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清幽的月色泻进窗户,与屋里的灯光交融成一片。四下里万籁俱寂。在这恬静的初秋的黄昏,我在江阴县招待所古朴的西厢房里,凝神倾听与我一同去华西搞调查的一位老记者谈自己的经历。他的声调时而欢快,时而激昂,时而深沉;渐渐地,又转为一种催人深思的感慨。我久久地凝视着他,从他的斑白的头发,嘴边两条刀刻一般的竖纹中,仿佛看到了他所经历的沧桑岁月。他是新闻战线上的一个老兵。年轻时曾担任过新华社志愿军总分社的副社长,参加过板门店谈判。然而,一九五九年以后,他在新闻工作岗位上销声匿迹了。他背着“反对三面红旗”的罪名,先是被投进监狱,继而又被遣送回自己的老家。在骄  相似文献   

2.
1996年9月20日,第二届全军军事摄影理论研讨会上,一名黑乎乎、胖乎乎、憨乎乎的海军上校侃侃而谈。听众完全被他的新观念、新知识、新思路和新奇故事吸引住了,时而屏息静听,时而会心微笑,时而报以掌声。我向来不爱多鼓掌,那次也把手拍红了。龙运河,对这个名字我并不陌生。10年以前就常见之于报刊_当时我揣测他是一名后起之秀,因为在高一鸣、邓韵照、章汉亭时期.他还名不见经传。近年来,龙运河拍摄的照片在报刊L露面更多了。特别是1996年东南沿海军事演习,海军的照片基本由他包揽了,有不少还是“绝版”O后来我又推想,他肯定年…  相似文献   

3.
入夏,一封来自驻辽宁某部的信寄到了河南鲁山县地税局办公室李若冰手上,信中是一张三等功喜报和一份沈阳军区《前进报》社优秀通讯员证书。这是李若冰从该部队退伍半年后,组织上因为他的新闻工作成绩突出为他再次记功。1993年12月,高中毕业不久的小李从河南省鲁山县一个小山村应征入伍,来到塞北军营。他为部队中涌现出的新人新事所吸引,拿起了笨拙的笔,边学习写新闻报道,边自学武汉教育学院的新闻理论教材。他不停地写,不停地练,走廊的灯光下,大通铺的炕头上,都留下了他辛勤的背影,但奇出去的百余篇稿件却如泥牛入海。无数次的…  相似文献   

4.
我是一名摄影爱好者,很喜欢贵刊来图求解栏目。这是我去年在王府井拍的一张照片,那天,我来到王府井教学广场时,一个正在给广场鸽喂食的孩子吸引了我的视线。和煦的阳光下,白色的鸽子,时而踱着方步游戏于人群中享受着游人抛给的食物,  相似文献   

5.
2004年11月30日的傍晚,我走进河南电视台副总编兼公共频道总监李学洲的办公室。两位工作人员正围着办公桌向李学洲说着什么,对面的电视机正在播放公共频道的节目。见到我,李学洲走过来亲切地和我握手。他身材魁梧,一身黑色衣服在柔和的灯光下更显出一种威仪。“聊些什么呢?”其他人出去后,李学洲笑着说,儒雅坦诚的脸上闪现着红色的光泽。听着他低沉有力地诉说平常一个个激情燃烧的日子,不由得感到他身上有一种常人不具备的蓬勃生命力。  相似文献   

6.
中顾委委员、新华社社长穆青,身着银灰色中山装,宽阔的前额上布满了皱纹,清癯而精神。他的背后,是一排色彩各异、琳琅满目的书柜;面前的办公桌上,摊开一份掀过几页的材料,放着刚刚送达的《海湾战争快讯》。1月10日及23日,穆青同志在新华社新闻大厦五楼办公室里,接受了我的两次采访。在近两个小时的谈话中,他时而低头沉思,时而开怀畅谈。他平缓的话语,似甘冽的清泉,滋润着我的心田。  相似文献   

7.
4月,某分部政治部主任张正剑,深入基层连队从班排新兵中挑选、培养新闻人才幼苗的事在部队中传为佳话。特殊的比例:1200:121999年的新训工作刚刚开始,张主任就指示新兵营:每个新兵每天必须写一篇训练、学习和部队生活体会文章。按照要求,一周后,出自200名新兵之手的1200篇稿子呈到了张主任的办公桌上。他仔细阅批这些文章,从中挑选报道骨干。连续一个星期,张主任办公室的灯光彻夜不熄。他不厌其烦地将1200份稿子全部阅完,反复对比衡量,决定把毛泳翔、曹军等12名新兵作为政治部直接培养的报道骨干苗子。…  相似文献   

8.
从莫斯科开往远东的列车上,一位男子倚窗而坐,凝神的目光望着窗外西伯利亚的茫茫原野.在他略显压抑而疲惫的神情下,心中翻卷着好似万马奔腾般的思绪.上海、莫斯科……莫斯科、上海……这两座城市,不断交替地出现在他的脑海中,思绪如无际的海洋,时而激浪翻卷,时而平缓如涌……  相似文献   

9.
对于一个团级编制的后勤医院来说,能一年在报刊、电台见稿百篇是不容易的。报道人员都说,这成绩应当首先归功于“老报道”出身的政治处主任沙锦军。“选种”医院报道面比较窄。有人把医院宣传报道工作说成“有心栽花花不开”。”沙主任却说,事在人为。要把报道工作搞好,首先要有人才。而眼下,政治处编制只有4名干事,一名老报道员,既放电影,又办简报,成了公差兵。为了充实报道力量,沙主任把工作重新作了调整,除了把这名报道员专职专用外,又从战士中挑选了业余爱好新闻写作的人才,建立了报道组。没有办公室,他把医院分给他的一…  相似文献   

