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吉宁 《新闻世界》2013,(7):70-71
【摘要】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电视媒体的影响力式微,促使电视媒体开始对节目的内容和形式做出革新,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样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本文以央视《新闻1+1》为例,分析了在新媒体时代新闻评论类节目的风格样式和内容特色。  相似文献   

2.
电视新闻评论,是引导社会舆论,实行舆论监督,指导生活和工作的重要体裁。在广播电视行业迅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研究分析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的创新显得愈发重要。本文以福建电视台改版后的《新闻启示录》为例,结合当下媒体的环境和受众的需求,对提升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提出了四点见解:一、重视节目选题的策划;二、深入挖掘新闻事实;三、注重动漫元素在节目中的应用;四、强化节目评论的思想深度。  相似文献   

3.
电视作为一种形象、直观、受众面大的媒体形式,在新闻领域方面的开拓可说是起步较早,但是电视新闻评论作为这种开拓的一种典型表现形式,只是在近些年才取得较大的突破。自中央电视台1980年7月开办《观察与思考》栏目以来,“电视新闻评论”就已作为一个电视新闻领域的新名词进入了人们的视野之中。进入90年代后,《焦点访谈》、《新闻调查》等一系列栏目的推出,标志着我国电视新闻评论事业的蓬勃发展和走向成熟,人们也开始对它有了一些感性认识。  相似文献   

4.
电视新闻评论以视听兼备、声画并茂、现场论说等优势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从1994年4月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的始创,到2008年3月直播型电视评论《新闻1+1》的正式亮相,我国的电视新闻评论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经常性的、具有鲜明特色的节目类型。  相似文献   

5.
《新闻界》2014,(9):23-27
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电视新闻评论节目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和发展困境,也促使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必须在内容和形式上进行革新。央视《新闻1+1》的系列专题节目从结构、语态和传播模式三个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将"平行逻辑"引入到节目内容的结构中,形成了多元的、融合新媒体属性的"碎片化"内容单元,同时还融入了大量的视听性元素,以人性化的视角和个人化评论,在满足观众收视期待的同时,为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突围与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已成为重要的公共舆论平台。所谓传统媒体的手机新媒体评论,是指包括报刊、广播电视、新闻通讯社在内的传统媒体机构利用微博、微信等手机新媒体就方针政策、新闻事实、社会问题等发表的评价性意见或意见性信息的统称,其中不包括新闻客户端,因为传统媒体入驻客户端尚属少数且无专门的评论客户端。目前不少传统媒体在微博、微信上开通或设置了专门的评论栏目和账号,比如"@人民日报"开设的《你好,明天》《人民微评》栏目、"@新华视点"的《新华微评》栏目、  相似文献   

7.
新闻评论作为电视新闻节目的"点睛之笔",其深入透彻的说理分析,让人们在新闻"快餐"之后,了解到更多的背景和专业观点,在给观众提供更多信息的同时,也带来更多的思考。如今,新媒体的加入为电视新闻评论增添了活力与动力并促进其不断发展。本文从内容与呈现形式两方面浅析新媒体融合下的电视新闻评论,并结合新闻节目的有关成功案例探讨这一话题。  相似文献   

8.
卢莉 《记者摇篮》2012,(4):38-39
随着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等栏目的开播,各地方电视台的新闻评论部相继成立,新闻评论栏目在观众中的影响日益扩大。新闻节目的竞争表现为新闻评论的竞争:在同一城市同时出现几家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在同一电视台同时出现几个新闻评论节目;甚至在同一频道内部不同时段也出现多个新闻评论类栏目。在此情况下,越来越多的电视新闻评论从业者已认识到新闻选题的重要性。谁拥有高质量的新闻选题,谁就会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获得受众的注意力,就会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那么如何进行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选题呢?第一,电视新闻评论的选题需要具备典型性、异  相似文献   

9.
电视新闻评论栏目是电视台新闻实力的体现,是电视新闻的延伸和深化,是代表新闻观点、媒体声音的重要平台。在评论栏目或评论节目的设置中,应该处理好几个“着力点”: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中国电视的不断发展,新闻评论曾经辉煌一时,从央视到省级卫视,再到地方台,曾经涌现出大量优秀新闻评论节目。但随着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迅猛发展,舆论表达已进入"人人都有麦克风"的自媒体时代,在当下媒体融合的大势之下,电视新闻评论如何突围?地方台还有必要保留新闻评论吗?笔者的答案是肯定的,那就是不仅需要,而且应该成为地方台的生存"王  相似文献   

