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出版物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出版物品种和数量大幅增加。与此相对照的是,出版物选题重复、作品平庸、内容一般、格调不高、原创稀少的现象也越来越突出,差错充斥、语言失范、逻辑混乱的不合格产品大量出现。出版物中出现质量问题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有作者原因,有业务原因,但编辑队伍素质偏低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在一本图书的生产过程中,编辑处于工作的第一线,是出版物的全程责任者和开发主体。编辑人员的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出版物的质量和出版工作的效益,因此要提高出版物的  相似文献   

11.
十二月八日上午,王子野同志在全体会议上讲话。王子野同志说,这个会的中心任务是要研究如何提高出版物的质量问题。一九七七年全国出版工作座谈会以来,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出版工作状况可以概括为:成绩很大,问题不少。成绩很大表现在出版物的品种、册数的增加和书籍质量的提高等方面。问题不少,首先是缺书,但是同时也还有重复浪费、粗制滥造和印数不合理造成积压的问题。子野同志说,目前提出提高质量问题主要要求是:重复的书,力求避免;质量不高的不受读者欢迎的书,要下决心不出;印数不合理的,要调整。为了提高出版物的质量,提出以下初步意见。  相似文献   

12.
本文回顾了我国出版发行体制改革10多年来的基本情况,分析了当前出版发行体制中的新裂痕,论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建立一个以提高出版物质量为中心,兼顾出版与发行经济利益的双向制约机制。  相似文献   

13.
马楠弟 《传媒》2018,(9):76-77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出版物在数量上呈爆发式增长的同时,其内容也存在着质量问题.如何顺应互联网发展潮流和网络新媒体环境下互联网出版的新特点,进而做好互联网出版物的内容管理工作,对网络传播平台和国家相关管理部门都提出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4.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地图市场发展十分迅速,社会各方面对地图的需求越来越大,每年公开出版地图有2000多种,印数近3亿册(幅)。在地图市场不断繁荣的同时,各种问题也显现出来,尤其是一些地图质量低劣,不但直接影响读者使用,甚至有可能引起国际纠纷。鉴于此,2006年新闻出版总署对地图类出版物进行了质量专项检查。现就这次检查的结果,并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对目前地图类出版物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一、地图类出版物存在的主要问题1·地图内容差错严重。本次抽查的70种地图类图书,合格的为62种,占抽查总数的88·6%;不…  相似文献   

15.
黄强 《中国编辑》2011,(3):34-37
责任编辑与美术编辑都属于出版编辑人员,是出版物生产流程中的重要角色,也是出版物编辑生产过程中重要的合作者。他们之间是否拥有良好的合作关系,对于出版物质量至关重要。文章从责任编辑和美术编辑的工作职责及基本关系、责任编辑与美术编辑关系中的问题、处理好责任编辑与美术编辑关系的根本原则、处理好责任编辑与美术编辑关系的具体做法四个方面,探讨了责任编辑与美术编辑在出版物编辑出版过程中如何合作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以新疆出版物为线索,分析新疆出版物"走出去"的现状及社会意义,指出新疆出版物在"走出去"过程中的不足,并就新疆出版物如何顺利"走出去"问题进行讨论,提出准确定位策划、提高出版质量、开发渠道等加快新疆出版物国际化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7.
声音     
正质量是出版产品的生命,要充分发挥出版物质量监督检测工作的重要作用,为提高出版物质量水平、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做出更大贡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党组书记、副局长蒋建国数字出版在国外兴起和初入国门时,国内出版界一片惊呼:"狼来了!"这是第一阶段;后来不得不"与狼共舞",期待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共存,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出版业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其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也是巨大的。出版业规模不断扩大,书刊出版数量急剧增长;科学技术在出版业中的普遍应用;多渠道发行活跃了图书市场,出版物的销售日益扩大;中外出版交流不断扩大;等等。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目前我国图书出版工作也存在不少问题。试图分析目前影响图书出版质量的因素,并找出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以来,全球出版领域的竞争日趋激烈,出版企业之间的比拼反映了出版企业的品牌竞争.我国许多大型出版集团在参与国际竞争、提高全球品牌影响力方面与国外大型出版集团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智媒技术的快速发展改变了全球出版集团国际化的传播环境,推动了大型出版集团品牌管理、内容生产、发行渠道、受众分析等生产流程的革新.我国出版企业要主动适应智能技术,在编、印、发等各个环节应用智能技术,从而实现全球出版物市场的宽覆盖,提升我国出版品牌的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20.
健文 《编辑之友》2013,(1):11-17
图书是思维形象成果的产品,任何一本书都是独具特色的"这一个",这种特征使得图书的"制造、生产"无法套用工业化流水线的生产模式。就出版行业而言,一方面,"欲速则不达",慢工出细活的共识毋庸置疑,要想保障图书质量,时间成本是不可忽略的重要环节;另一方面,以品种、总量规模的扩张来提升盈利效能,已成为加快发展步伐的不二之选,出版节奏慢,出版周期长,必然会造成产能下降(或在竞争中处于劣势),进而影响发货、回款,影响到整体经营、运作的续航。对于处于快速变动发展时代中的出版行业而言,此两者之间的难以兼顾或平衡,共同构成了当前出版物质量问题的底色,甚至是影响出版行业深入发展的关键所在。虽说我们已是每年出版品种规模高达38万种的出版大国,却大而不强,从学术著作到大众读物,在对外文化交流中的影响力难以尽如人意;我们有各种监管政策机制,"无错不成书"却也能打着"存在即是合理"的旗号而名正言顺;我们在不断深化出版行业的企业化、市场化改革,出版市场主体呈现日益多元,但随之而来的浮躁之风,却使从业人员素质下滑,导致出版物结构性过剩与短缺、低水平重复出版等问题不断出现。对于出版行业而言,现在究竟是最好的时代,还是最坏的时代?新形势下,我们应该如何以正确的认知和理性的思考,重新审视当前出版物存在的质量问题,并研究切实可行的应对策略呢?本期沙龙中,四位嘉宾结合当前我国出版行业的整体发展情况和发展趋势,从不同的角度,针对出版物存在的质量问题进行了剖析,并就解决方式提出了各自的见解和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