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4篇
  免费   194篇
教育   37篇
科学研究   867篇
综合类   3篇
信息传播   11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17篇
  2015年   78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124篇
  2011年   137篇
  2010年   80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企业R&D投入难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注重引导企业加大对R&D投入的力度,增强企业的科学技术研究和发展战略研究能力,促进科研持续创新能力不断提高,提升成果转化及新产品开发的速度与层次,是事关企业生存与可持续发展、事关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大事.我国R&D投入增长缓慢,企业对R&D投入不足,制约了国家科技竞争力和综合国力的提高,企业对R&D投入存在着主客观方面的困难,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企业R&D投入不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3.
在企业技术战略转型的过程中,研发资源的投入不断增加,因此如何有效地配置研发资源也成为重要的议题。从"战略-结构-绩效"范式的角度出发,以三一重工为例进行个案研究,对企业技术战略与研发资源配置结构、创新绩效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发资源配置结构会随着技术战略的变化而调整,并影响创新绩效。研究结果发展了"战略-结构-绩效"范式在技术管理领域的理论研究,为技术战略升级的资源优化配置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我国制造业产业间技术外溢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蔡虹  陆震宇 《科学学研究》2006,24(Z2):408-413
在分析技术外溢双方互动机制的基础上,测算出我国制造业10个产业的技术知识存量在1990~2002年的发展水平和趋势,并对各产业的技术同化能力系数和吸收的外溢技术知识存量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同化外溢技术已经成为产业技术知识存量增加的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5.
从企业生命周期角度出发,实证研究我国政府补助对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对初创期的企业政府补助力度不足,对成熟期和衰退期企业补助过多。政府补助与初创期企业研发投入强度呈线性正相关关系,与成长期企业RD投入强度存在"倒U型"曲线关系,对于成熟期的企业来说,没有证据表明政府补助强度的升高会对成熟期企业研发投入有促进或者抑制作用。政府补助对衰退期企业的研发活动有一定的激励效果。因此,建议政府应当继续增加RD投入,加大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力度,引入市场竞争和淘汰机制,倒逼国有企业加大研发力度,根据不同生命周期的企业的不同经营特点,有针对性和导向性地对企业进行补助。  相似文献   
6.
以2007至2017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本文考察了开发支出资本化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实证结果研究发现,开发支出资本化比例与企业创新呈倒U型关系。且结论在稳健性检验之后依然成立。表明:当开发支出资本化比例低于临界值时,由于抑制了管理层通过削减研发投资以实现盈余目标的动机得到抑制,从而促进企业创新;当开发支出资本化比例高于临界值时,促使管理层基于声誉风险管理层为避免将已资本化金额转为费用对当期盈余造成的负面冲击,进行过度研发投资,从而阻碍企业创新。说明不同开发支出资本化比例下,管理层研发投资不同动机对企业创新产生非线性影响。结论在稳健性检验之后依然成立。进一步分析还发现:,开发支出资本化通过研发投资效率作用于企业创新,而且管理层面临的盈余公告压力越大,开发支出资本化对企业创新的非线性影响更为显著。资本化通过非效率研发投资,作用于企业创新;盈余公告压力越大,资本化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倒U型关系越明显。  相似文献   
7.
杨丽君 《科研管理》2020,41(6):9-16
中国正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应进一步关注促进经济增长的技术创新的两大途径:技术引进与自主研发。若实现了技术引进与自主研发的途径整合,则有益于缩小技术差距,但整合过程不会自发演进,需有良好的制度环境;仅是技术模仿,无自主研发创新,无法缩小技术差距。技术具有外溢性,不同的知识产权保护水平下,存在不同程度的非正式的技术转移以及不同的技术引进难度。以知识产权交易强度为门槛变量,结合门槛模型对比分析发现,2001-2015年整体上技术引进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比自主研发更显著;知识产权交易规模的扩大以及低知识产权交易强度下的技术引进与自主研发,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严重的专利侵权会阻碍经济增长。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足时,技术创新领域的市场失灵严重,即使短期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较为明显,但长期由于自主创新的匮乏,将不利于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8.
康华  吴祖光 《科研管理》2020,41(5):172-181
本文采用2006-2015年7739家上市公司的Pool数据实证分析了企业内部晋升激励体系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OLS回归的结果显示:VP级高管晋升激励与研发投入显著负相关,支持公平理论;非VP级高管晋升激励与研发投入显著正相关,支持锦标理论;普通员工晋升激励与研发投入不相关。这一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不同主体的晋升激励的经济后果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
天津市R&D经费投入模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天津市R&D经费投入中,企业投入的份额日益加大,文章将未来天津市R&D经费投入模式定位于单一主体(企业)主导下,多层级核心辐射的复式模式,并进行了检验分析和论证。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