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莫斯科开往远东的列车上,一位男子倚窗而坐,凝神的目光望着窗外西伯利亚的茫茫原野.在他略显压抑而疲惫的神情下,心中翻卷着好似万马奔腾般的思绪.上海、莫斯科……莫斯科、上海……这两座城市,不断交替地出现在他的脑海中,思绪如无际的海洋,时而激浪翻卷,时而平缓如涌……  相似文献   

2.
脑海里总有一条声音的河流在奔涌,时而昂扬激越,时而舒缓平静,时而水流潺潺,时而惊涛骇浪……这河流伴着我们走过了一个甲子的风雨沧桑,带我们来到瑰丽辉煌的今天,来到这庄严炫彩的60华诞,此时此刻,我们的心中充满了对伟大事业的崇敬和对前辈们的无限敬仰。  相似文献   

3.
我的妈妈是一名音乐教师。每天我们家的屋子里都飘荡着妈妈的歌声。早晨,妈妈一边哼“五星红旗迎风飘扬……”一边做饭;中午,妈妈利用休息的时间教我和姐姐唱歌;晚上,妈妈拍打着我,轻轻地哼着:“睡吧、睡吧,我亲爱的宝贝……”哄我入睡。妈妈爱唱歌,更爱自己的学生。课堂上,妈妈一边熟练弹着风琴,一边随着琴声教我们唱歌。她那一双明亮的眼睛,时而看着琴谱,时而深情地注视着学生,谁唱得不好,妈妈就停下弹琴的手,给他讲歌词表达的意思,教学生唱出感情来。记得有一次,我班有一名男生,非常调皮,把《国歌》中的歌词:“把我…  相似文献   

4.
面对一卷卷档案,打开回忆的闸门,/我想啊,想的很远、很远,/一直到青铜、石刻、绳结档案……/豁然,我沸腾的心海呀,/渐渐地、渐渐地升起一个火红的信念:/这世界、这宇宙、这无限的空间,/每分每秒啊,都在不停地--变!变!变!  相似文献   

5.
几乎在每个深夜,北京军区某师机关大楼的办公室都相继灭掉灯光时,唯独三楼报道组的办公室却一灯独放。这似乎永不疲倦的灯光透过窗户,渗入夜空,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在这束灯光下,一名少尉军官时而伏案疾书,时而若有所思。偶尔抬头之间,可以发现他的目光灼灼,毫无倦意。良久,他扔掉手中笔,站在窗前,眼光滑向窗外。突然,在街巷路灯下,一名行色匆匆的过客闯入他的视线。不知为何,这名步伐矫健有力的行人仿佛让他想起了自己……1990年3月,一个春意盎然的季节,一位名叫杨川的重庆青年步入军营。大概是秀丽的巴山蜀水熏陶了他的…  相似文献   

6.
《新闻世界》2004,(8):4-7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这句话表达的是邓小平同志发自肺腑的真情,今天依然清晰地留在我们每个人的耳边,成为时代的强音。邓小平同志以他将近一个世纪的不懈努力,实践着自己的诺言。在纪念他诞生一百周年的时候,让我们通过几个小故事,了解他那平等待人,和蔼可亲的感情……  相似文献   

7.
玫瑰花飘香的一个夜晚,我们两个年轻的新闻工作者,怀着仰慕和敬畏的心情叩响了新华社社长穆青同志的家门。作为新闻战线的新兵,我们迫切地想得到这位老前辈的指点和教诲。“就当和一个老记者聊天吧”,穆老和蔼的一句话消除了我俩的拘束和紧张。象小学生一样,我们向他倾诉起工作中遇到的困难、疑惑和问题。穆老耐心地听着,时而点头,时而开心地笑起来。接着,他亲切地谈起数十年新闻生涯中的切身感受。我们仿佛被带进了一个深远的天地,看到了一个坚毅而勤奋的记者在硝烟弥漫的战场,在建设和变革中的农村,在世界各地不懈地奔波、采撷、耕耘的  相似文献   

8.
纪希晨同志在回顾自己几十年来的记者生涯时,满怀豪情地写下了这首诗。在去年盛夏的一天,在纪希晨同志的办公室里,我们亲切地交谈着。他两鬓白发,瘦高身材,戴着一付近视眼镜。他思维敏捷,讲话注意修辞,神态安详,风度潇洒。这位花甲之年的老记者平易近人,待人热情,使我们初见面时的拘谨很快就消失了。我们请他谈谈他的记者生涯中难忘的生活片断和体会,他跟我们谈了整整两天。  相似文献   

9.
北雁 《云南档案》2011,(10):60-60
<正>位于滇黔桂三省交界的罗平县是一个美景横生的山水宝地。盛夏时节,走访一次回来,至今依旧难忘鲁布革三峡峭壁林立、清幽险峻的美丽意境。大巴车队在一座座山岭组成的峰林间回旋,时而攀至山顶,时而跌到谷底,沿路包合在那一色能掐得出水的绿色之中的梯田、林木,常常会不经意撞入眼帘又很快掠去的村庄,让人无比地悦目赏  相似文献   

10.
面对媒体,身负重伤的他,动情地讲述着因见义勇为被歹徒砍伤的故事。当全国众多媒体和网络在一遍又一遍传播他那惊心动魄的故事之时,当他所在的学校正考虑发动学生为他捐款疗伤之时,当读者和观众为他的事迹而感动之时……我们却发现这竟是一个弥天大谎。而令人痛心的是,这个谎言的导演者是一个仅15岁的中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