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清代武举考试对象分为八旗满洲、八旗蒙古和八旗汉军,其中八旗蒙古武举制度对于清代的蒙古族教育发展具有十分重要地位,是清代武举制度的一个亮点。文章对蒙古八旗武举形式、考试内容和考试管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2.
清代武举考试对象分为八旗满洲、八旗蒙古和八旗汉军,其中八旗蒙古武举制度对于清代的蒙古族教育发展具有十分重要地位,是清代武举制度的一个亮点.文章对蒙古八旗武举形式、考试内容和考试管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3.
景志辉 《兰台世界》2014,(3):143-144
本文依据历朝历代武举考试遗留下来的历史资料,结合历史学家对此问题的研究和探讨,试图在研究清代武举问题的前提下,对清代八旗蒙古武举发展的基本脉络进行梳理和探讨。  相似文献   

4.
本文依据历朝历代武举考试遗留下来的历史资料,结合历史学家对此问题的研究和探讨,试图在研究清代武举问题的前提下,对清代八旗蒙古武举发展的基本脉络进行梳理和探讨。  相似文献   

5.
武举制度作为中国古代选拔具有武艺技能人才的重要制度,对我国封建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但到了清代,武举制度已经不能有效应对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及现代战争的新形势,清代的武举制度最终在清朝末期被完全废除。  相似文献   

6.
武举制度作为中国古代选拔具有武艺技能人才的重要制度,对我国封建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但到了清代,武举制度已经不能有效应对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及现代战争的新形势,清代的武举制度最终在清朝末期被完全废除.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分析武举制度的演变历程,重点探讨明朝武举制度的产生与发展历程,总结了其抵御外侮侵略,维护国家统一;镇压内部反叛,维护社会安定的军事功能,同时分析了武举重要的社会影响力。  相似文献   

8.
许友根 《历史档案》2003,(3):134-136
在清代武举制度研究中,尚有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本文拟就清代武举的两个问题略陈管见,请方家指正。  相似文献   

9.
在蒙古族教育史上清代八旗蒙古武举是重要的一页。本文通过对史料的阅读分析,将清代八旗蒙古武举的管理措施从考生、考官、考场等方面进行了梳理,以供后来者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0.
在蒙古族教育史上清代八旗蒙古武举是重要的一页。本文通过对史料的阅读分析,将清代八旗蒙古武举的管理措施从考生、考官、考场等方面进行了梳理,以供后来者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1.
明代武举乡试属于武举的初级考试,它是明代选任武官的途径之一。经过明初的建制,至正德三年(1508)与正德十三年两次《武举乡试条格》的颁布,武举乡试正式进入制度的确立期。正德时期的武举乡试在人员资格、试期、内容、解额与地域分布等方面臻于规范化。但由于这一时期的武举乡试制度具有保护武官子弟特权、以军事需求为基本原则等特征,限制了明代武举乡试制度在公平性、客观性等方面的发展。而且,其考试内容为马步射与策论,简化了考试程序,但束缚了武举乡试制度往实战化方向发展,使武举乡试制度渐趋僵化。武举乡试制度建设的滞后性表明了武举在明代科举中所占据的非主流地位,制约了武官选拔体制的革新和军事力量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金朝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个以武立国的朝代,所以很重视武举,有很多的武举名将,这些武将为国家的安定和金朝政权的稳定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本文根据金熙宗皇帝实行的"武举"进行分析,探讨其对金代的军事武举、武学等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清代的侍卫中,除了三旗侍卫与宗室侍卫之外,还有汉侍卫。奕赓在《侍卫琐言》中谈到汉侍卫是通过武举选拔的侍卫,但考察清代官书档案,会发现除通过武举选拔汉侍卫以外,还包含遣子入朝、督抚荐举、水师侍卫等多种方式,汉侍卫选拔呈现多元化。这些选拔方式与绿营制度相结合,使得中央提高了对于绿营的掌控力。  相似文献   

14.
在武术长时期演变发展中,逐渐受到唐朝老百姓与皇族的重视与喜爱,唐朝官员为选拔优秀的军事人才,创立唐代武举制度。本文主要分析与探讨唐代创立武举对我国武术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5.
宋代武举制度受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影响,呈现出完整的盛衰发展历程,对军事、政治、文化产生深厚影响。文章对两宋时期的武举制度发展历程进行阐述,对其存在的不足深入分析,为我国现代军事体育制度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6.
张莹 《兰台世界》2013,(12):90-91
宋代武举制度受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影响,呈现出完整的盛衰发展历程,对军事、政治、文化产生深厚影响.文章对两宋时期的武举制度发展历程进行阐述,对其存在的不足深入分析,为我国现代军事体育制度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
文章对我国古代武举制度在唐代、宋代、明代、清代四个历史时期的发展演变历史进行了阐述,我国武举制度对周边国家,特别是朝鲜、越南等国家的应试资格、考试程序、考试内容等方面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8.
清代卫所废除了明代世袭的指挥使、千户、百户,改为流官守备、千总、百总,卫所守备、千总皆由兵部铨选。卫千总、卫百总成为卫守备、守御所千总的属官,所辖范围不再以千户所、百户所为限。随着卫所军事职能的废止,卫所武官的职掌只剩下行政事务,屯粮征收成为重中之重,但在刑名事务上,卫所武官并未获得与地方文官相同的权力。为胜任行政职务,清代卫所武官从多种来源,逐步确立为主要选自武进士、武举人。尽管设法弥补,以武官处理行政事务,是清代卫所官制的制度性缺陷,要最终走出制度困境,只能将卫所裁撤,归并州县,回归到以文官管理地方行政的正常轨道上。  相似文献   

19.
文章对我国清代武举制度的发展演变史进行了详细梳理,并对武童试、武乡试、武会试、武殿试四级考试内容和特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正>我国的武术文化博大精深,在原始社会蚩尤和黄帝的部落军事战争中就已经形成了武术的雏形。伴随着冷兵器时代的长期发展,以武术竞技为代表的军事实力一直为封建王朝所重视。但自清末鸦片战争爆发以后,西方的船坚炮利击败了晚清赖以维持的传统军事制度,作为晚清军事制度支柱的武术也因武举制度的废除逐渐与军事相分离,走向了民间化和大众体育的道路。中华武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