10.
这是一次期待已久的采访。在约定时间的1分钟后,贺智生大步从门口走进,身着浅蓝色的衬衣。他礼节性地与我握手,引导我进人他的办公室,室内简单甚至有点简陋的装饰让我们大吃一惊,然而,这的确是中国互联网上著名的网站之一——千龙网的总裁办公室。简单的寒喧之后,采访开始了,他的谈话正如他坚守的观点一样务实。  相似文献   

11.
在很远、很远以前一个盛夏的夜晚,我们的祖先,一群蓬头垢面,披着长长黑发的东方人,光着油黑的臂膀,腰间系着斑彩的兽皮,围着熊熊燃烧的篝火,享受着狩猎收获,尽情地歌唱、跳舞……其间有一智者,他不停地翻弄着腰间的绳带,眉羽间透出丝丝的兴奋,他在……噢!这就是我们祖先睿智的果实———“结绳记事”,这石破惊天的创举,使人类的文明迈进了一大步。又是一个盛夏,鲜花盛开,百草丰茂,在无垠的旷野中,仓撷品味着这大自然美妙的景色,时而仰观蓝色,时而远眺大海,盛夏的雷电划破长空,海岸的彩虹更加娇艳,思想者的脑海里却是…  相似文献   

12.
记者主持人──水均益王恬在水均益的办公室,他见到我的第一句话就是:“今天是星期二了么?”紧接着,他拍拍脑袋说:“忙晕了。”或许正是为了寻找这种紧张工作的感觉,水均益在1994年从新华社国际部调来中央电视台,做了一名电视记者主持人。谈话刚刚开始,水均益...  相似文献   

13.
近日,在南阳日报举办的通讯员研修班上,一位满头银发、年近古稀的老人时而凝神专心听讲,时而埋头认真记录,他专心致志、孜孜以求的学习态度深深打动了参加学习的每一位学员。这位古稀老人叫张成山,是社旗县兴隆镇教办室退休教师。他从事新闻写作已有50多年的历史了,50多年来,共在市以上新闻媒体发表作品3000余篇,先后受到表彰奖励50余次。这次得知南阳日报举办通讯员研修班的消息后,张成山积极主动要求参加学习。在南阳日报社领导和兴隆镇党委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张成山带着对新闻写作的痴迷之心,背着新闻采访包来到报社…  相似文献   

14.
6月的一天,打电话约见解国记总编辑。“可以。工作日没时间。这个周六不休息了,上午9点在我办公室。”简明而迅速,比我想象的要顺利。当我如约而至时,他已在办公室等我,并且先行为我准备了一些资料。爽快、平实、井井有条,这就是我对解国记的第一印象。成长三段论:做人、做记者、做党员记者“作为一名农村记者,一年能为农民说上一句话,比评上10篇、20篇好稿意义还大。”———解国记1986年一则日记中的引语看解国记的新闻经历,让人觉得沉甸甸的是他的农业问题调查和农村报道。“农民是我的乳母,我喝着全村人的乳汁长大…  相似文献   

15.
夜深了,大丰县三渣乡成文村新东河边的一间普通瓦房里,依然亮着一盏煤油灯,一位二十多岁的小伙子在灯下时而抬头瞑思,时而低头疾书。熟知内情的人都知道,他为了写好一篇稿子,又将要熬过一个不眠之夜。这位小伙子就是被大伙亲  相似文献   

16.
远路拔"刺"     
10月23日晚7点,一辆的士朝湘潭市郊外快速驰去。车上坐着《湘潭广播电视》报女编辑王力和湖南省地调院彩印厂办公室主任王青菊。 40多分钟前,王力最后一个离开编辑部下晚班。这天是星期一,平常这一周报都是星期二上午发行,而抢在星期一晚8点开印。下晚班前,全部稿件已出膜,送到离市区20里外地处姜畲镇的彩印车间。下晚班时,王力像往常一样带着二校稿回家。这是她当编辑的好习惯。 回到家,王力先没做饭菜,打开二校稿再细细看起来。尽管以往出膜后,从没有找出过“刺”,这次她还是细心又细心。 灯光下,她看得很清,自己…  相似文献   

17.
四十年常伴月中天──记大众日报高级编辑王文堂董安华大众日报社有一位在夜班岗位连续工作了40年的高级编辑,他就是编委、时事部主任王文堂。40春秋,王文堂一直伏案在夜班的灯光下,现在虽已年近花甲,但他潇洒不减当年。请看:他工作之余,创作发表散文、诗歌近百...  相似文献   

18.
四月上旬的一天,我在机关食堂吃罢早饭回办公室,见张黎至同志正站在我办公室的门口。我连忙开门请他进屋。他笑着对我说:“我是来向你要书的。”我知道他是要我的刚出版不久的《凤翔散文选》,于是拿了一本,签上名,恭恭敬敬地双手递给他,请他指正。他落座后,我们便东一句西一句地聊起天来。  相似文献   

19.
要想持续.有效地调动领导者(包括IT管理者)的积极性,关键是要能不断地将其行为置于聚光灯下.让人们可以看到.我们称这为鱼缸管理。将领导者放入鱼缸.大大增加了他不作为的风险,落后者将在灯光下显露无遗.而迅速变革者也能在舞台上绽放光彩。  相似文献   

20.
深夜,急诊室里灯光通明,医务人员正在紧张地抢救一名急性酒精中毒的婴儿。酗酒引起急性酒精中毒经常发生,但一名出生仅6个月的婴儿,根本不会饮酒,怎么会酒精中毒呢?他的妈妈哭诉后,大家才知道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