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短视频作为一种融合主观和客观的“第三空间”,其内在逻辑是权力规范与资本引导。伴随着短视频平台流量时代与用户红利的消退,以“再中心化”的内容生产为特征的泛知识类短视频逐步成为各平台新的增长点。以“构建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等产业生态链”“打造创意设计新高地”为目标的黑龙江省,需深入挖掘具有黑龙江城市特色的欧陆文化、北大荒文化及以抗联精神为代表的红色文化,增加短视频叙事的历史厚度,打造出主流意识形态引领与流量变现商业模式和谐共生的、可持续的内容生产模式,构建具有特色文化的黑龙江城市形象短视频宣传矩阵。  相似文献   

2.
短视频作为一种新兴的媒介形式,已全面融入农村生活,并与乡土文化表现出密切的关系。乡村生活和乡土环境在短视频中被“围观”和“展示”,短视频成为乡土文化呈现的重要平台,在短视频所建构的虚拟社群关系网络中,短视频生产与乡土文化生产相互建构,地方性知识在互构实践中实现了扩散与重构,乡土认同嵌入媒介逻辑,以短视频的方式推动乡土文化建构和认同,助力数字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3.
韩雯雯  张琳 《视听》2024,(1):126-129
“三农”短视频是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以农民为创作主体,以农业生产、文化生产、原生态风景、农村生活为主要拍摄内容,展现质朴真实的乡村环境与中国乡土文化变迁的短视频类型。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三农”短视频成为推动乡村群体进入大众文化场域的重要媒介,借助“三农”短视频,中国乡村民间生活的可见性被激活。在自媒体环境下,“三农”短视频创作者主动探寻传统文化与大众文化契合的审美表达,以乡村为文化场域,积极参与到城乡空间释义和大众话语赋意的媒介嬗变中,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完成了从“土味文化”狂欢到新时代“新农人”的价值回归。  相似文献   

4.
宋慧  王红缨 《视听》2024,(1):130-133
在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短视频以丰富多样的视听语言展现了乡村文化的独特魅力,为乡村文化传播带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带来了新的现实问题。在技术的赋能下,“三农”短视频促进多元主体参与乡村文化传播,丰富乡村文化的传播内容,推动乡村文化的互动式传播。与此同时,“三农”短视频存在着创作主体素养参差不齐、内容创新水平不足等问题,影响乡村文化的传播效果。在未来发展过程中,“三农”短视频应从提高创作主体专业素养、提升内容创新水平等路径入手,提升乡村文化传播效能,赋能乡村文化振兴。  相似文献   

5.
短视频是当前最具影响力的传播媒介,是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力量。短视频平台涵盖了多类主体所创作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短视频作品,较为全面地反映了我国在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文化典籍等领域所取得的“双创”进展。探索短视频内容生产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从文化保护、研究阐释、技术展示、美学表达,以及可见的影像与不可见的文化土壤间的辩证关系等方面入手,思考分析短视频内容生产的创新路径,对于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短视频的质量,更好地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具有积极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王井  孙涵阅 《现代传播》2023,(4):127-134
算法作为智能推荐系统的核心,成为信息传播的基础设施和底层逻辑,这一“不可见的行动者”给三农产品及文化价值观的传播带来深远影响。短视频在算法分发技术加持下的表现,构建了具有高匹配度的视频流供需关系,在“乡村振兴”背景下,算法所提供的清晰“用户画像”借短视频传播渠道,为农产品、农村生活和新农人提供了“上云端”“进门户”“扩销路”的可能与红利。而地域、文化等差异带来的数字鸿沟,缺乏人工干预的权责抗辩,内容欠优产生的“工业废水”等都成为农村短视频算法分发技术的桎梏。扶稳算法价值和短视频助农的天平,以及对当下的推荐算法进行一定程度的价值重塑,仍是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短视频算法发现、降维及列队的传播机理以及双价值逻辑的博弈,对于梳理算法推荐系统背后的“小世界”和数字化助农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7.
刘萌 《今传媒》2020,(4):48-49
伴随着短视频应用的兴起,传统文化与短视频相融无疑成为新的传播突破点。在文化复兴的大潮下,传统文化传播者应坚定文化自信,主动拥抱互联网,在秉承“内容为王”的基础上积极利用短视频传播属性优势,不断创新内容与形式,力争实现多元媒介环境下的传统文化新的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8.
抖音凭借功能多样、操作简单等优势,成为当代年轻人自我表达、交流喜好与知识传播的文化平台。近年来,平台上借助短视频探索传播各类传统文化的视频种类繁多,在这之中,兼具审美性、文化性与历史性的中国古典舞短视频备受大众喜爱,得到广泛传播,抖音也被开辟为当下中国舞发展传播的新渠道之一,其内容的生成多依托于模仿复制的形式,与模因论存在诸多相似点。结合以上逻辑,本文将以模因传播为核心问题,围绕抖音平台上的古典舞类短视频展开媒介文本解读,从模因传播的视角,对其在“模因”中的“模因生成”“模因”传播路径以及“反馈”机制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从而进一步探索短视频赋能传统舞蹈文化传播的普适性路径,以期其成为“视频社会化”时代文化艺术传播的一个重要命题。  相似文献   

