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沈爱君 《今传媒》2016,(2):45-47
争议性新闻事件的报道一直都是媒介关注的重要主题.本文通过对争议性事件、框架理论等概念的梳理,从传统媒介理论如议程设置理论、编码—解码理论视角出发,分别讨论了争议性事件报道中媒介框架与受众框架的呈现方式以及二者之间的差异,提出了媒介框架与受众框架之间进行有效互动的必要性和相应的互动策略,从而为争议性新闻事件的报道提供理论参考和对策依据.  相似文献   

2.
贺旖旎 《今传媒》2022,30(2):88-91
互动剧作为一种新的媒介形态,呈现出媒介发展的"人性化趋势",改变了传统电视剧的线性叙事和单向传播信息的弊端,革新了观众与影视内容之间的连接方式,具有补偿功能,为影视行业带来了新的可能。本文在补偿性媒介理论视阈下探讨互动剧表现出的受众赋权、交叉叙事、交互性等新特点,总结了互动剧"补偿"自身发展时所面临的挑战,并针对互动剧的传播策略提出几点建议,为进一步探索研究互动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新媒体环境下的传播模式与传受关系正在迅速发生变化.对受众来说,新媒体环境正在催生"参与式文化",受众从以往"传统媒介的靶子"转型为媒介的"管理者",因此促成了受众媒介素养的转型,从以往强调受众对待媒介时的批判能力到强调受众的自我选择和管理.根据这一变化,有学者构建了"媒介素养之塔"理论框架,据此框架,受众的媒介素养可以从媒介安全素养、媒介交互素养、媒介学习素养、媒介文化素养四个层次分析.  相似文献   

4.
在媒介融入受众生活,对社会影响越来越深入的当下,媒介化逐渐成为人们讨论的热点.论文在对媒介和媒介化相关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对媒介化的形成及条件、媒介在媒介化中的角色和媒介化对媒介的影响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并建构出了媒介与媒介化的互动机制.文章认为,媒介与媒介化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改变与被改变的直线性关系,而是媒介与社会互动意涵的进一步彰显,是媒介传播理论在地化实践的一次尝试.在媒介与媒介化的互动过程中,媒介的传播行为渐渐带有一定的社会性, “媒介”也成为社会变迁和社会关系形式中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5.
在媒介经营管理时代,网站与受众的互动直接关系着网站的发展。但是经营者往往只关注与受众的情感互动,旨在加强与受众的密切关系而忽略了只要受众与互联网连接互动行为就已经发生的"非情感互动"。在大数据时代,用户与网站之间的数据互动对网络信息传播和网站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新闻作为一种公共话语形式,受到意识形态、社会语境等宏观因素及媒介价值取向、记者认知结构等因素的影响,在新闻报道中难免出现一定程度的偏差,尤其表现在对弱势群体的相关报道中。本文试图从此类新闻报道中探寻出客观现实到媒介现实、再到心理现实这样一个路径,并通过大众传媒的媒介偏见现象、价值取向利益化和受众选择性新闻接受、刻板印象等影响因素探讨大众媒介与社会认知之间的具体互动过程以及受众的认知转化过程。  相似文献   

7.
李方  陈群 《传媒》2014,(16)
正互动媒介是大众媒介的新形式,可分为网络互动媒介、平面互动媒介及电波互动媒介三大类。它的主要特点在于传播模式的不同,由传统的单向传播演变为交互式传播,即受众能够通过通信工具发出自己的声音或付诸行动,对传播内容带来直接的影响。例如,常见的短信或微博互动,就是利用通信平台将受众拉进节目中,由受众来决定节目的走势。如《中国好声音》的复活赛,观众投票直接决定复活人选。在互动中,商家或媒体达到了吸引关注的目的,受众  相似文献   

8.
移动互联时代,参与式媒介文化释放了信息传播过程中自我的能量,它以开放与互动的模式改造了受众.对媒介素养教育而言,实时参与式媒介文化消解了受众的批判精神,主要体现在:(1)实时的交互性消解了延时的独立性;(2)以自我为中心的传播消解了“传—受”模式下的主体间性;(3)信息的过度分享消解了个人空间的私密性.基于此,受众批判素养的重构需要培养受众的实时思考能力,建构以自我为中心的新主体间性,以及培养受众的个人隐私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9.
随着技术的发展,传媒方式和媒介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曾经一度搁浅的互动剧也趁势而起,再次崭露头角.在5G技术的支持下,互动剧的影游融合特点得到彰显,交互性、沉浸性和多样化的叙事视角优势日益见长.文章通过对比互动剧与传统电视剧、互动剧与影游融合的关系,分析国内互动剧的发展现状,探讨互动剧的发展前景和解决办法,以此推动互动剧在5G时代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0.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涵化理论赋予了新的含义.涵化理论在目前的互联网传播环境中依然存在,但互联网的特点使得涵化理论发生了一些变化,主要是对受众的单向线性影响变为了受众与媒介的双向互动.受众在互联网传播环境中通过积极参与和互动,以一种前所未有的主动行为接受着互联网话语的教化和培养,这些行为和因素都在影响着涵化理论在互联网环境下的理论框架及效果评价,也影响我们对互联网受众的认知与价值发现.  相似文献   

