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刚参加工作不久,听到延安时期的一位老广播谈新闻采访工作时,感叹地说过一句话:“江湖跑老了,胆子跑小了”.我当时听到这句话,并不解其深意.但这句话在我脑海里的印象很深,我经常“玩味”这句话.现在,自己也干了30多年的记者工作,也可谓“江湖跑老了”,对”胆子跑小了”,也慢慢“悟”出了一点味道.记者工作,不像其他行业,一个行业干一辈子,总会积累许多丰富的经验.例如,一位高明的外科医生可以从病人身上的脓疤腐肉的气味,嗅出病人的毛病所在;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汽车司机,可以从发动机的声音,听出汽车的毛病所在.…  相似文献   

2.
肖二 《中国档案》2004,(9):51-51
光阴如梭,三毛依旧。一日,老三毛独自喃喃:“这电脑要是不出点问题,真有点不知干啥才好的味道。”糟克勃头也不抬:“挖坑埋坑,不就有事儿了?”老三毛一想,也对。真理总是朴素的。走,挖坑去。  相似文献   

3.
曾国藩打太平天国时,开头老是打败仗,急得他要投河。他写了一个奏折给清朝皇帝,说自己“屡战屡败”。一个慕僚说,这样写非受惩罚不可,应当倒过来,叫“屡败屡战”。果然,这样一改,味道马上变了。原来是说老打败仗,表现出他无可奈何;现在说的是每次失败后都还在继续战斗,显示出了勇敢作战精  相似文献   

4.
齐莉莉 《青年记者》2005,(11):48-50
初识曹轲,缘于他的字.“2005南方传媒高峰论坛”召开不久前,看到了他任主编的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的内部研究性刊物《南方新闻研究》,打开扉页,每期的卷首语都出自他的手笔.其中一期上,“给我的老灵魂一个青春欢喜”跃入眼帘,让人心生好奇,毕竟这句出自一位82岁老科学家的话曾经在坊间流传一时,曹轲对它又作了怎样的新解?这是一个怎样的“老灵魂”?渴望着怎样的“青春欢喜”?读完那篇字,我的好奇心却越发重起来.没有想到,后来终于在论坛上见到他,却给了我太多的意外.惊讶于他的“书生意气”,惊讶于他的“青春年少”——此次南方传媒领袖云集的盛会上,不满40岁的曹轲是我们聘请的最年轻的兼职教授.于是,我的采访就从这里开始.  相似文献   

5.
《新闻通讯》2012,(6):72-72
“这是盐的味道,山的味道,风的味道,阳光的味道,也是时间的味道,人情的味道。这些味道,已经在漫长的时光中和故土、乡亲、念旧、勤俭、坚忍等等情感和信念混合在一起,才下舌尖,又上心头,让我们几乎分不清哪一个是滋味,哪一种是情怀……”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本专题探讨“味道”何如的美食文化小书,《入味》彻底打破了“吃”的物理范畴,视点不受时空拘束,所论又时常超越饮食的国度,通过“味道”进入广阔的文化、心理现象的解析和思考。书中的每一处文字均是在“味道”小圈子中做出回忆与张望,而在厨房背后,本书显然有它更为坚实厚重的文化支撑。《入味》以一种历史化的思维带领读者游弋古今中外,展示舌尖上味道之美的同时,尤其注意尊重与传达来自世界各地的民俗风物,整本书也因此具备了一种包纳多元文化的广阔视野与宽和品格。  相似文献   

7.
蒋肖斌 《青年记者》2017,(22):35-36
谈到这个话题,我觉得有必要先看一个标题:《“小皇帝”王俊凯的新年愿望……高考顺利啊!》,这是2016年年末发表于中国青年报文化版面的一篇稿件,标题出自一名退休返聘的老编辑之手,但又是省略号又是叹号,搬上微信公众号直接就能用.老编辑起完这个标题,还特地叮嘱夜班编辑,千万别把这些标点改了,“都是情绪啊”.  相似文献   

8.
丁海宴  赵莉 《现代传播》2001,(5):135-137
艺术中的“真实”问题,像是一个老掉牙的问题,似乎说不说已无关痛痒。可转而一想,牙老了,却不掉,必有其不掉的道理。依我看,“真实”就是这么一颗“老牙”,不想不碰不痛,越想越碰越麻烦.麻烦的是,似乎搞不懂它究竟是个啥“玩意儿”。用句专业的话说,是“真实”的属性不甚明了. 往往,越说不清的问题,其实,说起来才越有趣.容易说清的问题,就容易让人觉得没味道。恐怕,这是我们要说的主要理由. “真实”,在影视理论和创作中,是一个时常被提及的概念,也是一个时常被讨论或辩论的问题。我无心引发或继续这些讨论.因为我觉…  相似文献   

9.
中国爵士乐的双城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海,一直被人们认为是一座更加具有爵士味道的城市,它的商业文化和西化的生活方式,更是脱胎于上个世纪30年代“百乐门”的爵士传统。  相似文献   

