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中国档案学研究的得与失胡鸿杰在《档案学通讯》2011年第6期撰文,记述了近几年我国档案学研究的主要变化,分析了引发研究领域拓展和成果数量增长的深层次原因,提出其外在驱动力主要源于“学界之外”和“国门之外”,指出,当前中国档案学研究存有学科结构失调、核心内容流失、过度格式化带来的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2.
郝春红 《云南档案》2012,(11):27-30
本文从档案学的逻辑起点即档案定义入手,述评了档案除具有原始记录作用的固化信息的主流定义之外的六种"非主流"档案定义,即"社会记忆"说"、归档保存"说、"备以查考"说、"积累物"说、"副产品"说和"历史再现"说,以期为档案学的基础理论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陈祖芬在《档案学通讯》2007年第2期撰文指出:档案学共同体是进行档案学科学研究,拥有档案学范式的科学共同体。他们是致力于档案学学习、研究和实践的一群人,是档案科学的主体。作者在分析"档案学共同体能力发挥的状态"时认为:档案学共同体的能力主要表现在对档案学发展的推动上。就目前情况看,档案学共  相似文献   

4.
谈档案学研究面向世界问题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各国档案工作和档案事业建设实践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档案学,明显地具有各国的特色,因而在我国档案学研究中出现了所谓"欧美档案学"、"苏联档案学"、"国家档案学"等各种提法和概念.  相似文献   

5.
档案学范式研究作为以档案学为研究对象的档案学元科学研究内容之一,它对于档案学学科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拟从"指导和规范档案学研究,形成档案学研究范式:激发档案学人的主体意识,促进档案学学术发展;强化档案学学科独立性,捍卫档案学学术尊严;提升档案学研究理论深度,拓展档案学元科学研究"四个角度全面阐述档案学范式研究对于档案学发展的学科意义.  相似文献   

6.
我国的档案学术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档案史料编纂共同体、行政档案学共同体和历史档案学共同体、实用经验档案学共同体、"小档案学"共同体和"大档案学"共同体五个阶段,本文对这五个阶段进行分别论证并提出档案学术共同体的发展意义,有利于掌握学术脉络和档案学发展历程,旨在丰富我国的档案学研究。  相似文献   

7.
马伏秋 《档案与建设》2021,(8):38-41,56
中国档案学基础理论研究所面临的困境主要是研究阵地日渐丧失.本文明确了档案和档案工作的独特性,阐明档案具有不可替代的力量,而档案工作者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使用这种力量、规范这种作用的发挥是中国档案学基础理论的主要课题.本文认为,中国档案学基础理论研究者应当坚守基础理论研究阵地,从档案学高等教育、档案学基础理论研究、档案学学术评论和档案学学术宣传四个方面进行革新,以期走出困境.  相似文献   

8.
运用CiteSpace对2000—2019年间档案学CSSCI期刊有关论文进行知识图谱分析发现,"档案学理论"等五大知识群的研究突出,关键词充分反映档案学研究前沿议题的集中性、时代性。文章整体呈现了我国20年来档案学研究的发展脉络和知识流动,及未来档案学研究的基本趋势。  相似文献   

9.
以对档案学学科的前沿热点问题的分析为基础,从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角度,选用CSSCI数据库为数据源,利用CiteSpace V应用软件对1999—2018年间《档案学通讯》《档案学研究》中主题为"档案"的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与研究。以尽可能直观、清楚的方式展现我国档案学学科领域研究的前沿和热点问题及其发展趋势,从而了解我国档案学研究的现状,进而构建符合实践发展需要的档案学学科体系。  相似文献   

10.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档案学研究取得了有目共睹的巨大进展,然而这种前进的步伐颇为艰难,人们对档案学研究的现状并不十分满意,各种批评之声诸如说它是"经验科学"、"馆内科学"、"理论脱离实际"、"故弄玄虚"等不绝于耳,诚然各种批评中不乏偏见和偏激之词,但档案学研究自身的缺陷也是需要反思和正视的.  相似文献   

11.
学人研究、学史研究和学论研究是构成档案学研究的三要素,三者相辅相承,共同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档案学。只有进行档案学术研究活动,并且取得了一定研究成果的人才是档案学人。研究中国档案学人具有四个意义:对档案学人的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档案学发展的历史;可以把对档案学人的研究作为档案学史研究的一个特殊视角;对档案学人的研究能够评估和定位档案学术的发展阶段;研究中国档案学人,是打造中国档案学派的重要路径。研究中国档案学人的四个路径,即"个案研究""比较研究""群体研究"和"学术著作评价"。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论文数量分布、来源分布、涉及国家或地区分布和研究主题分布等方面对2012-2019年档案学研究运用比较研究法的论文进行调查统计,分析档案学研究中比较研究法运用的现状和特征,并与学者对2006-2011年间的研究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调查结果表明,比较研究法在成为档案学硕士学位论文采用的重要研究方法的同时,得到了许多档案学者和档案学核心期刊编审专家的重视和认可,其作为档案学重要研究方法的地位得以确立,且横向比较成为档案学比较研究的主要形式,这是档案学研究运用该方法的基本特征。档案学研究运用比较研究法成果的具体特征表现为:档案法规、政策及标准研究范围扩大,电子文件与电子档案成为持续研究的重点,档案服务成为档案工作研究的核心,档案学理论研究的内容更加丰富,档案文化研究出现新的趋向。  相似文献   

