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将复人物的概念引入纪录片中以其为切入点进行深入探讨。通过对演员和人物关系的分析探讨纪录片人物的丰富内涵,并通过纪录片人物多种内涵的研究揭示纪录片的真实所在以及拍摄者和被拍摄者的关系等纪录片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2.
记录者和被拍摄对象在纪录片创作过程中的关系不仅对影片的影像真实产生影响,而且与影片的叙事视点和结构策略相关.记录者与被拍摄对象在纪录片构成中具有同构、平行、顺迎三种关系,三种关系分别对应了创作者在结构影片过程中的不同姿态和影片在俯视、平视、窥视三种不同视点中形成的组织方法.  相似文献   

3.
《房东蒋先生》是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 2 0 0 3年 11月14日播出的一部纪录片 ,获得了 2 0 0 4年度中国纪录片学会学术大奖 ,并且还入围了 2 0 0 4年的“上海国际电视节纪录片奖”。看过这部影片 ,了解了它的制作过程 ,并与主要创作者梁子有了一场深入的交谈后 ,我们对它产生了极大兴趣。它是一部独特的作品 ,是两位具有独特经历、独特个性的人 ,在偶然的机遇中相识、碰撞、交流所留下的一道生活轨迹。它的制作过程也很另类 ,它是专业工作者和业余纪录片拍摄者的一次很好的合作 ,能给我们很多启示。这部影片的主人公和影片的拍摄者的确很独特…  相似文献   

4.
万佳欢 《中国新闻周刊》2011,(10):76+78-76,78
《天赐》用纪实手法拍摄,导演孙宪重新把多个黑尾鸥家庭的素材组合起来编写故事情节,讲述了一个虚构的主人公黑尾鸥“天赐”的成长励志故事。 尽管孙宪并不认为自己的影片是一部纯粹的纪录片,但影片的拍摄历程却是国内个体纪录片拍摄者的普遍遭遇,它也许能让国内纪录片行业中一些盲目的从业者和投资方得到警醒:一个业余导演用7年的时间兑现了自己的理想和坚持,可是,接下来呢?  相似文献   

5.
徐曼  乔宇 《新闻传播》2023,(23):45-47
为避免观众过度沉迷于纪录片的情节中,损伤内容的客观真实性,在创作中应适度使用间离效果,打破创作者建立的共情场景,来借此塑造影片与观众之间的距离感。本文试例举了五种能够突出间离效果的视觉和演出手段,弱化了纪录片影响效果的同时,使观众保持独立的思考情绪。在纪录片故事化的浪潮中,只有遵循真实性底线,适时适度将间离效果带给入戏的观众,才能够既实现对观众审美期待的契合,又实现对真实历史的有效揭示。  相似文献   

6.
观众对一部纪录片的期待是它的真实,但在实际拍摄时,仅拍摄团队和摄像师在现场这个事实,就足以影响被记录的情况.严谨的纪录片也同时记录下拍摄过程对被摄对象的影响,使得观众得到一个比较客观的印象.无论被摄对象的代表性还是纪录片的拍摄者的个人观点和评论,这些主观因素也会对一部纪录片的真实性造成一定的影响.正因为观众会认为纪录片中表达的是真实的事实,所以纪录片的内容可能由于创作者的不谨慎或者刻意表达某些观点,造成受众对纪录片产生非常大的误解,纪录片也因此会被用作一些反面宣传的工具.  相似文献   

7.
王丹 《新闻前哨》2009,(3):59-61
在纪录片创作领域,一直有不同创作流派的探讨和争议。很多人说纪录片的创作者应该用纯粹的旁观者的视角,应该不干预被拍摄者的生活的自然状态。但是从《生命的延伸》这部纪录片来看,恰恰创作者之一也是亲身经历者,而且创作者的介入还推动了事情的发展。这会不会与过去我们接受的“纪录片客观记录生活的”观念产生冲突呢?  相似文献   

8.
纪录片一直以来都是一种再现客观事实的影像艺术形式,纪录片的创作者多是利用客观的影像记录来反映其对现实的思考与表达的。但是近年来,一种被学界称之为观点纪录片的表现形态,逐渐出现在了公众视野之中。这类影片借助于声画语言的表现技巧,把客观存在的事实,用一种极具编导主观色彩的结构方式表现了出来,为纪录片添加了浓重的导演意图表达。笔者将具体阐释这类影片是如何利用声画语言的表现技巧来实现编导意图的,并给出笔者对于这种创作风格的个人理解。  相似文献   

9.
黄宏 《新闻爱好者》2011,(12):104-105
在以影像为主的艺术门类中,纪录片当仁不让地成为观照人类、社会问题的主要阵地,同是由华裔导演拍摄的两部纪录片——《沿江而上》和《归途列车》,都反映了在全球化、现代化语境下中国农民工在移民过程中的矛盾、问题甚至冲突。影片所表现出来的人文关怀让观者印象深刻,创作者的苦心在于,不仅提供给观众一部真实而震撼的影片来欣赏,而且告诉大家最弱势的群体更需要大家去关注。本文将从这两部纪录片的视角与价值功能两个方面,对移民题材纪录片创作进行探索性的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10.
何双百 《新闻爱好者》2011,(24):104-105
在以影像为主的艺术门类中,纪录片当仁不让地成为观照人类、社会问题的主要阵地,同是由华裔导演拍摄的两部纪录片——《沿江而上》和《归途列车》,都反映了在全球化、现代化语境下中国农民工在移民过程中的矛盾、问题甚至冲突。影片所表现出来的人文关怀让观者印象深刻,创作者的苦心在于,不仅提供给观众一部真实而震撼的影片来欣赏,而且告诉大家最弱势的群体更需要大家去关注。本文将从这两部纪录片的视角与价值功能两个方面,对移民题材纪录片创作进行探索性的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11.
杨敦显 《青年记者》2012,(35):65-66
加拿大华裔导演范立欣拍摄的《归途列车》是一部典型的现实题材纪录片。这部影片记录了来自四川的一对农民夫妇外出打工的经历,拍摄者跟踪拍摄三年,真实反映了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底层打工者的生存遭遇。该片先后获得最佳魁北克/加拿大电影奖、荷兰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电影节最佳纪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2006中国纪录片国际选片会”评选出的“双十大纪录片”为例,论述了纪录片创作者的文化背景、知识架构、价值现对影像表达的角度和方式影响,认为事件的真实、情感的真实、表达方式的真实,这三者通过编导独立的思考、自省的意识相互结合,在拍摄的行进中既介入现实又重构历史。纪录片的真实并不仅仅是客观事实,它还包括了创作者情感的真实和表现手法的真实,当然,它所呈现出的最终结果则是价值的真实。总之,纪录片是创作者用活动影像的方式来表达的一种透过事件表象,独立思考出来的对于事件本质的情感。  相似文献   

