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秦礼武 《大观周刊》2011,(6):171-171
在新课程形势下要求:一个称职的初中物理教师,决不能“教书匠”式地“照本宣科”,要在教学中不断反思,不断学习,与时俱进。新课程提倡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探究式学习的习惯。  相似文献   

2.
崔国辉 《大观周刊》2013,(11):201-201
成功教育从习惯养成开始。教育的核心不只是传授知识,而足学会做人。习惯是一个人存放在神经系统的资本,一个人养成好的习惯,一辈子都用不完它的利息。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我们抓住习惯培养这个根本,就抓住了教育的最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雷利敏 《大观周刊》2013,(10):239-239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培养学生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的重要内容。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们深刻体会到,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条件。学习习惯不仅直接影响学生当前的学习,而且对今后的学习乃至工作都会产生重大影响,“习惯决定命运”。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作为小学数学教师,不仅要教数学知识,而且要教如何学数学知识。下面就谈谈在教学基础知识的同时,如何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4.
李敏 《大观周刊》2012,(51):266-267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这就是说:习惯可以决定一个人一生的命运。所以我们有必要让每个孩子从小养成许多好的习惯。  相似文献   

5.
周爱艳 《大观周刊》2012,(47):280-280
提起反思,我们教师并不陌生,因为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现在已经养成了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反思的习惯,也有了一定的反思能力,可是学生的反思能力却极易被忽略。《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在义务教育阶段,要使学生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意识。在数学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可以收到举一反三、事半功倍之效。教学实践表明 :教学必须让学生进行反思。基于以上原因,老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那么,在紧张的学习考试中,我们如何去培养提高学生的反思能力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6.
闫丽敏 《大观周刊》2012,(40):174-175
“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说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现代教育对受教育者的要求已经不仅是学到什么,而更主要的是学会怎样学习。”本人从教十七年,一直工作在教育第一线,对于课堂出现的种种情况,引起了反思。  相似文献   

7.
好习惯的养成是一辈子的财富。当我们培养了一个好习惯。可以在人生各方面都带来了巨大的变化,甚至是奇迹般的变化。怎样成功培养好习惯?有人总结了培养习惯的“321”法则:“3”是指习惯的必要性、可行性、可操作性:必要性对人生很重要;可行性是指你对这个习惯设计的很科学,符合你的实际情况;可操作性是指你一旦  相似文献   

8.
记者的反思     
今年4月下旬到6月中旬,我和王东、舒瑜、费伟伟到广西少数民族地区采访。此行路程长,接触社会面广。当记者的习惯于研究别人,其实,也应该养成研究研究自己的习惯。这里,写下此行的反思几点,就是为了研究记者自己。反思之一:下去了不等于深入了。这次,我们到了一些“老、少、边、山、穷”的县。如果只满足于“三线”(航线、铁路线、公路线)采访,那与住在都市里采访没有多大差别。我  相似文献   

9.
周春华 《大观周刊》2012,(21):170-170
当今世界各国都在研究和探求新的更有效的教师成长模式.这其中“注重教师自身的反思性发展是其鲜明的特色.并由于其独特优势而倍受推崇。”因此反思意识和反思能力是教师职业成熟的重要标准。新课程非常强调教师的教学反思,按教学的进程,教学反思可分为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10.
庞艳平 《大观周刊》2012,(38):317-317
认得好多毛病不好改掉就是因为习惯了,所以我们要加强多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而学习习惯是指学生在较长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养成的一时不易改变的学习行为。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习惯的培养是教育的重要内容。良好的习惯如同一笔财富,使你终身受益。  相似文献   

11.
苏杨 《出版参考》2014,(5):13-13
韩国沉船事故发生后,包括韩国公众在内,很多人进行了反思:“服从文化”根植于东方世界的教育之中,摧毁了无数人的童年。  相似文献   

12.
向阳 《大观周刊》2011,(52):158-158
教学反思,或称为“反思性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批判地考察自我的主体行为表现及其行为依据.通过观察、回顾、诊断、自我监控等方式,或给予肯定、支持与强化,或给予否定、思索与修正.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从而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提高教学效能的过程。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只有经过反思,教师的经验方能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并对后继行为产生影响。他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那么.我们应如何在教学反思中学会教学呢?  相似文献   

13.
刘卫华 《大观周刊》2011,(6):126-126
反思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核心和动力。学生的反思能力,对于学生“学会学习”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而今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已经开始注意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各方面的能力,但对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却往往不够重视。  相似文献   

14.
王强  杨梅 《大观周刊》2011,(2):56-56
教育是对学生进行良好习惯的培养。良好的习惯是成功的保证。教育家叶圣陶明确指出:“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看来,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将会使人终生受益。  相似文献   

15.
反思在课后     
乔万敏 《大观周刊》2011,(43):59-59
课后反思,亦称“授课心得”,顾名思义,就是教师教完一堂课后,对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与实施进行回顾和小结,将经验;教训和体会记录在案的过程。笔者认为:教师写课后反思的过程其实也等同于教师课后自我评价的反思过程。  相似文献   

16.
彭江渝 《大观周刊》2012,(44):253-254
提出了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注重课堂教学中的“浅”人“深”出,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注重课堂教学中的“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习惯;注重对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学会题后反思;注重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五个方面的新课标下对高中文科生开展数学课程教学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在新闻传播过程中,编辑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把关人”,编辑的选择决定了作品能否进行传播渠道的命运。  相似文献   

18.
吴莹 《大观周刊》2013,(4):195-195,183
在新课改的背景之下,课程内容从强调“双基”朝着强调“三维目标”进行转变,脱离以往陈旧的观念,朝着“以学生为本”,“强调学生自主参与”,“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与学习兴趣发展”。其中,“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也是新课改里重要的理念之一。本文结合这一理念,主要在教学内容联系生活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等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赵园先生的写作应该很不轻松,也不让读者轻易可以停靠。她的写作姿态一直是“站着”写作,我相信这种姿态同样来自她的研究对象:“遗民”姿态中的“审视之外更有自审”。真正让文史研究落笔踟蹰的是研究者之为“人”的立场问题,立场决定观点,观点因“人”而异,无论我们多么自诩“体贴”、努力“触摸”乃至“放下自己”,实际的困惑依然是:我们能吗?  相似文献   

20.
杨秀花 《大观周刊》2011,(41):123-123
1、指导感情诵读。培养语感 语感是指对语言文字的敏锐地感知和迅速领悟.是对语言文字直觉的、整体的把握,是构成一个人语文素质的核心因素。郭沫若先生曾说:“大凡一个作家或诗人总要有对于言语的敏感”“这种敏感的培养在儿童时代的教育很重要”。朱作仁教授也指出:“抓住语感的培养,语文课的特点才充分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