13.
为建构郑州大学档案学科发展记忆并丰富我国档案学人研究,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和访谈法等对王金玉档案学研究成果进行全面梳理和系统总结,探讨王金玉中国档案史思想的形成背景和发展阶段,总结其主要内容和重要特点,分析评价其主要贡献以及存在的局限,同时阐发王金玉中国档案史思想对当前中国档案史乃至档案学研究的指导价值和启示意义,以此纪念王金玉老师并期冀对中国档案史研究有所启发或推动。  相似文献   

14.
任越 《档案学研究》2016,30(1):4-10
档案文化问题是近年来我国档案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而针对档案文化的社会推广与社会公众档案文化观念的养成是我国档案文化实践的重要内容。然而,当前我国档案学界的档案文化认知与社会层面文化认知存在着明显的冲突,这种冲突衍生出我国档案学界对档案文化问题研究的悖论。本文从分析我国档案文化问题现状入手,阐释了档案文化研究悖论的表现及其成因,并分析了消解档案文化认知冲突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档案文化创意产品的研究对用户的认识和关注较少,开发策略较宏观。本文从档案文化创意产品用户需求的角度出发,对档案文化创意产品的用户进行调查研究,提出基于概念格的档案文化创意产品用户需求的研究方法,构建档案文化创意产品用户需求的概念格并提取相应的关联规则,揭示了档案文化创意产品用户需求之间的关系,总结归纳出档案文化创意产品用户需求的特征,并从用户角度为档案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提出了建议,一定程度上为档案文化创意产品方面的研究提供借鉴,同时也为相关主体在开发档案文化创意产品时提供指导,从而满足用户的多样化需求,改善用户的产品体验。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CNKI数据库7种档案学核心期刊2010—2018年发表的363篇文献为样本,对档案新技术应用研究的现状进行分析,指出研究存在的不足,预测发展趋势。目前,该主题研究处于具体应用研究时期。从具体的热度来看,频次最高的主题词为大数据,其次分别为数字档案馆、云计算、档案信息资源、档案数据、电子文件、档案信息化、电子档案、智慧档案馆等。学术界重点对档案新技术应用体系和管理模式构建、档案数字资源开发与保存、档案信息安全性、新型档案服务模式构建和档案新技术应用案例分析五个主题展开研究,研究成果对传统档案管理范式的转变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也存在研究内容不够全面、研究的主动性和创新性不足以及研究的借鉴性不强等问题,需要学者们进一步开展具有全面性、创造性和针对性的探索。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国际档案学界近三年的研究趋势,本研究运用主题分析法对2017—2020年初发表于6本英文档案学期刊上的文章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国际档案学界近三年的十大热点领域为档案行动主义、档案获取、服务与利用、文件管理、信息治理、档案职业、文件与档案管理中新技术的应用、文件与档案管理史、档案教育、档案学理论及数字保存。各领域主要研究进展显示当前国际档案学界的研究呈现多学科交叉融合、传统与前沿并重及以解决实践问题为导向的态势。  相似文献   

18.
谭必勇  陈珍 《档案学研究》2017,31(6):117-124
本文旨在从社群档案视角探索体制外档案资源进入国家公共档案资源体系的路径与方式。在分析澳大利亚“强制收养历史项目”历史源起的基础上,梳理了澳大利亚国家档案馆在“强制收养历史项目”诞生前后发挥的特殊作用,认为“强制收养历史项目”初步形成了以社群成员共同经历为基础、政府力量为主导、非政府组织多方联动的社群档案资源体系构建模式,为创建我国体制外社群档案资源进入体制内公共档案资源体系的常态化机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9.
档案记忆再生产研究是运用马克思社会再生产和当代社会记忆理论,对档案记忆的生产(生成)与再生产行为及其过程进行多方位、整体性探讨,旨在探索发现档案记忆再生产行为的内在机制与本质规律。作为档案记忆研究的自然延伸和再度阐释,档案记忆再生产研究具有整合档案记忆研究既有成果、开拓档案记忆研究新空间、助推社会记忆研究新发展、打开学科知识交汇的新门径等学术价值;需要我们探索解决其中涉及的科学性问题、本体论问题、合法性问题、体系化问题、关系性问题、方法论问题,以构建一体化的档案记忆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20.
本文结合文献计量分析法和文献研读法,对2022年《档案学研究》和《档案学通讯》所刊发的207篇学术论文进行研究力量布局与研究主题分布分析,并与2021年分析结果相比较,发现高等院校仍是档案学研究的主体力量,来自业界的研究力量有所增强。2022年中国档案学研究依旧关注“档案学基础理论”“档案治理”“档案与数字人文”“电子文件”“中国古文书学”等主题,但也涌现了“红色档案”和“档案学科建设与发展”等新主题;研究特点上呈现显著的本土化和跨学科性,但在关注“人”的需求、跨学科的双向互动以及研究深度上仍有待加强。未来中国档案学研究仍需立足中国档案工作的实际和需求,对从西方移植的理论进行本土化、中国化的过滤和处理,对中国传统的档案思想进行创新性转化和发展,同时,基于档案工作、档案事业发展的新实践和新需求,提出新的思想和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