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3 毫秒
1.
编辑工作被喻为“为他人作嫁衣裳”,“作嫁”于是成了“编辑”的代名词。然而,同是“作嫁”一词,在不同的人口里说出来,其含义并不相同。以“编辑”自居的著名老作家秦兆阳同志曾仿《红楼梦》第一回《题石头记》一诗,化其意为一位编辑作了  相似文献   

2.
一提起编辑,人们常常很自然地就喻之谓:“为他人作嫁”。久而久之,在“编辑”与“为他人作嫁”之间好象就画上了等号。当然,“为他人作嫁”作为一种舍己为人的高尚风格,应该发扬,其实,对于这种风格的发扬,又何止编辑这一行。而且,这一提法,也只是从编辑与作者之间的关系这一角度而言,并没有把编辑放在整个社会精神文明创造和精神生产的全局来看,因而它不能说明编辑的本质特征,同时更容易使人忽视编辑工作、编辑行为的主体性,影响对于编辑的社会地位与作用的正确认识。我认为,当代编辑的本质特征,就是通  相似文献   

3.
一在把“甘为他人作嫁”当成编辑优良品德加以颂扬的时候,人们脑海里总会浮现出鲁迅,茅盾那批兼为文学家们的编辑家们来。他们不辞劳苦、辛勤为人作嫁、扶掖新人成长的精神,尤令那些今日已成名人的后起之秀为之动容和难以忘怀。在今天来说,亲身得见这些先人为青年认真“作嫁”的情景,当然已不可能了,但却可通过他们编辑出版  相似文献   

4.
播音员的任务是把书面语言转换成有声语言。有人说,播音员既不采访、又不编稿,有什么稿播什么音,“君子动嘴不动手,”为他人作嫁,没有前途。因而看不起播音工作。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开始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四化”建设迈开大步,祖国处处展现出勃勃生机。就在这时,我离开了河北日报文艺副刊部,到机动记者部当专职记者。蓦然回首,我已为他人作嫁近28载。古人诗云:“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我在河北日报文艺部当编辑多年,许多业余作者的处女作是从我手里发出去的。我并未为此而感到心中不  相似文献   

6.
重点图书作嫁记赵稷“八五”期间,列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方面的重点图书某89种,山西经济出版社有4种图书荣幸地加入此列,《中国农村社会经济变迁》(1949-1989)就是之一。本书由经济学家陈吉元领衔主编,十几位学者通力合作笔耕六个春秋,真间数易其稿,于...  相似文献   

7.
引子借用鲁迅先生用过的题目,并不是妄图借以吓人,而是想将“作嫁”之余的一些感想写出来,一则练笔,以免眼高手低;二则这些四不象的东西倘能对同行或同行之外的读者有所参考,也不枉左思右想一场,没白白浪费时间,可于心稍安。 1.“博”与“约”先讲一个故事,也许是众所周知的。《清稗类钞》载:康、雍、乾间,翰苑诸人,恃文傲物,袁子才虽雍容(?)雅,亦卒  相似文献   

8.
3、无情与有情编辑之为人向以“抬轿”、“作嫁”著称,以身怀“雕虫小技”闻名,按理,本值不得将他们放在眼中。怎奈世界上的事总是那么“怪”,往往“一物降一物”,连虫虫蚂蚁也有出头的日子,更何况还有一技之长的编辑先生乎?因此,在世人或者更确切些说在作者们的心目中,编辑人虽微,但言或者笔却不轻,他似乎掌着作品和书稿的生杀予夺之权,有时大笔一挥,作者的“十年辛苦”就会“毁于一旦”。当然,也有“东方不亮西方亮,黑了南方有北方”的情形,此处不留稿,自有留稿处。但倘若事有凑巧,“西方”和“北方”都“不亮”,就很有点儿令作者伤心了,不说眼泪往肚里吞,也只  相似文献   

9.
前几年,我更多地从事编辑工作,为他人作嫁,确是一件美事。可是久而久之,却发现自己的“衣裳”破破烂烂,何不为自己也作几件漂亮的“衣服”呢?我想,一个新闻工作者应该编、采、排三能具全(我报一般都是编采合一,更要求能力全面)。能够编织一只只美丽的花篮,却未必能够得心应手地采折枝条,采写和编辑完全是两回事。一听“采访”,便为之生怯。出门采访,“采”不回来东西怎么办?两手空空,给编辑部怎么交代?我似乎看见自己尴尬的样子,不敢迈出半步。  相似文献   

10.
在人才济济的上海出版界,有不少编辑,不仅在本行为人作嫁、做“杂家”方面成绩卓然,成了名编,而且在其他领域术业有专攻,修成正果,成为名家。2003年,上海市新闻出版局策划了一套颇有新意的丛书《名家与名编——世纪初的对话》,请出他们中的几位,进行“名家”与“名编”的对话,借以反映名编的“业余”研究成果。雷群明——上海出版界一位备受同人推崇的资深出版人,得以将他从事编辑工作几十年潜心研究编辑学的所得、所悟付诸文字,撰成一本《编辑修养十日谈》。  相似文献   

