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从20世纪70年代起,数字环境下的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的出现给传统版权制度带来了空前的挑战,这使得传统版权法赋予版权人的权利在网络世界里无法得到有效的维持和行使。在这种背景下,权利人为防止他人对其作品的非法使用,开始采取技术保护措施来保护自己的版权。本文介绍了技术保护措施的概念和种类,分析了技术保护措施的法律性质,提出了对技术保护措施进行立法限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周围 《出版科学》2012,20(5):79-81
指出固守私权保护向度的技术保护措施已无法全面有效地保护数字时代的著作权,从竞争法向度完善技术保护措施,才能够消解技术保护措施与市场竞争秩序、消费者权益之间的冲突。只有构建符合我国产业发展价值导向的技术保护措施制度,才能实现著作权人及相关权利主体间之利益平衡。  相似文献   

3.
图书馆的权力与使用者的权利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文章从法律的视角对图书馆权力行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分析使用者权利被侵害的原因在于图书馆管理权力的扩张,着重探讨图书馆管理权力的来源、依据、权力的性质及权力的权限、权力行使的界限,对图书馆的权力与使用者权利的关系进行定位,分析使用者权利保护缺失的原因并提出对策,提出图书馆权力的行使与使用者权利实现终极目标同一的价值观,为图书馆服务理念的转变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图书馆使用者权是图书馆学的核心。对使用者权的研究不应止步于宣示层面的道德权利,而应在明确其法定权利定性的基础上从实践层面解决其保护与救济的难题。文章以权利-义务-法律-救济为逻辑主线,基于使用者权宪法权利和私法权利的双重维度,在《公共图书馆法》和《著作权法》的软法和硬法协同治理之下剖析图书馆使用者权的保障路径。  相似文献   

5.
法律视角下图书馆权利的性质与内涵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文章对图书馆权利进行定位,推定图书馆权利的内容,界定并区分了图书馆权利与使用者权利及馆员权利的概念与关系;分析图书馆权利的性质,图书馆权利存在的伦理基础。  相似文献   

6.
认为赋予图书馆著作权作品获取权是基于对公众知情权、文化教育和表达自由等权利的保障,因此,图书馆的获取权有坚实的法理基础。数字环境中,图书馆的获取权受到技术保护措施的限制。只有法律设置规避技术措施的例外条款,同时采取因应之策,才有利于著作权法合理设计图书馆的权利,有效保障图书馆的获取权。  相似文献   

7.
本文选取亚洲7国10个顶级图书馆网站,围绕受保护的作品类型、版权归属及权利声明、用户使用权限、外部链接免责声明、技术保护措施和权利管理信息政策六个方面,对其版权政策进行全方位的分析比较,直陈其得失,并指出图书馆网站版权政策建设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8.
论高校图书馆数据库的合法用户及其权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继生 《图书馆》2008,(3):57-60
本文首先对数据库的合法用户及其使用者进行了界定,然后对其享有的权利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旨在均衡数据库制作者和使用者的利益,提高数据库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9.
认为赋予图书馆著作权作品获取权是基于对公众知情权、文化教育和表达自由等权利的保障,因此,图书馆的获取权有坚实的法理基础。数字环境中,图书馆的获取权受到技术保护措施的限制。只有法律设置规避技术措施的例外条款,同时采取因应之策,才有利于著作权法合理设计图书馆的权利,有效保障图书馆的获取权。
  相似文献   

10.
英国在出版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高度重视法律制度建设,构建了相对完备的数字出版法律体系。其中,在数字出版行业准入、政府监管和行业自律、数字出版内容管理以及数字版权保护等方面具有自身的特点,并呈现出逐渐强化对版权人权利保护的同时强调其版权保护责任,更加明确网络服务提供商的责任,强化技术保护措施,合理兼顾公众利益,注重公众权利保护等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新信息技术条件下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探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给知识产权保护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本文探讨了数据库、计算机软件、多媒体产品、网络信息等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诸如其权利归属、保护期、合理复制、侵权的法律认定等,并采取了相应的法律保护和技术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2.
分析和评述了近年来我国图书馆界对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和网络传播服务过程中所涉及到的馆藏献数字化、暂时复制、虚拟馆藏超本链接、虚拟信息资源下载、信息网络传播权、自主知识产权保护、技术保护措施、权利管理信息和数字权益管理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刘延芳 《大观周刊》2011,(46):26-26
著作权法同时承担着两项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的职能,一是对权利的保护,二是对权利的限制,从而达到一种利益的平衡。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世界经济一体化和新技术的冲击破坏了旧有的利益平衡机制,出现了作者利益缩小,公众利益扩张的不平衡局面。因此,世界各国纷纷对现行著作权法进行修改,对旧有的著作权限制制度予以反限制,以重塑作者、传播者、使用者三者之间的利益平衡机制。  相似文献   

14.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给知识产权保护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本文探讨了数据库、计算机软件、多媒体产品、网络信息等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诸如其权利归属、保护期、合理复制、侵权的法律认定等,并采取了相应的法律保护和技术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5.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给知识产权保护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本文探讨了数据库、计算机软件、多媒体产品、网络信息等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诸如其权利归属、保护期、合理复制、侵权的法律认定等,并采取了相应的法律保护和技术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6.
秦珂 《图书馆杂志》2007,26(2):17-20
《条例》第七条是权利博弈与利益相对平衡的体现,其在周延我国合理使用制度立法传统的同时,顺应国际立法趋势,借鉴国外立法经验。科学行使《条例》第七条赋予的权利,图书馆必须提高自律意识,限制作品传播范围、界定作品原有的版权状态与载体形式、正确处理收藏权和所有权的关系,还要注重维护著作权人的精神权利,要对著作权采取技术保护措施,并不得以合理使用为幌子获得直接或间接的经济利益。  相似文献   

17.
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的采用,使得数字图书馆有区别于传统图书馆的明显特征。新技术对著作权人的作品专有权带来了挑战,但是著作权人因此而广泛采取的技术保护措施和网络合同却往往挤压了图书馆和读者合理使用的空间。妥善解决合理使用问题对于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可以通过完善相关法律和采用先进技术等手段来实现著作权人的个体利益与公众自由获取信息权利的利益平衡。  相似文献   

18.
尽管国内外著作权法都对数字图书馆信息网络传播的合理使用进行规制,但是由于技术保护措施的利用、微量许可交易模式的兴起和权利的滥用,又使得数字图书馆信息网络传播合理使用陷入困境。只有对数字图书馆信息网络传播专门法条和数字图书馆信息网络传播间接适用的合理使用法条进行修改,才能为数字图书馆的发展赢得空间。  相似文献   

19.
数字化、网络化与著作权保护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数字化、网络化的快速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信息利用和服务的环境,也给传统的著作权保护带来挑战。文章从复制权的变化、向公众传播权、技术保护措施、权利管理信息、集体管理组织和法律救济等方面阐述了著作权在新环境中所面临的问题,并对我国著作权法在上述方面的修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5.明确著作权集体管理机构的法律地位著作权法规定作者对其创作的作品享有多种权利,有些权利,如文字作品的图书出版权(作品复制、发行权中的一种)和戏剧作品的表演权,作者授权他人行使比较方便;有些权利,如音乐作品的表演权、机械复制权(即制成录音制品出版发行)和播放权,由于使用者众多而分散,作者很难逐个授权,使用者要获得每个作者的授权也很困难,中间需要一座桥,这座桥就是著作权集体管理机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