11.
张为 《新闻前哨》2007,(6):58-59
目前,在电视节目多元化、专业化的背景下,综合性的新闻评论类节目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挤压。不容回避的是一大批《焦点访谈》式的栏目早已失去了往日的风光,甚至成了明日黄花,其收视率和影响力也大大下降了。于是,电视新闻评论类栏目如何在新的形势下谋求生存和发展,就成了摆在人们面前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陈欣 《视听纵横》2007,(5):64-65
《峰言蜂语》原先是目前浙江省内收视率最高的电视新闻节目《经视新闻》的一个子栏目,从2005年开始创办,原先是一个6分钟左右的新闻子栏目.由知名主持人叶锋担任主持。以前主要是对最新的新闻事件进行评论,2007年1月1日,《峰言蜂语》正式离开《经视新闻》的怀抱,换装成20分钟的一个新闻评论节目。改版后,《峰言蜂语》延续了一贯言辞犀利的评论风格,继续在厚度和深度上做文章,不同的是。[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电视新闻评论栏目是电视新闻报道节目体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也是新闻电视媒体对新闻资源和新闻内容的深度挖掘利用,对于提高电视台的收视率有着重要的影响。提高电视新闻评论栏目节目制作质量,应该系统总结新闻评论栏目的特征以及主要发展趋势,进而合理制定新闻评论栏目制作传播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目前,手机、电脑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新媒体,人们可以通过手机和电脑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获取社会动态,虽然给生活带来了方便,但也给传统媒体的发展带来阻碍,因此在新媒介环境下,如何提高电视新闻评论舆论引导力便成为相关部门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本文主要以《新闻1+1》为例,从对该节目的分析、对电视新闻评论舆论引导力的提高方面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5.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媒体冲击着传统信息传播的发展,渗入到传统广播电视媒介之中。电视新闻成为现代社会生活中人们接触信息的重要途径,改变着现代社会生活方式。新闻评论类节目在现代电视节目产业链中占据重要地位,也是日常新闻节目中常见的新闻报道形式。本文通过分析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探讨电视新闻节目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发展途径,提出合理的发展策略,使电视新闻节目能够在时代发展中满足受众的需求,提升我国电视新闻节目的质量水平,发挥更多的功能价值。  相似文献   

16.
新闻评论类节目应以理性分析为主,但感性因素的适当运用,能增强节目的感染力和表现力。本文以福建广播影视集团综合频道播出的《新闻启示录》栏目为例,解析感性因素在新闻评论类节目中的作用、表现手法,以及在新闻评论类节目中感性因素与理性分析的结合。  相似文献   

17.
我国新闻评论与电视传播媒介真正意义上的结合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1980年7月12日中央电视台创办第一个新闻评论栏目《观察与思考》。[1]此后地方省市也充分利用电视传播的优势,相继办起了电视新闻评论性节目。以《焦点访谈》,《央视论坛》,及后起的《新闻1+1》、《环球视线》一批电视新闻评论为中坚力量的电视评论格局充分展示出了电视传播的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18.
浙江卫视《新闻深一度》作为全国首创的电视、网络实时互动的新闻深度评论节目,将网络互动优势引入传统电视评论,进行了不断的创新和摸索。《新闻深一度》栏目开办于2010年8月,以关注热门新闻、焦点话题为定位,在新闻调查的基础上,引入专家点评、记者快评、网友酷评。开播以来,多次受到中宣部、广电总局专题阅评肯定和浙江省委书记赵洪祝的批示表扬。中宣部新闻局专题点评《新闻深一度》栏目认为:浙江卫视《新闻深一度》栏目发挥了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力,使电视评论节目从观众被动接受信息,到主动参与互动,充分尊重了公众对新闻评论的话语权,实现了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从形式到内容的创新,为目前电视评论融合网络优势,做了积极而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9.
新闻评论节目采取哪种编排方式需要考虑很多因素,《天天五味评》、《时事开讲》、《一虎一席谈》、《新闻1+1》这四档栏目分别采用了个人说新闻式评论、演播间访谈式评论、辩论式评论和综合表现式评论四种编排方式,不同的编排方式各有利弊,为我国时事类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编排方式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20.
新媒体语境是以互动性为本质特征的传播语境,相较于传统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网络自制的新闻评论节目可以依靠大数据技术对受众进行精准分析从而实现节目的精准定位和传播.《今日喷喷喷》作为全网首档新闻评论直播节目,利用在线直播、弹幕评论及"灌水"规则,体现出强互动性的节目特征.其话题选取兼顾"新鲜度"和"热度",且形成了完成一次制作,多平台协同发力的新媒体传播矩阵,节目嘉宾的选取和语言风格的转向也为传统新闻评论节目转型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