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学习共享空间通过融合实体和虚拟两种空间环境,为学习者营造了学习交流互动的资源和服务一体化环境.学习共享空间环境下,开展互动服务的要素主要包括人员、技术、设施、资源四个要素.通过四个要素的整合与协作,构建基于学习共享空间的图书馆与用户多维互动的模型,突显图书馆服务的泛在化,以此作为提升学习共享空间服务质量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
对数据要素市场化进行了概述,从数据市场培育、数据权属确认、数据价值评估三个维度分析高校图书馆数据开放共享的可行性,阐述数据要素市场化背景下高校图书馆数据开放共享的实施路径,从营造自由包容的数据开放共享环境、健全数据开放共享服务内容、打造专业化的数据开放共享服务队伍三个维度总结高校图书馆数据开放共享保障策略。  相似文献   

3.
文章探讨了图书馆信息生态系统中影响知识共享的主要因素,并分析了这些要素与知识共享之间的关系,提出了知识共享影响因素分析模型.该模型包含了四个要素:信息/知识特征、信息人特征、信息环境特征和系统自身特征.这四要素中又各自含有一些影响因素.这些影响因素和知识共享间存在着三种关系:正相关、负相关和倒U关系.  相似文献   

4.
文章通过对当前跨部门政府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中存在的问题、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探讨运用知识管理的理念、技术与方法来实现跨部门政府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共享.以不同目标为导向,设计了跨部门政府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的具体路径:以提供政府知识门户为目标的跨部门政府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路径,以提高政府综合服务能力为目标的跨部门信息资源整合的路径,以实现资源利用价值最大化为目标的跨部门政府信息资源的共享路径,为满足公众信息需求、优化政府信息服务为目标的资源整合与共享路径,为完成同一任务、实现政府多部门间高效协作的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路径.本文创新性地从多方面提出并论述了跨部门政府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的路径,对我国政府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工作具有实际指导意义.最后针对跨部门政府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共享的实施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美国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云 《兰台世界》2012,(2):12-13
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是目前国际上备受关注的政府管理研究与实践的重要领域。本文阐述了美国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制度源流,介绍了其评估体系内容、特点与适用性,分析了美国的经验,就我国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制度创构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区域性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可持续性发展探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献资源共建共享是图书馆未来的发展方向,成功的文献资源共建共享体系应遵循三大原则,包含四大要素.区域性文献资源共建共享体系应具有科学的管理框架、长效的运行机制以及协调合理的制度,需要有方便快捷的服务项目,同时还需要有足够稳定的资金支持,这样才能保证共建共享体系的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7.
学术出版机构作为典型的知识型企业,将知识管理理念与学术出版的核心业务流程有效融合,对其竞争优势的获取及创新能力的提升起到有力的促进作用.文章对学术出版机构核心业务流程管理与知识管理的知识获取、存储、共享、创新融合路径进行分析,提出学术出版机构要重视信息化建设,搭建有利于知识共享和创新的知识管理信息化平台,建立学习型组织,营造知识管理与核心业务流程融合的文化氛围,构建有利于企业知识管理环境与动力机制的推进策略.  相似文献   

8.
文章分析了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全新变化以及信息共享空间的特点与构成要素,指出高校图书馆设计信息共享空间的意义,最后以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为例,探讨了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的具体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9.
从高校图书馆学习共享空间与实体环境的内涵出发,以艺术设计专业为例,阐述学习共享空间中实体环境的设计原则,分析平面布局、色彩、光环境、绿化与陈列设计要素,并探讨家具配置科学化法则的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10.
李仪  张娟 《档案管理》2015,(3):11-14
个人档案信息的效用能够通过共享得到发挥.在档案管理数字化建设背景下,虽然信息共享的效率有所提高,但是信息安全的基本要素——真实性、保密性与可用性等也面临被破坏的风险,共享活动的开展因而受阻.考虑到共享者很难通过自律应对这一困境,我国直立足于档案管理与建设的实情并借鉴欧美经验,通过立法来规制共享者的行为,从而改变其任意共享信息的不良偏好,促使其在完善自身管理并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进行有序的共享.立法者在按照前述思路设计相关制度时,应当一方面根据不同的信息安全要素采取相应的约束措施,如提高个人档案信息本人对共享的知情度与参与度;另一方面有区别地规制不同形式的共享,以回应它们对信息安全所带来的不同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