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任贺春 《新闻传播》2014,(3):161-164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和用户数的急剧攀升,网络科普成为一种新型科普形式。网络科普以互联网为传播平台,以网民为对象开展科学传播活动。在多媒体技术的支持下,网络科普具有多媒体性、互动性、娱乐性等特点。基于此,研究我国网络科普的现状,分析我国网络科普的效果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我国网络科普的发展建议,对于更好地研究和开展中国网络科普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基于3G/4G的移动学习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三代和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3/4rd-generation)已在极短的时间内相继推出,他们不但引起移动通讯技术的革新而且通过与现代教育思想的结合,改变了移动学习(M-Learning)的发展进程,并深刻影响了以M-learning为未来发展依托的远程教育。以智能手机移动设备为终端的M-Learning不断拓宽人们学习的广度和深度。本文把手机的移动学习平台建设与远程教育中的课程教学相融合,介绍了基于移动通信技术的3G/4G手机在远程教育课程学习中的优势,提出在基于移动通信技术的3G/4G手机上的课程设计要求,学习平台的搭建要素,以及3G/4G手机在现代远程教育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将科学元素注入文创产品,一定程度上为科普产品的品质提升和市场拓展提供了新思路。科普文创产品连接着科学与受众,为公众汲取科学知识、感悟科学文化提供了新途径。本文基于科普文创产品发展的现状及问题,从感质理论和新4C理论层面提出科普文创产品的设计与传播策略,突破传统文创产品的设计形式和传播方式,为科普文创产品的发展提供多维度创新的可能。  相似文献   

4.
随着移动互联网在西部农村的快速发展,如何有效发挥其在服务"三农"中的积极作用,成为一个现实而紧迫的问题。因此我们选择了陕西省武功县G村进行实地调查,分析目前农民移动互联网使用状况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信息服务质量、发挥意见领袖作用和提升农民媒介素养等对策建议,从而为加快农村移动互联网应用与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周万钧 《新闻世界》2013,(8):132-134
随着3G技术的应用和4G技术的开发,移动互联网时代正快步走来,在人们通过移动互联网获取信息越来越便捷的情况下,彩信手机报面临用户发展慢、退订多、流失快等问题。本文以《滁州手机报》为例,就地方手机报如何依靠特色内容、个性化服务来吸引读者、防止用户流失等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6.
如何实现“互联网+科技馆”是新媒体时代科技馆发展的重大命题。本文从分析科技馆与互联网的本质特点入手,论述了“互联网+科技馆”的发展方向,提出“互联网+科技馆”是互联网全面渗透到科技馆教育、服务、管理等各项工作中,使之成为智慧的科技馆;其核心是通过互联网理念及技术的应用,为科技馆基于体验型实践的科学教育提供崭新的思路和方式,促进展览或教育活动的设计及实施更加开放、协作、共享和精准,更富吸引力,实现科技馆科普模式的创新和改变。  相似文献   

7.
基于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新媒体产品出现并快速发展。媒体产品的扩张与转型,需要以对产品价值的挖掘为基础。新媒体产品如何产生价值、如何发挥价值是媒体研发者需要思考的问题。通过对现有新媒体产品的经验做出规律性总结,有助于为新媒体产品的下一步研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智慧出版是随着数字技术更新迭代而出现的新型出版模式,可以为用户提供个性化、场景化、多维度和持续性的知识服务。本文以8本海洋科普期刊为研究对象,对其微信公众号、微博、音频及短视频等平台内容进行梳理,分析海洋科普期刊智慧出版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内容生产方式、移动场景建设、组织模式变革和生态系统建构等方面探讨海洋科普期刊智慧出版的可行路径,为智媒时代我国科普期刊智慧出版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移动互联网的传播互动空间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晏捷 《东南传播》2010,(3):21-23
2009年算是中国的3G年,随着3G网络在中国的逐渐铺开,移动互联网技术在中国已经日趋成熟,越来越多的手机用户开始"定居"互联网,手机网友成为我国互联网消费群的一个新的增长点。移动互联网的传播互动空间,涉及到移动互联网产品的核心,是充分发挥移动互联网潜在能量的关键。本文将梳理国内移动互联网在传播互动空间打造方面的发展脉络,从传播学理论角度切入分析中国移动互联网的互动空间发展现状,对中国移动互联网互动空间打造的发展方向进行总体把握。  相似文献   