11.
反腐大剧《人民的名义》收视率破八的佳绩,创下近十年来国产电视剧的最高收视纪录,预示着现实主义题材的强势回归。本文基于柯林斯的互动仪式链理论,以《人民的名义》粉丝社群为研究对象,采用参与式观察法展开研究。研究发现:受众反馈和网际互动奠定了互动仪式的基础;观影仪式和讨论仪式的交替进行维系整个粉丝社群的运转;相互关注及情感连带催生了群体团结,并作用于社会现实,从而促进现实社会的改良。  相似文献   

12.
在新媒体时代,以网络为代表的各种新媒体构建起一套全新的参与式文化体系。新媒体传播全力推动了参与式文化的发展,这一助推力主要来自技术与社会这两者的综合作用。受众参与式文化在新媒体时代的总体表现主要有四个方面:传播模式与传受关系的改变、共享性文化的发展、社会变革的推进、个体交往与互动的重建。受众应培养辩证与批判的思维,因此需从认知和实践两个维度同时推进,提高受众的新媒介素养,以应对这一全新的媒介文化。  相似文献   

13.
如今,报网互动已经成为媒介融合的主要形式之一,也是媒介融合经历的一个重要阶段。报纸和网络的互动改变了传受双方单一的互动模式,受众参与度提高。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也从中获益,提高了影响力,拓展了媒介传播的效果。本文从受众角度着手,通过对受众自己人心理效应的分析,提出报网互动的发展策略,希望能促进报网互动的更好融合。  相似文献   

14.
女书又称"女字",是世界现存唯一的女性文字,具有重要研究价值。在现代传媒的影响下,女书流传的村落已发生巨大改变,而这些变迁直接影响着女书传承。本文以浦尾村为典型研究对象,以社会互动理论为阐释框架,运用民族志方法,分析电视媒介与浦尾村和女书传人的社会互动,以及女书的传承保护现状。通过分析认为:在电视媒介与女书的社会互动模式中,浦尾村和女书传人主动与电视媒介进行互动,使之纳入到原有的生活模式下,电视媒介则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浦尾村和女书传人,女书的传承保护渐渐翻开崭新的一页。  相似文献   

15.
在文化消费水平快速提高的信息化时代,媒介技术融合使传媒业的边界日渐模糊。人们对信息和文化的需求日益增长,媒介的使用性价值也趋于多元化。"新媒体"这一概念的提出再次证明:媒介不仅仅是信息传递和文化传播的桥梁,更是一种现代性的"工具集合",是联结社会组织和人际关系的纽带。影视产业作为与人们娱乐休闲方式交叉和融合最密切的媒介地带,代表的是一种普遍意义上的影像消费,强调的是受众与媒介、媒介与媒介之间前所未有的互动和融合。在媒介技术融合的大背景下,影视产业消费的方式更加确定了受众的社区身份认同,为人类带来更新鲜的视听消费体验。  相似文献   

16.
广播与受众的双向互动是广播发挥自身优势、在大众媒介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的最佳选择。本文旨在对广播双向互动传播的各种发展模式进行回顾和对比分析,寻求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良好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7.
互动,广播发展的新契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荣华 《新闻知识》2004,(12):61-62
什么是互动?网络传播出现后,人们对于“互动”这一概念已经不再陌生,它是在传播增强受众意识的基础上,尊重受众自主选择、接受的心理习惯,将受众对媒介及其传播的信息的关注,表现与传播的一种全新的传播方式。  相似文献   

18.
谭姝 《中国广播》2012,(4):39-40
随着数字技术的大发展,媒介融合大势所趋。特别是三网融合技术日益成熟的今天,新兴媒介的崛起赋予了受众个性化、自主性等新特质。这些特质一方面让受众与新兴媒介良好互动;另一方面也使传统的大众传播模式向新兴的传播方式发生转变,而这种新兴的传播模式真正实现了媒体与受众间实质陛的互动。  相似文献   

19.
谢伟 《今传媒》2011,(9):96-97
在数字化技术发展应用和媒介融合日益紧密的背景下,我国的电视数字化进程也取得了飞速的发展,电视受众的收视方式和生活状态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实现从被动、单向的方式向主动、交互的选择方式的改变。同时,在三网融合的技术条件下,受众选择能力的增强也必然要求广告内容的多元化和广告内容的互动化。本文从数字电视新的传播特点与功能分析入手,在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分析电视互动广告的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20.
融媒体时代媒介技术发展为互动传播提供了基础,本文基于“党徽大叔”事件,以《新京报》、石榴云、阿克陶县级融媒体中心的报道为分析样本,探讨事件主体即“党徽大叔”、媒体、受众之间多层面的互动传播,以及其如何在互动中形成和扩大社会共识,强化社会核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