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渤海上京龙泉府是亚洲,也是世界中世纪历史上著名的古代都城遗墟之一。它是我国东北及内蒙地区历史上"四大古都"之中,时代最早,规模最大的古都城址,就其保存之完好也是国内仅见的。公元七世纪末,居住在我国东北的族建立了渤海国,  相似文献   

2.
一衣带水的中日两国有着数千年文化交流的历史。汉字、汉籍、汉俗……曾源源不断地从中国大陆输往日本列岛。向日本延伸的汉文化与日本古老的本土文化相融会,共同组成了日本文明的根基。在漫长的历史时期里,汉籍成为日本文化的主体典籍,对推动日本社会的发展,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据今存世的日本各种书目文献估计,从公元285年(日应神天皇十六年),第一汉籍《论语》、《千字文》经由朝鲜半岛传入日本起,至1911年辛亥革命,从中国传往日本的汉籍已多达四千余种,而1911年以后,汉籍东输日  相似文献   

3.
敦煌,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名城,是中华民族古老文明的象征,是古代西北地区各族人民物质文化和精神文明的集散地.在敦煌壁画和藏经洞封存的写本、绢画上有着许多跟体育活动相关的形象资料.这些体育文献资料从公元四世纪至十四世纪,上下跨越了一千多年,是在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基础上融合了西域各少数民族和外国优秀体育文化而发展起来的.考究敦煌古代体育文化的特点,不难发现其独特的地方因素是敦煌古代体育文化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历史依据.  相似文献   

4.
《全国新书目》2012,(12):45-45
羯族枭雄——石勒尚贵荣著2012-9 22.00元978-7-204-11545-7石勒(274-333)即后赵明帝,字世龙,原名匐勒,上党武乡(今山西榆社北)人,羯族。十六国时期(西晋灭亡到北魏统一华北期间的时期,当时南方则为东晋时期)后赵建立者。公元319-333年在位,从奴隶到皇帝整个世界历史上的唯一一人。  相似文献   

5.
中韩文化交往历史远久。据伏胜《尚书大传》、司马迁《史记》及班固《汉书》等记载,早在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武王克商后封箕子于朝鲜,中华文化便传及韩国。韩国古代典籍对此也屡有记述。如公元1428年,李朝文臣卞季良奉命撰《箕子庙碑》,引国王李世宗传旨称:"吾东方文物礼乐,侔拟中国,迨今二千祀,惟箕子之教是赖"(见《世宗实录》卷40)。后来,李朝学者也每每述及之(如徐居正《东国通鉴》等)。直至清代末年以前,中韩两国在学术、思想、政  相似文献   

6.
册文是韩国古代与中国古代都使用的皇命文书之一,两国古代都有着共同的封建政治文化背景,韩国古代册文与中国古代册文的使用较相近。通过对两国古代册文使用的历史考察,比较两国在册文格式和功用的异同,分析两国之间政治文化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7.
唐代前后都有人到过西域中的今新疆地区,回到内地也传播了他们的见闻,但古代最杰出的新疆新闻传播者当属唐代的玄奘。 提起玄奘,人们往往想到《西游记》中的唐僧。他是文学作品中的人物,与历史人物的玄奘不能混同。 提起玄奘,人们会说他是高僧、旅行家、翻译家,不过很少注意到他还是古代新疆重大新闻的传播者。经他传播的初唐时西域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诸多方面的信息,具有重要的价值。 玄奘(公元600—664年)唐代洛州(今河南偃师)人,本是京城长安的和尚。为求佛法,公元627年秋他  相似文献   

8.
公元398年,一位来自草原深处的鲜卑族首领拓拔圭统一北方,建立北魏,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与南方汉族政权抗衡的少数民族王朝.北魏定都平城,就是今天的大同市.  相似文献   

9.
IDP项目与中国国家图书馆敦煌文献数字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敦煌文献,又称敦煌遗书、敦煌写本、敦煌卷子.是指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土地庙、敦煌西北汉长城烽燧遗址等地出土的十六国、北朝、隋、唐以至于宋代的多种文字的古代写本和印本.  相似文献   

10.
<穿越中国与希腊文化>(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一书采用英汉对照的形式,将古代中国和古代希腊的某些传说、神话故事、历史事件、英雄人物等逐一进行比较,强调两国文化的比照性,同时又展现了双方文化的共通之处.这对两国的古代文化来说,无疑是一种新的解读方式.  相似文献   

11.
兰芳 《档案》2012,(3):36-38
夏、商、周时期,兰州属雍州地,为羌戎等少数民族所居.公元前722-221年的春秋战国时期,秦霸西戎,遂归属秦地.秦昭王二十八年(公元前287年)置陇西郡,兰州一带为其治下.西汉时置金城郡,归凉州刺史部所辖,延续至东汉、三国(魏)、西晋、东晋、十六国,郡治屡有变迁,仍原其名,直至北魏、北周.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王朝,清代是古代宫廷装饰艺术之集大成者,堪称古代宫廷装饰艺术发展最为成熟的时期。清代在宫廷装饰方面充分吸取了前朝历代的艺术精华,并与统治者自身的满清少数民族文化、西方文化进行了有机结合,从而形成了历史上独具特色的宫廷装饰艺术,因而具有极为重要的文化艺术价值与历史研究价值,并对后世的建筑装饰、各类奢侈品装饰等各个不同领域形成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正> 云南自古少数民族众多,各少数民族之间长期以来和睦相处,共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少数民族历史文明。保存在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中学校园内石城(今曲靖)盟誓碑亭中的碑刻档案——《大理国段氏与三十七部石城盟誓碑》便是明证。此碑是研究云南历史上各少数民族团结友好关系、少数民族历史文化艺术与汉族历史文化艺术交流融合,研究宋代书  相似文献   