9.
短视频平台的发展打破了过去非遗文化传播的渠道局限,非遗类短视频的出现,已成为热爱非遗文化的受众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从圈层理论视角,结合传播学相关知识对抖音平台非遗类短视频创造性转化的困境,如个体传播受限、资源分布不均、扶持力度不够等进行分析,并据此从垂直化分层传播、“短视频+”融合发展、打造个性化IP等多个维度进行非遗类短视频创造性转化路径的探索,为非遗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何思颖 《今传媒》2024,(2):11-14
在“三农”题材自媒体短视频(以下简称“三农”短视频)逐渐发展起来后,众多乡村居民通过短视频将现代化的乡村呈现出来,使得网民群体对乡村建设产生了浓厚兴趣,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乡村振兴事业的发展。在“三农”短视频的影响下,乡村文化氛围逐渐浓厚,经济效益逐步提高,乡村文化传播范围也不断扩大。基于此,本文分析了乡村振兴中“三农”短视频的关注重点、“三农”短视频运营存在的问题,探讨了“三农”短视频助力乡村振兴的策略,旨在提高“三农”短视频质量,有效发挥其助农作用。  相似文献   

11.
在新媒体语境下如何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本文主要基于“新4C法则”的视角,对传统文化短视频优化传播的路径策略进行了一定探析。研究认为:基于移动互联网背景的“新4C法则”为传统文化短视频的优化传播提供了方向和路径。要达到理想的传播效果,传统文化短视频应注意营造特定的物理场景和情绪场景、构建与维护源于对传统文化之共同兴趣和爱好的社群、加强短视频社群各个节点之间的连接并通过富有创意的多种表现形式,提升传统文化短视频内容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2.
短视频著作权的复杂性使短视频平台内容侵权责任的认定面临认定标准模糊、过错原则中“明知”“应知”难以判断、“避风港原则”与短视频平台的技术水平不相适应等难题。本文基于以上诸多侵权认定困境展开研究,提出明确短视频平台的注意义务以利于侵权行为的认定;完善“避风港原则”,提高平台服务商的监管义务标准;利用先进技术辨别侵权短视频,平衡各方利益等建议,期望能为短视频行业规范有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佘佳宁  戴蔚 《今传媒》2023,(4):35-38
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的迅速崛起,促使短视频成为当代“新农人”展现农村生活和传播乡村文化的新方式,但是,其低门槛、小成本的制作方式,导致乡村短视频内容良莠不齐,传播效果甚微。本文对“土家艳子”抖音短视频内容进行了分析,探究它在乡村短视频制作中存在的缺乏专业意识、创新意识、运营意识等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旨在提升乡村短视频的质量,使此类短视频在乡村发展和乡村振兴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王艳 《新闻传播》2024,(6):52-54
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短视频平台成为人们信息获取、企业盈利发展的基础所在,对于城市建设及发展而言,也可充分利用短视频平台的容量性与引流性,深度分析不同应用场景下,城市文化形象建设的内容宣传点,结合城市文化产品、特色产品等,通过短视频内容进行宣传,令人们真正了解到城市的文化底蕴,增强城市发展的软实力。基于此,文章以城市文化形象中的“文化基因”为切入点,阐述城市文化形象的表达形式,并对短视频平台城市文化形象建构思路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5.
李芳  周鼎 《传媒》2023,(22):69-70+72
随着数字化技术对人类社会关系和生活方式的重塑,以短视频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传播平台成为广大用户了解“非遗”、认识“非遗”的首选渠道。从个体创作到MCN运营,“非遗”类短视频正加速步入众创时代。本文通过阐释“非遗”类短视频的传播和价值,针对当前“非遗”类短视频的传播困境,提出其在文化和商业维度的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16.
沈雅婷  周鸿 《今传媒》2023,(3):34-36
短视频的发展为乡村文化传播提供了全新的发展渠道,同时,在传播过程中也出现了“他者化”现象。本文通过探索短视频中乡村文化传播的“他者化”现象及其表现,分析其成因,探索出了相应的对策,旨在为短视频乡村文化传播的良性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短视频是一种极具多媒介特色的视听产品,为少数民族文化进入大众视野提供交流空间。“苗家阿美”账号具有传播少数民族文化特色的特点,将其作为个案,从建构符号化场景、文化交融、情感展演等方面研究苗族文化在短视频中的传播路径。根据其传播内容特点,分析在传播过程中视频内容呈现的不足,以此探究少数民族文化在短视频中传播的创新路径,为促进民族文化传播以及实现民族文化融合提出建议,如加深场景的符号化、增强内容的文化传播价值以及推动文化融合增强认同感等。  相似文献   

18.
时苓 《新闻传播》2023,(17):76-78
随着乡村振兴的发展,农村网络基础设施逐渐完善,一大批“新农人”创作出大量喜闻乐见的短视频,对乡村文化传播和乡村经济振兴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本文分析了“三农”短视频兴起的时代背景、发展特点、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发展前景提出策略。  相似文献   

19.
伍廉瑜  邬玲 《新闻前哨》2023,(15):46-48
主流媒体如何记录城市发展动态、传播城市治理理念、讲好城市生活故事、服务城市文化建设,是新时期城市形象构建与传播的重要议题。“映像武汉”城市形象宣传短视频发布平台,运用短视频讲好武汉故事,推荐城市形象,形成头部影响力。在2022年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开展的“新时代·新品牌·新影响”广电媒体融合新品牌推选活动中,“映像武汉”获得“广电媒体融合新品牌(产品品牌)”。本文以“映像武汉”为案例,从理念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机制创新、渠道创新等五个维度进行深度剖析,阐释短视频在城市形象构建与传播方面的“创新表现力”与“深刻影响力”。  相似文献   

20.
全球化背景下文化权力的凸显推动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而技术与创意交相辉映而生的短视频正在成为一种世界语言,在全球文化对话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以技术-传播-文化的内在逻辑为起点,短视频的出现使视觉融合文化得以可能,而创意短视频表现出的时空、品牌和情感向度,构成了其参与跨文化传播的共情特征。基于此,如何更好地利用创意短视频实现理性对话与共情传播,关键在于搭建多元文化交融的平台和营造“浸入式”的故事体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