10.
新媒体时代,如何提高移动端融媒体产品的传播创新能力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作为最新一款移动互联网融媒体产品,2019年1月1日上线的"学习强国"APP汇集了移动互联网产品的诸多最新成果,是实现媒体融合发展的一次大胆实践,其成功之道,除了由政府主导的强大推动力外,产品自身的价值逻辑也能够为其他平台提供借鉴。本文试从产品的视角,以文化产业价值链理论,试图找出产品的价值转换机制模式及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1.
移动学习的目标是帮助学习者能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学习任何内容,3G和手机图书馆的发展为移动学习者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学习平台。文章利用3G和手机图书馆构建了移动学习平台,并探讨了如何促进移动学习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互联网步入Web3.0时代,基于移动互联网发展起来的掌上移动媒体,已经成为公众生活中全新的媒体传播平台、信息服务平台、电子商务平台和生活服务平台。作为国内市值最高的门户大佬——腾讯,凭借微信拿到移动互联网第一张船票安全下海,其移动终端的产品布局,同样涵盖到公众生活的方方面面。本文以腾讯入股大众点评为缘起,以腾讯的移动互联网布局为案例,对移动互联网背景下各大网络媒体的生存之道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3.
金太鑫 《出版参考》2017,(11):45-47
移动互联网、移动技术快速发展,我国移动阅读产业面临机遇与挑战.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移动阅读如何更好地发展成为出版业面临的关键问题.本文对移动阅读的定义进行梳理,总结我国移动阅读的现状,从阅读体验、浅阅读困境、内容资源与版权制度、平台质量与技术标准四个方面提出移动阅读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4.
卢迪 《现代视听》2013,(9):40-43
当前,我国已开始进入移动互联网发展的黄金时代,从网络、终端、应用产品三方面来看,移动互联网产业的整体快速发展为未成年人应用服务市场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和先决条件。移动互联网未成年人应用服务不仅是一个潜力巨大的市场更是一项事业,需要政府、社团组织以及移动互联网业界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推进移动互联网未成年人应用服务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互联网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为人们生活提供了便利。网络发展、网络安全相辅相成,移动互联网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信息安全问题愈加受到关注,移动互联网安全隐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重点介绍了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加大立法、监管,如何保障移动互联网信息安全,打击网上违法犯罪活动。  相似文献   

16.
全球互联网革命的新浪潮航标移动互联网为企业移动信息化发展带来了全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首先阐述了如何利用移动互联网思维和技术推动企业移动信息化发展;其次介绍了企业移动管理(EMM)技术的概况及核心功能;结合新华社的实际情况分析了我社在移动信息化发展方面的现状;介绍了EMM技术在我社移动信息化的应用-新华社移动工作平台的设计方案和建设情况;最后展望了企业移动信息化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7.
移动互联网的兴起与发展,对传统出版模式带来极大挑战,如何实现从内容生产商向知识服务提供商转型是一个关乎出版机构转型升级成败的重要命题.本文以"壹学者"学术科研移动服务平台为例,介绍了人大数媒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依托移动互联网,为学者提供学术数字图书馆、学术科研工具、学术社交等各种学术科研服务的探索,探讨了基于移动端的知识服务产品的运营策略.  相似文献   

18.
科普能力是国家向公众提供科普产品和服务的综合实力,是建设高质量科普体系的基础性工作,在推动公民科学素质提高的作用与日俱增.为促进我国科普事业的良好发展,基于我国31个省份2010—2019年的科普面板数据,从投入产出分析视角出发,采用变异系数法、线性加权法、固定效应模型对我国科普能力的时间演化、区域差异与影响因素进行研...  相似文献   

19.
主持人语: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八处涉及“网络”,透过近几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有关表述,与中国国力同步壮大的中国互联网事业蓬勃发展的历史轨迹清晰可见,而在一“网”无前中,机遇与挑战并存。随着传媒技术的迅猛发展,尤其是3G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微博的异军突起,真正实现了名副其实的移动信息宽带和全民信息的传送,带来了移动互联网的繁荣,这不仅满足了大众日常通讯需求,同时为处理图像、音乐、视频浏览等多种媒体形式提供了便捷的通道,这种便捷还包括可视电话、手机电视、视频电话会议、电子商务等各种信息服务,真正的实现了信息在移动中的零时差传播。新技术给媒体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与竞争平台,但如何在新的模式下重新定位,如何寻求发展突破?这是本刊传媒大讲坛栏目近期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20.
随着4G移动网络的兴起和3G移动互联网的全面铺开,我国新媒体发展呈现出崭新的面貌,即不断向移动化方向发展。把握好我军形象塑造的微信、微博、微视等"微平台",是顺应传播领域新变革的明智之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