14.
本刊讯历时八年的精心运作,湖北教育出版社新近推出了国家“十五重点出版工程”五卷本《中国翻译通史》。该书由安徽大学八十高龄的马祖毅教授著,上起公元前841年(西周共和元年),下迄公元2000年,分古代卷和现当代卷两大部分,全书共415万字。这是我国自有翻译以来,第一部详实阐述历代翻译活动、翻译门类,揭示翻译发展规律的重要史学著作,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价值,是翻译理论的重大成果,标志着翻译学研究的重大进展。该书高度重视并梳理了国内少数民族的翻译活动,介绍了历史上党项政权(西夏)、契丹政权(辽)、女真政权(金)、西藏吐蕃时期和新…  相似文献   

15.
中国少数民族档案史既是中国档案事业史的分支,又是中国少数民族史学的部门史.但迄今为止,对这门边缘学科的创建问题尚未引起档案界学人的关注,属于一项填补空白的课题.这项课题难点虽多,但意义重大,亟待开展研究.一、中国少数民族档案史研究亟待开展中国少数民族档案史是一个边缘学科,它既是中国档案史的分支学科,又是中国少数民族史学的部门史,同时又和民族学、人类学、宗教学、史料学、文献学、古籍学、文物学、考古学等学科有着密切的关系,具有明显的跨学科性质,研究中国少数民族档案史,要充分利用中国民族史、民族史料学、边疆考古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深入挖掘古代各民族的档案史料、出土文物,以补充中国少数民族档案史文献资料的不足,并提供实物见证.中国少数民族档案史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关键问题是如何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少数民族档案史的整体构架、研究范围、研究视角、研究资料及发展脉络等,进行较为宏观的整合和描述,梳理历史史实,分析历史现象,阐述历史特点,总结历史规律,而系统地收集整理有关少数民族档案史的资料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不仅有关中国经济的实用图书在日本畅销,而且以中国古代史为题材的文学作品也在日本文坛兴起,受到出版界青睐,进入畅销书排行榜。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日本受中国古典名著《三国志》、《三国演义》中的故事漫画及游艺薰陶的新一代年轻作者和读者群的兴起,他们对中国古代历史抱有浓厚的兴趣。  相似文献   

17.
暹罗,即今泰国。 中泰两国的关系源远流长,两国人民的交往有着悠久的历史。特别是到了公元十四世纪,即中国明朝永乐时期(公元1403—1424年),两国的友好和贸易往来相当密切。在永乐当政的二十多年间,中国派往暹罗的使节就有十次之多,而暹罗派往中国访问的使团则多达二十二次,其中曾有七年是每年派两个使团来中国。  相似文献   

18.
发现"府报"--我国古代报纸的历史前推800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古代报纸的历史,有确切文献记载依据的,可以追溯到公元8世纪唐代的“开元杂报”;而现存最早的古代报纸,经方汉奇教授认定,是公元9世纪的“敦煌邸报”。 上个世纪80年代,在我国西北的居延、敦煌一带的汉长城烽燧中出土了数万枚西汉木简,经张涛教授考证,其中有一些是官方发给边燧兵士阅读的“府下制书”,这些古代新闻传播实物的发现,使得我国古代新闻传播的历史可以前推到公元前2世纪的汉武帝时代。张教授在1998—  相似文献   

19.
本文叙述了十六国北朝的官府藏书活动 ,包括其对图书文献的收集、典藏、管理、校雠、编目、流通、利用等内容 ,论述了战乱状态下十六国北朝在该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相似文献   

20.
凉州,位于祁连山东麓,地势坦荡,一望无垠,是河西走廊最东边的一个重镇。约在五千年前,凉州地区即有人类活动,夏、商、周、秦时期,凉州为戎、翟、月氏、乌孙等民族所居。公元前176年前后,河西走廊被匈奴占领,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春,汉骠骑将军霍去病深入祁连山,打败匈奴浑邪王部,河西地区归入西汉版图,元封五年(前106),汉分天下为十三州,各置刺史,武威郡属凉州刺史部,凉州之名自此始,以“地处西方,常寒凉也”故名。公元前139年,张骞出使西域,使河西走廊成为中原通往西域的唯一交通路线。汉于河西置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武威郡领姑臧等十县。河西四郡的开辟,保证了河西走廊这段中西交通要道的畅通无阻,敞开了中原与西域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大门。 魏晋时期,北方的匈奴、羯、氐、羌、鲜卑诸少数民族与汉族统治者逐鹿中原,先后建立十六个政权,史称“五胡十六国”,十六国中的“五凉”,其地盘主要在今河西走廊以及青海、新疆的大部分地区。其中前凉、后凉建都姑臧(今甘肃武威),南凉、北凉一度也建都姑臧。前凉从公元301年由张轨任凉州刺史起,到公元376年被前秦消灭,统治凉州达七十六年。后凉由氐人吕光建于公元386年,至公元401年被后秦所灭,统治凉州十六年。南凉由鲜卑人秃发乌孤建于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