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许多新闻人传统的思维中,媒体的主要功能就是主动地向受众传播信息,而受众只有被动地去接受这种信息的传播。事实上,媒体与受众的关系是双向传播的关系,也就是说受众对媒体存在着逆向传播的现象。对此,朱金平在《受众对媒体逆向传播之探析》一文中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2.
鹿麟 《编辑之友》2003,(2):53-55
受众作为大众传播的“靶子”和目的地以及参与者和最终决定者,是传媒首要的研究对象,传媒要通过受众对其所提供的信息产品的接受与消费来实现其传播活动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我们知道,大凡一个新的媒体创办的时候,总是要首先确定其受众群并进行大量的读者调查;某一媒体进行重大改革时也多要考虑受众能否接受;或是当某一媒体的受众发生变化时,媒体也要亦步亦趋地跟着进行改革。由此可见,如果说传播的效果必须通过受众的接受来实现的话,那么,反过来传媒要想达到预期的效果就必须每一步都从受众的角度出发,时刻以受众为坐标来定位…  相似文献   

3.
商光锋 《新闻窗》2009,(6):53-54
广播电视节目必须要有人听、有人看才会有价值,有了听众、观众,广告商才会把钱投给广播电视媒体,媒体才能够生存和发展。可以说,在传播行为中,是接受的一方而不是传播的一方决定着节目的传播效果,也就是说,是受众决定着媒体的命脉。因此,广播电视节目创新必须研究受众,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相似文献   

4.
论媒体的交互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纵观媒体发展历史,信息只要产生作用,就必然经历一个交互的过程。时代不同、传播信息的媒体不同,对信息交互性的追求却是不变的。由于电子出版物这一数字化媒介的兴起,媒体交互性能实现的速度和质量都发生了质的变化。人们对媒体交互性开始重新认知。一、交互是媒体产生作用的最好方式所谓“交互”,是指信息在传播与接受过程中传播者和传播对象的相互作用。即媒体在提供信息的同时,能够了解受众的接受情况,得到信息的反馈,或接受受众的请求,并按照要求提供相应的信息。可以说,媒体的这种“交互性”是检验传播效果的最佳途径。对于…  相似文献   

5.
受众与信息     
珞珈 《出版科学》2016,24(3):0-0
媒体与受众同媒体与信息的关系一样,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离开媒体,受众难以获取有效信息,没有受众,媒体无法发挥应有作用。信息是媒体与受众联系的重要纽带,传统媒体如此,网络媒体更是如此。不同的是,在传统媒体时代,传统媒体是信息的发布者和传播者,受众是信息的接受者和消费者,媒体与受众的界限是明晰的。在媒体融合时代,受众越来越多地参与信息传播,受众不仅是信息的接受者和消费者,同时是信息的发布者和传播者,媒体与受众的界限逐渐模糊。当今时代,受众不再被动地接受信息,参与信息的主动性和互动性大大增强,在信息的传播和消费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不仅要研究媒体与信息的联系,而且要探讨受众与信息的关系,研究受众在信息的传播和消费中出现了哪些新变化和新要求。  相似文献   

6.
网络媒体的勃兴,网络的交互功能给了电子媒体和纸质媒体一个深刻的启示:受众对信息传播活动的参与度,是与受众对媒体的关注度、与媒体在人民群众中所产生的影响成正比的。所以,报刊、广播、电视自觉地、有意识地吸引受众参与自身信息传播活动,为他们提供展示各种观点和才艺的平台,努力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百花齐放、百  相似文献   

7.
<正>在过去传统媒体时代,我国受众主体在接受媒体信息时选择性与差异性非常狭隘,总体来说总是被动的接受媒体所传播的信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媒体传播的手段和方式方法发生着巨大的改变,在进入了当今的新媒体时代,我国受众主体意识已经得到复苏,心理需求发生了改变,尤其是当下网络媒体的普及,受众主体逐渐参与到媒体传播中,找到了自己的主动地位,受众主体的选择变得更加个性化,也具有明显的  相似文献   

8.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处于现代社会的人们在享受便利的同时,也受到各种危机的不断侵扰,"危机"逐渐成为出现在我们生活中的高频词汇。如何对危机事件进行正确、有效的报道,促进危机事件的顺利解决,成为新闻媒体及其从业人员所要深思的问题。本文从受众出发,侧重对有利于受众主动地接受危机传播信息心理因素的分析,并对影响受众接受危机传播信息的心理进行了简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李:让我们先考察一下网络时代或新媒体时代受众的思维模式。在旧媒体时代,受众对新闻的接收多半是被动的。而在新媒体时代,受众对内容的接收几乎完全是主动的和选择性的,受众可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兴趣,主动地选择内容。如果从传统媒体看,北京的电视观众有60个频道、2200家日报供选择,那么,以互联网为标志的新媒体能够提供各类信息的主页简直是无穷无尽,用之不竭。人在生活中有一个不变的量:一天拥有24小时的时间。网络时代各种媒体的竞争就是对受众注意力的争夺。受众的注意与否取决于传播的内容与  相似文献   