10.
“屡战屡败”是狗熊,“屡败屡战”是英雄.舆论在于引导.同一事实,不同的表述,味道迥异,这就是导向. 内涵上说,导向有政治导向、价值导向、品味导向之别.层面上看,导向有引导、诱导与胡导之分.引导是顺着事物的本来面目指引;诱导是明知该向东,故意指向西;胡导是自己都不明白东西南北,瞎指一气.诱导和胡导,都是误导. 西方某些媒体的记者是诱导老手.他们在报道与自己的价值观相左国家的新闻时,往往选择性地抽取自己想要的一部分事实,再加以巧妙组合,然后很“客观”地叙述出来.报道有假吗?单个的事实没假,但综合起来看,味道全变了.中国吃西方媒体这样的亏,不是一次两次、一年两年了.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各电视台在电视节目创新方面运用很多创新策略.首先理念创新是根本.节目创新的”新老元素”是指在产品层次上传统和现代文化的重新演绎和对新兴文化的精炼抽象,文化理念的演变循序渐进.因此,“新老元素”相融策略往往能收到很好效果.如某选秀节目是虽然很大程度上借监于“美国偶像”,但却在借鉴过程中对新兴文化的一系列鲜明特质进行了独到抽象和演绎,特别是在比赛规则方面做得尤其出色.  相似文献   

12.
在新闻采写中有一些被称为老生常谈的“老产品”,即老主题.如经常性的工作报道、厂矿企业的生产情况报道、农业生产“四季歌”,以及大量涉及人们衣、食、住、行方面的报道等,对人们的工作、生活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和服务性,是报纸所需要的,也是读者经常希望看到的.如果老主题写成老面孔,“似曾相识”或“早已相识”,缺乏新鲜感,则是读者所不愿意看到的.要使老主题写出与众不同的新意来,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从一些有经验的记者(通讯员)谈的体会来  相似文献   

13.
新闻界去年初冬走了范敬宜,今岁初秋又走了马达——这是一位比范敬宜更老的老报人.当范敬宜摘掉“右派”的帽子重回辽宁日报当记者的时候,马达受命出任“重灾”之后文汇报的党委书记兼总编辑.新时期的文汇报是从马达开始的.  相似文献   

14.
一个小镇的魅力在于它的古老与神秘,而这种魅力又恰恰是源于小镇那些变化莫测的云彩和古老的建筑.戏楼、场院、小木桥;老房、老街、老味道;花海、密林、大草坪;高粱、麦垛、鸡鸭跳……这些在都市人们的生活中渐渐远去的影像,至今却依然存留在一座座小镇的光阴里.小镇天与地的结合组成了最为和谐的生命交响曲,在这里人们可以缓解城市化高速发展带来的疏离感,让心灵得到真正的歇息,感受到来自大自然最真诚的问候.很多时候我们被禁锢在钢筋水泥的牢笼中,很难再“看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也正缘于此,我们的“寻找美丽小镇”活动诞生了.  相似文献   

15.
殷陆君 《传媒》2015,(1):12-13
在刚刚过去的2014年12月,新闻界有两件事引人关注:一是15日开始的“行进中国·精彩故事”大型主题采访活动,二是19日开始的“好记者讲好故事”全国巡讲.一个个有味道的故事、有温度的新闻呈现在我们眼前,似一阵阵清风扑面而来.真实记录,真情撰写,真挚讲述,真诚传播,让我们感受到讲好故事的魅力.  相似文献   

16.
家父曾于上世纪40年代末在黄金大戏院看过麒派的精湛演出.还留下了两张弥足珍贵的老戏单.虽已纸脆泛黄,但不失是一份记录上海文艺戏曲界上演“抗日”剧目的时代历史珍档.时隔多年,我倍加珍惜保存至今,而今撰写些幕后往事供读者鉴赏.  相似文献   

17.
1.白开水和茅台酒,同为无色透明液体,看似相同,而尝来却有不同的味道。前者直接取自天然,纯净却无味;后者经过发酵、酿制、蒸馏,醇香却也纯净。由此,我猜想,所谓有“味道”大概须有两个必要条件:一是其本身须经过换质的过程,二是它须由尝者的感受慢慢地品出来。  相似文献   

18.
“牺惶”这个词流行于西北一带,是一种口语而没有书面语。朋友们在一起聊天儿,都说这个词有味道。我请教了语言专家,他们说,这个词是古汉语,西北一带交通闭塞,至今仍有许多古汉语的遗留,字典都查不出来。  相似文献   

19.
报道要抓问题,几乎是新闻报道人员所共知的第一要诀。问题有新老之分,以我之见,抓老问题,是“于世人之外别出眼目”,像从陈年酒坛里咂出一丝久违的醇香;抓新问题,是“二月春风似剪刀”,像万绿丛中,专  相似文献   

20.
在南方,当感觉到瑟瑟的凉意,秋便深了.秋像一个成熟的果实,散发着诱人的香.秋天里种种香气萦绕,令人迷醉. 秋天,最爱在田野上行走.田野上,一望无际的稻田在秋风中泛起金色的稻浪,空气中飘散着阵阵清新的稻香,那是成熟的味道,是丰收的味道.“稻花香里说丰年”,一季稻香,一年丰收.村民们从屋墙上取下生锈的镰刀,“嚯嚯嚯”地磨亮,再叮叮地互敲一下,便奏响了秋收的序曲.勤劳的农民们,面朝黄土背朝天,挥舞着手中的镰刀,在一排排金色的稻浪里挥汗如雨,稻穗在镰刀的起起落落中,发出整齐有节奏的“沙沙”声.秋风一吹,稻香扑面而来,混合了泥土和植物的清香,沁入心脾,让人精神为之一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