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1篇
教育   5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粜米》的显著特点在于作者用朴实无华的语言,恰如其分地表达了人物的思想情感。它所在单元的重点训练项目是“真情实感,恰如其分”,它的教学难点是课文内容离学生生活较远,学生不易理解。教学本课,应该在情感陶冶中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指导。  相似文献   
32.
任运昌 《今日教育》2007,(11S):23-25
为了积极稳妥地解决农村中小学代课教师问题,稳定教师队伍.提高师资水平,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2007年7月24日.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教委、市财政局、市人事局、市编办制订的《重庆市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代课教师中招聘公办教师实施方案》,部署在全市农村中小学代课教师中招聘公办教师8000名。8月,全市9658名代课教师报名参加了这次“代招公”考试,经过公平、公正的筛选,8000名代课教师被录取。[第一段]  相似文献   
33.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预期,能够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供评价依据。有了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习材料才得以组织和调整,教学活动才得以有序安排和实施,制定行之有效的教学目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许多一线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总是不知不觉地走入了误区,或唯“书”是从,或维度失衡,或层次不清,或表述不当……形形色色,不一而足。目标的制定如果出现偏颇,教学的有效性就难以保证了。因此,我们在寒假备课之际关注这样一个话题,目的不仅在于提醒大家教学目标之于教学的重要性,更希望通过呈现几位作者的理论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给大家提供一个参照,使得大家设计教学目标时能更得心应手。  相似文献   
34.
一、小学古诗文教学的意义我国古代文学在其漫长的发展历程中,高峰迭起,璀璨瑰丽,无数灿若星汉的古诗文作品生动地描绘了中国传统社会的历史画卷与精神风貌,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最具代表性的载体。这些作品,由于没有或较少受  相似文献   
35.
教师指导学生作文,在搞好教材序列训练的基础上,让学生随时随地把生活中的喜怒哀乐用文字表达出来,这便是本文所谈的随笔练习。随笔练习因其表现形式自由灵活,表现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而大大降低了作文的难度,有效地消除了学生对作文的恐惧心理,学生乐于练习。长期坚持,还可以积累大量写作素材,培养学生良好的动笔习惯和用文字表达自己思想的能力。我所任教的班级从五年级上期开始,先后进行了以下10个系列的  相似文献   
36.
《语文课程标准》不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而且提出了一系列有关“对话”的目标,如“乐于与人交流”“就不同意见与人商讨”“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等。这些目标,既有知识与能力的要求,又有过程与方法的指引,还包含着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取向,可以说是目的与手段、过程与结果的统一。  相似文献   
37.
一、背离中的尴尬 “生活”的内涵是什么?《现代汉语词典》从五个方面进行了揭示:①人或生物为了生存和发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②进行各种活动;③生存;④衣、食、住、行等方面的情况;⑤(方)活儿(主要指工业、农业、手工业方面的)。这5个义项,都与人生存的物质所需关系密切,从教育的角度审视,虽然比较全面,其中两项也涉及了“各种活动”,  相似文献   
38.
一、留守儿童教育田野访谈片段 我国农村现有17岁以下的留守儿童约5800万,每4个农村儿童中就有一个多留守儿童。2006年以来,笔者在重庆、贵州、四川等地的农村进行留守儿童教育社会学田野调查过程中,记录到了一些带有共同倾向性的谈话片段:  相似文献   
39.
任运昌  林健 《今日教育》2007,(1S):10-12
农村留守儿童已经成为了中国政府和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群体。2004年5月。教育部召开“中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讨座谈会”。2005年5月.全国妇联等单位召开“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支援行动研讨会”。2006年9月,全国妇联召开“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电视电话会”。[编者按]  相似文献   
40.
审美教育具有形象性、情感性、自由性和直觉性。在本课的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 ,可以有效地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丰富其想像力 ,激发其灵感与顿悟 ,使学生实现创造能力的突变与飞跃。本着上述理念 ,我们对《林海》的教学作出了以下精心的设计。1.回忆美导入 :请学生谈谈 ,第一课时初读课文后 ,林海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 .寻找美(1)请学生带着爱美的心 ,采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去寻找课文写得最美的小片段。学生找 ,教师也找 ,要求师生之间比比谁找的小片段最美。(2 )请几位学生互读自己以为最美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