13.
《超码的我》是一部具有强烈目的性的述行模式纪录片,导演摩根在不影响纪录片非虚构本质的前提下,巧妙运用"表演"行为,使影片实现了以言行事的述行效果,该纪录片不仅对真实世界产生影响,也有效唤起了观众的情感和共鸣,实现了影片的目的性、传播性及其意义的有效诠释。  相似文献   

14.
陈皓  张建平 《新闻界》2008,(2):62-64
本文立足意境审美观来解读影片《悲情城市》,探询导演的创作观,分层次的关注影片的画面与镜语、剪辑与叙事,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导演怎样完成对意境最高层次——"无形大象"的把握,揭示影片的主旨及导演对历史、人生的反思。  相似文献   

15.
纪录片是一种客观表现现实生活的艺术形式,而“作者”的主观性却不可避免地被植入影片中,直接决定了影片的主题选择、镜头语言和创作风格,并让纪录片散发出更加浓郁的艺术魅力和个性特征.《茶马古道:德拉姆》是导演田壮壮的首部纪录片,本文将“作者论”的概念伸发到导演对纪录片营销方面的影响,以期拓宽纪录片作者研究的视野.  相似文献   

16.
台湾著名纪录片人李道明先生曾把纪录片分为四类,即旁白、解说加画面的“主观式”纪录片、由采访构成的“采访式”纪录片、既无旁白也无解说和采访的“纯观察”纪录片以及由拍摄者和被拍摄者互动构成的“反射式”纪录片.我认为上述认识仍停留在操作的层面上,而要在更深的层面上认识纪录片一切问题的关键,即搞清纪录片人到底是什么角色,比如他与拍摄对象的关系、与观众的关系、他在纪录过程中和纪录片有什么异同等等,这才是认识纪录片的正途.本文结合《舟舟的世界》对此展开议论.  相似文献   

17.
2009年春,清华大学清影工作室发起了定期的纪录片放映活动,取名"文津·清影·放映",至今已经放映200多部独立纪录片.丛书《清影纪录中国》精选了历次放映后对相关创作者的访谈,分为3卷,近60万字,自称中国"目前最大规模的独立纪录片导演访谈".这套丛书直接让创作者走上前台与观众对话,让读者阅读到他们各自具体而丰富的心路历程,在当前的文化环境下对于中国独立纪录片的推动无疑是一次可贵的努力.然而,可惜的是,丛书内在的肤浅或圆滑使其最终成为一部平庸之作. 本书主要由访谈组成,按编者的概括,访谈的核心是导演对于纪录片、当代中国和自我的认识.然而,本丛书并没有在"自我的认识"方面深入挖掘,尤其在纪录"伦理"和投机心态等问题上几乎没有涉及.由"纪录伦理"等问题而导致的争论在纪录片的小圈子里已经沸沸扬扬,本套丛书既然是有观众在场的面对面的创作访谈,那么很难想象现场不涉及这些热门话题.这些话题,如果现场确未涉及,这是编者和观众的水准问题;如果禁止涉及或者确有涉及而编者不在书中如实收录,那这就有关立场和真诚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2017年1月15日下午,《我的诗篇》登陆广州塔,作为"金红棉"影展的特别展映影片,在广东首家艺术影院——金逸空中影城进行放映,这是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组委会为《我的诗篇》公映的特别支持.此外组委会还邀请了著名诗人黄礼孩、影片主人公之一邬霞和我作为嘉宾去到现场和影迷进行互动与交流,我作为导演,感受到了组委会对活动组织的用心和对于创作者的尊重.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实地调查、专项访谈和文献综述,将香港的纪录片分成三个生产的层次,即电视台、商业化或准商业化的独立纪录片导演、基层的纪录片工作者.纪录片虽然一直不在香港文化和媒体中占多数,但是最近二、三十年来,香港的纪录片无论在制作的深度、选题的广度,以及社会的参与度上,都值得我们重视和借鉴.本文认为,香港电台的公共电视制度,为"铿锵集"这样的纪录片栏目提供了发展的平台,而整个社会的多元民主趋势,是民间纪录片发展的背景.  相似文献   

20.
纪录片是对真实事件的记录,每一部纪录片都会有一个基本的切入点——这是纪录片拍摄的初衷。真实的环境、真实的时间里发生的真人真事,被论者归纳为"四真"的理论,是"纪录片的生命"。但只是简单地遵循"四真",并不能就此让纪录片鲜活起来。一个优秀的导演在拍摄现场,需要随时观察拍摄内容中可以提炼、升华的细节,从而让纪录片可以接触到更深入、更厚重的内容,让自己的影片从而丰满起来。很多时候,这种可以让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