11.
“勤耕他人田,种好自家地”。这是中国图书评论学会会长伍杰同志为常瀛莲同志所著《编辑工作论集》一书作序之题目。通读此书,确实深受启发。作为一名科技(书、刊)编辑,在为他人“作嫁”之后,如何正确地对待自己,完善自己,这正是编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常瀛莲同志从事科技书籍编辑工作近30年,在她所编辑出版的260多部书中,获各级优秀图书奖的颇多。与此同时,她能将自己多年来撰写的编辑理论、经验、图书评论等文章编纂成  相似文献   

12.
潘伟 《编辑学报》2011,23(3):274-275
人称编辑工作是"为他人作嫁",既难以成名又难以获利;所以,在一般人包括某些编辑自己的概念中都认为,编辑工作说得高尚点是文字工作,说得通俗点就  相似文献   

13.
武汉大学出版社的同仁们将研究、总结编辑出版工作经验的一本论文集命名为《作嫁集》,朱家万先生著文题日《为人作嫁终不悔》。在我从事编辑工作的漫长岁月里,“为人作嫁”这个字眼不知听过多少遍!然而在不同场合,它却有着完全不同的含意,有社会人士对编辑工作的贬抑,有编辑本身的自怨自艾,但更多的时候,是人们对编辑工作者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的肯定和赞扬。武大出版社的同仁和朱家万先生写书著文当然是属于后者。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上很多人羡慕我们这职业。其实,记者、编辑总是在为他人“作嫁”,写别人,宣传别人。 如果想发财,当个什么“阔佬”,腰缠万贯,穿金戴银,就不要去干这营生。除了一两百元薪水,别无其它;整日内完成好本职工作之余写点“外稿”,一是看外报关照不关照,二是十有八九要“枪毙”,发表了也就十几块几十块稿费,可怜巴巴,抵不上个擦皮鞋的。 如果想成名,就更不要干这一行,不仅没有什么“记者家”“编辑家”等桂冠,终日不是东跑西颠,精疲力尽,磨破嘴皮;就是埋首纸堆,为缺乏好稿发愁,为自己付出心血不被认可发愁,为文字惹出官司发愁……况且人的名望再大,总有限度,总有它达不到的“死角”。袁枚曰:“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以其好名也。”好名本身不是坏事,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相似文献   

15.
作嫁平凡,付出最多,但只要嫁衣美丽,绚丽多彩,就如同撒一把珍珠于人间,亮一道彩虹在天空,执一支火炬在手中,黯淡自己照亮别人,这便是为人作嫁的平凡之心。  相似文献   

16.
自1978年以来的30年中.前七年我在大学就读,1985年起进入出版社工作.因为自小喜欢读书,筮仕以来又是为别人编书作嫁,所以逛书店"淘书"是30年来坚持不懈的"功课".  相似文献   

17.
"作嫁"与"作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辑者,"作嫁"也,就是"为他人作嫁衣裳"的人.人们以此称誉编辑,不少编辑也以此自况."为人作嫁何时休,见伊风光酸溜溜."内心如此感喟的编辑倘若有,想必也极少.多数编辑还是以"为人作嫁"为职志,奉之为荣业的.  相似文献   

18.
编辑杂感(1)     
做编辑工作五六年了,学生时代的那种对编辑工作的崇拜感和神秘感已经荡然无存,而对编辑工作的甘苦,为他人作嫁的辛劳倒是深有体味。做一个编辑并没有什么神秘可言,但做好一个编辑也着实不容易。  相似文献   

19.
17年前,一个秋风送爽的日子,我来到《北京广播学院学报》(现改名为《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编辑部这块学术园地,开始了为他人作嫁的编辑生涯。 这是一块相对贫瘠的园地。两三间屋,四五个人,业务繁忙,事务众多。学术刊物曲高和寡,使它不可能拥有一般书刊那样可观的收入;而学报作为一本集体性的产物,也不易突出每个人的劳动成果。这里更加需要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这里更能体现“宁静致远,淡泊明志”的思想境界。 这是一块十分富饶的园地。一代又一代博学多才,锐意改革的领导带领全体同仁努力开拓,精心培育,使这块…  相似文献   

20.
我的自画像     
当编辑不要有被轻视的感觉。因为你在为他人作嫁时,将自己的好点子、好时光、好精力都无私地贡献出来,而你也许可以把这些用来创作自己的作品;又由于编书的关系,你在了解作品的同时,也许就成了作者的知心朋友;你还会为作品而出差,并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