10.
任何一种传播媒介要想取得理想的传播效果,其基本前提就是了解受众接受信息的基本行为,并据此调整和改进传播内容和传播方式。对于任何媒体来说,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受众反馈机制,是必不可少的。随着传播手段的进步与发展,媒体传播的方式也在发生改变,随着全媒体时代的来临,纸质媒体的受众反馈机制也需因时而变,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1.
传统意义上的新闻传播,有一定的专业性和门槛,往往是具有专业身份的传播者负责传播,受众只能被动地接受。进入自媒体时代,受众与传播者角色不再固定,受众也可以与传统意义上的记者一样,通过例如微博、微信等现代媒介发布信息而成为新闻传播者,传播者角色不再垄断,新闻媒体的传播地位受到挑战,媒体发展的重点由"我要传播什么"改变为"受众想要接受什么",新闻传播格局由"传者天下"进入"受者天下",受众成为新闻的起点与归宿,民生新闻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2.
当下,我们已进入一个各种媒体互相融合,协同运作的全媒体时代。这样一种全新的传播环境对记者的职业素养提出了诸多新的要求:记者需要拥有综合运用多种媒体的能力,合理运用各种媒体形式为受众提供信息;同时要尽可能掌握更加多元化的专业技能以更好地进行全媒体传播;还要具备强烈的受众意识,切实了解受众所需;另外还要拥有较强的信息分析处理能力,为受众提供优质讯息。  相似文献   

13.
编辑与信息     
珞珈 《出版科学》2016,24(6):0-0
编辑是媒体的中心环节,连接信息和受众,处于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媒体传播信息必须经由编辑选择、加工、整合和把关,使信息有序化,转化为有使用价值的信息,有利于向受众传播和为受众接受,才能产生应有的社会影响,实现媒体的社会价值和责任。受众只有接受经过编辑工作处理的信息,才能从中受益,获取有效信息,深化吸取信息营养,提升自身的素质、修养和能力水平。在信息传播和消费过程中,媒体、编辑和受众相互依存、不可或缺,是紧密联系的共同体。  相似文献   

14.
媒体宣传典型,是要吸引读者、引导舆论、教育群众,其引导、示范作用是在受众主动选择过程中通过新闻传播的事实来实现的。用平视的眼光和客观的态度去寻找和挖掘典型人物,才不会让人感到陌生和高不可攀,受众才会从内心真正地接受典型、学习典型,在行动上跟随典型。  相似文献   

15.
范祖荣  周建辉 《传媒》2015,(20):70-71
信息化时代,我国传统媒体开始走向并融入市场,媒体与受众间的关系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微妙且深刻的变化,从而出现了媒介融合发展的大趋势.在这种大背景下,体育信息传播模式也受到了巨大的影响,受众对体育信息的需求从被动接受转为主动消遣,这就要求体育信息传播模式尽快实现自我革新与转型,从而更好地满足受众的多元化与个性化需求.  相似文献   

16.
当今,各种媒体在为争取受众的激烈竞争中,越来越认识到,只有尊重受众的需求,才能羸得受众的主动选择。随着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这实际上已经成为一条被广泛重视的传播准则。广播相比其他媒体来说,有其不能克服的局限性:它只依靠声音符号进行传播,只能从听觉上吸引听众。如何长久地把握住听众,这是一个广播节目主持人在主持每一期节目前应该考虑的问题。少儿节目的听众———少年儿童是一群难以驾驭的群体。他们正处在身心成长的黄金可塑期,他们接受新鲜事物快,但是有意注意难以持久;他们的自我意识在逐步加强,每个年龄阶段的孩…  相似文献   

17.
所谓"本土化"的传播理念,简单地说,就是"依据中国国情,立足中国的社会现实,按照中国媒体自身的运行规律,遵循中国受众的接受习惯与实际需求,使得组织、制作、传播等媒体行为具有中华民族的特色、气派、风格和口味".  相似文献   

18.
参与性是指观众以各种形式参加了电视节目传播的过程,并对节目的完成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如果说早期的受众参与在一定程度上是传播主体试图拉近与受众距离的一种姿态的话,那么在媒体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参与性已成为电视节目自身生存发展的重要元素。它是在传播者明确受众作用的基础上,开始尊重受众自主选择、接受的心理习惯,将受众对媒介及  相似文献   

19.
汪彩艳 《今传媒》2014,(3):15-16
亨利詹金斯(Henry Jenkins)和约书亚·格林(Joshua Green)提出了扩散性媒体(Spread Media)的概念,另译作传播性媒体。他们认为,受众可以在虚拟网络空间里创造特定的价值和意义。普通大众可以利用新媒体的这种扩散性增强自己传播信息的能力(spreadability)[1]。本文认为,这种新媒体使得受众能够更加主动地参与信息的发布、生产以及随后的互动。从这个意义上讲,受众也可以成为信息的传播者,传受角色双方处于不断的身份转换之中。社交媒体无疑是一种典型的扩散性媒体。  相似文献   

20.
张楠 《新闻传播》2002,(11):10-13
当前一个普遍的观点是:网络新闻传播实现了传者与受者的平等,受众是主动的信息使用者,网络受众既是信息的接收者也是传播者。作者认为这一观点值得商榷,就目前情况看,网络媒体传播并没有消释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的不平衡关系:网络媒体受众接受信息的方式仍是被动的;他们尽管可以通过多媒途径表达自己的观点,但不可能成为真正意义的网络媒体的传播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