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时代的需要,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传媒是社会公器,是文化的载体和工具,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场地.它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担当着不可替代的角色.本文立足于传媒与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的关系,论述了在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建设上,传媒理应做好的责任自觉、价值自觉、权益自觉、人文自觉和道德自觉等几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郑樵论文献学既首重"类例",对文献学的贡献也当首推"类例"."类例"理论的提出和成熟标志着我国古典文献学理论上的自觉,从叙录解题到以类明书是文献学发展的历史必然.郑樵的"类例"主张不仅具有理论的前瞻性,在今天也仍然具有实践意义.本文从"类例"的学术旨归、功能、原则以及在文献学中的地位等层面,论析郑樵"类例"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编辑学术交往是编辑的基本存在方式和活动方式,关涉编辑角色定位和身份认同,体现对话关系,遵循互动逻辑,指向主体间性.当下学术期刊编辑的学术交往呈现失语困境、刻板印象和技术焦虑的缺场表征.学术研究的开放性、研究范式的多样性和身份认同的迫切性是编辑学术交往出场的主要逻辑.编辑应强化学术交往的在场自觉,主动回归学术共同体和编辑出版共同体,将创新与应变作为编辑学术交往的逻辑起点,将求同与立异作为重要原则,将合目的 性与合规律性作为根本遵循,推动学术交往行稳致远.  相似文献   

4.
档案牵涉到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学术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社会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要求高度的文化自觉与之相匹配。档案部门和档案工作人员的文化自觉是档案文化建设中不可忽视的因素。档案工作中的文化自觉达到的效果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相似文献   

5.
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变型的过程中,一切有使用价值的商品,在自觉、不自觉中被卷入"推销"自身的大趋势中,应该说这是改革的需要和必然.谈到档案馆工作的改革,同样也不能不谈及如何"推销"自己.从常理上说,所有档案均有其可利用性,但由于档案馆工作长期处于封闭状态,许多需求者往往不知道档案馆保存着什么档案,因而不会利用档案.而档案部门也未能及时宣传馆藏内容,造成保管与利用的脱节.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出版社大规模企业化转型,学术出版社在取得显著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出现了各种问题。有效平衡学术出版社"经济市场"与"学术市场"之间关系,不但需要经济效益测评,更需要利用学术影响力指标加以分学科引导。用于出版社学术影响力分析的三类文献计量指标,是指学术性指标、专业性指标与辐射性指标,它们分别反映出版社的整体学术影响力、分学科影响力与跨学科辐射力。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这三类文献计量指标可以从引文分析角度客观揭示出版社的学术影响力及其学科分布,从而有效引导学术出版社保持学科独特性,发挥应有的学术影响力。  相似文献   

7.
由笔者策划的丛书"近现代名中医未刊著作精品集"(第一辑,8册,以下简称"未刊集")问世已近一载,日前陆续传来图书重印的好消息,这套以学术特色进军市场的图书能得到读者的欢迎,是令我颇感欣慰的. 近年来,中医类图书中频频出现刘太医、张悟本等"大师"炮制的"罂粟花",他们著作的发行量也曾使我们这些中医学术的守望者"自惭形秽",我也很想把自己辛勤培育出来的未刊集称为畅销书,尽管这是非常勉强的事情.在当前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坚持学术和追求销量似乎是很难同时企及的事情,在我考量的重心不自觉地偏向后者的时候,读到了不啻为"当头棒喝"的吴培华先生的几句话,"一个出版社要是尽出畅销书,那这个出版社是没有什么文化品位的","真正的文化精品都不是什么畅销书.它可能不畅销,但它的文化价值、精神价值才是一个民族所需要的",但在警醒的同时,仍会"幻想"着既有品位又能畅销的好事.  相似文献   

8.
曾群  龚胜生  刘建超 《编辑学报》2018,30(3):234-236
论文审稿人的学术评价不仅是决定文章是否可以刊出的重要依据,也是提高期刊学术影响力的重要手段.审稿人学术评价的主要内容是在科学的基础上进行的学术创新性评价,学术创新又需要学术评价来引导,二者相辅相成.审稿人是学术评价的主体,应该从科学问题的甄判、研究意义的评价、学术创新的评价等多方面对论文作出全面、具体、公正的评价.  相似文献   

9.
范军 《出版参考》2023,(2):18-20
出版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杰出书”或曰学术精品,是大学出版社的永恒主题,也是其吸引优秀作者、获取社会支持的魅力所在。耶鲁大学出版社一百多年来刊行了许多“杰出书”,也就是学术精品,其重要影响自不待言。从《文字的世界:耶鲁出版史》中看到,耶鲁大学出版社的主政者一直秉持着出杰出图书的学术追求与文化自觉。  相似文献   

10.
何艺 《出版参考》2016,(4):38-39
作为学术图书编辑,我们受益于当前学术出版的振兴,也肩负着提升学术出版水平、弘扬优秀文化成果的使命.一方面,我们要深入学习《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术著作出版规范的通知》等相关政策,贯彻执行学术著作出版规范,提高学术著作出版质量;另一方面,做好学术著作出版需要明确学术著作出版的边界.正确认识学术著作出版的类型边界,合理规划学术著作出版的规模边界,自觉维护学术著作出版的品质边界,是我们开展选题策划、编校加工、宣传推广等各项出版工作的前提.  相似文献   

11.
王琪 《科技与出版》2021,(11):23-28
学术话语体系的构建在整个话语体系的构建和传播中占据核心地位,相比其他话语更易于走向世界,且对学科发展具有重要推进作用.学术出版"走出去"有利于争夺国际话语权、因地制宜地建构和输出话语体系、提升争取学术话语权的能力.我国学术出版"走出去"在规划制定、知识体系和术语体系构建、出版体系构建等方面还存在一系列问题.为了使话语体系建设取得更好的效果,学术出版"走出去"需要加强出版和术语相关规划,构建国际化、标准化的知识体系、术语体系及学术出版体系.  相似文献   

12.
林春燕 《出版参考》2021,(10):63-66
新时代编辑应以文化自觉为引领,坚守出版自觉.强调新时代编辑的文化自觉与出版自觉,从外在原因上说,是我国社会发展与进步的要求,是编辑响应国家号召的责任;对出版业自身而言,是我国出版现状的内在要求.新时代编辑应培养政治意识、学术意识、品牌意识,共同推进出版物的内容质量与印制质量的提高,狠抓原创,积极促进出版走出去.  相似文献   

13.
贾晓巍 《出版广角》2016,(11):35-37
数字信息媒体技术的迭代发展,引发了出版业又一次革命性变革.传统专业出版社如何转型,传统学术编辑如何转变为"互联网+"编辑,成为每个学术编辑思考的问题.在转型中,学术编辑需要面对读者需求的改变、编辑角色的改变、媒体元素的改变和编辑知识结构的改变,而学术编辑的价值追求不变、责任不变、读者群不变、作者群体不变.笔者认为,在"互联网+"编辑转型的大潮中,学术编辑的职业内涵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其作用并没有因出版媒介和传播方式的转变而弱化,实际上更重要了,对学术编辑自身的素质要求也更高了.  相似文献   

14.
从边缘到中心:信息管理研究的学科范型嬗变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学科范型的嬗变存在内在理路和外在理路两个路径.从内在理路看,欧美信息管理学科的发展走的是模拟"社会学"等实证社会学科的路径,中国走的是模拟"历史学"的路径.从外在理路看,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给信息管理领域学科范型的转变提供了极好的机遇.学科范型转变的内在理路与外在理路并不可以截然分开,外在理路往往需要通过内在理路起作用,学术共同体的数量与质量是决定内在理路能否顺利发展的关键.学科制度本身也是一个学术共同体再生产的机制,如果学术共同体觉得学科范型的转变危及自身的生存,不管是外在理路还是内在理路都会遇到学术共同体的阻断.目前,信息管理领域情报学的一支独秀,已经危及到图书馆学、档案学的生存,这些学科在情报学化的同时,也在酝酿新的发展方向,统一的信息管理学的诞生还有待时日.  相似文献   

15.
在论及传媒人素质的时候,我想"阅读"问题应当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因为比较起别的行当来,我们传媒人更加不可以放松自觉的阅读.阅读的范围比读书要广,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种信息的接受和吸收,都包含其中. 我曾经以《我们今天的阅读》为题在学校和社会公众等不同场合作过演讲,开头是用吃饭来与阅读做比喻的: 吃饭是生命的第一需要,阅读是思想的第一需要.  相似文献   

16.
利用"学术讲座"提高高校学报质量的实践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宫福满 《编辑学报》2006,18(3):217-218
参听"学术讲座"可作为提高编辑综合素质的现实途径;"学术讲座"可为学报的组稿、约稿工作提供重要渠道;"学术讲座"是学报编辑接触创新学术观点的理想场所;通过与"学术讲座"专家的交流可拓宽学报的办刊思路.利用"学术讲座"提高学报质量时编辑应该注意以下3个问题:一是要为参听报告做好必要的准备,二是要严肃认真地对待专家稿件,三是要掌握与专家交往、交流的艺术.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百年大学出版史上,学人办刊现象与现代大学精神联动最为密切,是大学出版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思想、学术多元化的重要表征。学人办刊呈现出大学出版在建构学术共同体、凝定大学精神等方面达到的高度;彰显了大学和大学出版的内在精神,即学术独立和学术自由,这是大学出版"道"之所在,也是当下大学出版改革可资借鉴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兴起的礼俗研究热潮,既有历史宿因,也是当今中国学术自觉的一种追求。在新近举办的一次"礼俗传统与中国社会建构"学术研讨会上,诸多学者聚焦礼俗研究有感而发,反思研究现状,发掘学术意涵,并预估其未来趋向。就目前来看,深入分析礼俗话语背后的中国文化政治传统,厘清当下研究热潮与中国学术百年转型之间的内在关联,并由此出发建构中华文明的全幅话语,或将成为多学科学者共同努力的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19.
这是一个需要自觉的时代——思想的自觉,行为的自觉,情感的自觉,生命的自觉。在历史的长河中,自觉是人类社会从必然王国渡达自由王国之舟,是文明薪火相传和世界繁荣进步根脉之基,是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自觉"理应成为一个伟大的时代、伟大的人民的不懈追求。在这本小书即将合卷之际,我想得最多也想得最久就是这样两个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然而也是深邃得不能再深邃、富庶得不能再富庶的字——自觉。  相似文献   

20.
王会粉  刘永  张硕 《档案管理》2021,(4):62-64,66
新基建促使传统基建转型升级的同时,数字新型基建迅速发展,而数据成为新基建的重要特征.建设项目档案资源是新基建的重要数据,立足我国新基建实践,着眼并探索新基建时代国家建设项目档案治理体系、建设项目档案数据生产要素价值以及建设项目档案工作数据化转型,对践行档案学理论创新,重构学科体系,进而从学术自觉到学术自信,实现学术自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